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互动教学

2010-08-15 00:49王秀红
关键词:英语专业学院师生

王秀红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互动教学

王秀红

从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出发,在互动的教学原则指导下,通过教学观察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外教社何兆熊主编的《综合教程》为例,探讨在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上如何开展有效的教学互动。

独立学院;基础英语;互动教学原则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不同于以往普通高校按照公办机制、模式建立的二级学院、分校或其它类似的二级办学机构。独立学院具有财政的独立性和完全的民办性[1]。2009年教育部批准招生的独立学院共有318所,数量上已接近普通高等院校的一半。随着办学条件的逐步完善和规范,办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办学特色逐步彰显,学生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独立学院已被认为是保证我国高等教育今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研究这一群体的教学策略,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出发,在互动教学原则指导下,通过教学观察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以《综合教程》(外教社何兆熊主编)为例,探讨在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上展开有效的教学互动。

一、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特点

独立学院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区别于公办高校大学生的特点。笔者两年来主要承担了2007两个班级的基础英语课程教学。为了更好地展开教学,笔者于第三学期末对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即教材、教学、学习目标和方法及大二状况,采用选择兼开放式的问答方式。两个班级共57人,收回有效问卷共43份。

总结分析问卷结果,笔者发现,独立学院学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学习目标的不明确和学习动机的功利性造成其学习动力不足。其次,入学分数介于一本和高职高专类院校之间,说明他们要么学习能力较低,要么没能全面均衡发展。第三,学习不够专注,缺乏毅力,耐心不足;学习没规律,没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四,心理上不独以学习成绩优异为荣,乐于倾向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比较有主见、有个性。第五,专业信心呈两级分化趋势发展,要么自信且志向远大,缺乏执行力;要么深感自卑,事事降低标准和难度,总认为差距不是短期内能缩小的。这两种心态都会影响其对学习的投入,从而影响学习效果。第六,心智成熟度低,普遍表现为思想不成熟,学习没目标,对于未来缺少规划,依赖性强,渴望关注和情感交流。第七,其英语水平层次多、差距大。所有这些特点,都要求独立学院的老师在授课时,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激发兴趣,照顾差距,情感交流和目标引导,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最终走上成人和成才之路。了解学生的特点,是成功教学的第一步。

二、基础英语的教学实践

基础英语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2]。基础英语课程任务重、对教师要求高、备课量大,与学生接触机会多,师生间因长期相处和交流,互相了解,彼此认可,该课程的教学和教师本身对学生的专业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问卷结果显示,86%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对语言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56%的学生认为课上学到的语言点和相关知识比较实用,81%的学生认为该课还是比较有趣的,79%的学生认为上课轻松但还是有压力。笔者将教学内容分成五个模块,即词汇讲解、篇章导入、篇章讲解、小组讨论或辩论、练习讲解,问卷结果显示,学生最喜欢的是篇章讲解和小组讨论,最不喜欢的是练习讲解。就课上展开的互动形式而言,学生比较喜欢观点表达、小组讨论或辩论以及专题发言等形式,不喜欢简单的问答和讲练。70%学生认为互动对深化认识比较有帮助,84%的学生认为互动对语言技能提高有帮助,72%的学生认为对深化语言点的记忆和理解有帮助,80%的学生认为目前课上互动的量适中,花时间展开互动活动是有价值的。总之,学生对于“基础英语”课堂所采用的互动形式持满意态度,说明在“基础英语”课上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动”是必要的。

三、“互动”的教学原则

“互动”作为一种教学理念,有其深厚的理论支撑[3]。“互动”源于社会学的一个概念,国内外学者从各种角度,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特别是英国学者艾雪黎(B.J.Ashley)和国内学者吴康宁等都从社会学角度将之作为一种行为来研究[4]。“互动”是当下英语教学领域中一个比较时髦的词汇,研究者经常会提到 “互动参与式教学”[5]、“互动式教学模式”[6]、“互动式英语教学”[7],有人将其发展为一种理论体系,还有人将其与“任务型教学”[8]混为一谈。笔者认为,“互动”是最基本的教学形式,是一种应该贯穿教学始终的教学原则,而且互动形式多样,不应被模式化或方法化。

师生互动应该是师生因特定的教学内容而发生相互作用的全过程。这个过程以教师、教学内容、学生为要素,会发生师师、师生、生生[9]以及师生间不因教学内容而发生的情感交流等多种形式,要素间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只有当各变量间都实现良性、顺畅的互动交流,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三个要素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活的因素,会随着环境和对象的改变而改变,而教学内容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和关键性因素,选择或使用不当,会极大地影响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积极性,最终影响教学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师生间不因教学内容而发生的情感交流对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独立学院的学生在这方面对于教师的期待较高,希望教师给予其个人认可或额外的帮助,学识高未必能赢得学生的欢迎,而善于情感沟通、关注学生需求的教师往往最受欢迎。成功的互动活动,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尊重个体差异的原则[10],这些都比较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因此在独立学院的英语课堂上更应精心设计各种互动活动。

四、探寻“基础英语”课上的互动形式

针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以互动的教学原则为指导,在基础英语课上,如何有效地展开教学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和思辨的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课题。下面笔者将以外教社何兆熊主编的《综合教程》第四册的内容为例,说明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如何展开有效的互动。

