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可可的复兴
——评析当代“非主流”流行审美文化

2010-08-15 00:48巨浪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洛可可审美观念非主流

巨浪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洛可可的复兴
——评析当代“非主流”流行审美文化

巨浪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非主流”是近几年在中国青少年当中流行的一种审美文化。从美学和历史学的角度分析“非主流”文化的内涵和产生的原因,可以发现这种文化现象和18世纪在法国流行的洛可可艺术有一定的相似性。“非主流”审美文化是洛可可艺术的一次“异地重生”。

“非主流”;流行文化;“洛可可”艺术

时下,在青少年中,一种被称为“非主流”的审美文化正在悄然流行。“非主流”的标志性特征是追求绚丽的色彩、夸张的造型、繁复重叠的装饰。在服饰方面,它往往以一身松松垮垮的T恤、女孩的烟熏妆、男孩的白净秀气的皮肤、无镜片的黑框眼镜为标志。它逐渐成为年轻人——尤其是1990年以后出生的这一代人的审美文化的代名词,并愈演愈烈,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面对这样一种新兴的流行文化,我们应当如何准确地认识与把握它、以及采取怎样的态度对待它,是笔者关注的焦点。通过对“非主流”审美文化进行细致的审视,我们可以发现它和西方美术史上盛极一时的“洛可可”艺术有极大的相似之处。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将“非主流”与“洛可可”进行比较,以推断“非主流”文化的发展脉络与趋势,以便我们更准确地认识并引导它。

一、“非主流”一词的概念与范畴

“非”仅仅是单纯的否定词,“非主流”原本只是对一切违背常规的审美观念的理念的统称,并非现在的含义。从一个简单的中性名词发展到如今特定的含义,经历了复杂的过程。

“非主流”是20世纪80年代末之后出生的一代中国年轻人,喜欢违背主流审美观念,追求变幻的色彩、夸张的造型、怪异的行为方式,试图突破传统生活模式束缚的现象。他们标榜“非主流文化”,形成以“非主流”文化为共同爱好的圈子,在自己的社交圈内使用某些特定的符号、语言、典故、玩笑。“非主流”是一个非常广义的文化概念。本文试图从“非主流”文化的一个核心要素“非主流”审美观入手,揭示这一文化现象的内涵和发展趋势。[1]

“非主流”审美观是“非主流”文化的核心要素,它构成了该文化现象的主要内容,包括:“非主流”图片、“非主流”服装打扮、“非主流”视觉效果(如房间格局和装饰、文本文档的编辑效果)、“非主流”音乐。它们是当代中国青少年自发创造的文化产物,有广泛的群众性、普遍性。

“非主流”一词现在有时候也指代那些“喜欢并坚持‘非主流’文化的人”。例如我们经常可以在一些网络社区里看到有人在问:“你是‘非主流’吗?”有时,“非主流”一词也可用作形容词,表示“具有‘非主流’文化特性的”,如我们常常看到或听到一些年轻人说:“我很/很不‘非主流’”。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虽然“非主流”文化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末出生的年轻人当中,但“非主流”者不等同于“80年代末出生的年轻人”,同样的,现在很多地方人们直接将“非主流”等价于“90后”,草率地认为,“非主流”就是“1990年之后出生的人”,这种观点明显是欠妥的,很多生于80年代末的年轻人也是“非主流”爱好者。

当我们以一种客观中立的态度观察“非主流”们的行为时,我们会发现,“非主流”审美观通常具有如下几点要素。

1.绚丽的色彩。“非主流”爱好者们特别喜欢色彩艳丽的视觉效果。

2.夸张的造型。造型是造成视觉冲击力的另一有效手段,在通常我们见到的“非主流”图片中,都可以看到画面中的人物摆出幅度很大的动作,面部表情超出一般现实生活。

3.“可爱”的感觉。由于“非主流”文化产生于80年代末以后出生的年轻人群体,而这一代人的共同特点是过度依赖父母,即俗话所说的“长不大”,因此在他们的审美理念中,总是喜欢努力地营造一种“可爱”的感觉。

