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发展的现状与改革探析

2010-08-15 00:50张雷杨毅
武术研究 2010年3期
关键词:技击中国武术传统武术

张雷 杨毅

(蚌埠医学院体育艺术部,安徽 蚌埠 233030)

【武术发展研究】

武术发展的现状与改革探析

张雷 杨毅

(蚌埠医学院体育艺术部,安徽 蚌埠 233030)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在对武术发展现状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当今武术发展所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证,提出统一整合、文化融入、技击性的回归是武术改革之路的观点,从而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武术 发展 改革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武术吸取了儒、道、释等传统文化,形成了集搏击性与修身性为一体的独特体育文化体系。但在近代,被世人所津津乐道的武术却面临着推行与继承的艰难,异化的情况也日趋严重。竞技武术的出现更是让传统武术的发展扑朔迷离,套路越来越强调高难度,散手更是越来越像自由搏击,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的的缺失。当代武坛一度为铺天盖地的“满片花草”所笼罩,与传统脱节的那些蹦蹦跳跳,翻翻滚滚的“舞术”,还有那些形形色色的“大师”、“法师”、“掌门人”、以及他们的“秘诀秘传”之类,使武术黯然神伤,无所归依,时至今日还不能说是“魂兮归来”了。

如何来发扬继承中华武术成为摆在每一个中国人面前的问题。而无论是历史还是武学文化都落后于中国武术的跆拳道、空手道、柔道运动却走在了当代武学发展的前列。甚至柔道和跆拳道已经走入了体育项目发展的最高阶段,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并风靡全世界。一直高高在上被认为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武术却走入了迷茫之途。这一现象让众多的武术学者感到迷茫。

1 中国武术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武术主要分为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传统武术包含了众多门派的套路、实战技法和器械对练等内容。而竞技武术是近几十年来刚刚形成的体系,分为竞技套路和散手两个部分。竞技武术套路是在集部分传统武术流派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要是为了中国武术的推广与发展,但是在一些浅薄谬论的理论误导下,出现了体操化、舞蹈化的倾向,以“规定拳”为代表的所谓长拳体系,成了“竞技武术”的一枝独秀,在事实上造成了单一风格一统武坛的局面。散手是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补充武术技击性的内容。但是散手无论是独创性还是他自身的文化性都是空洞的,与传统武术结合总是感觉牵强附会。

这样的现状带来了许多问题,一方面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的格格不入。竞技武术对传统武术视而不见,而传统武术始终对竞技武术不予承认。另一方面,竞技武术占据官方舞台,于是传统武术日渐边缘化,并由此带来濒临失落失传的危机。这样的状况十分令人担忧,如何解决这样的难题成了每一个武术学者的责任。武术的本质内涵是实战性与技击性的统一,套路只是一种练习的方式而非武术的本义,两者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地辨证存在的。竞技武术的出现把二者活生生地割裂开来,又不知道如何有机整合统一。

2 武术现状产生的原因

2.1 武术发展环境的影响

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宗教思想、中国哲学的影响逐渐把武术由技击性转变为一种“人文主导型的运动”。中国武术被视作培养人的礼仪和修身手段这一知行范畴。“中庸”和“中和”的价值观长期影响并铸造了中华民族和平文弱的性格,中华民族性好和平,不尚征伐,不喜穷兵黩武的扩张与侵略。在处理和异族的关系时,施之以先的是“修问得以来之”、“和抚四夷”的怀柔策略。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中,武术的技击性越来越被忽略,取而代之的是崇尚“静”所主导的套路,这样就造成了武术发展中套路第一的一个误区。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武术自成体系,各自封闭与独立的特点也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武术的发展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个流派独立发展割裂了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交融。在今天我们提到武术总觉得博大精深,没有统一的理论系统和概念。因此初学者刚开始学习时会觉得进入了迷宫,在不同的流派和风格间徘徊,更不用说是国外的初学者了。这也是中国武术无法进入奥运会走向世界的一大障碍。因此,中国武术要走向竞技性,就必须解构其伦理轴心观念,并从西方伦理体系中寻找沟通、平衡、张力,以期中国武术走向世界。

在这里我们很有必要转向与我们传统文化很贴近的韩国去寻找答案。1955年朝鲜把自卫术改为跆拳道,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被列为表演项目,2000年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目前世界上练习跆拳道的人数已经超过了6000万。这着实让每个中国武术人感到震惊。原因是什么呢?除了他独具特色的技击技法和“克己忍耐,礼仪廉耻,百折不屈”的武学理念外,和竞技体育的完美结合成就了跆拳道的地位。强烈的竞争性和技击性以及加入的时代元素符合了世界竞技体育的发展潮流。同时,他们在充分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又大胆借鉴了拳击、柔道等同类项日的长处,如比赛场地、评分规则等等。推广者将跆拳道竞技化,通过改革体制,适应比赛,又通过比赛完善体制,加强炒作宣传,故在短短几十年内,跆拳道在风摩世界的同时又一脚踢开了奥林匹克的大门。

