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条件与思路

2010-06-25 08:46
对外经贸实务 2010年5期
关键词:内陆开放型重庆

邢 娟

今年1月26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重庆市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积极探索内陆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路子,把重庆努力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求重庆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贸易大通道,成为内陆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先行区”。中央的要求,给重庆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目前,由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已在全球蔓延,受外需低迷的影响,对出口依存度较高的沿海地区,已出现经济放缓的趋势。内陆城市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发展对外贸易,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体系,并以刺激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或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这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回顾我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南到北,由东到西的过程。中西部内陆省会城市,包括重庆在内的几个长江沿岸城市,是在继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之后,第四个层次开放的。由于开放较晚,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重庆的对外贸易发展,既要借鉴沿海发达地区的实践经验,又要因地制宜,找好切入点,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路子,为加快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提出有益的经验。

从发展先后看,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往来,大都是先发展货物贸易,货物贸易是国际贸易中最基本,最主要的部分,也是最能引起注意的部分。一九八六年初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根据当时国际经济往来的实际情况,把服务的进出口也纳入对外贸易的范畴。国际服务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发生的,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而满足他人需要并获取外汇报酬的交易活动,包括商业性服务、销售、金融、通讯、运输、建筑及教育卫生、旅游等服务,内容广泛而丰富。

重庆将要建成的国际贸易大通道和对外开放的先行区。笔者认为应该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这里是中西部地区国际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平台,可以提供公平、开放、透明的贸易环境,包括治安环境、法制环境;二是这里具有保障贸易顺利进行的服务设施、服务体系、服务管理,可以提供畅通无阻,方便快捷的贸易通道,包括金融、保险、运输、口岸等服务。这两个方面,实际上都指向服务领域。所以,重庆的对外贸易发展,可以从发展服务贸易入手,以此推动整个对外贸易的发展。

开放型经济是与封闭型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是一种将商品、服务和各类生产要素自由的跨国境流动,并按照市场原则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模式。一般而言,一个经济体经济发展的方式总是体现了从“封闭型”向“开放型”发展的过程,其进程的快慢和程度主要受到区位、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体系和市场体制完善程度的影响,一个经济体的发展水平越高,市场化程度越高,越接近于开放型经济。开放型经济与传统意义上的外向型经济不同,外向型经济体现以出口导向为主,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很大,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开放型经济强调提高资本自由流动,表现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开放和充分利用上。

因此,重庆作为一个内陆城市,发展国际贸易的同时应当提倡开展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应包括面向国际的经济合作和面向国内其他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增强综合竞争力,发挥自身优势,改善投资环境,更加注重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在更高层次上完成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

二、 重庆发展对外贸易和开放型经济的条件分析

1.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地理位置,为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区位优势。重庆地处我国中西部,毗邻川、鄂、黔等省、长江黄金水道斜穿市区,成渝、襄渝、川黔、渝怀等铁路干线在北交汇,川黔、川渝等高速公路和国道贯穿全市,有江北国际机场和万州、黔江等客运机场。重庆是中西部地区唯一集水、陆、铁、空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内陆口岸城市,有明显的开展水陆多式联运的优势。

2.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为对外贸易的发展创造了社会环境。重庆历史上就是内陆地区重要的商贸城市和运输口岸、商品集散地。是鸦片战争后内陆最先开埠的港口城市,抗战时期为国民党政府的陪都。新中国成立后,是西南地区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一九八三年,为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计划单列,赋予省级经济管理权。一九九二年,中央批准为沿江开放的内陆港口城市,打开了开放的大门。一九九七年成立直辖市。二00七年称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今年又被批准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中央的支持和改革倾斜,为重庆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3.招商引资的实践,为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工作基础。招商引资的过程,是一个引导资金、技术、人才、项目、信息等资源要素向投入地密集的过程,通过双方交流互动,达到双赢。重庆抓住三峡库区对外支援及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向西部转移的机遇,建立了国内外相关地区,企业的良好的关系,获得了资金、技术、项目、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培训了一大批招商引资的人才,建立了相关的工作机制,积累了组织,管理、服务等方面工作经验,为对外贸易的发展打下了工作基础。根据重庆市政府2009年工作报告来看,2008年重庆通过进一步加强“点对点”定向招商、产业链招商,2008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7亿美元,为上年2.5倍,利用内资843亿元,增长96%。

4.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经济的发展,有赖于生产的发展,重庆是我国重型汽车、摩托车、轿车,大型自动仪生产基地,也是化工生产基地。直辖以来,经济社会持续发展,GDP一直保持较快的增幅。2008年,GDP增长达14%,外贸出口增长26%,即使在2008年国内经济下滑的大环境下,重庆经济仍保持较为坚挺的发展趋势,GDP增幅预计增幅将达到12%,外贸出口增长预计为10%。2008年成功引进世界500强企业9家,累计达到102家,惠普电脑灯重大项目落户重庆,重庆与台湾合作项目投资额实现翻倍。经济的持续平稳增长,促进了对外开放的步伐,为对外贸易的开展开辟了市场,提供了支撑。