“非主流”们在营造“可爱”的视觉效果时,甚至不惜采用一些矫揉造作的手段,使得很多“非主流”作品看上去明显低龄化、庸俗化,趋于病态。譬如一些年龄较大的女性依然喜欢将自己打扮成小女孩的形象,穿小孩的衣服、梳小孩的发型、摆出小孩子的动作、噘着嘴巴,用photoshop一类的图片加工工具将照片渲染成粉红或柠檬黄的色调,拼命地将自己塑造为一种“娇美、可爱、小巧”的形象。这也是“非主流”审美观念在社会上颇受非议的主要原因,甚至在许多地方,一些反对“非主流”的人士公开地指责“非主流”文化是一种“脑残”文化、将“非主流”视为“颓废”的代名词,这么说或许有些欠妥,但我们从中可以充分看到“非主流”文化对当今社会,尤其是依然坚持传统审美观念的人群造成了巨大冲击。[2]

4.张扬个性,突出“自我意识”,努力使自己有别于大众。这一点,我们在很多“非主流”服装打扮中可以充分地看到。我们常会看到一些“非主流”青年男女,穿着明显异于常人,服装色彩格外绚丽,搭配往往超出通常的服装搭配,制造一种服饰上的不和谐感(在“非主流”群体中,这种服装有一个特定的称呼:“混搭”)。他们使用介于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语言,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从网络中借用的“网络用语”,在文字书写时使用大量异体字、怪异字符(在“非主流”群体中,这种文字有一个特定的称呼:“火星文”)。他们尽量使自己有别于传统,同时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尽量彼此保持一致。

二、“非主流”概念外延的变化

“非主流”一词的原义,仅指不属于主流的事物,如文化中的亚文化、人群体中的异类分子等,这是一个相对于“主流”的概念,随着环境的变化,一个事物可以从主流成为非主流,也可从非主流成为主流。从2000年前后开始,“非主流”一词逐渐被公众赋予了一个新的涵义,成为一种新兴文化的特称,因此我们应当采取辩证的态度看待它的存在。

“非主流”并非其爱好者自己给自己取的名字。在21世纪初,20世纪80年代末出生的年轻人开始张扬自己的个性,“非主流”这个词自然而然地成为这一类年轻人的代名词。一些新闻媒体使用这个词代指这些人。在学术界,最早是2001年《广西社会科学》上,一篇文章分析了大学校园里流行的“非主流文化”,“非主流”一词走进学术界的视野。[3]“非主流”一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特称出现,最早可追溯至2004年的一篇网络评论文章,文章中首次使用“非主流”表示现在的概念。随着这一批年轻人的群体发展壮大,“非主流”爱好者渐渐成为“主流”,但他们的名称并没有改变,“非主流”这个词就这么被约定俗成地固定了下来。

随着“80后”、“90后”逐渐成长,这种口头的表达方式渐渐被大众文化所接受,“非主流”从一个对主流文化之外的统称,变成这一代年轻人专属的行为、思维方式的特称。如今,谷歌中输入“非主流”关键词进行搜索,竟能得到多达27000000条搜索结果。其中,近九成搜索结果中“非主流”的含义是指时下年轻人的特殊审美观念。

三、目前社会和学术界对“非主流”的评价

自21世纪初“非主流”出现并广泛流行以来,它在社会上引发了大规模的讨论。在社会上,主要表现在网络中,不断出现“非主流”爱好者们分享作品的虚拟社区、论坛,以及反对“非主流”的人们一波又一波的声讨。笔者在这里无意于支持或反对某一方的观点,只是希望能以一个尽可能公正的视角探讨这一话题。

笔者在写这篇文章之前,利用网络资源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显示,目前在网络社区中,约有三分之二的网民对“非主流”持否定或观望态度,有的表示十分反感“非主流”,有的直接在博客和论坛里使用侮辱性很强的语言谩骂,称其为“脑残文化”,有的则冷淡地表示自己绝不会成为“非主流”;约有三分之一的网民对“非主流”持支持或肯定态度。令人可喜得是,有相当一部分人表示,愿意理性地探讨“非主流”话题,而不是盲目地追求或者谩骂。

