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竹漂运动的传统思维方式及其现代化变革

2010-08-15 00:50李冬奎王
武术研究 2010年9期
关键词:运动传统思维

李冬奎王 雁

(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广东 珠海 519041)

独竹漂运动的传统思维方式及其现代化变革

李冬奎1王 雁2

(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广东 珠海 519041)

文章通过对独竹漂运动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解读,指出独竹漂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该运动的产生与发展的影响,认为只有变革独竹漂运动中的传统思维方式,实现传统思维方式的现代化转向,才能在文化的核心层次促进独竹漂运动的科学、规范的发展。

独竹漂 传统思维方式 变革

从哲学或者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所谓思维方式,是指主体在长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所形成的定型化的思维路向和逻辑范式,它是一种文化最深层的部分。同时,每个民族和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中国作为世界闻名的古国之一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思维方式。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也直接影响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与发展,并深深融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核之中。“独竹漂”是贵州省独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为了进一步发掘这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更好地继承与发展这一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本文将对独竹漂这一项目中所反映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进行分析,揭示该项目所具有的传统思维方式,并尝试探讨如何进一步变革与促进独竹漂运动思维方式的现代化转向。

1 独竹漂起源与发展

“独竹漂”俗称“划竹竿”,又名“独竹舟”。独竹漂运动作为贵州省独有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其起源可追溯到上个世纪初以至更早的时期,距今已有约百年悠久的历史。但由于历史条件限制,对独竹漂的最早创造者已无从考证。独竹漂原发源于赤水,其生产劳动原型主要是赤水河及其支流地区的苗汗同胞(竹农)在水运竹子的集竹、运竹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划单棵楠竹的技艺。因此,“独竹漂”在历史上既是一种生产劳动技能,也是一种由生产劳动中提炼出来原生态体育活动。

独竹漂作为一项生产劳动技能与原生态体育,其最初的发展具有民间自发性,是人们在生产之余嬉戏娱乐与展示才艺的一种方式,其大多没有记载。有记载的独竹漂表演最初是在赤水解放初期端午节期间所表演的《解放台湾》节目当中,以后逐渐形成了端午节龙舟赛期间的独竹漂表演。值得一提的是在1966年7月16日毛泽东畅游长江之后的十年间,该项目的表演也改为在7.16(纪念毛泽东畅游长江日)进行。独竹漂运动在1976年以后曾经遭遇低谷,项目一度衰落,几乎绝传。1998年,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文教处发现了这个独特的尘封已久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经过精心准备,贵州在1999年举行的全国第六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一举夺得该项目金牌,而独竹漂运动也从此获得了新生。

当前,随着贵州省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楠竹水运已经基本消失了,因此曾经孕育与发展该项目的劳动生产环境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级相关单位有组织的培育与训练。而随着各级部门的关注与努力,笔者相信,独竹漂项目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焕发其特有的文化与体育的魅力,为民族事业的发展贡献出更多的价值。

2 独竹漂运动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们对世界进行认识和思考采取的形式,反映了思维的轨迹,受思维主体的内在逻辑的支配。其主要内涵为三方面,即整体性思维方式、直觉性思维方式及内向性思维方式。独竹漂运动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其产生与发展必然是按照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来进行的,因此,分析该项目所蕴含的传统思维方式就成为深入理解、改善与提高该项目的前提。

2.1 整体性思维方式对独竹漂运动的影响

所谓整体性所谓即从整体上、宏观上认识把握对象,认为世界(天地)是一个整体,人和物也是一个整体,要认识事物必须先了解整体。整体思维的过程是以人为核心,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主体意向性思维,不是对象性思维。允许矛盾双方的斗争但必须把斗争的幅度限制在整体的框架内,并按照物极必反、复归其根的轨迹进行着封闭性的循环。