首先,词汇讲解不可逾越,但需突出重点,实例生动,检查手段多样。

其次,篇章导入需形式多样,旨在激发兴趣和调动情绪。可直接采用教材提供的Pre-reading questions,更多的时候需要重新设问,或者根据主题以漫画、图片等形式引出主题。篇章导入要发动全体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引导他们回答、描述、举例、讨论和认识相关问题和现象,让他们带着某种预期展开阅读,预期与实际之间的差距会进一步加深认识。该书第2单元“Space Invaders”比较抽象,可用漫画导入。第3单元“Alienation and the Internet”是学生熟悉而且有着切身体会的话题,可直接提问。学生会谈及自己的上网行为和习惯,表述自己对于网虫的定义,有时甚至会爆料室友的不良上网行为,指出网络的负面效应。

第三,篇章背景分组调研,课上展示,教师点评补充。每个单元都涉及一些专有名词和相关背景,如果完全由教师介绍,学生未必会感兴趣,可以先让学生分组调研,课上涉及时由学生介绍,教师做简要补充。比如第11单元涉及美国童子军文化,可以布置学生调研美国男童子军形成的历史、宗旨、组织内等级及影响力等有助于学生理解的相关信息,同时教师也要“作充分的准备,拓展课堂内容”[3]。这样不但活跃课堂,授课效果也不错。

第四,结构和修辞特色分析融入篇章讲解。如果修辞特色特别显著,可在篇章讲解过后整体归纳。

第五,篇章讲解需灵活处理,重在解析思路,核心是操练语言点。如果篇章较难,可以分部分,逐段分析,讲解语言点;如果篇章简单,结构紧凑可先串讲作者思路,然后集中解决语言难点。比如前面提到的第7单元是议论文,观点杂、例子多,需要逐段讲解。而随后的第8单元“The Monster”是描写著名音乐家瓦格纳的人物传记,结构清晰,主题句易归纳,可先整体串讲作者构思,然后再解决的语言重点和难点,最后要求学生以身边同学为对象,用同样的手法描写一个他比较钦佩的怪才。该书的第11单元“Mountain Lion’s Attack”内容简单,但动作细节描写生动,可以通过层层设问,抓住学生思路,让学生领会文章的生动所在。篇章讲解是学习的核心,教师必须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方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同时通过举例和操练,加深学生对相关语言点的掌握。

第六,小组讨论或辩论适时适量组织,核心是口语表达和操练,重在活动组织和认识引导。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置有话可说的话题,总结时注重认识引导。以 14单元“The Idiocy of Urban Life”为例,作者历数城市居民的虚伪、愚蠢以及办公室工作的坏处,提出了一个比较极端的观点:城市生活是愚蠢的。就此展开讨论时,引导学生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讨论结果显示,他们普遍向往大城市写字楼里高级白领的工作环境,尽管知晓城市生活的诸多弊端,但还是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年轻人应该到大城市历练一下自己,而宁静的乡村比较适合安度晚年。

第七,练习讲解突出重点和难点,形式应灵活多样。学生手上的参考书版本往往比老师的多,因此学生更期待老师在练习讲解过程中拓展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比如同义词辨析、短语搭配、翻译的其他表达方式及相关文化信息。每单元都有Oral Activities,笔者一般结合主题将该部分与写作练习结合,设置议题,每个单元都要求几个学生做口语表达。

第八,作业(或小测)点评中要鼓励为主、批评为辅,适度地指出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最大限度地保护他们的专业自信。作业批改时的评语是教师和学生进行课下互动的重要形式,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另一个平台,充分利用这一平台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激励效果。

五、结语

通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和观察,笔者深刻地意识到“互动”是一种教学原则,时刻存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互动活动成功与否要看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参与热情。互动不仅发生在课上,还包含课下教师答疑、作业批改等多种形式。互动需要情感的培养与交流。师生之间如果彼此比较熟悉,而且互相认可度较高,较容易进行互动。一个班级如果从一开始你就定下课堂规矩并且认真而持续地执行下去,师生互动就比较好开展。此外,为了与学生更好地沟通,教师需要学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在适当的时候唤起学生共鸣。独立学院的教师尤其应该注意与学生建立顺畅的情感交流,让学生感觉教师理解他们、关爱他们,才能取得他们的认可和接受,才能成功地与之进行各种互动活动。

[1]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 (教育部26号令)[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463189.html?tp=1_112008.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5.

[3]孙泽文.互动教学:理论基础、实施原则和相关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0).

[4]亢晓梅.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理论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1(4).

[5]张怀恩.“互动参与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J].今日南国,2008(7).

[6]刘影.构建大学英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研究[J].世纪桥,2008(2).

[7]刘晓丹.如何运用互动式英语教学[J].经济研究导刊,2008(5).

[8]孙圣勇.大学英语教学互动理论体系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23).

[9]汤岩.英语教学中系统互动合作观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4(4).

G319.1

A

1673-1999(2010)02-0197-03

王秀红,吉林敦化人,硕士,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北京顺义101301)应用语言系英语讲师,研究方向为文学和外语教学。

2009-09-21

2008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十一五”国家课题“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之子课题“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学院师生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师生讨论改病句
Structure and context in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Pragmatic Analysis of Cat in the rain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