静脉滴注肌氨肽苷致严重输液反应一例报告

2010-04-04 07:50董娜
当代医学 2010年9期
关键词:静点测体温输液

董娜

输液反应是临床输液时引起的各种非治疗效应,临床上时有发生,常见原因为热原质、致敏物质、不溶性微粒、输液器不洁或灭菌不全等。临床表现轻则发热、寒战、出现皮疹或荨麻疹;重则昏迷、体克,甚至死亡。而寒战与高热直接威胁着心血管病人的生命。我院2009年6月成功救治1例肌氨肽苷引起的输液反应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 患者男,46岁,主因间断发憋、气短2月余,加重伴双下肢轻度水肿7天于2009年6月6日入院。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患者既往肠梗阻病史27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10年,间断口服他巴唑。自诉甲状腺功能可,无药物过敏史;吸烟饮酒少量。入科心电图:V1-V3 Q型、心房扑动、室性早搏。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病;心房颤动;心功能Ⅲ级;心衰Ⅱ度;心包积液;腹水。医嘱给予5%葡萄糖250m l+阿魏酸钠0.6m g静点1/日,5%葡萄糖250m l+肌氨肽苷40m g静点1/日。

1.2 输液反应处理 患者当日在输入肌氨肽苷20m l时,突然出现寒颤、四肢冰冷,测血压为85/55mm Hg,考虑为输液反应,立即拔掉液体,更换输液器,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 l静点,分别给予地塞米松10m g、10%葡萄糖酸钙20m l静推,多巴胺5m g静推,肾上腺素(副肾)0.5m g皮下注射,测血压为140/78mmHg,心率160次/分,体温37.7℃,患者烦躁、精神紧张,给予盐酸异丙嗪(非那根)25m g肌肉注射,地塞米松5m g滴斗入,期间心率最高达200次/分,并伴有短阵室速,20分钟后测体温为38.9℃,密切观察。隔20分钟后再次测体温为39℃,心率130次/分,患者自诉症状有所好转,患者频发室性早搏,给予胺碘酮0.15g静推,继续观察血压、心率、体温变化。于次日凌晨3:30测体温为37.7℃,抢救成功。次日测量生命体征平稳,无特殊不适症状,精神饮食尚可。

2 护理体会

2.1 病情护理 巡视,随时注意观察病人,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点。一旦出现输液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更换药液和输液管,用5%葡萄糖维持输液;分别给予地塞米松注5m g,静推,10%葡萄糖酸钙20m l静推,给予盐酸肾上腺素0.5m g皮下注射,并且给予吸氧,严密观察病人全身情况,有条不紊的执行各类医嘱。因引起发热的原因以感染性多见,而细菌内毒素可致机体高热、乏力等毒血症状。糖皮质激素可提高机体对内毒素的耐受力,能迅速退热并缓解毒血症状,同时还具有抗炎、抗休克、降低炎症的血管反应等作用,从而迅速有效控制了输液反应的症状,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2.2 基础护理 保持病室空气流通,环境安静,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

2.3 心理护理 耐心向病人家属解释发生输液反应可能的原因,安慰患者消除紧张及害怕的心理,稳定其情绪。

3 讨论

肌氨肽苷为从家兔肌肉和心肌提取的,主要含多肽、氨基酸,核苷酸等,其制剂的辅料为右旋糖酐。应用于:(1)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微血管疾病;(2)充血性心力衰竭;(3)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由脑血管意外引起的偏瘫、周围神经系统疾患引起的肌肉萎缩及神经衰弱综合征等。

其药理作用为:核苷酸和多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是参与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对心血管系统疾病有改善血液循环障碍、降低血管阻力、增强心肌对氧的利用等作用;能促进造血系统活动增强、白细胞数量增多;同时有增加血管弹性、防止血管硬化的作用。此外,本药还可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及尿钠的排泄,具有较强的排钠、利尿作用。对心肌细胞和脑细胞具有膜稳定和保护作用,可明显减轻心、脑缺血再灌注的损伤作用。对自主神经、肌肉也有较明显的调节和营养作用。

本例患者注射4~5m in后即出现休克表现并伴有畏寒、寒颤、高热,发生机制不详,可能与本批次的药物生产过程、液体配制时无菌操作观念不强以及患者个体差异有关。我们在应用药物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情况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处理。

猜你喜欢
静点测体温输液
体温计
测体温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测体温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闹”中取静点差法
颈枕输液袋
参麦注射液联合肌氨肽苷注射液静点防治化疗中白细胞减少46例
乳腺癌术后静点甲氨蝶呤的不良反应及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