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对策

2010-04-11 16:49王伟利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0年5期
关键词:馆藏特色学科

王伟利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图书馆,黑龙江 大庆 163319)

1 特色馆藏的含义

所谓特色馆藏,就是图书馆根据自身发展目标定位和优势分析,开发建设的有别于其他图书馆,在某一领域独具特色的馆藏和在长期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馆藏体系所具有的独特风格,“特色馆藏”体现的是权威和特色。因此,建设特色馆藏成为高校图书馆工作者关注的课题,也是图书馆建设发展的重点工作。

2 农业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意义

2.1 构建核心竞争力,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

丰富独到的特色文献信息资源是提高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的基本保障。农业高校图书馆要提高自己的地位和建立优势,就需要通过购买、收集和加工形成特色馆藏资源。在文献资料浩如烟海的今天,任何图书馆都不可能收集全各方面的文献资料,所以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建立,不仅可以突出本校办学特色,而且还有利于缓解经费紧张的矛盾,同时为馆际间优势互补提供保障平台。同时,面对读者需求专业化和高层次的现实问题,农业高校图书馆要在网络信息时代参与资源共建共享、信息服务竞争,就要顺应国际图书馆发展趋势,针对本馆规模、地域、性质和服务对象实际,进行与众不同的有农学特色、行业权威的馆藏资源建设,走特色化建设和个性化服务的道路。

2.2 彰显办馆特色,促进农业高校特色办学的需要

农业高校经过长期的教学、科研积累,已经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创建了本省乃至全国的特色学科和专业,而这些学科和专业,是学校的生存之本,发展源泉。图书馆制定文献资源建设方案应结合学校的发展规划和教学、科研的需要,建设符合本校办学特色的馆藏资源建设体系,保证特色学科、专业文献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为学校特色办学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支撑和保障。

2.3 承担历史使命,拓展图书馆社会服务职能的需要

促进农业经济社会发展是农业高校承担的历史使命,这也是图书馆承担社会职能的责任和义务。根据区域特性,构建本地区的资源和信息数据库,为地方政府的决策咨询提供建议和参考,这样会使图书馆的服务价值纳入政府领导的视野,改变图书馆仅仅是借还书刊场所的观念。配置与学科的发展与社会服务需求相结合的馆藏资源,加强馆藏资源建设,拓展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职能,多途径争取外界资源,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数字化建设,能够取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实现馆藏资源建设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双赢。

2.4 满足教研需求,提升学术和科研地位的需要

高校图书馆对特色文献收集、整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科研人员研究项目、科研动向、情报需求的了解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图书馆一方面根据特色文献的收集、整理,分析相关学科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为本校的科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情报信息;另一方面根据本校教研人员情报需要,收集、整理特色馆藏文献,为特色馆藏文献资源建设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及相关文献的采购、收集、加工和开发利用开展特色馆藏建设,可以体现本校教学科研的实力和水平,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并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以及开展学术交流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平台,进而提高图书馆学术和科研地位。

2.5 统筹资源建设,形成合理馆藏资源布局的需要

建设特色馆藏有利于实现各高校图书馆间文献资源合理布局。各个高校图书馆建设特色馆藏是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或者地域特征开展的,大部分高校都具有自身的学科特色、专业特色和地区特色,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各高校图书馆也是在有重点地收集与之相关专业或学科的文献,形成自身馆藏特色。这样不但避免高校图书馆间现有馆藏的重复和短缺现象,而且使图书馆文献资源布局趋于合理,从而有利于建设文献资源保障体系,避免重复建设,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3 农业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对策

3.1 制定规划和目标,建立特色馆藏保障体系

特色馆藏建设是图书馆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动力,它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有科学规划和制度保障。首先,要将特色馆藏建设作为图书馆的发展规划确定下来,根据学校发展战略和图书馆实际情况,深入调查研究论证,明确特色馆藏建设规划目标,对于特色馆藏建设实施目标管理,落实责任制度,形成馆领导直接领导,技术服务部门承担,具体人员落实的责任落实体系,设计相应的开展方案、计划和步骤。其次,制定相应的规章和奖惩制度予以保障,形成奖惩分明的措施,为特色馆藏建设的实施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不会因领导者、工作人员等的变换而改变建设原则,将特色馆藏建设持续发展下去。

