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转型期普通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思考

2010-04-11 16:49危一平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0年5期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信息

危一平

(重庆三峡学院图书馆,重庆 404000)

1 转型期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特点

1.1 由以资源收藏为重心的服务理念转换为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中国图书馆学家刘国钧先生很早以前就提出:“图书馆是自动的而非被动的,使用的而非保存的,民众的而非贵族的,社会的而非个人的”。这些观点都是围绕图书馆的"服务"二字来展开的,这说明图书馆事业要发展,就必须牢固树立以“服务”为中心的理念。这一理念具体体现在:首先,让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用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宗教信仰、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其次,以人为本,即以读者为本,以图书馆员为本;第三,要把方便读者和用户作为最高的管理和服务信条,树立一切为了读者的理念,提供方便读者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服务;第四,就是个性服务,读者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的,图书馆服务就是要通过不同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来满足千差万别的需要。

1.2 由被动的服务方式转化为主动的服务方式。面对社会的信息需求,许多高校图书馆服务已经开始走出图书馆,面向社会、面向需求、上门服务。在做好阵地服务的同时,工作人员主动与用户联系,了解需求,采用新的服务方式,主动为读者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图书馆服务将从单纯提供文献单元的浅层次服务向提供文献单元、信息单元、事实和数据、动态信息、综述信息等多元化、深层次服务转变,从而实现多样化、全方位的服务。

1.3 由浅层次、密集型的文献型服务内容转化为深层次、多样性服务。高校图书馆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已经成为共识,由于科技进步日益加快,读者工作不断出现新情况,需要图书馆工作者不断探索,以适应新形势。从高校图书馆的人员配备来看,有相当一部分的专业教师从事图书馆事业,这部分教师如能立足自身的优势,利用信息资源充足的有利条件,开展学术研究进而取得成效。必须使图书馆员认识到,开展学术研究是其职责,一定要走出开展研究、撰写论文只是为了评定职称的误区。只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学术研究,就可以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服务水平。高校图书馆只有坚持服务与学术并举,才能真正实现图书馆的职能。现代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把服务模式从"单纯服务型" 转变为"服务经营型",把服务推向市场,开展信息的深加工。图书馆从文献资料的收藏者和提供者,转变为信息产品的生产者、开发者和提供者。

2 目前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图书馆人员队伍素质有待提高,主动服务意识淡薄。近几年来,由于高校用人机制存在的弊端,高校图书馆对人员所应具备的任职资格没有明确的规定,人事部门又对图书馆工作性质了解不深,认为图书馆不需要太高的技能和知识。因此并不按照高校图书馆本身业务工作需要来配置专业人员,缺乏既了解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专业技能、又了解若干个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整体人才素质结构明显低于教师和科研队伍。而且多数图书馆员的信息服务的方式仍以被动服务为主,等待信息用户上门,缺乏主动服务意识,在主动开发信息产品方面更是缺乏应有的力度,使得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2.2 没有真正实现资源共享。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与系、室的资料室之间形成条块分割,造成了情报资源分布不合理,重复遗漏现象十分严重。一方面使有限的资金得不到合理的使用,出现了低水平重复入藏;另一方面,一些有价值又有影响力的文献资料因经费不足而无力征订,导致资料收藏不完整,使资料失去了连贯性,从而造成了文献资源利用率不高,保障率低,难以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不利于文献资料共享的发展。另外,各高校之间由于存在缺乏沟通、文献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也很难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2.3 经费紧张。馆藏机构单一、老化,信息基础设施不完善。图书经费紧张是所有普通高校图书馆所面临的共同的突出问题。由于高校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图书经费安排太少,而目前信息需求量越来越大,信息载体的价格却大幅上扬,图书经费又严重不足,因此,购书量逐年下降,新书进馆量少,更重要的是由此带来馆藏质量下降,导致可利用文献资源贫乏,文献资源收藏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出现断裂,造成图书馆馆藏结构单一,知识老化。其他文献如数据库、光盘、视听资料等更是少而又少。近年来,虽然大部分高校都实现了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工作自动化,但多数图书馆也只限于用多台电脑在图书馆内部建立局域网,建立简单的流通和阅览服务系统,因经费不足而无力购买更多的信息产品或开发各种现代化信息服务系统和管理系统。

3 转型期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策略

3.1 树立宏观协调、分工协作、资源共享的观念。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由于原有格局分布,必然是多系统、多层次的局面。因此在网络环境下,更加强调分工协作、资源与信息的网上共享,避免各自为政。在数据库建设中,不要重复浪费,高校图书馆要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宏观协作,分工合作,使所有的信息资源都能在网上检索,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3.2 进一步加强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首先管理手段要现代化。图书馆应全面采用计算机联网实现图书馆业务工作的自动化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在图书馆的服务中,通过图书馆内部网络,简化读者的借还手续。读者可以通过计算机检索书目,代替以前的手工检索,做到既方便又准确。其次,要对馆员加强树立服务意识的观念,开展优质服务评比、竞赛活动,引进改革机制,使部门内每一成员的利益都与其贡献和业绩挂钩,并通过有效的奖励机制,把图书馆员的绩效同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有机地结合起来。

3.3 要培养新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人才。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对信息服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首先要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和敏锐的信息意识,能从用户的角度来分析理解、满足其对信息服务的要求。其次必须具备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计算机与网络应用能力,信息开发与建设能力。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只有具备了精湛的计算机技术、精深的专业知识、相关的互补知识以及科学的研究方法,才能具有观察事物,处理信息,对信息的新颖度、专深度、准确度及信息量的大小作出准确的判断,从而选择加工信息,这样才能向读者提供最优化的,有针对性的,高效、快捷的信息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图书馆服务人员不仅要有各个学科的专业教育背景,而且要具有较高的网络操作技能,能够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检索、筛选、整合,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准确提供有价值的咨询信息。

3.4 要实行柔化管理,感受人文情怀;开展特色服务,张扬个性风采。"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学校在规章制度的执行中注重人文关怀,实行柔化管理。现代高校图书馆一改传统图书馆的硬性管理手段,在读者服务中也要形成一种柔性化管理风格,使读者在服务中感受到人格的被尊重,营造出一种浓郁的人文氛围。图书馆员要有彬彬有礼的举止,温和高雅的谈吐,心平气和的态度,有求必应的作风,精湛纯熟的技能,这些都会在馆员与读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在接受服务的同时,感受到浓浓的人文情怀,使其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另外,现代高校图书馆要针对不同层次的读者,开展个性化特色服务,启发引导他们的个性特色。要根据读者的不同兴趣和爱好,通过多种形式组织与读者面对面交流互动,让他们都有展示个性才华的舞台。图书馆要根据读者的阅读特点、关注热点,对好书、新书、精品书进行自主采编分类,快速上架借阅,吸引广大读者,为他们的个性发展开创无限空间。

[1]詹德优.美国图书馆数字参考服务现状与发展趋势[J].图书馆,2004(2).

[2]徐利.浅谈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变[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23).

[3]袁红军.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模式探究[J].情报杂志,2005(6).

[4]黄丽红.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创新之我见[J].图书馆学研究,2005(6).

[5]曹志梅.数字图书馆的用户服务模式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2).

[6]张树中.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工作创新路径探析[J].河北科技图苑,2008(3).

[7]杨家明.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J].科技创新导报,2009(33).

[8]刘艳文.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转型与定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2).

猜你喜欢
图书馆服务信息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去图书馆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