独竹漂活动中,由于其产生于生产劳动中,因此这一运动的创造并没有预先系统的理论依据与指导,但创造这一运动的人由于是在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中成长,其在这一运动的创造与发展中必然带有中国传统思维的印迹。如独竹漂运动首先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非常重视以整体的观念来描述运动过程以及它们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如不提倡孤立的锻炼身体,而是将强心健身融为一体。其与中国其他民族传统体育的整体性的锻炼价值取向相一致。其次,独竹漂在活动形式上主要以表演性为主,有限的竞赛也被主要用于相亲等“关键”时刻展示才艺,赢得异性的芳心,这也使独竹漂活动避免在活动中产生过激的竞争与斗争,从而有益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融洽关系的建立,反映了独竹漂运动的以人为核心,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整体性思维方式。

2.2 直觉性思维方式对独竹漂运动的影响

直觉性思维是指认识主体直接凭借自己的感觉来认识事物,以自己的情感去体验外物。其不是按照逻辑的推理和因果的必然来认识事物,而是依靠思维的中断与跳跃,依靠顿悟的突然发生来把握事物,其核心是用主体的感觉来代替理性的思维,把自己的体验作为思维的核心和出发点。

独竹漂活动在最初的学练中并未进行严格的动作技能分解练习与体能训练,其学习方式仅为年长有经验的师傅做完整的示范,学生根据师傅的示范及指点进行练习。因此这一运动技能学习的过程主要还是凭学习者自身的体悟来实现的,具有鲜明的直觉性思维特点。

2.3 内向性思维方式对独竹漂运动的影响

内向性思维方式是指以人类自身为对象探求内心的思维方法。其思维的指向是内心世界,而不是外界事物。而其思路是立足于自身,从人的情感意志出发,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由人及物,从而达到“主客一致”、“物我一体”、“天人合一”的和谐理想境界。独竹漂活动正是在这种内向性思维方式的提示下产生与发展的,高水平的独竹漂活动者在活动中以自身为主体,将脚下的楠竹,手中的竹竿,以及身边的山水美景融为一体,体验了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而在楠竹上随心所欲的动作与对楠竹运动方式的控制也使人产生了主客一致,天人合一的和谐理想的境界。

3 独竹漂运动传统思维方式的现代化变革

独竹漂运动受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其在诸多方面都与现代体育有显著的差异。西方人倾向于个体、精确性的分析式思维。强调由一到多的思想,以分解的观点看世界,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尽力把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搞得清楚透彻,从而形成了分析思维模式。同时,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是逻辑性的与开放性的思维。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具有与其相对应的整体性、直觉性与内向性思维方式,其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有着巨大的互补性。因此,在开展独竹漂运动过程中变革传统思维方式,将西方思维方式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相结合,是改变传统思维方式对独竹漂项目进一步发展的限制以及加速其现代化转向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3.1 综合性与分析性相结合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是以整体综合见长,是收敛型的。其优点是善于把握事物的整体。而缺点则是对事物只具有模糊性认识,因而不利于对事物的深入研究,不利于科学发展。同时,从整体出发的综合思维方式占据突出地位,也影响了中国人的心理、行为。首先,独竹漂运动在技术构建上崇尚手脚并用、身手相随,在运动中注意全面提高人体各系统器官参与运动的能力,防止片面性。如独竹漂运动中对运动员的身体各部位的力量素质、对人体活动的灵活性、灵敏性与协调性均有较高的训练要求;而面对环境的变化既需要具有心理的稳定性,也需要所做的各种动作与情境有充分的交融,也反映出中国体育文化追求身心并育、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整体观。但是,传统思维方式的整体综合性对活动细节的把握却未予以重视,因此在独竹漂活动中往往缺少具有针对性的深入的体能、技能训练、缺少科学的训练计划的设计,其不利于对独竹漂运动的深入研究,影响了该运动的科学发展。

另外,整体综合性思维方式追求群体关系的和谐,却贬低个体的作用与价值,抑制了个性的发展,限制了创造性的发挥,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独竹漂活动的发展。可见,两种思维方式各有偏废,只有取长补短才能有效地促进传统思维方式的变革与现代化转向。

