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抗苏打盐碱性研究离体试验

2010-04-16 06:32赵海红
中国马铃薯 2010年2期
关键词:克新尤金盐碱

赵海红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目前,我国约有盐碱地0.27亿hm2,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内陆地区及长江以北沿海地带,其中黑龙江省的盐碱地土壤是以NaHCO3和Ca(HCO3)2为主的苏打盐碱地[1]。在这些苏打盐碱地上很难找到正常生长的作物,因此,培育和引种适应高盐碱环境的优良耐盐碱作物,对改善广大盐碱地生态系统,提高土地生产力,增加经济收益无疑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马铃薯是我国广为种植的重要粮菜兼用型作物,属盐敏感型[2]。盐渍化土壤影响着马铃薯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对其出苗有抑制作用[3-4],目前推广应用的品种大多耐盐性差,个别耐盐品种因综合性状差,不适应市场需求[5]。因此,选育抗盐碱马铃薯品种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马铃薯耐盐性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NaCl上[6-9],极少数进行了抗NaHCO3的研究[10],而以主栽的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在离体条件下对耐苏打盐碱性两方面进行试验研究的却鲜有报道。本试验主要研究在离体条件下15个主栽马铃薯品种的抗苏打盐碱性强弱,试图筛选出表现好、抗苏打盐碱性强的优良种质,为我国马铃薯品种在盐碱地区的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克新3号、克新12号、克新13号、克新18号、克新19号、克新20号、克新21号、中薯1号、尤金、大西洋、抗疫白、夏波蒂、晋薯2号、兴佳1号和费乌瑞它15个马铃薯品种的脱毒试管苗,依次用A、B、C、D、E、F、G、H、I、J、K、L、M、N和O代表。

1.2 试验方法

以马铃薯增殖培养基[11]为对照培养基,附加琼脂8 g·L-1,蔗糖30 g·L-1,模拟苏打盐碱地土壤成分,分别向增殖培养基中加入不同量的NaHCO3,使培养基中NaHCO3浓度和pH分别达到下列要求:

CK:NaHCO3浓度为0%,pH 5.9

处理Ⅰ:NaHCO3浓度为0.1%,pH 7.5

处理Ⅱ:NaHCO3浓度为0.2%,pH 8.0

处理Ⅲ:NaHCO3浓度为0.3%,pH 8.5

处理Ⅳ:NaHCO3浓度为0.4%,pH 9.0

将25 d苗龄的不同品种马铃薯试管苗茎段分别接种到上述5种培养基上,设3次重复,每次重复分别接种10支试管。置于温度25℃,湿度80%,2 500 lx,16 h光照条件下培养,观察其长势。28 d后记录试管苗的存活、生根情况、株高和生物产量等,应用DPS和Excel数据软件分析,应用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判断各品种的抗(耐)盐碱能力。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盐碱浓度对脱毒试管苗成活率的影响

由图1可知,随着含盐量与pH值的增加,各品种的成活率均减少,但减少程度不同。晋薯2号(M)、尤金(I)和兴佳1号(N)在盐碱处理Ⅰ、Ⅱ、Ⅲ和Ⅳ中的成活率均较高,在盐碱浓度较高的处理Ⅳ中的成活率分别为50%、43%和50%,而且成活的植株多数能够正常生长。克新19(E)和克新20(F)两个品种在盐碱处理Ⅳ中的成活率分别为40%和33.33%。其余10个品种的成活率均低于30%。其中中薯1号(H)和夏波蒂(L)在处理Ⅳ中的成活率为0,在盐碱处理Ⅰ、Ⅱ和Ⅲ中成活率也较其他品种低。

由此推断,不同盐碱浓度对各品种的马铃薯均有不同程度的迫害。马铃薯茎段能否成活,主要取决于品种材料的抗(耐)盐碱能力。抗(耐)盐碱的品种,在盐碱浓度高的培养基上成活率较高,能够正常生长的植株较多。不抗(耐)盐碱的品种,在盐碱浓度低的培养基上成活的植株就较少,虽然有的植株能长出腋芽,但几天后便枯黄死亡,而且成活的植株多数也不能正常生长。

2.2 不同盐碱浓度对脱毒试管苗株高的影响

接种在含盐碱培养基的马铃薯茎段,在培养的第一周内各处理试管苗生长状况无明显差异,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含盐量及pH高的培养基中植株生长明显变慢,与对照相比株高显著降低。

由表1可知,晋薯2号(M)在各盐碱处理中的株高均显著低于对照,但处理Ⅰ和处理Ⅱ中的株高差异不显著,处理Ⅲ和处理Ⅳ中的株高也没有显著差异,而且在各盐碱处理中多数植株能够正常生长,较其它品种长势旺,说明晋薯2号(M)抗(耐)盐碱能力较强。

尤金(I)等其他14个品种在各盐碱处理中的株高均极显著低于对照,但尤金(I)品种在盐碱处理中植株的长势较好,茎粗,叶大,根壮,枯黄现象较少,说明尤金(I)抗盐碱能力强于其它品种。

