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喘气病的诊断与治疗

2010-06-06 08:31
湖南畜牧兽医 2010年4期
关键词:花猪纯种养猪场

黄 勇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三江 545500)

猪喘气病,又称猪支原体性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感染而引起猪的一种高发病率、低死亡率的接触性、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气喘、生长迟缓和疫病的反复发作。本病多发生于寒冷、潮湿、气候骤变时节,在饲养管理不良或疫病流行的初期及继发性感染时会造成严重死亡。

近几年来,由于外来仔猪的大量涌入,我县猪喘气病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本地纯种猪(桂中花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外来纯种猪和具有外来血统的杂交猪,并对养猪大户、规模养猪场的养殖生产带来严重的威胁,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2010年3月7日,我县某规模养猪场发生急性猪喘气病,现将诊断及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该规模养猪场为新建的小型规模养猪场,共养猪393头,其中60kg以上二元杂交肉猪243头,20~30kg后备母猪150头,喂饲全价配合饲料,猪舍为上世纪90年代的鸡舍改造成的全封闭式,离居民区较远,天然屏障比较好,环境消毒比较严格。二元杂交肉猪由外地小型规模养猪场购入,购入时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实施检疫,但免疫情况不明,后备母猪为本地纯种花猪(桂中花猪),由本县农村购入。存栏猪分3批购入,并且经隔离观察后由我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用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猪瘟脾淋苗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按免疫程序和技术操作规程实施了免疫,第一批猪已饲养89天,最后一批猪购于2009年12月19日。经调查了解:最先从二元杂交肉猪开始发病,出现咳嗽、气喘,但症状比较轻微,经猪场兽医用容大胆素、氟苯尼考等药物治疗,症状明显缓解,放松用药后疫病蔓延至后备母猪群,并出现死亡现象,猪场法人按传染病报告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求进行综合诊治。

图1 肺脏“肉样”实变

2 临床症状

病猪表现为张口喘气,咳嗽次数少而低沉,腹式呼吸,尤其是早晨第一次喂饲时最严重,病猪体温39.5~40.5℃,严重病例呈犬坐式张口喘气,精神较差,不愿或较少活动,食欲较差。随着病情的加重,精神萎顿,站立一隅,咳嗽也更加剧烈,次数也随之增多,转变为连续多声湿咳。病猪咳嗽时站立不动,拱背伸颈,头下垂,直到呼吸道的分泌物咳出或咽下为止。已死亡的9头病猪均为20~30kg的本地纯种花猪。

3 病理剖检

经对3头自然死亡的病猪进行病理剖检,主要病变部位集中在胸腔内,肺腑是病变的主要器官,肺尖叶、心叶、中间叶及膈叶有大小不等、分散或连片边缘明显的“肉样”实变(见图1),肺切面流出混浊液体,整个肺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及气肿,胸腔内有纤维素样渗出物,气管和支气管内充满浆液性渗出液,肺门淋巴结显著肿大、出血,喉头、颌下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脾脏和肝脏没有异常变化,心包内有少量淡黄色积液。其中一头死猪的肺叶与胸腔发生粘连,肾脏肿大,弥漫性出血,实质易碎。

4 诊断

根据此病发生在潮湿、昼夜温差较大的早春季节,部分病猪体温稍升高,出现咳嗽、气喘,严重者呈犬坐式张口呼吸,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新建猪场往往出现急性病例,死亡率相对较高,本地纯种猪的易感性高于外来纯种猪和具有外来血统的杂交猪。剖检可见肺腑的尖叶、心叶、中间叶和膈叶出现“虾肉样”实变的特征性病理变化。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可以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进一步做实验室检验。

5 预防措施

5.1 规模养猪场应坚持“自繁、自养、自育”的原则,如果必须从外地引进种猪或育肥用仔猪时,应了解产地动物疫情,并严格检疫和隔离40天左右,确认健康才混群饲养。

5.2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和良好的饲料营养水平,做好栏舍清洁卫生、消毒和通风换气,全方位落实各项生物安全措施,消除各种不良应激因子对猪群的影响,创造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5.3对猪群进行预防性投药,可用2%氟苯尼考预混料拌料,每吨饲料添加1~2kg,(以氟苯尼考计,20~40g/T),连用7天;或每吨饲料添加泰妙菌素100g,连用 7 天。

5.4 免疫预防。由于猪场兽医员技术水平有限,只采用猪喘气病灭活疫苗进行肌肉注射免疫。免疫剂量为2mL/头,首免2周后再实施二免。

6 治疗方法

对个别比较严重病例,使用兽用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3~4万国际单位,肌肉注射,每天2次,5天为一疗程;盐酸土霉素,按日用量30mL/千克体重(首量加倍),用生理盐水稀释后肌肉注射,每天1次,5天为一疗程;两药交替使用,疗效比较显著。

经采取以上措施,3天后症状明显减轻,两个疗程药物用完后,疫情得到很好地控制。

7 体会

猪喘气病是一种常见的、主要危害猪的传染病,近年来发病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随着规模化、集约化饲养的发展,群体之间传播机率增大;尽管此病诊断治疗不困难,但新建猪场一般第一次接触本病时往往呈急性发病,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并容易与猪肺疫、猪流感等传染病混淆造成误诊。该病的发生、流行与饲养管理有密切关系,温度低、湿度大,栏舍内空气污浊都严重影响该病的防治效果。因此,建议在冬春寒冷季节封闭式猪舍养猪时一定要保证温度、控制湿度并保持室内空气清洁。

猜你喜欢
花猪纯种养猪场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花猪的礼物
花猪的礼物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
花猪 外一首
配种月份与胎次对纯种美系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
规模化养猪场疫苗免疫的关键技术
杂交信息在猪育种中的重要作用
1961年刘少奇湖南农村调查:在养猪场住了6天6夜
猫(接上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