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劳动力就业:国内文献综述

2010-08-15 00:45孙立波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劳动力信息化信息技术

□ 孙立波

信息化与劳动力就业:国内文献综述

□ 孙立波*

近些年来,国内学术界开始关注信息化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出现了一些相关成果。在从就业数量、就业结构、就业质量、就业方式和劳动力市场等几个方面对这些成果进行观点综述的基础上,对研究成果作了简要评价。

信息化 就业 影响 综述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推进和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渗透,人们开始广泛关注信息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就业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在国内的现有文献中,研究信息化对劳动力就业影响的成果并不多见,主要散见在对信息化、信息经济和信息技术的理论研究中。综合梳理这些成果认为,国内关于信息化对就业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化与就业数量

信息化与就业数量关系问题,其实就是“信息化到底是增加就业还是减少就业”的问题,这也是国内学者在信息化对就业影响研究中关注的首要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学者们表现出不同看法。

周宏仁[1]结合美国的信息经济发展认为,信息化非但不会导致社会就业总量的减少,相反地,利用信息化对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进行的调整,实际上使工业社会剩余的劳动力找到了新的就业出路。因此,信息化总体上看是有利于就业发展的。乔晓华[2]从信息产业的角度认为,信息化发展将促进经济中的总就业。这主要是因为,信息产业是基于人类共同需求发展起来的需求约束型产业,它的生命力在于对共同需求的满足,离开了大部分人的需求以及使其成为有效需求的就业机会的提供者,信息产业是不可能维持的。因此,新的就业机会必将构成对信息产业本身产生需求的基础。郑丽琳、马成文[3]和张敏[4]则进行实证计算,结果都印证了这一观点:信息产业明显高于其他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全社会的劳动就业产生正影响。

与上述乐观派不同的是,有些学者对信息化促进就业持悲观看法。蔡跃玲[5]分析的结果认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被卷入一个强大的新技术革命之中,这次技术革命可能带来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巨大的社会改造,这可能意味着人们劳动时间会更短,找工作也更难,新的更复杂的科学技术使世界文明不断走向劳动者工作机会越来越少的世界。杨晶、任玲[6]认为,信息化进程加快了对员工的排挤,失业的压力困扰着整个社会,许多企业取消了传统的管理层次,建立了十分精干的工作组织,压缩了工种分类,缩短和简化了生产和分配流程。尽管高技术带来社会收益的剧增,但是它并不为社会所共享,而是主要让正在出现的具有高技术知识的精英受益,大部分劳动者就业的机会却越来越少。

虽然部分学者对信息化与就业数量关系的分析出现分歧,但大多数学者们一致认为,信息化对就业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既具有“缩减效应”,又具有“增补效应”,即双重效应。这是因为:一方面信息技术开辟新产业和新服务领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改造传统产业,从而直接和间接地创造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信息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传统产业的衰退,使得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较为明显。

对于信息化的双重效应表现的最后结果,即信息化能否带来就业的增加问题,这些学者们主要从信息化进程的不同阶段进行了探讨。

杨宜勇[7]认为虽然短期内信息化对就业的“缩减效应”和“增补效应”同时存在,短期内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较为明显,但是长期内信息化不断创造新的需求,同时弥补尚未被满足的需求,从而不断地产生新的就业机会。周振华[8]认为,从信息化初期或发展阶段来看,信息化对劳动力的缩减效应是比较明显和突出的,但如果从整个信息化过程来看,其对就业影响的可能是增补效应要比缩减效应更大。这与黄燕芬[9]和吉力根、金秀花[10]的“信息化提升传统产业,在短期内使其就业容纳能力降低,长期又具有就业增长效应”观点是一致的。

姜奇平[11]从长期和短期均衡进行分析认为,从长期均衡看,信息化既不增加就业也不减少就业。这是因为,从总供求的长期关系看,信息化作为技术应用,可以视为一种技术扰动,它可能在短期改变劳动力总供求的均衡,但长期对劳动力总供求均衡并不产生影响。信息技术冲击就业的扰动过程,是从传统工业化的劳动力市场平衡状态,经过中间的非均衡状态,向信息化的劳动力市场平衡状态的转变过程。从短期均衡看,信息化既可能增加就业,也可能减少就业,短期是不平衡的。从工业化的稳定平衡结构向信息化的稳定平衡结构转变的过程,必然是通过包括劳动力市场在内的要素市场的非均衡、不平衡发展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机遇是不同的。一般来说,信息化对先发国家和地区总的影响是增进就业的,其基本的判别条件是看具体的国家和地区是否为信息技术进步引致的结构调整准备好了人力资本投入。

