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足球联赛违规违纪问题分析

2010-05-28 08:10朱军凯
关键词:职业联赛裁判员违纪

朱军凯

(浙江师范大学 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近年来我国职业足球赛场上发生的违规违纪事件屡见不鲜,这些事件的发生严重干扰了比赛的正常进行和联赛的健康发展,也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为此,笔者通过对2004-2009年我国职业足球联赛中发生的违规违纪事件进行统计分析,以探究引发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和治理赛场违规违纪事件的措施.这对各赛区、俱乐部、教练员及运动员从中吸取教训,加强自身的管理和教育,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对维护公平竞争,保证赛场秩序,净化赛场环境,促进我国职业足球联赛的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违规违纪问题现状

1.1 违规违纪事件总体情况

在2004-2009年期间,我国职业足球赛场违规违纪事件发生的总体情况如表1所示.2004年发生的违规违纪事件最多;2005-2007年期间所发生的违规违纪事件呈较大幅度的下降且比较平缓;2008年,尤其是2009年违规违纪又呈现出较大幅度的上升势头.我国职业联赛违规违纪事件主要发生在中超和中甲联赛中,其中中超联赛发生违规违纪事件的数量要明显高于中甲;而中乙和女足联赛发生的违规违纪事件相对较少.这说明联赛的级别越高,竞争越激烈,发生违规违纪的事件也越多.

表1 2004-2009年我国职业足球联赛违规违纪情况一览表 件

1.2 违规违纪事件处罚对象情况

从表2违规违纪事件处罚对象的情况中可以看出,2004-2009年期间,联赛中每年都有赛区、俱乐部、教练员和运动员因违规违纪事件而受到处罚.从受处罚的赛区来看,2009年联赛中受到处罚的赛区最多,达到了10个,而2008年受到处罚的赛区较少,只有2个;从受处罚的俱乐部来看,2004年的联赛中受处罚的俱乐部最多,为9个,而2009年的联赛中受处罚的俱乐部最少,仅为2个;从受处罚的教练员来看,2004年的联赛中受处罚的最多,达到了14人次,而2009年的联赛中较少,仅有5人次;从受到处罚的运动员来看,2008年的联赛中最多,高达32人次,而2007年的联赛中较少,仅为5人次.另外,2005年和2007年的联赛中没有俱乐部领导受到处罚;2007年和2009年的联赛中也没有俱乐部工作人员受到处罚.

表2 2004-2009年我国职业足球联赛违规违纪处罚对象情况一览表

2 违规违纪事件原因分析

通过对2004-2009年期间我国职业联赛中违规违纪事件的统计,发现造成职业联赛中违规违纪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有裁判员执法问题、相关从业人员素质问题以及赛区安保问题.

2.1 裁判员执法问题

相关统计显示:在这6 a期间,因不满裁判员判罚而受处罚的违规违纪事件数占当年违规违纪事件总数的33.3%~ 58.3%(见表3).这说明违规违纪事件的发生与裁判员临场执法表现有很大的关系.裁判员是足球场上最具有权威性的法官,其临场执法表现将会对双方球员、教练员、球队官员及球迷的情绪产生极大的影响.从裁判员自身来讲,决定其临场执法水平的优劣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职业道德素质.有些裁判员职业道德素质低,在执法时如对某个城市或俱乐部有偏见,就有意识地把这种主观好恶带到比赛的执法中,有意偏袒某一方,故意出现错判、漏判;还有些职业素质极低的裁判员在比赛前与某队暗地里达成某种“协议”,收受该队“黑钱”[1],从而在执法时故意造成错判、漏判,为送“黑钱”的球队提供有利判罚.二是业务素质.从裁判员个人来讲,执法比赛时也想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好比赛,但无奈于自身的业务能力不过硬,临场执法时就不能从最佳的角度和最佳的位置去观察越位和犯规,从而造成错判和漏判.

足球比赛的主角应该是运动员,也正是由于双方运动员的精彩表现才吸引着广大球迷前往赛场观球,享受比赛带来的快乐.然而,在我国职业联赛中往往是裁判员成了比赛的主角.球迷、媒体也常常把比赛的焦点集聚在裁判员身上,似乎是裁判员在演绎着比赛一样,这种不合乎情理的现象发人深思.职业联赛中绝大多数违规违纪事件的发生与裁判执法问题牵扯在一起,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足球裁判员职业道德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的现状.因此,若想降低职业联赛中违规违纪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我国足球裁判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势在必行.

