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收集方法论

2010-08-15 00:46余丽萍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5期
关键词:资料室文化遗产资料

余丽萍

(云南大理学院图书馆 云南 大理 671000)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许多地方都有丰富的文化积淀。作为地方文化信息中心的地方高校图书馆,收集、整理、研究、保护和开发地方文献责无旁贷。

1.地方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收集现状

收集地方文献是图书馆地方资料室建设的基础。多年来,各地方高校图书馆在地方文献室建设方面作了不少努力,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由于各馆重视程度、技术水平、馆员责任心等之故,不少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工作仍存在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对地方文献收藏范围不清。地方文献是指“记录有某地区知识的一切载体。”[1]也就是说,凡是本地区自然的,社会的一切史料记载均可以视为地方文献。不论是文字的、录音、录像的,或是其他形式的信息载体,也无论其收藏管理单位为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或其他性质单位,只要记载着与本地区有关的资料,都可视之为地方文献。这一概念的界定反应了地方文献的内容、范围和特征。但不少地方高校图书馆没有认真领会概念的本质特征,对地方文献的内容、范围和特征吃不准,从而影响地方文献收藏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完整性。

1.2 忽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收集。收集保护文化遗产资料,对于地方高校图书馆地方资料室建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它不仅有利于丰富馆藏,有利于地方文化研究,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而且还有利于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建设的互动发展。作为社会记忆的外存与选择传递机制,图书馆不仅担负着保存传播文化遗产的重任,而且作为开放的公共信息空间,能够取得社会广泛支持和参与。近年来,随着数码相机、摄影机、电脑技术在图书馆的运用,使图书馆在保护优秀文化遗产方面具备了更多条件。先进的技术装备,开拓了图书馆服务的时空范围,为活态文化的采集整理、保存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但长期以来,大家普遍认为,收集、整理和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局、博物馆的事,与图书馆无关。由于受这一思想的左右,目前不少地方高校图书馆对文化遗产资料的收集整理依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1.3 不注重田野调查。田野调查是地方资料收集的重要途径。通过田野调查,不仅可以获取大量纸质文献(公开出版物和内部资料),而且还可获取大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当前不少图书馆地方资料室资料来源还一直停留在邮局和书商订购上,不注重通过田野调查获取地方文献,致使不少地方资料失之交臂。

1.4 不注重采访人员的素质。馆员素质是图书馆地方资料室建设成败的关键。图书馆地方资料室建设需要的是事业心强,而且有一定民族学、历史学、图书馆学知识和研究能力的馆员才能使之健康发展。图书馆职工队伍由具备各种学历结构和专业结构的人才组成,既具有较强信息处理能力的图书情报专业人才,也有通晓当地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的图书馆员。而有的图书馆在地方资料室人员安排上随意性较大,不结合实际地安排馆员,一些热衷地方文化研究,且有一定研究能力的馆员,不能安排在地方资料室,致使地方资料室建设多年没有起色。

2.新技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收集方法

随着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集内容、收集方法、载体形式都发生了变化。从文献载体形式看,已从纸质文献向数字化、缩微化发展;从内容看,除纸质文献外,不可移动的物质文化遗产(民居建筑、寺观、桥梁、塔、石刻等)和口头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民间故事、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手工技艺等)也列入收集范围。一句话,地方文献载体已向多元化发展,收集渠道也从单一走向多元。下面结合本馆实践谈几点认识。

2.1 普遍联系,多渠道获取资料。地方资料收集的普遍联系,是指采访人员主动走访地方政协、志办、党史办、文史馆、新闻出版局、各厅(局)、各类教育机构、作协、美协、文联等部门,主动参加有关单位的行业年会,主要任务是掌握文献出版信息,获取地市县各行业负责人通迅地址或办公电话,适时地发函和电话联系,每年还要到全州范围内分地区、分片下去征集地方文献,建立新关系,了解地情,建立代征网点。

2.2 关注旧书市场。旧书市场可以说是地方文献的集散地,有很多旧书书商专门从事旧书的买卖工作,不少地方文献常常流入旧书市场。旧书市场潜力大、价格低,书源较广,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采集的一个重要渠道。多年来,我馆通过旧书市场,每年都采集到不少珍贵的地方资料,为丰富我馆地方资料室馆藏发挥了重要作用。[2]如果我们经常关注这一市场,与旧书商建立长期的联系,可使地方文献收集获得较广阔的空间。

