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使用与滥用

2010-05-30 19:01南方朔
南风窗 2010年3期
关键词:道德化先发制人人道

南方朔

语言尽管松散而含混多义,但长期以来,人类毕竟还是通过语言的交流,而形成了大家心中差不多的那把尺子。但到了当代,由于弱肉强食更甚,而且媒体和语言的操弄技术更纯熟,于是,奇怪的“新词塑造”(Neologism)遂变本加厉。

这里所谓的“新词塑造”指的是一种“委婉修词术”(Euphemism),人们已会用一种看起来漂亮,而且似乎中立专业的说法,將一种不好也不对的行为重新包装,让它看起来好像很对一样,这是一种语言的“脱事实化”和“脱道德化”,例如:

现代人都知道主动出击攻打别人叫作“侵略”,如果“侵略”这个语言存在并成为一种价值,那么如果想要“侵略”的话就会被绑住手脚。那么怎么办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制造出一个新词来取代“侵略”,于是,“先发制人的攻击”(preemptive strike)这个新词就被炮制出来,它在说法上是妖魔化对方,作为“先发制人的攻击”的理由,等这个新词出现,“不是侵略的侵略”遂变得好像理所当然一样。

这种类似的新词多不胜数,信手拈来就有这些例子:

例如,当代战争有一种快速密集的大伤亡轰炸与攻击,想当然对方必定死伤惨重,于是遂制造出“外科手术”(SurgicalOperation)这个词,于是残酷就变得好像不残酷,还很正当!

例如,攻击及狂轰滥炸,必然平民伤亡惨重,那么如何“脱道德化”呢?用“附带伤害”(Collateral Damage)这个看起来中性客观的新词即可解决,称定向导引的高爆火箭炸弹为“聪明炸弹”(SmartBomb)即可解决。

例如,当前的攻击行动已知道必须针对特定目标狂轰滥炸、不留活口,用“聚焦式预防”(Focused Prevention)就可为这种攻击找到貌似客观的说辞。

再如,在政治上以颠覆、渗透、暗杀、煽动方式推翻一个政府,势必引起相当公愤,于是“政权改变”(RegimeChange)这个看起来中性的词,就可把手段恶劣的部分全部都遮盖起来。

例如,公司裁员多少都会让人不安,社会观念也不佳,但若改用“瘦身”(Down size)这个词,将一个人就像在电脑荧幕上删除一个点,或像用橡皮擦“抹掉”(Erase)某个东西,杀人者也就变得心安理得起来!

因此、当今的语言滥用已到了极其可恶的程度。有些国家可以借着造新词而合理化道德上不正当的行为。因此,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凯兹·戴斯特也说道:“评委看起来好像信息愈来愈多,其实则是语言所承载的意义愈采愈多。”当今的人已必须对语言保持高度的敏锐,否则就难免判断是非的基本能力都会倒退!

当今语言的被操纵及滥用已到了相当可怕的程度,“人道主义”(Humanitarianism)即是一个新例,什么叫“人道主义”,人们早有约定俗成的意义,但近年来由于某些国家的对外干涉主义过多,于是“人道干预”(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这种奇怪的新词遂告出现,找个理由即可进行“人道干涉”、“人道出兵”甚或“人道占领”,最后就出现“人道灾难”(humanitarian Disaster),以人道为名但却造成了非人道的结果,这是多么的荒谬!

现在发生在海地的事,就有“人道灾难”的意味,海地震灾全球救援,这是人道好事,美国在海地旁边,更应伸出援手,但美国从来就视海地为禁脔,于是这次救灾就变得有点像军事占领。它霸住机场疏离2000美侨,严重耽误各国的救灾进度与物资的输送。许多灾民至今仍无粮食饮水,只能抢,灾民变难民,难民之后变成暴民,并形成逃亡潮,救灾救到这样,欧洲人已看不下去,开始骂这场“以人道为名的军事占领”,已成了一场“人道灾难”!

猜你喜欢
道德化先发制人人道
杨彦鼎:东风线控底盘“先发制人”
论陶德麟先生的人道主义思想与人道情怀
臣道与人道:先秦儒家师道观的二重性
人道神药车前子
论我国高校教师管理道德的重建
对《红楼梦》戏曲改编的覃思
人道之光蒋兆和
论发球技术在乒乓球运动中的特殊地位
品德生活化 生活道德化
先发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