对信息化就业的双重效应的最后结果,有些学者认为要看不同的条件约束而定。周振华[8]认为,在一个静态分析框架下,双重效应是相互抵消的,信息化最终对就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取决于这两种效应实际力量的对比。罗润东[12]从技术进步角度分析认为,信息化对就业影响的正负效应,取决于就业岗位所需要的技术升级与劳动者实际的技术升级之间的时滞长短。假如技术进步突然降临,大多数劳动者仍然停留在原有技术水平上,结构性失业必然发生;反之,如果劳动者对预期的技术进步事先进行了人力资本投资或接受了相关培训,那么新的技术进步就不一定减少就业甚至可能增加就业。鲁志强[13]的看法是,对于信息化到底是减少整体就业,还是增加整体就业,并非取决于信息化技术本身,而是取决于这一国家制度环境与政府公共政策水平。政府应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及时调整政策,让信息化朝着有利于整体就业和公共利益的方向发展。

二、信息化与就业结构

就业结构是社会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基础各部门领域分配的分布和比例。对各部门划分标准不同,相对应的就业结构也不同,一般有就业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职业结构、年龄和知识结构等。对就业结构的分析是研究信息化影响就业的重要部分。

学者们认为信息化对就业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是因为信息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的。杨宜勇和黄燕芬的分析表明,信息化发展使信息技术产业化,信息产业逐步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推动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和服务业发展,使劳动力向信息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从而引起就业结构变化。[7]同时,信息产业作为前后关联度大、投入产出效率高、增长速度最快的支柱产业,将创造大量新就业机会。[9]

乔晓华[2]的观点基于以下分析:信息产业的形成与快速发展,使得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模式由以往的刚性结构逐步向柔性结构转化,即从以生产重、厚、长、大的重型化“硬”产品为中心的时代,向以高效而智能化的知识生产和信息服务活动为主的软件化经济结构时代过渡。产业结构的变迁将直接影响就业结构的转换,使就业结构不断软化,即就业中从事农林和制造业的蓝领工人人数在不断下降,而从事经营管理、研究开发、咨询服务等“软职业”的白领工人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信息化对就业的产业结构的影响也表现在信息化对各产业的影响分析中。陈皓[14]认为,信息化带来的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内部的就业机会可能会越小。因为这两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由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和技术进步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导致资本对劳动一定量的替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导致生产过程所用的劳动力数量减少。而对于服务业和信息业部门来说,就业机会就会增加。这是因为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出增加,收入增长,消费结构高级化,最后导致就业分布向服务业和信息业转移,从农业和工业剩余出来的劳动力被服务业和信息业的发展所吸收。

雷小清[15]对服务业和制造业就业的不同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一是从影响程度上看,信息化对服务业中就业影响比制造业要温和。服务企业一般使用信息技术较多,但其内部管理机制的适应性较慢,组织结构调整滞后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在这些领域的应用不一定很快能见效。二是从发生作用的时间先后看,服务业与制造业中就业的变化规律相反。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不断推出新产品,信息技术的应用一般也首先考虑应用于新产品,一旦开发出新产品,也就产生相应的市场,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于是产生与新产品相关的产品研发、设计、制造和营销岗位。随着产品的成熟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价格,这时信息技术应用的主要目的转而是提高生产率,对生产、销售等环节的岗位形成替代的压力。而服务业领域里的信息化与制造业不同,服务业应用信息技术的初始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初期会带来替代性失业,但随着服务质量的提高,消费者的普遍接受和需求增加,开发新的服务产品势在必行,新服务的诞生也导致与之相适应的新岗位出现。

在研究信息化对服务业内部的就业影响中,雷小清[15]发现信息化对服务业内部就业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一是信息技术对不同职业阶层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信息技术大量应用于商务、办公事务等信息流量规模较大的环节,可以大幅提高信息采集、加工、存储和传输的速度和效率,对这些部门的岗位替代机会比较大,而对体力劳动者的替代机会相对较少。二是信息技术对就业影响程度的大小与企业规模有关。信息技术对大企业就业的影响比小企业大。三是信息技术在不同服务部门的扩散是有所不同的。生产服务业的信息技术扩散速度较快,而一般消费服务业较少采用信息技术。信息化对生产服务业就业的影响要比消费服务业大。