3.2 加强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推进学科馆员制度

特色馆藏的建设需要一支无论在思想上还是技术上都很过硬的队伍,对图书馆员的知识、专业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拥有高素质的图书馆特色馆藏文献采访和建设人员是做好特色馆藏建设的前提和保障。引入和培养一批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系统的重点学科专业知识,特别是重点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农学学科馆员,推进学科馆员制度。使馆员系统地掌握学科的专业知识,对本学科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熟悉这门专业的历史、发展状况、研究成果以及最新动态,具有深刻的分析能力,解决特色馆藏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才有创新地开发和推广利用特色馆藏资源。

3.3 围绕重点学科进行特色馆藏建设

农业高校的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本身就是一笔巨大财富,是建设特色馆藏的动力和资本。同时,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图书馆必然已收集大量重点学科相关文献,具有馆藏基础。图书馆要集中资金和人力,多渠道采访,多形式、多载体收藏,全力保证农学方面的文献收藏,形成全面、系统、权威的农业特色的完整体系,为本校重点学科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文献信息服务,发挥重点学科的引领作用,进而带动其他学科和专业的发展。

3.4 建设特色馆藏互借联盟,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图书馆是网上资源的供应者,又是网上资源的最大消费者。网络依靠图书馆向用户提供信息资料,图书馆同时也依靠网络把自己的特色馆藏、最新馆藏动态及时地提供给用户。同时,图书馆也要借助于网络来充实自己的特色馆藏资源,获取最新的学术动态和科研信息,以满足读者的需要。农业高校图书馆应建立特色馆藏互借联盟,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服务,可共享的丰富优质特色馆藏资源,必将极大地推动了农业高校图书馆事业以及农业经济的发展。

3.5 加大宣传推介,开展农业文献信息传递

农业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对内要服务于教学、科研,对外要服务于农业发展,争取做到服务细、成果多,要创造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逐渐树立起行业信息服务品牌,并实现良性循环,持续发展。图书馆要加大宣传力度,进行资源推介,可就本馆特色馆藏编制一些简介、导读、指南等对读者进行培训和辅导;通过开设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及其他培训讲座,提高读者信息敏感度和信息发现能力;积极开展学科参考咨询、文献信息定题检索、课题查新、定题跟踪、最新文献信息报道与推送、农业及农业发展立项咨询等服务和宣传工作;将所有特色资源数字化,开发网上读者服务项目,开发资源共建共享渠道和服务,广泛开展农业文献信息传递,做好校内互通、馆际互通、馆企互通工作。深入开展特色信息服务,以此促进馆藏特色向更高层次发展。

4 结束语

农业高校图书馆要根据自身资源和服务发展情况,确立特色馆藏建设规划和发展目标,并建立有效的机制和制度保障,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建设特色馆藏,满足教师的教学和科研需求,拓展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职能,促进农业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独特的、系统的购买、收集整理和加工与其密切相关的各种特色馆藏资源,进行特色馆藏资源宣传、推介和农业信息传递,逐渐形成在某一领域具有自身独特优势的特色馆藏资源,构建农业高校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1]靳峥.浅谈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3):87-88.

[2]奚立梅,王晓岩.论图书馆的特色馆藏与特色服务[J].大连大学学报,2003(6):123-124.

[3]周彤,赵奇钊.论馆藏特色建设[J].现代情报, 2003(2):19-20.

[4]郝俊勤等.促进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之探讨[J].现代情报,2003(10):28-29.

[5]时晓菊.试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3):49-50.

猜你喜欢
馆藏特色学科
馆藏
【学科新书导览】
特色种植促增收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中医的特色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完美的特色党建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