表3 因对裁判员判罚不满而受处罚的违规违纪情况一览表

2.2 相关从业人员素质问题

2.2.1 俱乐部领导

俱乐部领导是俱乐部的管理者,其主要职责在于经营和管理俱乐部.但是有个别的俱乐部领导在现场督战的过程中因为没有管理好自己俱乐部的教练员、运动员、工作人员而受到处罚,更有甚者因对裁判员的判罚不满而冲进场内大声指责、谩骂裁判员,对比赛的正常进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且俱乐部领导的不良情绪及举止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助长本俱乐部教练员、运动员及工作人员的不理智情绪及行为.俱乐部领导的违规违纪行为,固然与其职业素质较低有较大的关系,但从更深层次上分析,则折射出我国职业足球监管制度的弊端与漏洞.在现有的管理体制下,所采取的管理手段带有计划体制下浓厚的指令色彩,过分强调服从,忽视平等地位,注重运用手中的强权,忽视建立协作机制.正是由于缺乏良好的监管治理机制,现有的监管制度就必然不能发挥协调与约束的作用.监管制度的不健全、不系统,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遵守情况较差,违规违纪事件时有发生.反观欧洲足球发达国家,由于监管制度明确,措施得力,很少有俱乐部领导因违规违纪而受到处罚.

2.2.2 教练员

教练员是职业足球俱乐部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训练和比赛,并带领球队取得好成绩.球队好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教练员的临场指挥能力和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正常发挥.然而,有些教练员、助理教练员不从自己球队的自身找问题,在比赛时对裁判员判罚不能保持冷静的头脑,不采取合理的渠道进行诉讼,反而在赛后的发布会上表示对裁判员判罚不满,甚至身先士卒冲进比赛场地指责、谩骂裁判员,严重影响和干扰了裁判员的公平执法和比赛的正常进行.殊不知,教练员的这种行为不光有损自身的形象和俱乐部的声誉,甚至也会给运动员、工作人员带来不好的影响.教练员在球队遇到裁判执法不公时,不通过合理的渠道去进行申诉,而采取非理性的行为和方式.出现这种情形,一方面是因为在现有的管理体制下,足协更注重执行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忽视并无暇顾及俱乐部、教练员及运动员的诉求,这就必然导致足协与其他利益主体的冲突,破坏不同主体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机制.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这也反映出我国职业足球教练员的法律意识还比较淡薄.而教练员的法律意识淡薄则与我国职业足球的法制环境尚未形成、相关法规制度不完善以及教练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不高有着密切的关系.

2.2.3 运动员

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主要职责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中,发挥高水平的竞技能力,帮助球队战胜对手,取得好成绩.统计显示,运动员因违规违纪事件受到处罚的原因主要涉及3个方面:1)对裁判员判罚不满而进行指责、谩骂甚至推搡、击打裁判员.在运动员受处罚的事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对裁判员判罚不满而采取口头侮辱或暴力行为.尊重裁判、服从裁判是一名职业球员最起码应该遵守的准则.运动员在比赛中不满裁判员判罚,这固然可能会有裁判员的问题,但也反映了目前我国球员职业道德素质较低的现状.2)对对方队员动作不满发生口角继而引发暴力事件.足球比赛竞争激烈,身体接触频繁,在比赛中出现犯规动作实属正常.比赛中如果发生踢人现象,裁判员会根据有意还是无意原则做出相应的判罚,但有的运动员在裁判员明确判罚犯规后,仍然对对方的犯规动作耿耿于怀,伺机报复甚至拳脚相加以至引发集体群殴事件.3)赛后兴奋剂尿样抽检呈阳性.在这6 a的职业联赛中,虽然查出的兴奋剂事件只有3起,但也应该引起足够的关注.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是对竞技体育比赛的亵渎,是职业道德素质缺失的表现.

2.2.4 工作人员

俱乐部工作人员应尽心尽职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全心全意地为球队服务.但是有个别的工作人员如队医、球队翻译等非但不能安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反而在比赛中对裁判员判罚不满,冲进比赛场地指责、谩骂甚至用杂物掷击裁判员,干扰裁判员公正执法和比赛的正常进行.因此,加强对俱乐部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教育工作,既是维护俱乐部声誉,也是维护赛场秩序、保证联赛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方面.

2.3 赛区安保问题

赛区安保是维护赛场良好秩序和保证比赛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在2004-2009年期间的职业联赛中,每年都有因对赛场安保重视不够、入场安检不严、防范措施不力的赛区受到中国足协的处罚.这些没有切实落实联赛安保管理要求、安保组织管理措施不力的赛区,给参赛的裁判员、运动员、观众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尤其是一小部分道德素质不高、法律意识不强的球迷,看到自己球队输球,心理严重失衡,往往就会趁赛场安保工作不完善而进行闹事,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例如,在2004年和2006年的联赛中,就发生过多件因赛区在安保工作中安检不严、防范措施不力,部分不冷静的球迷在比赛中向场地内投掷矿泉水瓶等杂物及在赛后向客队车辆投掷杂物将裁判员、运动员击伤及车辆损坏的事件.可见,球迷骚乱、暴力事件的发生与赛区安保组织管理工作好坏有极大的关系.