5.重庆对外贸易发展和开放型经济面临的制约因素。外贸运输是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环节,没有运输,商品的位移不能发生,商品的交换无法实现,在外贸运输中,海洋运输因运量大,运费低,限制少,成为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沿海发达地区因海岸线长而受益。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地形以山地为主,进出口货物运输主要靠铁路、公路,运程长,成本高,中转多制约对外贸易发展的瓶颈。

对外贸易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口岸建设跟不上对外贸易的发展步伐,外贸集装箱水运物流成本,通关成本,港口中转成本相对较高,集装箱规模效益差,配套不够完善,物流管理跟不上需求等因素。导致货源流失,口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这些都影响了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三、重庆市发展对外贸易的思考与建议

根据中央对重庆发展定位的要求和重庆的实际区情,笔者认为重庆发展开放型经济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1.在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定位上,要与重庆的城市定位相衔接。要把握好两条主线:围绕国际贸易大通道建设,进一步加大交通设施,金融体系,服务体系,口岸设施以及贸易大环境,法制体系等建设力度,为搭建公平、开放、透明的贸易平台打好基础;围绕建设内陆出口商品加工基地,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的升级换代和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出口加工产品的科技含量,扩大市场的影响力。

2.在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动力上,不能忽略区域经济的助推作用。要依托成渝经济区加强周边省市的交流互动,形成区域内交通共享,人才互用,信息互通,促进区内资源进一步聚集,共同推动中西部外贸市场发展。要借助长江黄金水道,加强与沿江区域的合作、交流,特别是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步伐,这与重庆将建成长江上游的金融中心、交通枢纽,国际贸易大通道遥相呼应,势必对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3.在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切入点上,要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服务外包的机遇。要鼓励支持科技创新,提高出口加工商品的科技含量,结合产业调整升级,在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换中,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增强出口加工企业实力,要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服务外包产业因不受运输条件限制,可以解决大批白领就业,适合内陆城市发展。目前,这一产业已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其内容从运输、餐饮、保卫等服务扩大到工厂服务,公共服务等领域,要建设这一批有实力讲信誉的服务外包企业,培育一批高素质的服务外包从业人员,探索完善服务外包的工作机制,股利和吸引跨国公司来重庆设立服务外包基地,逐步提升服务外包水平。

4.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产业上,要优先加快服务贸易产业的发展速度。从全球的经济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国际市场对现代的服务业需求的增大,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其增长速度逐渐超过了国际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国际服务贸易的市场前景看好,这一发展趋势与重庆建设对外开放的先行区和国际贸易大通道的战略部署是一致的。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型企业,承接一批高品质的现代服务业转移项目,提升服务水平,使服务贸易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5.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市场布局上,要坚持内外并举,国际国内市场都要抓。要进一步拓展国外市场,在继续保持与美国、欧元区、日本等地区贸易友好贸易往来的基础上,寻求新的合作项目,结识更多的贸易合作伙伴,逐步开拓新的国外市场。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发展与国内其他省市地区的经济往来关系,发展面向国内其他地区的对外贸易市场。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交流,接受更多的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要素信息,间接参与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

6.在内陆开放型经济的资源利用上,要创新加工贸易的新形式。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沿海出口加工贸易企业冲击很大,很多企业都面临转移或转型两种选择,转型所需资金投入大,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做到。而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对大多数企业就相对容易,所以对于重庆,正是加工贸易业务发展的大好契机。发展加工贸易在我国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加工贸易。重庆人力资源丰富,工业体系健全,拥有发展出口加工贸易的能力,但远离国际市场,先天条件不足。因此,重庆发展必须创新发展出口加工贸易的新形式,不能像沿海那样搞“大进大出”,而是要发展零部件“本地化”,变两头在外为一头在外,充分利用本地一切资源,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以带动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同仇.国际贸易[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本社,2004.5-6.

[2]重庆社会科学院.重庆蓝皮书[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2008.1-35.

[3]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以世界眼光看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体系[EB/OL]. http://cqtoday.cqnews.net/system/2008/05/12/001190655.shtml

[4]张雪峰 胡顺涛.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 "重庆模式"引领内陆开放[N].重庆日报,2007-12-20(10).

[5]国发〔2009〕3号.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gov.cn/zwgk/2009-02/05/content_1222355.htm

猜你喜欢
内陆开放型重庆
重庆客APP
打好“侨”牌,稳中有为——打造江苏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窗口”
江苏巩固拓展高质量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态势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解读:70年,重庆从内陆变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内陆移民(外二首)
在这里看重庆
100吨吸内陆渔政船
内陆国家级新区发展政策建议——基于内陆与沿海新区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