3.2 直觉性与逻辑性相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缺乏严整的概念系统,只能靠人们的直觉去领会和体悟。直觉性思维方式特点的长处在于它强调人的灵感,强调一种超越,有时能引导人们做出一些通常在逻辑思维情况下难以取得的原创性的重大创造,独竹漂运动也是在这种思维方式下形成的。独竹漂运动的初学者主要根据教练完整的表象示范,然后自己逐步摸索、尝试。其对技能的掌握主要还是凭学习者自身的体悟来实现的。但是,通过直觉所得的重大发现往往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同时,凡是能够产生一定科学价值结果的直觉思维实际上都与长期艰苦的逻辑思维有密切关系,而且直觉思维的结果还必须经过严密的逻辑论证才能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因此,要获得独竹漂运动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改变当前单纯的直觉性思维方式,而要将直觉性与逻辑性相结合,做到逻辑→直觉→逻辑的螺旋式上升的思维方式,真正促进独竹漂活动的科学开展。为此,我们在项目的训练中应引入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真正做到以严密的逻辑分析指导运动训练,在逻辑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直觉性思维,用逻辑的方法证明直觉性思想的正确性,最终实现独竹漂项目的科学发展与不断超越。

3.3 内向性与外推型相结合

中国传统思维是内向的意向型思维,注重改造内在世界,西方传统思维是外推的知识型思维,试图指向外在世界。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内向性思维方式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中国人习惯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去寻找真、善、美的价值。而认为外在的力量、速度、灵敏、技巧等都只是低层次的。表现在体育锻炼的方法手段上,就十分强调人的身心并育,重视心理状态的训练,提倡一切身体活动要与心紧密结合,淡化身体的外部运动。受此思维方式的影响,独竹漂运动也很少追求外在肢体的强健与超越对手,而是更加注重在和谐中求得自我的展示,在内省中获得生命的神韵。但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则显得少了锐意进取与个性的张扬,失去了竞争的优势。西方传统思维更注重外求,以获得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实证性考察,虽然这种求知给西方带来了财富、科技的进步,但更多的是多了些贪欲,少了些自我觉悟和内省。由此可见,在独竹漂运动中我们应将内向性与外向性思维方式相结合,既要体验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与和谐境界,也要在注意外推的知识型思维,锐意进取,追求外在的不断超越。

4 结语

独竹漂运动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其产生与发展必然受到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独竹漂运动中表现出的传统思维方式对该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限制作用,因此在独竹漂运动中应注意将西方思维方式中的分析性、逻辑性、外向性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的整体性思维、直觉性及内向性思维方式相结合,以弥补两者各自的偏颇与不足。而这一变革也必将在文化的核心层次对独竹漂运动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最终促进该项目的科学、规范的发展。

[1]陈方刘.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及其现代化转型[J].前沿,2009(8):41-43.

[2]梁小平.独竹漂的现状及发展策略探析[J].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2007(1):20-28.

[3]邱丕相,蔡仲林,等.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08-111.

[4]孙 鸿.影响中西体育文化差异的根源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3):30-33.

[5]梁寅子.从中西哲学比较看中西传统思维方式[J].学理论 2009(8):56-57.

[6]程一辉.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及其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运用 [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9.

The Traditional Thinking patterns of Single Bamboo Drift and Its Modern Reform

Li Dongkui Wang Yan
(ZhuhaiCampus of ZunyiMedicalCollege,ZhuhaiGuangdong 519041)

The article explains the tradition thinking patterns of Single Bamboo D rift,and points out the effect of the tradition thinking patterns on the special sport.The paper thinks that we have to transform the tradition patterns of thinking and make it be modernized,then the sport can be developed scientificaly.

drift of single bamboo the traditional thinking patterns transformation

G85

A

1004—5643(2010)09—0076—03

1.李冬奎(1974~),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运动传统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不正经运动范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