2.3 重视田野调查。田野调查是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基础,也是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者摄取资料,了解研究本质的重要途径。[3]图书馆是社会最重要的资料保存与服务机构,应重视民间田野调查工作,有针对性地收集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资料。通过摄影、摄像等方式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传统工艺进行保护性记录,收集口述历史资料,向社会收集散失的历史文献。同时,利用网络开展网上信息资源的搜集。来自各种渠道的文化资源需要经过必要的加工处理,运用音视频编辑软件,将录像资料进行编辑加工、字幕合成,再配以片头片尾信息,形成完整的音视频文件。保护工作的持续开展使大量活态文化资源积累下来。田野调查是图书馆获取地方资料的重要途径。

2.4 以科研促发展。我馆非常重视科研工作,特别对地方文献研究,从人力、物力方面给予大量支持。从20世纪80年代起,即我馆设立地方资料室开始,馆长就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当时由周祜(大理历史文化研究专家)馆长亲自坐阵,聘请了白语研究专家段伶、石宝山研究专家杨延福、白族历史研究专家杨瑞华到馆开展大理历史文化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在他们的努力下,我馆地方资料室建设无论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获得了长足发展。如周祜的《南诏德化碑》校注、《大理古碑研究》、《大理历史文化论集》、《元世祖平云南碑》(注释)、雍正《云龙州志》(校点)、《云龙记往》(注释)等;杨延福的《剑川石宝山考释》(著)、《南诏大理白族史论集》(著)、《辑大理州往古各族文人书著略目》(编);段伶专题研究成果有《白族曲词格律通论》(著)、《白曲精选》(记译)、《怒族》(著)、《傈僳文课本》(主编)、《傈僳语文基础知识》(主编)、《独龙族民间故事》(编)、《白族民间文艺集萃》(编)、《白族勒墨人原始宗教实录》(译注)等。这些成果的获得,为我馆地方文献专题研究和服务奠定了基础。

2.4 跟踪地方文化名人。地方文化名人一般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大量资料积累,有大量研究成果、有大量学界朋友,有新思想和新思维。如果图书馆能想办法与这些文化名人取得长期的联系,不仅能获得大量的免费资料,而且还能获得更多,更广泛的资料信息。如我馆长期以来与大理白族历史文化研究专家张锡録、张旭、吴棠、周祜(已故)、杨延福(已故)、段伶、谢道辛等专家学者保持长期的联系,不仅获得了他本人的作品,而且还收到了他们介绍的其他专家的作品和地方资料,对丰富我馆地方资料室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2.5 充分利用数码技术,自制地方文献。和谐高校图书馆的目标是把技术与人文有机结合起来,以先进的技术、人性化的服务更好保护文化遗产。由于民族地区经济落后、财政困难导致保护机制的脆弱,使民族的“文化记忆”出现中断的概率大为增加,对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存已刻不容缓。地方高校图书馆应以文化自觉意识为指导,以技术作支撑,把文化遗产档案资料转化为数字化格式。[4]多年来,我馆结合本地实际,运用数字化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对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了部分白族民居建筑、古桥建筑、桥梁碑刻、摩崖石刻、寺观庙宇等文化遗产图片数据库。如建立了《云龙县宝丰古镇历史文化遗产资料数据库》、《云龙古桥文化遗产资料数据库》、《大理州古桥建筑和碑刻资料数据库》、《大理名碑数据库》等。这些专题数据库的构建,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创造了条件。

[1]金沛霖.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11):2.

[2]杨佳.谈我馆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J].图书馆,2009,(4).

[3]陈鹏.田野调查方法及其在民族教育研究中的意义[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5):46.

[4]龚菲.试论高校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兼谈吉首大学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8,(2).

猜你喜欢
资料室文化遗产资料
高校二级学院资料室的建设与管理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Tough Nut to Crack
高校院系图书馆资料室的管理模式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体育院校资料室发挥主要作用方式的探讨①
——以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