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

2010-08-15 00:49李建军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英语教材课程标准学习者

李建军

(太原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山西太原030024;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山西太原030001)

试论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

李建军

(太原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山西太原030024;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山西太原030001)

教材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今教材多样化的情形下,如何去分析和评价教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回顾国内外英语教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英语教材评价的标准。

英语教材;评价标准

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直接连接教师、学生和学科知识内容的工具,也对学生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高及终身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同时还对教师自身业务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教材,英语教师需要对英语教材有较为明确的认识,对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有较好的把握,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学的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研究教材的内容和方法,对教材作革新性和批判性的使用,才有可能有效地实施课程,达到预期的目标。

一、英语教材

1.教材的定义

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材是指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教科书以及与之配套使用的练习册、活动册、故事书、自学手册、录音带、录像带、挂图、卡片、教学实物、计算机软件等等。狭义的英语教材是指传统观念中的教材,即指课本(教科书),它集中反映了我国的英语教学意识形态和教学理念,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是师生交往的媒介,“通常教师和学生各有一本,并作为语言课程的基础系统学习”。教科书是学校教学中最重要的教材,或是教材系列中最主体的部分。

2.英语教材的功能

英语教材的功能是指英语教材在学校教育中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起的价值与作用,它是课程的体现形式。不同时期人们对英语教材的功能认识也各不相同。

传统的教材把教材的功用界定为它的规范性和控制性,即规范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把教材视为权威,对教材怀着敬畏之心,不敢擅自更改,教材的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唯一目标,教师的任务就是讲授知识点,使学生掌握教材设计的内容。这种对教材敬畏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1)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创意不够;(2)教学内容不可能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3)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教师和学生都少有激情;(4)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学生在语言使用上缺乏创新性。

随着教育思想发展变化,传统的教材观开始受到挑战,现代教材观认为教材不再是教学中唯一的“法定文化”,教材的功能由传统的规范和控制转向为教和学服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英语教材不仅是学生语言学习的主要信息来源,而且还为学生提供多种操练、实践和交际运用语言的活动和机会,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教材帮助学生在类似真实的情景中使用语言,发展交际技能和策略,培养学生英语的交际能力。

第二,英语教材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工具,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支持。英语教材考虑到英语学习的特殊规律,系统地将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英语学习的规律和学习的方法呈现给学生;教材为学生提供适当而多样的学习策略,关注学生的认知风格,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这样学生可以逐渐摆脱对教师和教材的依赖,走向独立和自信。

第三,英语教材提示英语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的目的和内容来选择和组织素材的,它是课程的载体和表达,但教材并不就是教学内容,教材只是师生为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而选用的重要资源之一,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师可以自主开发和利用教材,对它进行灵活处理和演绎,以彰显其教学的个性色彩。

第四,英语教材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帮助。英语教材为教学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教师可以参照教学的内容进行教学,尤其是没有经验的教师,可以更多地依靠教材。

二、教材的分析与评价

目前,经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小学英语就有30套,初中英语共有10套,高中英语有7套。此外,还有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教材充斥着教育市场。虽然大量教材同时并存,但是,选择最好的和最为适合的教材,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再加上不仅教材种类繁多,而且还有些教材标榜自己采用了最好的教育与教学理论。以上这些因素都给教材的正确评价增加了难度。

1.教材评价的历史与发展

欧美国家从19世纪中期就开始探索如何对教材进行分析和评价,并于20世纪初开始教材评价(materials evaluation)的理论研究。他们理论研究的内容包括评价的概念、内容、范围、功能、评价的主体、过程、原则和方法等。到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欧美国家对教材评价的理论研究已日益成熟,并产生了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学者和研究成果。

Hutchinson&Waters在1987年首先提出了教材评价的对照法,即将“主观需要分析法”和“客观对象分析法”相互对照的客观评价方法。评价者将教材的目的和对教材的要求,与某一级教材评价的特点两两相对照,并作出评价。这种评价方法主要是针对几套教材间的选择对比。Grant把教材评价分为初步评价、细节评价和使用中评价。Jo McDonough Christopher和Shaw在1993年,出版了Materials and Methods in ELT:A Teacher’s Guide。在该书中,他们提出对英语教材评价应该分为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两部分。评价的过程首先是进行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这两种评价是具有互补性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整体评价。此外,英国学者Cunningsworth于1995年,在“EvaluatingandSelectingELTTeachingMaterials”的基础上修订出版了ChoosingYour Course Book.在该书中,他提出了整体印象评价和深入评价两种方法。而我国的教材评价工作还处于起始阶段。