而在学术界,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非主流”审美文化是校园流行文化的糟粕,应当予以清理和铲除。发表在2006年《高等教育研究》的《大学校园“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成才的负面影响与对策》中,作者陶凤华认为:“非主流文化中蕴含着一定的消极颓废的心绪情结,崇尚自由,追求个性,重视自我,玩世不恭。这些消极文化使校园主流文化负载的教育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受到影响。直接冲击到尚未形成稳定的道德价值评价体系的青年学生,从而使他们的人生价值、生活方式受到不同群体文化的影响,导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行为无序、道德失范与思想困惑、混乱的状态。”[4]这种观点很具有代表性,目前学术界多数学者持这一观点。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非主流”审美文化尽管有许多消极因素,但它还是有值得发扬光大的地方。例如,2007发表在《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的《“非主流”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及其应对》一文中,刁艳红指出:“此外,高校校园文化要实现真正的超越,还应顺应时代潮流,走出‘象牙之塔’,摒弃学院式的办学模式,强化其社会化的功能,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社会资源,来不断充实完善、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一个多层次、多元化、多样性、开放型的校园文化格局,勇于承担起弘扬、传播、促进中国先进文化的重任。”[5]

此外,2009年发表在《重庆三峡学院学报》的《“非主流”的审美阐释》一文中,作者江丹进一步指出:“非主流在表面的早熟之下显露的是内心的稚嫩,在特立独行之下是迷失自我的从众。他们没有苦难感、历史感,喜乐都很短暂,可是本该幸福的他们却在一个失去理性与信仰的时代里产生了他们自己的困惑、忧伤。”[6]显然,当前中国处于转型时期的特殊的社会状况是“非主流”现象出现的社会根源,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评价的原因主要有这样三点:第一,社会上传统的审美观念仍占主流。第二,“非主流”观念的受众较为狭窄,仅限于80年代末后出生的青少年中家庭状况相对富裕的人。第三,这种审美观念有严重的拜金主义、纵欲主义的倾向,这种倾向注定其本身不可能被社会广泛地接受。

四、“非主流”审美文化与“洛可可”艺术的比较

洛可可为法语Rococo的音译,原意指小巧的蛋壳拼贴画,是继巴洛克之后的新一轮的艺术高潮。洛可可艺术与“非主流”有许多相似之处。洛可可艺术强调轻松、幽默、诙谐。洛可可建筑不同于巴洛克时代宏大的教堂宫殿,偏重于小巧可爱的私人园囿。在绘画方面,洛可可艺术着重描写青年男女游戏的场面,表现女子的娇媚、男子的殷勤。洛可可艺术的代表作是1717年瓦托创作的《发舟西苔岛》。西苔岛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美丽的岛屿,爱神维纳斯居住之地,画作表现了一群贵族青年男女,即将登船前往西苔岛的情形。瓦托运用大片金色的阳光,配以贵族男女华丽的衣着,展现一股浓烈的醉生梦死的情调,将“洛可可式的艳情艺术”这一精神发挥到了极致。[7]

在法国,洛可可时期主要指摄政时期(1715~1723年)和路易十五时期(1723~1774年)。在英、意、德等国,则指18世纪中期。洛可可艺术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法国宫廷的女权主义盛行,在路易十五的宠姬蓬巴杜夫人的极力倡导下,洛可可艺术在法国上流社会中流行起来。

纵观洛可可艺术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洛可可艺术与“非主流”有着诸多的相似:

第一,它们都强调小巧、可爱、玲珑、稚嫩的感觉。1709年3月,欧洲第一件瓷器在德国烧制成功,此后,欧洲上流社会便大规模地流行用精致、易碎的瓷器取代厚重、结实的金银器皿,欧洲迅速涌现了塞弗尔窑、维也纳窑、斯普特窑、麦森窑等一批高水平的瓷窑。同时商业资产阶级崛起,他们急切地要求摆脱宗教艺术的精神束缚。一批有影响力的艺术家,瓦托、布歇、德拉克洛瓦等人,用女性的娇柔妩媚和富有青春活力的性暗示,取代了沉重的宗教题材艺术和雄伟的巴洛克艺术。