3 预防和治理违规违纪的措施

3.1 完善职业足球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加大对违规违纪事件的处罚力度

随着我国足球职业联赛的进一步发展,职业足球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相对滞后性日益凸显出来.纵观足球职业联赛开展较好的欧美国家,他们都有比较完备的职业足球相关的法律法规.当职业联赛中涉及到具体问题时,这些国家都可以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制裁,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前,根据我国足球职业联赛的需要,应优先加强急需的足球法律法规建设,如针对假球、赌球、黑哨等职业联赛不正之风的法律法规,切实做到有法可依.另外,要进一步加大对违规违纪事件的处罚力度.自2004年以来,职业联赛中违规违纪事件仍然层出不穷,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联赛主管部门在对待违规违纪事件时的处罚力度不严,管理不够.因此,中国足协应在完善职业足球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大处罚力度,将违规违纪事件的发生率降到最低限度.

3.2 深化联赛制度改革,强化对裁判员的管理和监督

裁判问题是导致球员暴力行为、球迷骚乱和赛场秩序混乱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原因[2].特别是近年来,裁判员执法问题在足球界和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中国足协也加大了整治力度,对涉及到的裁判员给予了相应的纪律处分,对触犯法律的也已移交司法机关查处.反思裁判问题的原因,除了部分裁判员利欲熏心、见利忘义外,在很大程度上也与联赛制度和裁判管理存在的缺陷有直接的关系[3].因此,为了全面整治职业联赛中的裁判问题,中国足协应在狠抓联赛制度改革的同时,强化对裁判员的管理和监督.

3.3 加强对职业足球相关从业人员的赛纪赛风教育,不断提高其职业素养

切实提高足球相关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是赛场秩序稳定和联赛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各职业俱乐部要以已经发生的各类违规违纪事件为戒,认真学习并积极贯彻《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及处罚办法》等文件精神,加强对本俱乐部相关从业人员的赛纪赛风教育.尤其要加强对教练员、运动员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观众,严禁指责、谩骂或围攻裁判员、干扰比赛、中断比赛等严重违规违纪事件的发生.

3.4 完善赛区安保工作与球迷的组织和管理,保证赛场秩序的安全与稳定

各赛区应排查隐患,实行责任负责制和重大责任追究制;安检时要严防危险物品、软包装饮料瓶以及不符合规定的标语口号等带入赛场;对赛后球迷可能发生的不冷静行为或滋事行为,要有应对预案,切实保障参赛球队、裁判员、观众能及时安全快速地撤离比赛场地.另外,各赛区、俱乐部、球迷协会还应坚持不懈地加强对当地球迷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正确引导球迷以平常的心态去看球,教育球迷要树立良好的精神文明形象,做文明观众,保证赛场的和谐与稳定.

4 结 论

1)我国职业足球联赛违规违纪事件主要发生在中超和中甲联赛中,其中中超联赛发生违规违纪事件的数量要明显高于中甲;而中乙和女足联赛发生的违规违纪事件相对较少.研究发现,造成职业联赛中违规违纪事件频发的原因主要有裁判员执法问题、相关从业人员素质问题及赛区安保问题.

2)为了预防和整治职业联赛中的违规违纪事件,应采取完善职业足球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加大对违规违纪事件的处罚力度、深化联赛制度改革,强化对裁判员的管理和监督、加强对职业足球相关从业人员的赛纪赛风教育,不断提高其职业素养、完善赛区安保工作与球迷的组织和管理,保证赛场秩序的安全与稳定等一系列措施,坚持标本兼治,治本为主.只有这样才能净化赛场环境,维护我国职业足球联赛的良好形象,推动中国足球运动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曹犇,张鲲.影响甲A足球联赛陕西赛区赛场秩序的社会因素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5,27(1):39-41.

[2]薛龙,张鲲.裁判对足球赛场秩序的影响[J].体育学刊,2003,10(4):30-33.

[3]陈浩,焦现伟,杨一民.我国职业足球监管制度改革方向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8,44(1):123-126.

猜你喜欢
职业联赛裁判员违纪
冲破寒潮 2021赛季CTCC中国汽车场地职业联赛松江佘山站
短道速滑裁判员的临场执裁能力及其培养路径
群雄逐鹿 2019CTCC中国汽车(场地)职业联赛宁波站
高中体育专业生的违纪心理分析
中国女子排球职业联赛产品质量的维度研究
官员三类形式办喜酒算违纪
乡村篮球裁判员现状与发展对策
——以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大安镇为例
县级医院是分级诊疗的“裁判员”
姚刚违纪被查
篮球三人制裁判法裁判员位置转换的技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