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林业产业建设回顾

2010-08-15 00:46刘尊强朱永法
中国林业经济 2010年4期
关键词:林产品第二产业产值

刘尊强,朱永法

(浙江林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浙江 临安 311300)

1 浙江林业产业的发展历程

1.1 林业产业化阶段(1978—1997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浙江林业产业进入恢复振兴的时代。浙江省形成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责任制,放开了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价格,第一产业发展较快,1978年林业产业产值为1.99亿元,1996年达到54.77亿元。林业第二产业由单一木材加工发展到林产工业的整个产业领域。第三产业以森林旅游业作为突破口,得到快速发展。

1.2 现代林业阶段(1997—至今)

江泽民号召“再造秀美山川”和国务院出台改善生态环境的32字方针标志着进入现代化林业阶段。1997年浙江省林业实现产业总产值84.7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68.93亿元,占81.4%,第二产业产值10.62亿元,占12.5%,第三产业产值5.16亿元,占6.1%。2001年浙江林业入市后,产业总产值达到653.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02.7亿元,占31.01%,第二产业345.8亿元,占52.90%,第三产业105.2亿元,占16.09%,林业产业总产值继续列全国第一[1]。2008年浙江省林业产业总产值为1 457.1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为412.76亿元,第二产业产值为743.03亿元,第三产业产值为301.35亿元。浙江省林业产业逐渐从生产原木的单一结构,形成以森林资源为基础,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的综合型产业。

2 浙江林业产业发展特征

2.1 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产业发展水平是通过产业结构衡量的,浙江林业产业自身结构变化较大。1978年林业中第一产业占91.3%,第二产业约8%,而第三产业占0.7%。到2008年第一产业占28.3%,第二产业占了51%,第三产业升至20.7%。据调查统计,浙江林业第一产业产值稳步提升,尤其是在2003年后快速发展,只是在林业三大产业中所占比重迅速降低。这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在产业政策的引导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以第二产业为主导,浙江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加速之势,产业升级成为各林业企业的主动意愿。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林业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1978年林业第二产业产值为0.69亿元,2008年第二产业产值高达743.03亿元。1978年浙江林业第三产业产值约0.0139亿元,到2008年高达301.35亿元。

2.2 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高

过去林业的技术储备不足,很多林业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差,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不同程度制约着浙江林业产业的发展。1978年建设浙江省林木良种繁育体系,积极提供优良树种种子。1991年制定“八五”科技兴林规划,落实“八五”期间科研、推广项目54项。2006年浙江省科技发展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49%,森林旅游、竹产业和种苗花卉业等支柱产业的科技贡献率达到55%以上。

2.3 林产品国际贸易快速增长

浙江省林产品主要出口埃及、尼日利亚、南非、日本等国,民营林业经济得到新发展,在林业工业发展总投入中,90%是民营资本。1978年浙江省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非常少,进出口总额0.7亿美元,其中出口额只有0.52亿美元,进口额0.18亿美元。2008年浙江省林产品进出口总额63.17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35.92亿美元,进口总额27.25亿美元,已成为林产品生产和贸易大省。

2.4 产业集群区域特色明显

1978年以后中小民营企业构成浙江省林业产业集群的主力军,形成了木竹制品加工产业,花卉苗木产业,特色干鲜果产业等三大林业产业集群。木竹制品加工产业集群,如安吉的竹业,嘉善的人造板,温州和玉环的木制家具,东阳的木线。花卉苗木产业主要是浙西北集群,包括桐乡,海宁,临安,萧山等,还有浙东北、浙中、浙西南花卉苗木产业集群。特色干鲜果产业集群以会稽山脉为中心的香榧,以天目山脉为中心的山核桃,慈溪余姚杨梅等产业带。浙江林业产业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形成一定的规模。如2004年嘉善县实现年产值94.35亿元,外贸出口达1.13亿美元。2005年安吉竹产业产值46亿元。云和县是全国最大的木制玩具生产基地,约占世界木制玩具市场份额30%,2007年有加工企业近200家,年产值10亿多元。温州、玉环已成为木制家具生产中心,2007年产值30亿元[2]。发展林业产业集群,有助于提高林业产业的竞争力,实现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促进浙江林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3.1 政府出台的政策

①巩固优化第一产业。1982年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兴办家庭林场。1988年根据建德林业会议上的部署,稳定完善林业生产责任制,发展股份制林业,并建立了县级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1990年制定下发了 《浙江省完善林业生产责任制检查验收办法》完善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责任制。1997年结合实际制定了《浙江省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变动有关问题的实施意见》等,全面推进国有林场改革。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强管理,不少林场实现了转亏为盈的目标。1998年浙江省林业厅组织建立了林业利用外资项目库,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林政执法管理,促进外资利用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改善了外资投资环境。2005年公布了《浙江省林地管理办法》加强了林地的管理。为从根本上调动林农的积极性,政府鼓励多种形式的造林营林,通过多种途径,健全林业改革的配套体系。逐渐提高薪炭林和用材林比例,实现林种结构趋于合理,使林业第一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并对林果和花卉行业等给予较多的政策扶持。