克新3号(A)和夏波蒂(L)两个品种在处理Ⅱ中的株高显著高于处理Ⅰ,抗疫白(K)和大西洋(J)两个品种在处理Ⅲ中的株高显著高于处理Ⅱ,虽然这4个品种的株高在重盐碱处理中有高于轻盐碱处理的现象,但它们在重盐碱处理中的试管苗生长细弱,不展叶缘的叶片较多,而且叶片失绿干枯现象较重,导致试管苗的生物产量较低,说明这4个品种在盐碱条件下的生长受到了一定的抑制。

克新18号(D)、克新21号(G)和克新12号(B)3个品种在盐碱处理中大部分植株只能生长出腋芽,多数腋芽生长缓慢。说明这一部分材料对盐碱的胁迫较为敏感,在盐碱条件下植株生长会受到比较强烈的抑制。

2.3 不同盐碱浓度对脱毒试管苗生物产量的影响

生物产量是衡量植株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与植株产量呈正相关。

由图2可知,晋薯2号(M)和尤金(I)两个品种在处理Ⅰ和处理Ⅱ中两个品种的生物产量差异不明显,晋薯2号(M)在两个处理中的生物产量相同,都为0.23 g;尤金(I)在两个处理中的生物产量分别为0.25 g和0.24 g。克新18号(D)、克新21号(G)和克新12号(B)3个品种在各盐碱处理中的生物产量都较低,在处理Ⅱ中的生物产量分别为 0.11 g、0.08 g和0.08 g,而且各处理间生物产量的差异也较大,其中克新12号在5个处理中的生物产量分别为0.25 g,0.18 g,0.08 g,0.04 g和0.03 g。

由成活率、株高和生物产量分析结果综合判断,晋薯2号(M)和尤金(I)两个品种在盐碱浓度高的处理中有较多的植株能够正常生长,说明这两个品种抗(耐)盐碱能力较强;兴佳1号(N)、克新19号(E)和克新20号(F)两个品种在含盐量和pH值低的条件下植株能够正常生长,在含盐量和pH值高的条件下植株生长则受到明显抑制,说明这些品种有一定的抗(耐)盐碱性;克新18号(D)、克新21号(G)和克新12号(B)3个品种在盐碱处理上的株高和生物产量与对照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说明这三个品种抗(耐)盐碱能力较弱。

表1 不同盐碱浓度对各品种株高的影响(cm)Table 1 Effects of various levels of saline-sodic treatment on the height of cultivars

3 讨论

对物种抗(耐)盐碱性筛选的方法是重要的育种基础资源研究。本试验从鉴定的15份马铃薯品种(系)中选出晋薯2号(M)和尤金(I)两份抗(耐)盐的品种(系),可以作为选育抗(耐)苏打盐碱品种的优质资源。

在离体条件下进行鉴定试验,季节和土地资源不再是束缚试验的条件,同时也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但试管苗培养条件与大田有较大差别,材料的抗(耐)盐碱性能否稳定遗传也要经过多次检验才能验证。所以上述试验材料还应于盐碱耕地中进行大田试验,直接用所获经济产量的高低来衡量品种抗(耐)盐碱性的强弱。田间鉴定结果是否与离体试验结果相符还需要作进一步研究。

[1]苑增武,张孝民,毛齐来,等.大庆地区主要造林树种耐盐碱能力评价[J].防护林科技,2000(1):15-16.

[2] 龚家栋.马铃薯不同品种耐盐性差异初步研究[J].中国沙漠, 1996,16(1):61-66.

[3] 康玉林,张春震,夏佃仁,等.盐碱地马铃薯种适应性研究[J].马铃薯杂志,1997,11(1):1-7.

[4] 王培伦,孙慧生,张振鸿,等.离体筛选耐盐碱马铃薯品种试验[J].马铃薯杂志,1997,11(4):197-200.

[5] 尹江,马恢,崔红军.马铃薯亲本材料试管苗的耐盐性筛选[J].中国马铃薯,2005,19(1):13-16.

[6] 康玉林,徐利群,张春霞,等.不同盐浓度对马铃薯实生苗的影响[J].马铃薯杂志,1996,10(1):17-19.

[7]侯光炯.中国农业土壤概论[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

[8] Shannon M C.Breeding selection and the genetics of salt tolerance in plants strategies for crop improvement[M].New York, USA:John Wiley&Sons,1984.

[9]王新伟,李照河,栾鸿坤,等.马铃薯高淀粉资源试管苗抗盐性鉴定[J].马铃薯杂志,1998,12(1):15-18.

[10]梁春波,韩秀峰,邸宏,等.马铃薯新型栽培种耐盐性鉴定与筛选[J].中国马铃薯,2006,20(2):68-72.

[11] 姚志刚,刘尚前.马铃薯试管苗快繁方法改进试验[J].长江蔬菜,2009(12):10-12.

猜你喜欢
克新尤金盐碱
枣庄二季作淀粉型马铃薯品种筛选
盐碱荒滩的“底色之变”
盐碱地区南美白对虾、青虾混养技术
外源H2S供体NaHS浸种对盐碱胁迫下裸燕麦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焦虑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的一部分”:《大闪蝶尤金妮娅》中的动物叙事与身份焦虑
烛光晚餐
马铃薯优良品种的筛选与综合评价
每天努力一点点
盐碱胁迫对亚麻苗期生长及阳离子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克新1号马铃薯贮藏的最佳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