2.适合中国国情的教材评价的基本标准

英语教材评价的实质就是对作为英语课程教学的媒介、工具和资源的英语教材的价值判断。在教材评价中决不能忽视下列因素:《课程标准》、现行的英语语言教学理论、学习者因素、教师因素、教学评价、社会环境包括课堂环境等。

首先,用来评价教材的一个最主要的标准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中学英语课程的纲领性文件,代表了国家和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教学等活动的基本要求。最新制订的《课程标准》对教材提出了一下几点要求:1.思想性原则。它要求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将思想道德教育融汇其中,并促进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2.发展性和拓展性原则。它要求英语教材应该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培养学生独立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科学性原则。教材的设计应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并且要选用真实、地道和典型的语言素材。4.趣味性原则。教材的内容、活动形式、表现形式、装帧设计等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持续的学习动机。5.灵活性和开放性原则。这些对教材在方法和内容上的要求构成了我国中学英语教材评价的基本原则,也是国内英语教材评价的指导思想。

其次,教材应该反映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及二语习得理论和外语教学理论的合理内核,体现新的外语学习理论。

在语言学的发展历史上,主要经历了三种不同的语言观。早期的结构主义语言观认为,语言是由结构上相互联系的成分为了传载信息而形成的体系,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对体系中的成分元素的掌握。功能主义语言观认为,语言是一个表达意义的工具,强调语言的功能和交流维度,而不是语法特色和句子结构。语言的互动观认为,语言是一个实现人际关系和人际交流的工具。所以,最新的教材应该对于这种语言观有充分的体现。

语言学习观通常包括两个问题:语言学习中所卷入的心理和认知过程是什么以及为了激活语言学习过程需要什么样的学习环境。行为主要语言学习观认为,学习的结果是行为方面的变化,强调外部事件对学习者的个体影响,学习过程是一个“刺激——反应——加强”不断重复的过程。先天主义语言学习观认为,人天生就有一套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LAD),他们反对机械重复的语言学习模式。教育学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一个从教师到学生实现知识传递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而是主动的自我构建者。因此,学习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过程,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即通过同化(assimilation)和顺应(accommodation)两种途径来建构个人意义的过程。同化是指学习者将外在信息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以丰富和加强已有的思维倾向和行为模式。顺应是指学习者的元认知结构与外在信息产生冲突,而引发原有认知结构的调整和变化,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学习就是一个同化、顺应、再同化、再顺应的循环往复的过程。顺应以同化为前提,同化和顺应的统一是知识建构的具体机制。

二语习得理论主要包括克拉申的监察理论,由自主学习假设、自然顺序假设、监察假设、输入假设、情感顾虑假设五个假设组成。

然后,教材应该符合学习者的发展要求。教材编写的程度、分量、体系、理论与实践、活动与任务等方面必须适应与满足学习者身心发展的需要,一套好的教材应当考虑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学习者的学习经验、现有语言水平、兴趣、动机、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等。此外,在对学习者进行评价时,要重视学习者在评价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强调评价对学习者的激励作用,强调建立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但是,在教材编写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兼顾学生的兴趣与所选题材的可读性、可背诵性,即所选题材的经典性。在我国,英语是作为外语来进行学习的,本身缺乏学习的外部环境,所以地道正宗的英语语言输入就变得非常重要。学生通过他们的诵读和背诵可以从经典的英语选段中体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语句和匠心独到的谋篇。以外研社高中英语课本必修1—5为例,整个的教材的编写虽然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也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但美中不足的是缺少适合背诵的经典语段。笔者通过访问自己的学生发现,学生在学完一册书时普遍反映印象深刻的语句聊聊无几。

最后,一套好的教材还应该考虑到教师教学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并具备支持性教学材料,统筹考虑城市与农村的差异、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异。

[1]曹进.新高中英语教材分析与评价[D].东北师大硕士学位论文,2006.

[2]刘道义.浅议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J].课程教材改革,2004.

G64

A

1673-0046(2010)01-0142-02

猜你喜欢
英语教材课程标准学习者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多版本高中英语教材红色文化融入的比较研究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配置研究及启示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国外优秀英语教材词汇和语法的布局、复现及练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