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医药营销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

2010-08-14 01:48吴海侠
职业教育研究 2010年10期
关键词:医药课程体系岗位

吴海侠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广东 广州 510520)

高职医药营销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

吴海侠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广东 广州 510520)

高职院校医药营销专业应从岗位职业能力和工作任务分析入手,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经过实践专家研讨会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进而归纳职业行动领域,根据职业行动领域专业教学设计,最终形成医药营销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高职;医药营销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职业行动领域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是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代之以与企业实践密切联系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高度统一的、按照工作过程顺序的“综合性”和“案例性”教学项目。依据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创建省示范性院校的要求,结合专业的实际情况,从2008年起,医药营销专业教学委员会相关人员到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及分布在珠江三角洲等地的一百多家医药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进行了详尽充分的调研,对医药营销岗位设置、岗位能力及要求进行分析,根据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导出“行动领域”,再经过教学整合,形成“学习领域”,并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进行教学实施。这就形成了学院医药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基本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工作过程系统化医药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图

根据岗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

培养人才是为了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故社会需求调查与分析成为课程方案开发的出发点。我院选择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医药企业,如国药控股广州有限公司、广东大参林连锁药店有限公司、广州市医药集团、广东君元药业有限公司、广州市合生元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等,对一百多家企业和五十多位企业专家进行了访谈和社会调研,了解了医药营销岗位的设置情况。主要岗位有:医药生产企业市场开发人员(商务代表)、药品销售人员(医药代表)、医药批发企业药品销售人员(医院业务代表、OTC销售代表、商业业务代表)、药店医药商品销售人员(门店营业员)、医药企业基层营销管理人员等。通过对每个工作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明确了医药营销岗位的工作流程、工作项目、工作任务,进而提炼出具体的岗位能力。

在进行企业岗位调研的同时,对学院医药营销专业近三年830名毕业生在单位的岗位进行了调查,得出学院医药营销专业近三年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情况表

根据医药营销人才需求调查、医药行业医药营销人才素质现状调查、学生实习就业岗位调查的资料,我院邀请行业专家、课程专家进行了专题研讨,最终确定学院医药营销专业就业岗位为医药生产企业市场开发人员(商务代表)、药品销售人员(医药代表)、医药批发企业药品销售人员(医院业务代表、OTC销售代表、商业业务代表)、药店医药商品销售人员(门店营业员),工作一段时间后的可就业岗位为医药企业的基层营销管理人员。

职业行动领域分析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和行动领域归纳是专业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项关键性工作。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是指对本专业所对应的医药营销岗位群中需要完成的综合任务进行分解、解析,对小任务进行总结归纳的过程。我院邀请企业专家将本专业所涉及的职业活动按工作流程和能力要求的不同,一一列举工作任务;工作任务不分大小,同时要求记录在个人职业历程中重大的工作经历,以便归纳行动领域;然后将列举的工作任务按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归纳,最终形成了典型工作任务汇总表(如表2所示)。

行动领域归纳 行动领域是一些典型工作任务的总和,针对本专业所从事的职业岗位群中所涉及的职业行动,用若干相互联系而且相对独立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全面描述,进而将其归纳为若干行动领域(共76项典型工作任务,归纳为11项行动领域),并且将行动领域中所涉及的工作任务或职业能力按职业成长规律的逻辑关系进行排序(如表3所示)。表中的难度等级可分为初级技工就能解决的工作任务群、中级技工才能胜任的工作任务群、高级技工才能完成的工作任务群。

表2 医药营销职业典型工作任务汇总表

表3 医药营销职业行动领域归纳表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形成

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换 通过对工作任务分析和课程分析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出构建2008级医药营销专业课程结构的总体思路:(1)专业课程应该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项目课程;(2)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为原则,设置项目课程中的教学项目或模块;(3)教学项目设置的主要依据是岗位工作分析;(4)教学项目必须充分体现典型性、真实性、完整性和覆盖面。为方便教学组织与实施,应对职业行动领域进行教学论加工和反思,充分考虑教学的可实施性,以市场需求和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按照实际工作过程组织教学,设计开发出医药营销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共12项(如表4所示)。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和学生职业能力的拓展,同时为保证学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的需要,整个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学习领域设计为三个部分:公共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本课程体系突破了原有的学科体系,完全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进行课程设置,取消了原有的商务基础课程,将课程内沟通技巧、社交礼仪等内容按工作需要并入医药商品销售促进课程中,将公共关系基础按需要并入医药市场研究与开发课程中。以上内容按工作过程的需要取舍,只涉及与工作有关的部分,不再专门设置基础课程。

表4 医药营销职业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转换表

学习情境的设计 根据完整思维及职业特征,在工作任务与工作过程的背景下,将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基于教学论和方法论的转换,分解学习领域为主题(子主题)学习单元(如表5所示)。每门课程设置若干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根据具体情况可设计多个学习任务,以学生完成医药企业中医院市场开发、医药商业市场开发、非处方销售促进等主要任务为载体,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让学生以实际任务承担者的角色完成课程的学习。

表5 医药营销专业学习情境设计总体框架表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实施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关键是实施过程。由于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岗位工作任务分析,课程的起点是工作任务,焦点是实践知识,学习领域课程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所以确定课程教学的主要教学场所是实训中心,课程实施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分组教学,主要教学方法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在每一个学习单元中都以实际工作任务引导教学内容,采用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组织教学,体现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个步骤,并按企业调研得出的工作流程组织、实施教学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教学过程设计图

由于学习领域课程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院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提前布置工作任务,并明确教师讲解演示的内容及时间、学生准备知识、练习内容,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及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及社会评价相结合;为了保证项目教学的顺利实施,建设了校内药品经营与管理实训基地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规范课程的教学过程。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应结合各专业实际,根据地区经济、行业企业的发展对高等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需求,正确定位培养目标和发展策略,确定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教育教学体系。

[1]赵飞,曾宪均,侯江丽,尹万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研究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2).

[2]魏公际,张俊.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专业课程方案开发[J].职业教育研究,2008,(9).

[3]陈天训,刘正怀.高职汽修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09,(1).

G712

A

1672-5727(2010)10-0023-02

吴海侠(1975—),女,硕士,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管理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药事管理。

猜你喜欢
医药课程体系岗位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传统医药类非遗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