罗琼、徐盈之[16]把信息产业作为第四产业,观察了1996年到2002年的我国四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发现信息业的就业人员一直保持强劲的上升趋势,其比重已大大超过其他三次产业,越来越占据核心的地位,成为拉动我国就业的主要力量。

信息化对就业结构影响不仅表现在产业结构上,也表现在对劳动力的地区分布上。黄燕芬[9]对此进行分析认为,从我国分地区就业来看,东部地区距离国际市场较近、外向度高、经济与技术基础较好,信息经济得以蓬勃发展,发挥了集聚效应,不断地吸引高素质的劳动力流入该地区,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中部地区受到信息技术梯度转移的直接影响,就业机会增加的速度逐渐上升。西部地区仍以资源消耗型的传统产业为支柱,传统产业信息化相对滞后,新型信息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吸引劳动力作用不明显。信息化不仅加速了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劳动生产率,也使农业人口的转移和流动速度加快,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下降。全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的健全,将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提供便利条件,但因城市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难度会加大。

吉力根、金秀花[10]研究了信息化对就业年龄结构的影响发现,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就业人员大多数分布在16-34岁这一年龄段,与其他行业相比,明显趋于年轻化。这说明各年龄段的劳动力对新技术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信息化使知识老化的大龄劳动力转岗就业更难,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年轻劳动者就业机会增加。杨伟国、曹艳苗[17]的研究也认为IT造就了一个年龄结构偏年轻的劳动力市场。

信息化不仅影响就业年龄结构,也表现出就业知识结构的差异。吉力根、金秀花[10]认为,技术的更新和发展具有超前性,总走在广大劳动者知识技术水平的前面,劳动力知识技术水平的相对滞后迫使劳动者在短时间内适应和接受新的技术。信息化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具备一次生产技术革命的所有特性,会迫使劳动力去适应其自身发展。所以,信息化发展使大学以上的高素质劳动力需求增加,低素质的劳动力需求大幅度减少。杨伟国、曹艳苗[17]的调查显示,多数IT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具有高等教育背景,但不一定是与IT相关的教育背景。

三、信息化与劳动力市场

一般认为,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供求双方进行交换的场所,以及运用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的组织形式。劳动力市场与就业存在着最直接的关系。

高远忠[18]在研究信息技术对劳动力市场发展影响认为,信息技术将导致市场观念的重大更新和发展。信息技术使劳动力市场突破了时空限制,向无限的市场空间拓展。这个市场空间就是电子劳动力市场或虚拟的劳动力市场。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的电子劳动力市场,可以实现信息及时传递、实时共享,并对供求信息数据库进行及时、快捷、科学的分析,对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宋建[19]也表述了同样观点,认为信息化为劳动力市场供求分析提供了一个高效平台。

安国启、邓希泉[20]认为,就业市场的高效运行是以就业供求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充分反馈为前提的,但就业市场往往是信息不对称的。劳动力自身、劳动力培养方和劳动力需求方在信息传递和反馈过程中,往往面临着信息衰减、信息误传和信息传递不畅等现象,致使劳动力自身在劳动力培养方和需求方之间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信息技术对人类的突出贡献,在于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技术使社会连成一个网,使供求者之间能快捷、低成本地获取与处理信息,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对称程度。[21]

2005年中国就业报告对此进行了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中决策的权力与风险的承担已由政府转移到企业和个人,劳动力市场供给和需求的自发调整,需要依据充分的市场信息。信息化可以提高个人获得和使用就业信息的速度。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最直接的益处就是在更广泛意义上实现了就业信息资源的快速流通和共享范围的扩大,使得人们能够更快地获取和使用就业信息。

报告也对市场交易成本和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进行了分析。主要的观点是,通过网上劳动力市场提供的空岗和求职数据库信息,求职者更易从网络上获取职业信息,减少求职环节,降低求职成本。求职效果的提高和交易成本的降低不但能改变求职的方式,还可以增大劳动力市场中介的透明度。

信息化对传统的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的结构和运作方式产生冲击,促进了就业服务组织的改革和重组。它打破了地域、层级、部门的限制,促进传统部门组织和职能进行整合,组织结构向扁平化方向发展,减少信息失真的机会,进而使办事流程和程序更加简明、畅通、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22]