②做大增强第二产业。1986年鼓励森工企业与营林单位合作建设生产基地。1987年颁发了《关于加强木材购销管理的通知》,对木材购销规范管理。1989年颁布了14个林产品标准,对全行业的纤维板进行了质量检查。1998年浙江省制定了竹木产业发展规划和《浙江省林业产业化发展指导意见》,筹备成立浙江省林业产业协会,增强了行业管理和协调服务。2001年制定 《浙江省林业特色基地建设实施意见》,各地围绕自己的特色产业,确定一批市、县级林业特色基地,形成产业集群。2002年以来浙江省批准成立了竹产业协会以及竹胶板、竹地板、木业协会等8个省级协会,组建了100多个各级基层林业产业协会,这些行业协会促进了浙江森工企业做大做强,开拓国际市场[3]。2006年继续推进竹木加工业的发展,林业产业增长方式逐步转变,鼓励发展资源节约、循环发展型企业。2007年发布了《关于加快竹木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竹木产业发展。2007年以来政府科学规划,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培育主导产业发展,全面推动浙江林业产业的升级,抓好以木竹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提高产品加工附加值。扶持森工企业并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加强自主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以质量管理为核心实施品牌战略,增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林产品,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③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浙江林业第三产业以林业社会化服务为基础,重点发展花卉苗木业,森林旅游业。1997年投资1.5亿元建立华东地区最大的室内花卉市场,并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了第一届华东花卉博览会,促进花卉产品成交额达1亿多元。1998年把花卉列为农村经济十大支柱产业之一,重点扶持花卉苗木业。1999年浙江省林业厅、旅游局、环保局联合开展了 “99生态环境游—亲近浙江山和水”活动,促进了森林旅游业的发展。2002年新建龙游、浙西、大竹海等3处省级森林公园,承办首届中国森林风景资源博览会。2008年制定了 《关于公布第二批浙江省森林旅游区质量等级评定结果的通知》,以此促进浙江森林旅游业的发展。2006年以来政府进行林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构建完善的林产品流通体系,实施循环型物流,进一步扩大林业利用外资规模,促进林业产业的市场化[4]。

3.2 企业采取的措施

①加强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林业企业一方面通过充分利用浙江省优越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加快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引进推广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提高产品附加值来拓展利润空间,提高林业企业生产水平;另一方面,重视林业科研,尝试开发一些适应需求的产品,使科技较快的转化为生产力,保证产品适销对路。林业企业大多是规模偏小的中小型企业,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要素密集型产业、科技密集型产业转变,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②以产业集群发展提升竞争力。浙江林业企业发展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产业集群,现阶段浙江林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有两类,一类是以当地自然资源为基础发展的传统林业产业集群,最典型的是安吉的竹产业集群。另一类是生产原料与销售市场都在外的“零资源”产业集群,如嘉善的木业产业集群,目前嘉善木业进入提升产品层次期,产业链重心从胶合板转向家具业。东阳的木线加工中小企业就有1 000余家,约占华东地区80%的市场份额。浙江的这些“零资源”产业集群专业化程度高,扩大了区域品牌影响力和产品市场容量,提高了经济效益并有利于竞争力的提升。

③加大实施品牌战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强化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走差异化取胜经营之路。因此应把品牌文化、产品文化融入产品中。要从浙江林业产业实际出发,做大做强林业企业,提升林产品的档次,提高浙江林产品的知名度,同时企业提高自觉维护品牌的意识,以品牌带动产业发展。加强精品意识,对有市场的产品要提高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

④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浙江省竹产业协会、林业产业联合会、花卉协会等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积极帮助企业了解行业新资讯、市场行情和政府的新政策等有价值的信息,帮助林业企业拓宽市场份额。行业协会在促进林业企业技术创新,规范市场竞争,形成行业合力方面要发挥重要作用,并加强行业标准化建设,制定并推广国际化标准。行业协会要成为企业发展的后盾,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1]浙江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浙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2]姜伟军.浙江林业产业集群的培育与发展研究[J].林业经济,2007(5):54-57.

[3]毛建飞,黄美丽,郑林洁.浙江林业产业优化发展的分析和探讨[J].资源·产业,2009(6):10-11.

[4]朱云杰.转变增长方式是浙江林业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J].浙江林业,2008(11):6-7.

猜你喜欢
林产品第二产业产值
RCEP对甘肃省林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Paper Excellence 收购Resolute 林产品公司
6口塘出虾43000斤!产值超100万元,“万亩虾塘”的成功密匙你了解了吗?
2020年阿根廷大豆产值将达205亿美元
“一米菜园”有颜值更有产值
我国林产品贸易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