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教学实践环节之我见

2010-04-12 16:08郝济萍王惠书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会计学实践性会计专业

□郝济萍,王惠书

( 1.太原广播电视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2;2.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7)

会计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在本质上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性环节,是目前我国会计学教学中尚需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本文针对现行会计学教学实践环节存在的弊端,提出加强会计学教学实践环节的一些建议。

一、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意义及主要内容

坚持搞好实践性教学环节既是培养社会所欢迎的应用型人才的必经之路,更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必须下大力气搞好。正如教育部高教司领导多次明确提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试点”的主要对象是在职人员。对于在职人员更多的是业余学习,而不是集中在课堂教学,这些人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原有的水平差距比较大。因此一方面要强化知识的应用,主要目的是解决实际应用;另一方面还要有相应的实践能力。对于有实践经验的人必须进行有思想理论指导的、目的明确的实践活动,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不能代替。要建立注重理论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思想。这就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试点实践性教学环节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试点”中教学实践环节的设计就要针对培养目标和成人在职业余学习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明确,可操作性要强,要有配套的教学指导书,要便于学生自主完成。“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试点”各专业的教学都应该按照学科培养目标,在抓好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试点”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程理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其形式有课程实验、实习和社会调查等;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其形式有课程设计、社会调查、各类实习、毕业作业(论文)等。

二、现行会计学专业教学实践环节的弊端

缺乏对教学实践环节重要性的认识。开放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在职成人,普通大众。在现有社会条件下,由于种种社会原因,很多人学习的目的仍然比较落后的停留在获得文凭上,对各种能力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不重视能力的培养,学习只是应付考试,一味死记硬背。因而对培养能力的实践环节不重视,不参与,影响了实践教育环节的实施和效果的实现。就以我们教学实践的最后一个环节集中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的撰写为例:07春的会计本科包括太原电大在内的28位同学的毕业选题中有9位同学是关于内部控制和信息失真。其实从我们对本科教学的要求就应该是对更具有专业知识的内容去结合研究分析,但很少有同学真正去认真完成,只要能把毕业论文写完就行了,根本没有从思想上引起重视。论文大都从网上直接下载,好多同学交来的初稿自己都没有看过,就觉得只要交了就算完成。

实践环节单一。目前我们只要提到实践环节就会想到是写毕业论文,各个教学点也都会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毕业调查和撰写毕业论文。虽然这个综合实践环节会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应用。但其缺陷是,学生没有真正去把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环节结合起来,更多的人只是应付差事,这不符合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所具有的渐进性、反复性规律。实际上就会计专业的教学计划来说,实践内容在专科的3、4、5三个学期有安排,就应该随着教学进度做相应的实践安排。

实践环节实施本身难度大。有一些教学点还会面临实践环节实施难度大的问题,师资力量不足,学生没有太多的时间,没有专门的实习场所和相应的软件。也没有认识到它对办学效果的重要影响,没有认识到它对办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影响,缺少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所以也会使教学实践环节流于形式。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需要更新教育理念

理论联系实际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这一认识论规律作为一种普遍规律,也是开放教育教学的根本指导原则。实践教学环节是会计专业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定要把这种实践环节作为强制性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实践环节贯穿专业学习的全过程,而不能仅局限于教学过程的某一个阶段,尤其要避免平时的学习和课程辅导只是围绕理论知识和为了考试,有关的实践教学要求就只是报成绩,只有到了最后的论文环节才对学生提出要求。这样,就不能把实践环节落到实处,其结果只能是理论与实际相脱离,还有的学生本来就没有接触过会计工作,如果把前面的真正掌握专业知识的环节省略了,对他们来说写论文其实就只能是流于形式了。实践教学模式应该是立体、多面的,应该针对不同的专业理论知识设计相应的实践环节;同时实践模式应该是互动的,而不应该是静态的,要实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生学习之间的互相促进,会计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相结合,全面地与不同性质的企事业单位建立普遍联系,创造多维实践场所。这种立体、动态的实践教学模式应全面地体现在教学计划中。让学生学习逐渐深入社会,建立多维实践模式。

针对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上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差异,实践环节应具有层次性、阶段性,即大体分为感性实践阶段和理性实践阶段。我们认为,专科阶段的实践活动是属于感性实践阶段,本科阶段实践活动应属于理性实践阶段。两个阶段的实践环节,在整体的教学安排中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感性实践是理性实践的基础,理性实践是感性实践的升华和目标,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多去挖掘两个阶段的内在联系。

四、可借鉴的一些具体形式

学生把所学的课程知识自觉地运用于自己的工作,在运用中把握理论知识。虽然这种方法看起来适用于有一定的工作条件的同学,但是我们所学到的会计专业知识并不是一门课,除了中级财务会计等能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会计课程以外,还有好多能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课程,要鼓励学生去尝试使用。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教学,能够使学生把枯燥的理论主动应用到一个逼真的具体场景中,促使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激起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尝试热情,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分析在本科阶段的优越性表现得更加明显,好多课程本身的学习要求就要做案例分析。所以我们就要寻找更多的案例知识挂在教学辅导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基础慢慢消化。

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组织学生们畅所欲言、充分交流,打破思维定势,进行开放性思考,以此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思考、表达等能力。分别组成不同的小组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决策性的方案和建议,并在小组间进行研讨和辩论。一般来说可以由教师选择并给出讨论的题目,鼓励学生围绕主题自由发言,相互讨论。关于讨论题目的选择不同学期作为专业责任教师应该有一个侧重的安排,新生侧重培养对会计的兴趣,就要更多将会计理论联系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一方面能通过生活认识会计,另一方面也可以将会计知识变得生活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学起来会更加轻松、有趣。毕业班的学生则应侧重和毕业论文的撰写有关的一些选题。

模拟实验。要真正解决的专业问题,尤其是专科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同学从来没有接触过会计知识,就面临着会计知识入门的问题,这也是让好多学生对会计知识望而止步的一个重要理由。怎么才能帮助学生更快的克服对会计专业的迷茫和排斥,就要充分发挥会计模拟实验的作用了,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更直观更真实地去接触会计,认识会计,所以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模拟实验环节,让学生通过本环节能会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分析与决策,以提高学生实际决策的技能。

单位实地训练。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轮流到共建企业,选定一定企业进行相应环节的实践操作。在学生现场实践中,采取邀请企业职能部门给予指点。作为教学的集中实践环节大部分学生都是纸上谈兵,并没有真正到任何一个单位去做调查与访问。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深入企业,访问企业家与管理者,再由学生写出调研报告,这才是我们集中教学实践环节的真正目的。但是作为来自不同渠道的学员,有的可能有条件去实践,有的可能就根本没有这样的渠道,但是不管有没有条件,现在都不会真正去调查,主要是因为有不具备条件的同学,所以好多教学点对这个环节的要求就放宽了,只要交来调查报告就可以,根本不管是什么调查渠道和方式,有的甚至调查内容和调查单位都不符,但为了能让学生按期毕业就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要主动给学生争取一些实习条件,和一些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既可以解决学生实习问题又可以给合作单位输送一些优秀的专业人才。

总之,通过上述一些建议,希望能够较好地处理教、学、实践三维一体的关系,使学生真正地把自身知识学习和能力学习结合起来,把学习能力和独立创新能力结合起来,以解决会计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实际应用能力低下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贺建民,郭永强.构建地方院校创业教育新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3).

[2]温岩.“引领”在网上异步教学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0,(2).

[3]林世贵.关于现代远程教育结果问题的思考[J].继续教育,2010,(1).

猜你喜欢
会计学实践性会计专业
2018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2016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中国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湖南省教育会计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