2.2 强势体育文化的入侵

文化全球化发展的速度迅猛,全球化使得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实现可能,但同时外来的文化也在挑战我们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就是一种强势文化的殖民过程,主流文化最终将在竞争中占据上风,而不顺应潮流的只有被吞灭、同化的命运。我们不止一次听说世界上每天有多少语言和民族传统文化在消失,强势文化的作用不言而喻。奥林匹克作为一种强势文化对各种民族体育文化产生强大的感召、同化、融合、兼容和统摄作用。正在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扩张着,渗透着,弥散着,成为世界体育发展的“坐标系”。我们国家的乒乓球、羽毛球、体操等优势体育项目是体育全球化带给我们的有利方面,传统武术的日益衰落则是体育全球化带来的弊处。

西方体育文化在不断影响中国的文化,世界杯、NBA、奥运会等成了世界体育的主流文化。就连与中国文化极为相近的韩国和日本文化也在冲击我们的传统文化。这也不难怪日本一位学者写道:“五十年之后让中国人到日本学太极。”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如果我们的传统武术还是这样发展,那么他的预言完全有可能实现。传统武术的改革是必然趋势,否则明天的国粹将成为“他国粹”。

2.3 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事物是在不断发展的,世界的发展是一个新事物不断涌现旧事物不断消失的过程。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许多事物被抛弃在历史的长河中。笨重的石器被金属器代替;方便的纸张代替了成堆的竹简;电话和电报代替了飞鸽传书……。不可否认,旧事物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确实是一种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但是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能允许旧事物长期存在。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在中华大地上存在并发展了数千年,可见其强大的生命力。在现阶段却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人类的生活方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传统武术的一成不变肯定是和现在社会发展趋势相冲突的。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人们的观念改变了,喜欢竞技性、挑战性、富于现代气息的体育项目,而武术显然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

跆拳道和中国传统武术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同样在本国有上千年的发展,同样有不同的流派,同样属于东方武学。在历史上哪一个时代武术的影响力都要高于跆拳道。但短短数十年的发展,跆拳道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中国武术,成为东方体育的重要标志之一。原因是跆拳道进行了大胆深入的改革,对传统武学的整理和发展形成了统一的体系,在竞赛内容和形式上学习了日本空手道和西方拳击等多个项目,逐渐完善了自身,使之成为了世界体育系统中一种完备的子系统,并且没有丢掉跆拳道运动赖以生存的基础——传统文化。跆拳道的发展尊重了事物发展的主流,符合了世界体育文化的主流,赢得了众多人的喜爱,才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如果不进行这些改革,那么跆拳道不可能有今天的发展。

3 武术改革的策略

3.1 统一与整合

门派林立,种类繁多是传统武术的一大特点,在上世纪80年代对中国传统武术的整理和发掘发现各种自成体系的门派竟然超过100家。面对如此庞大的武术系统,很难用一个词汇去描述他的特点。丰富传统武术文化固然是好的方面,但是这也给武术的推广和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障碍。在这众多的门派中肯定有糟粕、有雷同,这就需要去整理,去筛选,去重点有目的地发展。我们不能忽视武术套路的整合给武术发展带来的贡献,1956年,国家体委编制了易学的太极拳,对太极拳普及和推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85年,天安门万人太极拳表演有力地强化了太极拳的普及和推广程度。如果没有统一的整理和推广,很多传统武术还都处于民间状态,各自发展,参差不齐。

竞技武术套路可以看作是对武术整合的一个趋势,因为只有统一的东西才比较容易推广。但是竞技武术的整合很明显有不足,只选取几套拳种就创造了一种用于大力推广的套路。比如现在的长拳就是在吸取传统查、华、炮、红等拳种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这几种拳有共性吗,选取的标准又是什么?显然不是很清楚。对流派纷呈的传统拳派,如何进行统一,取舍标准又如何制定,如何个规定法?这些都是理论性很强而操作难度很大的问题,不经过深思熟虑和广泛听取意见,不取得某一个拳种的多种流派的基本认同,但凭行政权威发号施令,指定某一家或某一种流派作为“规定套路”,要求天下人都要以此“钦定”为准,实在是一种十分荒唐可笑的行为。

3.2 技击性回归

武学的灵魂是什么?无疑是技击性。武术如果丧失了技击也就失去了生命。那样的武术是一种“舞术”。“击”为武术之源,戚继光在《纪效全书》中写道:武艺是“当兵防身杀贼立功的勾当”。传统武术是含有技击性的,只不过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强调对套路和基本功的训练而非技击。在建国后不久,各种规定套路在国家支持下经过规范化、标准化,达到了一统天下的高峰,铺天盖地地进入初、中、高等学校,各种全国大型赛事以及群众健身活动中。而且“套路化”成为影响其他拳种发展的主流。带来其他拳种走向套路竞技的后期效应,套路俨然成了现代武术的代名词。这样以来,武术走向了一个极端,强调高、难、美、新的套路成了主流,武术成了中国特色的高难度体操表演,而所谓武术之魂已经被抛得无影无踪。随着对武术技击回归的呼声的增高,20世纪80年代,竞技武术把散手列入武术的一个部分。可以看出武术的技击性已经得到了重视。

