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荀子“解蔽”及其价值

2010-08-15 00:49余瑞霞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12期
关键词:荀子万物事物

余瑞霞

(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2)

关于荀子“解蔽”及其价值

余瑞霞

(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2)

荀子生活于“诸侯异政,百家异说”的时代,这使他在这种大环境中能够综合百家之长,兼容并蓄。荀子站在儒学的基础上对各家学说进行批判和继承,形成了他自己的思想体系。而荀子的各种思想是在“解蔽”的基础上形成的。论文旨在对荀子“解蔽”思想的形成由来作一整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认识“解蔽”的价值所在。

荀子;蔽;解蔽

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一个大变革时期,矛盾重重,有统治阶级内部的激烈斗争,也有各阶级之间的斗争。“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也是我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一个春天。到了战国时期,政治上出现了统一趋势,文化上出现了新的综合趋势。庄子、荀子、韩非子都曾经综合批判过先秦百家之学。而荀子的批判体系最完整、内容最广阔、规模最宏大。在《非十二子》、《不苟》、《儒效》、《富国》、《王霸》、《天论》、《正论》、《乐论》、《解蔽》等篇中都对诸子思想有所批判。这种批判是荀子在认识到“蔽”的情况下进行“解蔽”,也就是荀子在“解蔽”正确态度的引导下运用“解蔽”的方法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

一、背景

荀子生活于大变革时期,曾游学于学术思想异常活跃的齐国稷下学宫“最为老师”,“三为祭酒”,他所处的时代和经历赋予他综合百家之长、兼容并蓄的机会,荀子站在儒学的基础上对各家学说进行批判和继承,形成了他自己的思想体系。郭沫若在《十批判书·荀子的批判》中讲到:“荀子无疑是先秦诸子的最后一个大师,他不仅集了儒家的大成,而且可以说是集了百家的大成的……他把百家的学说差不多都融会贯通了。”所以荀子在纵观百家中,才得以认识百家之说的弊病,写出《解蔽》。

荀子对解蔽的强调,有其时代的现实背景,那就是诸侯战争的残酷现实,使人们对社会的认识更趋于理性。在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吞并战中,不仅有成败的考验,而且还有生死存亡的现实紧迫感,这就要求人们对国家社会的判断要准确,一味的理想主义或者纯粹的飘渺玄想,都不符合这样的时代气息。从孔子开始,儒家的理想就开始到处碰壁,儒家要发展,就必须采取务实的态度。荀子思想中解蔽的内容比较务实,他追求的不是空的理想,而是实用的理性。所以荀子的“解蔽”思想有很强的实用性。在特定的环境下,特殊的经历成就了此种思想的产生。

二、渊源

荀子的“解蔽”思想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庄子·天下》篇中记载宋钘尹文“接万物以别宥为始,语心之容,命之曰心之行,以聏(e r调和,毛多)合驩(h u a n欢),以调海内,请欲置之以为主。”按陈鼓应的解释“别宥即去囿,去除隔蔽”。蒋锡昌说:“凡有所隔蔽而不能全见者曰‘囿’。‘宥’乃指各人智识上有所隔蔽而言。‘别宥’之义,盖与《荀子》‘解蔽’,《吕氏春秋》‘去宥’并同。‘接万物以别宥为始’者,谓欲接近万物而识其真相,须以去蔽为始也。”

“别宥”是关于人正确认识事物较早的一种观点,宋钘之后,吸收“别宥”思想并加以阐发的有《庄子·天下》和《荀子·解蔽》。

《庄子·天下》在对当时学术文化的评述中说:“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偏,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今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

天下大乱时,百家学说“多得一察以自好”,“一察”,是只知道道的一端而不明道的全体,是宋钘所谓之“宥”。百家众技各有所长,但是不全面,是“一曲之士”,“一曲”,同于“一察”,也是指蔽于一个局部,都不能涵盖学术文化的总体性。

荀子感叹百家各自争鸣,“往而不反”,要解决百家学说“得于一察”,“蔽于一曲”的问题,就要靠“别宥”去除百家之学的主观偏见。荀子则以前人的理论为基石,提出了“解蔽”的理论。

三、为何“解蔽”即“蔽”的危害

由于事物的复杂性,人的主观性和思维定势,容易产生“蔽”,所以在《荀子解蔽》中有诸如“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也。”人君“丧九牧之地”,“虚宗庙之国”;人臣“身为刑戮,然而不知”;宾客“内以自乱,外以惑人,上以蔽下,下以蔽上”。这些都是蔽塞之祸。

“见寝石以为伏虎;见植林以为立人;越百步之沟以为跬步之浍;城门以为小之闺;厌目而视,视一以为两;掩目而听,听漠漠以为哅哅;夏首之南的涓蜀南,俯见其影以为伏鬼,仰视其发以为立魅。”这些错误的判断都是被主观所蒙蔽而做出的。

这些错误判断的危害很大,所以要解蔽。解蔽的目标荀子也讲得很清楚。“知道察,知道行,体道者也。虚一而静,谓之大清明。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治乱而知其度,经纬天地而材观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理矣。……明参日月,大满八极,夫是之谓大人”。“故学也者,固学止之也。恶乎止之?曰:止诸至足。曷谓至足?曰:圣王。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不慕往,不闵来,无邑怜之心,当时而动,物至而应,事起而辨,治乱可否,昭然明矣。”“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加引号的内容均出自《荀子·解蔽》篇)。

