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微肥拌种与叶面喷施增产效果的研究

2010-04-16 06:32周广俊冯世宏梁启萍李俊卿
中国马铃薯 2010年2期
关键词:薯率微肥大西北

周广俊,冯世宏,梁启萍,李俊卿

(1.内蒙古商都县多种经营站;2.内蒙古商都县种子管理站,内蒙古 商都 013450)

最近几年,商都县作为马铃薯种植大县,吸收了一些国内外好的经验和技术,推广了包括优质种薯应用、品种引进、地膜覆盖、节水灌溉、配方施肥、合理密植等一系列集成技术。尤其是施肥方面,除了在配方施肥的基础上,还进行了拌种与叶面施肥等方面的多项试验示范工作。2009年配合马铃薯高产创建活动,特进行了马铃薯微肥拌种与叶面喷施对比试验。

微肥是一种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以及营养物质和细胞膜稳定剂、抗旱、抗寒、抗病物质组成的肥料,它能增强作物抗逆性,进而促使作物丰产,一般地块可增产10%~30%[1-3]。本试验目的是寻找最佳的马铃薯拌种与叶面喷施的新产品以及配套方法,解决马铃薯生产中种薯切块后伤口愈合保全苗和生长期间养分均衡供应等问题,为今后大面积推广马铃薯高产栽培配套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肥料:大西北牌多元微肥(内蒙古包头市大西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稀土旱地宝(宁夏自治区中天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供试马铃薯品种:克新1号(由商都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提供)。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内蒙古商都县七台镇三虎地村,该村正常年均降雨量350 mm,2009年遭受罕见旱灾,降雨量不足正常年景的1/3,仅为78 mm。土壤为栗钙土,肥力中等,前茬作物胡麻茬,667 m2施测土肥(10-19-11)50kg,碳铵50kg,小区面积100m2(5m×20 m),株行距40cm×60cm,采用滴灌浇水,共浇水4次,中耕除草2次,叶面追肥2次。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3次重复,每667 m2种植密度2 780株。随机排列。即:①大西北多元微肥;②稀土旱地宝;③对照(CK)。处理①和处理②在播前一天(4月19日)拌种后阴干;处理③不拌种和喷等量清水作为对照。不同肥料拌种与叶面肥用量见表1,喷施时期为出苗期(6月30日)和开花期(8月5日)。

表1 马铃薯不同肥料拌种与叶面肥用量Table 1 The fertilizer rate used in seed dressing and foliage application for various trace-element fertilizers

收获前每个处理每次重复选30株测定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大中薯率、667 m2效益和产投比。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生育期

从表2可以看出,在同一天拌种的情况下,出苗期、现蕾期、成熟期均有差异,马铃薯微肥拌种与叶面喷肥后,生育天数缩短,处理①比对照缩短3 d,处理②比对照缩短2 d。说明微肥能缩短生育期,提早结薯,提早成熟,提早上市。

2.2 不同处理出苗率与烂种薯块率

从表3可以看出:处理①比对照出苗率高13.4个百分点,无烂薯块现象发生;处理②比对照出苗率高10.6个百分点,也无烂薯块情况发生;而对照有烂薯块现象发生,烂薯率为13.9%。同时在田间观察到,两个处理从播种到收获时,母薯块仍不腐烂。这说明微肥拌种后能增强马铃薯植株的抗病性,有利于种薯切块后伤口愈合。

表2 马铃薯拌种和叶面肥生育期(日/月)Table 2 The growth stage of potatoes under various treatments(Date/Month)

2.3 不同处理大中小薯率

从表4可以看出,马铃薯不同肥料拌种与叶面肥处理后,产量由高到低顺序是:处理①、处理②和对照,处理①、处理②分别比对照增产16.7%、14.8%,其中大西北牌多元微肥,平均比对照株高降低 7.2 cm,茎秆增粗0.3 cm,单株结薯个数增加1.4个,单株重量增加0.12kg;稀土旱地宝平均比对照株高降低2.1cm,茎秆增粗0.2cm,单株结薯个数增加0.7个,单株重量增加0.11 kg;同时对马铃薯块茎大小也有一定影响,其中处理①的大中薯率为84.5%。处理②的大中薯率为75.2%。说明微肥能降低马铃薯株高,增粗茎秆,缩短节间,提高光能利用率,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和贮藏。

表3 马铃薯微肥拌种与叶面肥出苗率和烂种薯块率Table 3 The rate of emergence and rotten seed tuber under various treatments

表4 马铃薯不同肥料拌种与叶面肥处理产量及大中小薯率Table 4 Tuber yield and the percentage of large,medium,and small sized potatoes under various treatments

2.4 不同处理产量结果方差分析

对试验所得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表5),可见3个处理的总体平均产量表现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

进一步用新复极差法继续测验各处理平均产量之间的差异显著性(表6),处理①和②与对照相比达到极显著水平,处理①和②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两种微肥拌种与叶面喷施对马铃薯产量均有促进作用。

表5 不同处理小区产量方差分析Table 5 The analysis of variance for plot yield of potatoes under various treatments

表6 不同处理产量平均值多重比较(新复极差法)Table 6 Mean yield separation of potatoes under various treatments by Duncan′s Multiple Range Test

表7 马铃薯微肥拌种与叶面肥效益和投入产出比(667 m2)Table 7 Benefit from seed dressing and foliar applicaiton of trace-element fertilizer and input-output ratio

2.5 不同处理的经济效益分析

由表7可知,马铃薯进行不同肥料拌种与叶面肥处理后,大西北牌多元微肥、稀土旱地宝,每667 m2增加产量依次是340.2 kg、300.2 kg,增收251.9元、210.1元。

3 讨论

试验表明:微肥拌种与喷施能提前出苗,开花,缩短生育期,提高大薯率,增产明显,值得大面示范推广。其中:大西北牌多元微肥拌种与叶面喷施,每667 m2产量为1 757.1 kg,比对照增产1 6.7%,增收251.9元:稀土旱地宝产量为1 634 kg,比对照增产14.7%,增收210.1元。同时,微肥拌种后母薯块仍不腐烂,能保全苗,进而增强了植株的抗病性[4]。

马铃薯进行微肥拌种与叶面喷肥,能促使植株变矮,叶片变浓绿,茎节间缩短增粗,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增强了光合作用,同时能抑制顶端生长,起到了上控下促的作用。使光合产物迅速向地下块茎输送,促进块茎快速膨大,形成大薯[5]。该项技术推广应用,能够进一步完善了马铃薯高产栽培的集成技术,它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杜长玉,高明旭,刘全贵.不同微肥在马铃薯上应用效果研究[J].马铃薯杂志,1999,13(2):108-109.

[2] 郭志平,李升林.马铃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增产效果的研究[J].中国马铃薯,2002,16(3):143-144.

[3] 高景昌,张元湖.稀土在马铃薯上的应用进展[J].北方园艺1979(4):54-55.

[4] 马养仓.稀土旱地宝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试验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06,12:20-21.

[5]董淑英,李瑾,崔潇,等.不同肥料对马铃薯增产的影响[J].中国马铃薯,2009,23(4):226-227.

猜你喜欢
薯率微肥大西北
不同播期、不同种薯形态对秋马铃薯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影响宁夏贫困山区马铃薯商品薯率的气象因子分析
大西北的秋色
大西北儿女
党参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效果研究
不同品种脱毒马铃薯种植密度比较试验
大西北,神奇美丽的地方
不同收获期对甘薯“金徐薯69”产量的影响试验初报
《大西北诗人》 诗选
氨基酸微肥对马铃薯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