第二,它们都诞生于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阶层,洛可可艺术流行于法国中小贵族阶层,而“非主流”文化流行于中国城市中产阶级家庭的子女中。

第三,它们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女性的柔和上。不同于巴洛克时代人们推崇金碧辉煌和力量之美,洛可可艺术喜欢描绘男女青年嬉戏的场面,“非主流”文化也清楚地和他们的父辈——革命时代崇尚英雄的审美观念划清界限,努力追求女孩子的“可爱”、男孩子的“忧郁”。

第四,它们的发展都经历了从边缘到中心的过程,在发展的初期,洛可可艺术和“非主流”艺术都带有极为强烈的“反传统”情绪,对传统审美观念造成的巨大冲击总是引发舆论的热议。法国现实主义的艺术家们甚至指责洛可可的艺术家们“不要再用女人的屁股毒害我们的青年”。与之类似,“非主流”审美文化可以看作是对20世纪下半期在中国形成的英雄主义的艺术风格的激烈逆反,从2007年开始,网络中出现数番针对“非主流”或是“90后”青少年的批评热潮,甚至不惜使用“脑残”、“智障”一类激烈的言辞。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今天备受争议的“非主流”审美文化,或许可以被我们看作是300年前曾在欧洲风靡一时的“洛可可”艺术的异地复生。或许我们可以从“洛可可”的发生、发展、衰亡的历史中,揣测“非主流”审美文化将走向何方。

五、“非主流”审美文化产生并兴起的原因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与发展都与其根植的社会经济状况密不可分,“非主流”文化亦是如此。笔者认为,“非主流”审美文化的产生,有如下四个原因。

第一,“非主流”的受众是青少年,青少年特有的逆反心理和叛逆精神是“非主流”审美观念的源泉。

逆反心理,指人们为了维护自尊,故意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青少年处于性格形成和寻找自我的时期,通过否定权威和标新立异可以在心里求得自我肯定的满足感。逆反心理是每一代年轻人都共有的,这一代也不例外。我们可以这样假设,假如没有“非主流”这样一种审美理念,处于心理逆反期的青少年依然会创造出一种审美观念,使自己有别于上一代人。20世纪9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青少年渐渐长大后,自我标榜为“80后”,拥戴韩寒、郭敬明等一批“少年作家”,提出符合自己情趣的审美观[8],用染发、哈韩、哈日等流行元素对抗父辈的传统价值和审美观。纵观历史,几乎每一代年轻人都会创造出一种有别于前代的审美观使自己与上一代划分界限。

第二,当代青年的生活环境是“非主流”审美理念中特有的惰性元素的来源。“非主流”文化中充满了一种慵懒、安逸、“不求上进”的情调,这种情调主要来源于这一代年轻人舒适的生活环境。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现在,中国社会一直保持平稳发展——没有爆发任何社会动荡,没有战争,经济持续高增长,社会大环境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内保持高度的稳定和繁荣;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各种娱乐方式层出不穷;对外开放,来自欧洲、日本、美国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娱乐理念洪流般地涌入民众的头脑。这一切都影响着这一代年轻人的思想观念。

因此,在这一代年轻人的思想观念中,没有了父辈崇尚英雄、崇尚集体主义、崇尚阳刚健美的审美观,反而去喜欢女性化的美感,出现“男人女性化、女人低龄化”的局面,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三,网络信息技术使这一流行审美观念传播速度大大增加,“非主流”比前代的流行元素更快地被大众接纳。今天的年轻人会花更多的时间泡在网络世界里,在一个个虚拟的社区中演绎自己的流行文化。同时,网络信息技术也介入到“非主流”文化活动本身中,成为“非主流”的一部分。可以说,“非主流”是当代网络文化的一部分。许多“非主流”艺术品的制作必须有电脑的介入才能完成,例如,用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加工制作照片、图片(即所谓“PS”图片),为广大“非主流”爱好者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创造空间。

