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点刺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 52例

2010-04-08 12:49杨海春
河北中医 2010年4期
关键词:神经炎火针人民卫生出版社

杨海春

(河北省围场县中医院针灸理疗科,河北 围场 068450)

2009-01—2009 -12 ,笔者采用火针点刺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 52例,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 52例均为本院针灸理疗科门诊患者,男 35例,女 17例;年龄最大 68岁,最小 36岁;病程最长 4年,最短 1个月。

1.2 诊断标准 参照《神经病学》中的诊断标准确诊[1]。

1.3 治疗方法 在股外侧皮神经支配区域选好针刺点,皮肤常规消毒后,将烧红的火针迅速点刺预定的针刺点,深度约 0.1寸,达到深度后,迅速将针退出,用同样方法对下 1个针刺点进行操作,每次选取 5~7个针刺点,隔日治疗 1次,5次为 1个疗程,休息 4 d后进行下 1个疗程治疗。治疗 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4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变化[2]。

2 结 果

本组 52例,痊愈 36例(69.2%),有效 14例(26.9%),无效 2例(3.9%),总有效率 96.1%。

3 讨 论

股外侧皮神经为单纯的感觉神经,来自腰 1、2、3神经后支的外侧支,自腰大肌外缘穿出,斜入髂肌深面,通过腹股沟韧带下方,在离髂前上棘以下 5~10 cm处穿出大腿的阔筋膜,分布于股外侧皮肤。因外伤、腰大肌压迫等产生无菌性炎症、水肿、粘连,而引起该神经末梢代谢障碍,血供受限而致病。患者以中年男性多见,发病过程缓慢渐进,患者自觉大腿前外侧皮肤呈针刺样疼痛,同时伴有异常感觉,如蚁走感、烧灼感、寒凉感、麻木感等。查体时大腿前外侧皮肤的感觉减退甚至消失,有的伴有皮肤萎缩,但肌肉无萎缩,腱反射正常存在,也无运动障碍。

股外侧皮神经炎属中医学皮痹、浮痹范畴,其病位表浅,病机为肺气虚弱,腠理疏松,卫外不固,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气血经脉阻滞,不通则痛,肌肤失养则麻木不仁。西医治疗本病应用镇痛剂及维生素 B族药物,或用普鲁卡因、酒精在髂前上棘压痛处(即股外侧皮神经走行处)封闭,或做股外侧皮神经维生素B12封闭。症状严重、应用保守治疗长期不缓解者,可行股外侧皮神经切断术,或在腹股沟韧带外侧部做将神经向内移动的手术,不仅能消除疼痛,还能保留正常的感觉。

针灸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有较好效果[3],穴位刺激方法包括电针、皮肤针叩刺、艾灸、拔罐及芒针等,其中应用最多的为刺络拔罐法。《针灸聚英》首次探讨了火针的功效,一为引气之功,二为发散之功[4]。火针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的功能。经络通,气血行,痹阻于经络的寒湿之邪则松动,易被正气驱除于外。寒湿为阴邪,火针助阳,寒湿之邪以阳刺为正刺之大法,故火针疗法对寒湿外侵、痹阻经络引起的股外侧皮神经炎有较好疗效。火针取穴以病变局部为主,每次取 5~7个穴较好,针刺深度掌握得当,针具一定要烧到火候,使用前必须把针烧红才能使用。火针点刺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只要诊断正确,操作得当,就能收到满意疗效。

[1] 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1.

[2]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97.

[3] 焦国瑞.针灸临床经验辑要:第 3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57.

[4] 高武.针灸聚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89-191.

猜你喜欢
神经炎火针人民卫生出版社
视神经炎的悖论
浮针治疗产后股外侧皮神经炎验案
火针治疗慢性湿疹的研究进展
神奇的火针疗法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中医火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结节性痒疹7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