黄连兵[21]认为,在信息技术的大背景下,信息化就业已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类人才就业的主渠道,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提供就业服务显现出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就业信息网站”、“就业短信平台”、“QQ在线沟通”的出现是信息化就业措施在就业服务中广泛应用的具体表现。安国启、邓希泉[20]指出,网络招聘使劳动力供求双方建立了有效的沟通对话机制,可以在积极互动中减少招聘过程的盲目行为,并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作为当前最主要的招聘媒介。

四、信息化与就业质量

关于信息化对就业质量的研究,杨宜勇[7]和黄燕芬[9]的研究给出了较为全面的结论,认为信息化有助于形成高效率、高质量、体面的就业。

首先,信息化促使劳动者的流动性加强,岗位的稳定性降低。一方面,信息技术的进步加速了新技术、新产品投入生产的速度,从而也加快了劳动的变化周期,促进劳动力的流动。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起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从客观上要求劳动力的全面流动。在信息化时代,劳动力市场由原来的刚性就业向自主就业转化,使劳动者存在引发摩擦性失业的风险。

第二,劳动报酬支付出现多样化和上升趋势,劳动者凭业绩和技能获取利润。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就是力量”,为了留住信息化人才,传统薪酬管理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必须根据他们的业绩和技能支付薪金。近年来我国薪酬水平最高的几个行业也都与信息产业密切相关。

第三,信息化有效地改善了工作环境,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工作方式的灵活性大大增加。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劳动者既可以选择在公司、办公室或车间办公,也可以选择在家庭办公,通过传真、电话、E-mail等现代化方式实现彼此之间的沟通。劳动者因此赢得了更多的闲暇,能够满足其更新知识、照顾家庭、提高社会质量等需要。

与上述的部分结论相一致的是,陈玉宇、吴玉立[23]利用2005年全国家庭普查数据,采用虚拟变量和趋势模型详细估计了使用个人电脑的工资回报率发现,即使排除个人的性别、年龄、教育水平、职业以及工资黏性等特征因素的影响,使用电脑确实大幅提高自身工作效率,从而带来工资收入的提升。经过计算得出,使用个人电脑的工资回报率高达20%。为此,国家在信息化建设中应该优先考虑生产效率相对落后的服务和制造等行业,同时避免行政管理的行业的过度建设,以最有效的方式达到提高社会人力资本的目的。

杨家珍、王飞鹏[24]认为信息化不仅使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员工还可以进行远程工作,将工作带出办公室并选择在个人心理和生理最佳的时间内完成,这给员工带来了许多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自主性、创造性。

余园[25]特别分析了信息化对女性劳动力就业质量的影响,认为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新技术产业、服务业、文化产业等形成的软经济环境更契合了女性自身的特质,更多的女性日益显现出自身的创造价值和优势。女性特有的优势,比如细腻、敏感,形象姣好、声音动听,以及与生俱来的亲和力、灵活性,使她们在信息服务与技术相关的管理职位上有着特殊的优势。信息化为女性带来了越来越平等的就业机会,从而为女性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女性不仅可以获得经济地位,还将拥有平等、自由和权力。

信息化在提升了劳动力就业质量的同时,也会带来部分负面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之间的人际关系上。李卫宁[26]认为,在信息化时代,由于时空距离逐渐缩短、速度变快、产品增多、分工更细,工作量因此成倍增加,造成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在短期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劳动者交流的方式多数通过网络来完成,面对面直接接触、见面的机会大为减少,加上大都采用自动化设备的工作环境,这增加了就业人员相互间的陌生感,使得劳动者态度变得冷漠、无情,互助合作精神将大大减少。

肖文海指出,强大的信息技术及所促成的虚拟组织,可以在任何地点、时间,依特定任务进行分解与组合劳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弹性与适应性急剧增加,使劳工的僵固性质与资本的移动能力对立起来,竞争的压力迫使劳动必须尽可能地具有弹性。企业生产力与获利能力都提高了,劳工却失去了制度性保护。因此,通往信息化社会过程的一个特征是,相当比例的劳工的生活与工作条件恶化。这种恶化在不同的国家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在欧洲,是失业率上升;在美国,是实质薪资下降、越来越严重的不平等和工作不稳定;在日本,形成了低水平就业,以及由此产生的劳动力区隔化;在新兴工业化国家,是非正式化劳动的每况愈下;在停滞的低度发展经济体中,则是农业劳动力的边缘化。[27]