第四,“非主流”思潮前承20世纪80年代的思想解放思潮,发生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为“非主流”的大行其道开辟了道路。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大陆发生过数次解放思想的高潮,就是在这些思想浪潮中,诸多流行文化元素,如卡拉OK、港台影视、欧美文学,像潮水一般涌入国内,极大地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假如没有前几次流行文化的发展,今天的“非主流”也不会有生存的空间,“非主流”们倡导的性开放等不易被大众接受的话题也不可能有被讨论的机会。

六、“非主流”审美文化的走向及我们的态度

洛可可艺术在18世纪上半期的法国蓬勃兴起,在它的主要倡导者——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掌权时期,洛可可艺术红极一时。1721年《发舟西苔岛》的作者让·安东尼·瓦托在马斯河畔去世,1764年蓬巴杜夫人在巴黎去世,1770年另一位洛可可艺术大师弗朗索瓦·布歇在卢浮宫逝世。随着这些洛可可艺术的倡导者相继退出历史舞台,洛可可艺术的影响力日渐式微。1789年,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结束了波旁王朝的统治,也随即消除了法国宫廷艺术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力。奢靡、娇贵的洛可可艺术迅速地被恢宏、壮丽的新古典主义取代。它的辉煌与法国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和骄奢的宫廷文化密不可分,自然也会随着生存条件的改变而逐渐走向没落。

对照洛可可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出,今天流行于中国的“非主流”审美文化亦是时代的产物,我们对这样一种文化现象,应当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看待。

首先,我们应当认识到,这是一种特定的历史条件的产物,它是在特定的经济背景下产生的特定的文化现象,在经济飞速增长的今天,新生代知识分子群体在迅速崛起的同时主流价值观失落,从而产生了对传统的反叛,这使得“非主流”审美文化的存在有其社会历史的合理性。

其次,我们可以看到,“非主流”审美文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有限,它的产生、发展和扩散毕竟还局限于青少年群体当中,不足以撼动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勤劳朴实、崇尚节俭的价值观。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到,“非主流”审美文化中存在着消极的一面。

再次,正如瓦托、蓬巴杜、布歇等一系列洛可可的倡导者离开历史舞台、洛可可艺术被新古典主义艺术取代那样,我们相信,随着“80后”、“90后”这一代年轻人的成长,他们会自己作出选择,逐渐褪去“非主流”文化颓废、娇嫩的色彩。但这不意味着放任,一方面我们应当倡导积极的校园文化,在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上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也要倡导社会各界关注这一文化现象,促使“非主流”审美文化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1]马福运.高校校园非主流文化探析[J].文明与宣传,2002,(5):38-39.

[2]矫宇.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意识的冲击与应对[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6):35-38.

[3]韦春北.大学校园非主流文化的现象、影响及其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01,(2):154-156.

[4]陶凤华,等.大学校园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成才的负面影响与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6,(6):33-34.

[5]刁艳红.“非主流”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及其应对[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4):116-115.

[6]江丹.“非主流”的审美阐释[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2):52-55.

[7]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M].北京:三联书店,1998.

[8]赖明谷.非主流文化对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6,(11):74-76.

〔责任编辑 王小风〕

G112

A

:1671-1351(2010)06-0105-05

2010-08-20

巨浪(1989-),男,甘肃兰州人,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生。

猜你喜欢
洛可可审美观念非主流
技术重构:从《窈窕淑女》重识音乐剧演唱风格与审美观念的“缝合”
反思西方意识形态的历史叙事——以近年来国内非主流历史话语为对象
18世纪的甜腻与壮丽——从洛可可到新古典主义
老佛爷的洛可可迷情
洛可可风格的时装设计研究与应用
——以作品《Recoco》为例
洛可可风格在现代针织女装设计中的应用
论科技英语翻译中的“雅”
学生追逐非主流文化好吗?
照片视频 我就要“非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