中国竞技武术按照国际奥委会的标准是跨在表演项目和对抗项目之间的,竞技套路是表演项目,散打是对抗项目。如果以套路的名义进入奥运会,那么武术就是表演性的项目,是一种类似于体操和杂耍的项目;如果按照散手进入奥运会,那么武术就是西方的拳击加上泰拳的腿法,没有丝毫的与传统武术的关联。那么武术如何来发展,技击性放在首位是必然的。而现在所盲目的加入散打运动有点缺什么就补什么的意味,竞技比赛中的散打不能满足人们对格斗技击的心理需求,在散打比赛中,我们所看到的恰是与其他民族别无两样的,人类共有的格斗技能,并没有真正用上中国传统武术的拳法。空手道、柔道同样是以技击性为主推广到世界的,技击中又包含了特有的民族传统文化,与一招一式相得益彰,没有丝毫的牵强。

3.3 文化的有机融入

著名学者杨叔子曾经说过:“一个民族没有科学技术,一打就垮,没有精神文化,不打自垮。”体育项目与文化是紧密相联系的,两者不可独立存在。没有缺乏文化的体育项目,只有文化而没有体育形式就更谈不上是体育。体育项目的发展需要文化的支撑,如果说项目本身是体育的一个外在形式,那么文化就是体育的内在灵魂。美国的篮球文化,巴西的足球文化都在项目外在形式上凸显许多特殊文化的身影,才造就了项目的发展与传播。提到武术就不可能不提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泱泱五千年的文明史是武术发展的土壤。武术根植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是东方农耕文明中形成的,是东方传统文化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整体理论中讲求一种“调和”,追求一种动态的“和谐”,讲求“天人合一”,“物我合一”,“内外合一”,注重和谐、统一的内外兼修。此外,儒家的礼学思想,道家的修炼学说,释家的虚静文化等等都为武术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才有了如此门派众多,形式多样的传统武术。武术的改革是必然的趋势,在改革的过程中对文化的融入是极为重要的。而现实中我们很难去概括武术的理念具体是什么;武术的精神具体是什么;习武的目的具体是什么。包括一些可以反映文化的具体形式也没有做好。小泉八云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柔术的真正奇妙之处,并不是那些专家的最高的技巧,而是那全部的技术所表现出来的东方思想,永不以力抗敌,完全用他自己的气力——那就是用它自己的努力,打到他自己。”传统的文化与武术积极性的融会贯通是追求武术技击回归的最高追求。

4 结语

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之间的矛盾,套路与技击何为主流的矛盾是阻碍武术发展主要原因。如何做到技击与套路的地位和有机结合,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是武术需要改革的主要方面。如果想让中国武术更好的推广和传承下去,统一是一个趋势。提起武术的概念不能感觉到无限大的外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很必要的。传统的东西不一定是好的,我们在历史的发展中正是一个不断接受并发展优秀新文化的过程。任何的改革都不是盲目的,片面的,武术的改革同样如此,竞技武术技击性缺乏就加入了散打。这样一来技击性是提高了,但是散打和套路的结合点在哪里?改革要抓住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借鉴与武术相近的跆拳道和柔道的经验。我们期盼有一天武术在古老厚重的中华大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

[1]马明达.说剑从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程大力.中国武术发展大战略、保护与改革[J].体育文化导刊,2005(2):16.

[3]王 岗,吴 松.中国武术:一种理想化的技击艺术[J].体育文化导刊,2007(2):22.

[4]刘玉江.跆拳道的发展对中国武术的启示[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4):53.

[5]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忧思录[J].体育科学研究,2005(4):2.

[6]李 蕾.对21世纪中国武术发展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5(11):25.

[7]马明达.应该重新审视“国术”[J].体育文史,1999(5).

[8]戚继光.纪效全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1.

[9]邱丕相. 中国武术文化论 [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0]杨 弢,曹 萍等.武动奥运再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7(10):45.

On the Development Conditions and the Reform of Wushu

Zhang LeiYang Yi
(Phi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Bengbu Anhui 233030)

Wit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the paper has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Consequently,it is suggested that Wushu need unity,need absorb the traditional tulture,and need the fighting elements.These suggestions have offered helpful references and valu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ushu.

Wushu development reform

G85

A

1004—5643(2010)03—0010—03

1.张 雷(1 9 8 2~),男,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技击中国武术传统武术
传统武术怎么了?
二十四式太极拳技击含义探析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
传统武术与傩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