五、信息化与就业方式

关于信息化与就业方式的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化使就业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胡鞍钢和丁华军[28]认为,信息化为创造非正规、灵活性、多样性就业提供了新的平台。信息化条件下的就业不再以工作岗位为就业特征,而是以获得合法劳动为特征。[29]传统意义上的固定上班制度面临冲击,弹性工作制、多雇主就业、在家里或旅途办公等新型就业方式成为可能。杨伟国、曹艳苗[17]关于IT导致了工作组织形式和工作场所变化的研究也支持了这一结论。

2005年中国就业报告研究认为,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工作,这直接影响到工作方式和工作场所的选择。企业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来细化工作,而且可以把工作分配到劳动力成本相对低的地区,因此来降低企业成本。这有助于雇主获得背景多样化的员工和提供灵活就业需求,客观上有利于促进劳动力市场就业和再就业。[22]

网上就业的兴起是信息化对就业方式影响的重要表现。安国启、邓希泉[20]研究青年就业问题时发现,中国的电子商务已初具规模,网上创业已成为青年网络就业的新渠道。在EBay、阿里巴巴等网站的众多网上店铺中,青年是就业的主要力量。当前以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为基础的中国SOHO就业模式,已造就了大量自由职业者。

根据网上的相关文献调查,[30]目前网店老板已成为一个庞大的就业群体,电子商务为社会分担就业压力的作用逐渐显现。截止到2008年9月,在淘宝、拍拍、EBay三个C2C平台上开店的“掌柜”人数已达117万人。网络销售也带动了第三方物流和配送行业发展,也相应地创造了上千万人的就业机会。

端宏斌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利用信息化就业方式创造就业的巨大效果。在2008年,淘宝网直接创造就业岗位57万个,其中19%来自上海。而上海市2008年全市新增就业岗位总数为59.5万个,也就是上海每新增5个就业岗位,其中一个就是淘宝的小老板。对于淘宝网创造的间接就业岗位则超过了120万个,这些岗位主要集中在物流、金融、营销等与网购相关的衍生产业。值得一提的是,快递行业的申通物流在与淘宝网合作前,每天的快递量是45万单,而合作后快递员队伍激增到了3万余人,每天的业务量达到90万单。[31]

六、信息化与就业其他方面

关于信息化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杨伟国、曹艳苗[17]考察了美国信息技术行业的就业情况得出,高流动率是IT职业劳动力市场的典型特征。这基于以下原因:一是由于IT企业多是小型企业,本身短命;二是由于IT行业要求不断更新技术,员工需要不断接受新培训,企业需要不断更新技能。

佟晶石[32]认为信息技术人才的社会流动改变了社会地位从低到高的主流趋势,呈现出明显的多向流动特征。信息技术缩小了脑力与体力劳动的差别,由此也缩小了社会地位的差别,所以不论是“水平”、“向下”还是“向上”流动都不会给其社会角色的认定带来明显变化。劳动者在社会流动方面的社会压力较少,使得自身拥有更多的从容和自主选择权。年轻化、高学历的特征,促使信息技术人才在社会流动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摆脱传统社会评价标准,表现出自我性和叛逆性。信息技术人才这种自主性的社会流动特征,打破了人才社会流动的单向性。

对于信息化与劳动力素质和人力资本关系,有些学者也给予了关注。罗润东[33]认为,在信息技术进步的背景下,劳动的性质与劳动者群体发生了分化,当代劳动者在质上的差异越来越难以区别,脑力劳动者的边界愈加显得模糊,这影响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划分。诸多领域会存在着大量的从事操作性劳动的脑力劳动者。劳动者群体的这种新的分化与组合将对今后劳动者个人人力资源投资产生重要影响。

信息化不仅使劳动者群体发生分化,也对劳动者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要求。杨宜勇的研究表明,信息化增加了生产中的信息、知识成分和人力资本投资份额,降低资本有机构成,使得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旺盛,低素质劳动者的需求大幅度减少。[7]罗润东认为,与工业化阶段相比,信息化对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价值的影响凸显。[12]作为智力密集型技术的信息技术,对信息化主体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要求较高,高学历、高职称、高智能的人才占有很大的比例。[22]

杜蓉[34]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更多的劳动力趋于技术化。有数据表明,信息技术的变革使得就业形势对有熟练技能的工人更具倾向性。信息技术带来了产业结构的变化,使社会对人才结构的需求,逐渐向较高的知识层和较低的操作层两极发展。徐章辉、王艺明[35]从信息产业发展角度对人力资源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有些文献也关注了信息化对劳资关系的影响。李丰乾[36]认为,在信息时代,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日益提高,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知识差距日益缩小,整个劳动力市场双方正从“契约关系”日渐演变成“盟约关系”,劳资双方的关系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信息的网络化,使大家处于同一个信息平台,改变了过去信息逐级下达、上多下少的局面,使得员工能够更公平民主地参与企业的管理。

