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完善我国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思考

2010-08-15 00:49尚建峰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12期
关键词:公允会计准则计量

尚建峰

(山西省平遥县医疗保险中心,山西 晋中 031100)

对完善我国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思考

尚建峰

(山西省平遥县医疗保险中心,山西 晋中 031100)

文章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内涵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的优点及缺陷,并进一步指出了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具体措施,以期使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逐步获得全面的运用并走向成熟,推动我国的会计水平再上新台阶。

公允价值;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会计计量

为顺应我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要求,财政部在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就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广泛应用。但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起,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也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作为以公允价值为计量模式的会计工具,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进一步加据了金融危机的广度和深度,因而遭到许多人的质疑,那么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到底是好还是坏呢?我们该如何完善我国的会计计量模式呢?

一、公允价值计量的内涵

公允价值,英文为FairValve或MarketValve。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国际会计准则》(IAS32)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和自愿的各方在一项公平交易中能够将一项资产进行交换或将一项负债进行结算的金额。”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S157)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允价值是计量日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获得的或转移负债所支付的价格。”我国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与IAS32相近:“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其中,SFAS157的公允价值定义被认为是目前最严谨、最规范的定义。公允价值计量被国际上广泛认可与应用的最大理由是:较之历史成本计量能使会计信息更具相关性。它最大的特点在于:理性的双方在一个开放的、不受干扰的市场中,在平等的、相互之间没有关联的情况下自愿达成共识,这种共识后的市场交易价格就是公允价值。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客观评价

虽然国际、国内准则都允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而且大有广泛运用之势,但是缺乏全面、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指南已成为一大缺陷。随着公允价值计量在更多准则中的应用,回避或滥用问题会愈来愈突出。因此,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是一把双刃剑,利弊相随。

(一)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优点

1.适应金融创新的需要

传统的历史成本无法对不具有实物形态和货币形态的金融衍生工具以及并未实际发生的事项进行会计处理,公允价值计量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其价值的确定并不取决于业务是否发生,只要双方一致同意就可形成一个对市场价值判断的价值。

2.促进会计收益更加真实、全面

经济学的收益概念除包括会计收益外,还包括非交易和未实现的资产价值变动形成的利益或损失,较之传统的基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会计收益在内容上更为真实和全面。而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恰恰既要计量资产和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公允价值,也要计量公允价值变动所造成的利益和损失,能更合理地反映企业的真实收益。

3.更加符合配比原则的要求

历史成本法下计算损益时,收入是按现行市价计量,而成本、费用则按照历史成本计量,从而出现收益超分配、虚利实分的现象。公允价值计量能得到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即在公允价值计量下,收益是现时收入与按公允价值计算的成本费用配比的结果,因而更能体现配比原则。

4.提高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由上述优点可以看出,按公允价值计量得出的会计信息较之历史成本计量得出的会计信息而言,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能为企业管理人员、债权人、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相关的会计信息,从而为他们的经营、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缺陷

与历史成本法相比,公允价值计量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其产生的顺周期效应缺陷也是明显的。也就是说,公允价值计量对资产起助涨助跌的作用,加剧经济的巨幅波动,尤其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更难以保证公允价值的公允性、合理性。具体来说:

1.公允价值确定的主观性较强

市场环境是复杂多变的,许多会计要素在市场上很难找到可供观察的交易价格,以及存在商业秘密的保密原则、信息阻断等因素,公允价值的取得和公允性判断难度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数据的客观性,进而其可靠性也大为减弱。

2.可操作性较差

未来现金流量以现值计算时,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点、风险因素、货币时间价值等不仅需要人为的判断估算,而且需要较深厚的财会金融理论功底,一般财会人员难以胜任。

3.容易导致利润操纵

由前两点可知,公允价值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较差的可操作性,这容易导致管理当局利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从而使管理当局提供的会计信息失真。

三、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措施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未来必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为了提升公允价值的应用水平,进一步改善公允价值的应用环境,并推进我国会计计量模式与国际会计发展的接轨,应采取以下方面措施:

(一)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对公允价值的规范。即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从程序和制度上防止人为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等行为的发生,为防止舞弊事件的发生提供保障。

(二)完善公允价值的实施细则。根据我国国情,针对特殊的市场环境和具体的行业特点,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在实践中拓展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深度与广度,规范公允价值在具体操作上的要求,提高其可操作性。

(三)建立健全活跃的市场体制。(1)完善资本市场,扩大债券市场、票据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等贵金属市场,并建立金融工具交易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充分竞争的生产要素交易市场;(2)建立全国市场价格信息数据网络,定期公布各行业的参考价格、模型指数和参数,形成良好的市场价格信息体系;(3)充分发挥中介、物价等资产评估机构的监管作用,建立起完善的监督、制约、平衡机制。

(四)规范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会计标准应对公允价值的计量和披露形成具体形式的规范,以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五)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会计人员操作技能的培训,增强职业道德意识,提高实际技术操作水平和职业判断能力。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李丹丹.浅议公允价值的利与弊[J].职教与经济研究,2007,(12).

F23

A

1673-0046(2010)12-0078-02

猜你喜欢
公允会计准则计量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政府会计准则的执行框架构建研究
《化学分析计量》2020年第6期目次
СТО ЛЕТ КИТАЙСКОГО ВУЗА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公允价值影响了银行杠杆的顺周期行为吗?
对公允价值计量:CAS 39的思考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