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联合治疗放环后经期延长52例临床研究

2010-05-30 06:44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牡丹皮中西药化瘀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妇科,广西南宁530001)

宫内节育器(IUD)作为一种长效、安全、可逆、经济、使用简便、不影响性生活的避孕节育措施,深受广大育龄妇女的欢迎。但是不论是传统节育器,还是新型宫内节育器,部分育龄期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出现副反应或并发症。以经期延长,月经增多等异常子宫出血发生率较高,约占20%~50%[1]。有报道约占放置IUD后因症取出率的93.75%,极大地影响了IUD的使用率,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广泛实施。笔者运用化瘀清热固冲汤联合安络血治疗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月经经期延长52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140例患者均来自于2008年2月-2009年12月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放环后月经经期延长的患者。将140例患者依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中药组48例,西药组40例,中西药组52例,其中中药组放环时间为(4.375±2.515)年,年龄(33.000±4.068)岁,病程(2.792±2.534)年,孕次(2.250±0.965),产次(1.25±0.452);西药组放环时间为(4.30±2.324)年,年龄(33.90±5.446)岁,病程(2.7±1.859)年,孕次(2.200±1.033),产次(1.20±0.422);中西药组放环时间为(4.154±2.183)年,年龄(33.154±5.014)岁,病程(2.538±1.808)年,孕次(2.357±1.008),产次(1.429±0.646)。经 t检验,3组在放环时间、年龄、病程、孕产次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经妇科检查、B超检查除外生殖器器质性病变,宫内节育器位置正常,大小合适,除外由激素引起,放环前月经无明显异常。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2]及《妇产科学》[3]既往月经正常,放置IUD后,出现月经失调改变,除外全身内、外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及卵巢功能异常者,月经经期超过7 d。

中医诊断标准:依据《中医妇科学》[4]拟定经期延长: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行经时间超过7 d以上,甚或淋漓半月方净者,往往在2周之内自然停止,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者。

瘀热证型中医辨证标准:①经行时间延长,淋漓不止,量或多或少;②经色紫黑有块;③下腹或少腹固定性疼痛;④口干,小便黄,大便干结;⑤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黄;⑥脉弦或涩或略数。其中①②项必备,③~⑥项兼见其中两项即可诊断。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用均数±标准差(±s)描述,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

2 治疗方法

2.1 中药组 治以化瘀清热,凉血固冲。方药分汤剂和免煎剂。汤剂:桃仁10 g,川芎10 g,当归10 g,牡丹皮 15 g,红藤15 g,续断 15 g,杜仲15 g,枳壳 15 g,柴胡6 g,甘草5 g。免煎剂:以上诸药各1包(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汤剂和免煎剂均从经期第1 d开始,连续服用7 d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3个疗程。

2.2 西药组 用安络血(肾上腺色腙片),每次10 mg,每日3次口服。从经期第1 d开始,连续服用7 d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3个疗程。

2.3 中西药组 为以上中药和西药的联合治疗,服用方法同上。

连续观察3个月经周期,于停药后第1个月经周期及第3个月经周期评定疗效。

3 疗效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标准[5]痊愈:治疗后经期恢复正常,所有症状总积分比≥90%,停药3个月经周期未复发;显效:治疗后经期明显恢复,70%≤所有症状总积分比<90%,停药3个月经周期未复发;有效:治疗后月经较治疗前改善,30%≤所有症状总积分比<70%;无效:治疗后月经无改善,所有症状总积分比<30%。

3.2 结果 见表1,表2。

表13 组疗效结果比较 例(%)

3组总体比较:χ2=27.169,P<0.01;两两比较:①组与②组 P<0.05,②组与③组 P<0.05,①组与③组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中药组治疗较西药组具有显著疗效;而中西药组和中药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中西药联合治疗组较单纯中药组或西药组具有显著疗效。

表23 组治疗前后月经经期变化比较(±s)

表23 组治疗前后月经经期变化比较(±s)

注:与中药组比较,#P<0.05,与西药组比较,▲▲P<0.01。

组 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d)第1个月经周期 第3个月经周期中西药组 52 14.231±4.577 5.736±2.069#▲▲ 6.231±1.589▲▲中 药 组 48 13.833±5.357 6.727±1.119▲▲ 6.667±2.229▲▲西 药 组 40 14.400±3.471 8.127±3.757 11.000±4.570

4 讨论

有报道:“金刃异物”损伤胞宫脉络、经脉瘀阻,冲脉不固,血不归经而妄行,是宫环出血的关键性病机。“离经之血便是瘀”,瘀阻冲任,久则化热,或内外合邪而成瘀热同病。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疗效满意[6-7]。化瘀清热固冲汤方中桃仁活血散瘀,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当归补血活血止痛,牡丹皮清热凉血、祛瘀止痛,共为君药;续断补肝肾、止血,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共为臣药;红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枳壳行气宽中除胀、化痰消积,柴胡疏肝解郁、升阳举陷,共为佐药;甘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而为使药。全方共奏清热凉血、化瘀固冲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当归具有抗炎、抗菌作用;川芎能明显提高大鼠离体子宫的收缩幅度;桃仁具有收缩子宫,有助于子宫的复旧和止血;红藤、牡丹皮、杜仲、续断均具有消炎抗菌作用。从临床观察可看到化瘀清热固冲汤在缩短经期,改善症状方面优于西药安络血,而中西药联合治疗效果更显著,见效快,减少了单纯西药治疗的不良反应。

[1]尤昭玲.宫内节育器引起异常子宫出血中医治疗评述[J].湖南中医药导报,1998,4(3):10-11.

[2]尤昭玲.中西医结合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78.

[3]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435.

[4]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5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82-85,106-107.

[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43.

[6]朱海燕.中西医结合治疗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出血150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3):319.

[7]杨秀芬.独一味胶囊治疗宫内节育器致月经量增多64例[J].吉林中医药,2002,22(9):36.

猜你喜欢
牡丹皮中西药化瘀
Huoxue Jiedu Huayu recipe (活血解毒化瘀方) alleviates contralateral renal fibrosis in 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 rats by inhibi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crophages to myofibroblast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羊瓣胃阻塞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与中西药治疗
肉牛痢疾的临床表现及中西药治疗方案
乙肝患者的中西药纠结
牡丹皮软化切制工艺的优化
HPLC法同时测定化瘀祛斑胶囊中4种成分
基于中药质量常数的牡丹皮饮片等级划分
牡丹皮及其不同炮制品的紫外光谱鉴别方法
中西药结合治疗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43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