综合上面的成果来看,信息化对就业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入的,一些结论已经被国内学者所明确。虽然,除上述文献外,有个别文献开始关注就业现象的整体层面,如刘强[37]从劳动力供给、需求和市场角度,孙立波[38]从系统论角度分别阐述了信息化对就业的影响机理,但总体来说,国内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分析结果只是基于就业领域的某些层面,相关观点比较分散,也缺少相应的数据实证和量化分析支撑。因此,如何系统、科学、深入地研究信息化条件下的就业问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展开。

[1]周宏仁.如何以信息化推进就业[J].中国信息界,2007 (1).

[2]乔晓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结构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5(8).

[3]郑丽琳、马成文.信息产业:缓解就业压力的突破口[J].中国国情国力,2007(6).

[4]张敏.信息产业对我国劳动就业的影响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5).

[5]蔡跃玲.如何面对信息时代就业的挑战[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5).

[6]杨晶、任玲.信息时代的就业:挑战与对策[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

[7]杨宜勇.扬长避短:发挥信息化对就业的“增补效应”[N].北京青年报,2005-03-03.

[8]周振华.信息化战略与就业战略的协调推进[J].开放导报,2004(4).

[9]黄燕芬、顾严、杨宜勇.信息化与我国“十一五”期间的就业[J].中国经贸导刊,2006(19).

[10]吉力根、金秀花.信息化与就业问题研究[J].北方经济, 2004(9).

[11]姜奇平.信息化与就业的战略结合点[J].互联网周刊, 2004-4-12.

[12]罗润东.信息化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N].光明日报, 2003-7-2.

[13]鲁志强.信息化背景下的就业[A].第三届国家信息化论坛报告[C],2004.

[14]陈皓.信息化对北京市就业的影响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2.

[15]雷小清.信息化背景下的服务业发展[J].当代财经, 2006(8).

[16]罗琼、徐盈之.信息化对我国就业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7(1).

[17]杨伟国、曹艳苗.信息技术对就业影响的微观透视[J].中州学刊,2006(3).

[18]高远忠.信息技术对劳动力市场发展影响及对策[J].情报探索,2001(12).

[19]宋建.信息化为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分析提供了一个高效平台[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20]安国启、邓希泉.社会结构调整和信息社会中的中国青年就业[J].中国青年研究,2007(11).

[21]黄连兵.实施信息化就业打造就业服务新篇章[J].科学咨询,2008(8).

[2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带动科学研究所.2005年:中国就业报告(统筹城业就业)(就业蓝皮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3]陈玉宇、吴玉立.信息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个人电脑使用回报率的估计[J].经济学(季刊),2008(4).

[24]杨家珍、王飞鹏.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J].中国劳动,2001(2).

[25]余园.信息技术与女性社会分工变迁分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5).

[26]李卫宁.信息化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J].企业经济, 2001(5).

[27]肖文海.新技术革命对就业的影响与我国就业政策的选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4).

[28]丁华军.我国信息化进程中促进就业的对策思考[J].市场论坛,2006(4).

[29]胡鞍钢.中国如何利用信息化创造就业[A].第三届国家信息化论坛报告[C],2004.

[30]http://cfcn.pub.zjol.com.cn/08cfcn/system/2008/11/22/ 015001313.shtml.

[31]端宏斌.网络经济参与“保就业”之战[J].西部论丛, 2009(3).

[32]佟晶石.论信息技术人才的社会流动[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33]罗润东.信息化对就业的六大影响[J].劳动保障通讯, 2003(8).

[34]杜蓉.论信息技术与劳动力资源[J].信息化建设,2002 (5).

[35]徐章辉、王艺明.中国信息产业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战略[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4).

[36]李丰乾.浅析信息时代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其变革趋势[J].人才资源开发,2004(8).

[37]刘强.我国信息化进程中的劳动就业[D].博士学位论文,2006.

[38]孙立波.信息化对劳动力就业影响的理论探析[J].情报科学,2005(9).

(责任编辑:杜洪梅)

book=88,ebook=88

C913.2

A

1243(2010)03-0090-07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信息化条件下的就业问题研究》(批准号:07CJL008)

作者:孙立波,中共杭州市委党校人口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邮编:310024

猜你喜欢
劳动力信息化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