四、解蔽的方法和原则

在荀子的“解蔽”思想中,有使“众异不得相蔽以乱其伦”的办法是“兼陈万物而中县衡焉”,就是说,各个不同的方面不相互蒙蔽以致扰乱事物本身秩序的方法是:把各种不同的事物都排列出来在中间设立一个正确的标准去进行判断。那这个标准即“衡”是什么呢?“曰:道。”“治之要在于知道。”“道者,古今之正权也。离道而内自择,则不知祸福之所托。”(《荀子·正名》)“精于道者兼物物。”“道”在荀子那里是指事物本身的规律性,是事物中更全面、更本质、更深刻的东西,只有精通于“道”,才能更全面、更正确地认识事物。

《荀子·解蔽》:“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一而静。”“虚一而静”,即虚心、专心、静心,只有这样,才能认识“道”。“虚一而静谓之大清明”。“心未尝不藏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两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谓之虚。……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一……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虚一而静”是认识“道”的方法,是“解蔽”的方法,做到“虚一而静”就要处理好认识过程中的“虚”与“藏”、“一”与“两”、“静”与“动”这三对矛盾。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治乱而通其度,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理矣。”

(一)“虚”

这里的“虚”,是指“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不以已有的知识妨碍对新知识的接受。荀子很重视知识的积累,他认识到随着成长,人们会有很多“所已藏”的东西。他是在有所藏的基础上言虚的,只要不妨碍将要接受的知识,就叫“虚”。

荀子说:“心未尝不藏也,然而有所谓虚。”心里不是没有记忆,但还要有虚心,不要先入为主。人生下来就有认识的能力,有了认识能力就会有记忆,记忆就是贮藏;可还要有虚心,不能因为已有的认识而妨碍将要接受的认识,这就叫“虚”。也就是说,要做到“虚一而静”,就要虚心,对知识的积累、保存与虚心接受新知识不是绝对对立的。应该处理好“虚”与“藏”的关系。“虚”是“藏”的前提,而“藏”是“虚”的结果。人的认识能力是受一定条件限制的,历代人都是在前代人认识的基础上开始新的认识,并把认识向前推移,这就需要推陈出新,不被自己片面的感觉和经验所拘泥。要以开放的心胸和动态的思维大胆创新、不断开拓,才能使自己更准确地认识不断运动发展着的客观事物。

(二)“壹”

“壹”就是思想专一。荀子认为,“心未尝不两也,然而有所谓一……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心所认识的事物有不同的,同时,“兼知之”就是“两”。所谓“壹”就是“不以夫一害此一”,也就是不因为对某一事物的认识而妨碍对另一事物的认识。荀子承认“壹”有“此一”也有“彼一”,两者既对立又统一。因此,荀子不反对人们认识新事物,只要保持一个和谐的状态,已有认识不起到干扰作用,是之谓“壹”。

做到“壹”,就要处理好“一”与“两”的关系。“一”,就是要专心一致,坚持全面性,从整体上认识事物;“两”,就是迟疑不决,不会处理全面性与片面性的关系。人如果拘泥于认识事物的某个方面,就不会认识到大理、道(自然界、宇宙中普遍的根本的规律),这就造成了主观片面性,即荀子说的“蔽”。所以荀子说:“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同时又指出“治则复经,两疑则惑矣”,也就是说,蔽产生于片面性,纠正片面性就会回归正道,不正确处理片面性与全局性的关系就会迷惑。因此一定要用心专一。

(三)“静”

“静”指思想宁静。这就需要处理好“静”与“动”的关系。“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荀子的静是以动为静,人在睡觉时做梦,思想不集中时就胡思乱想,用心时就能思考,所以,心肯定是动的,然而还要有所谓平静。不让梦中的想象和种种胡思乱想干扰认识,这就是荀子所谓的“静”。

由此可见,荀子的“虚”、“壹”、“静”是在有“藏”、有“两”、有“动”的基础上来讲的,不是虚无和绝对的“静”,因而是一种辩证综合性的“静”。荀子认为,做到了虚一而静,就能达到解蔽的目的,就能“制割大理而宇宙理矣”。

五、现实意义

荀子之所以能够成功地批判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成为先秦儒家文化的完成者,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解蔽方法的应运,用这种方法荀子写成了《非十二子》、《非相》等篇。荀子不仅对儒家文化之外的各家学说进行了批判,而且对儒门中的孟子、子思为代表的各种“腐儒”进行了批判。可以看出,这本身就是对“解蔽”的应运,对事物进行全面的认识,不因个人的主观性影响对事物的分析判断。

根据这种逻辑,我们认识事物时不应该被已有的认识所束缚,不应惧怕正宗、正统的观点,应该自觉地吸收借鉴各种思想中的合理因素,充分尊重各种价值存在的合理性与意义,自觉接受来自他人的批评与矫正,以此来认识自身的“蔽”,由此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完善。

总之,荀子的“解蔽”给我们许多思维和实践上的指导,不仅在认识事物时需要“解蔽”的思想,在实践中也是如此。当今世界经济文化高度发展与融合,我们只有不被“蔽”所遮蔽双眼,才能使自己不随波逐流,达到“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的效果。尽管荀子的思想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我们应该把它放在当时的环境中进行客观的评价,给它公正的待遇。

[1]郭沫若.十批判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5.

[2]王君柏.荀子的“解蔽”思想及其社会学方法论意义[J].宁夏社会科学,2007,(3).

[3]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3.

B2

A

1673-0046(2010)12-0059-02

猜你喜欢
荀子万物事物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美好的事物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和谐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奇妙事物用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