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三大优良作风培育优秀金融企业文化

2010-08-15 00:53王良平
重庆行政 2010年2期
关键词:作风客户金融

□ 王良平

秉承三大优良作风培育优秀金融企业文化

□ 王良平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在新时期,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涵义,不仅是党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各种风险能力,永葆生机和活力的理论武器,而且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精髓完全可以运用到金融企业的管理实践和科学发展之中,以此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并形成金融企业持续稳健发展的动力之源。

企业文化是企业健康成长、稳健发展的基础,企业文化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命。10年企业靠人、50年企业靠制度、100年企业靠文化,可见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未来金融企业的发展,将更多地依赖金融企业文化的层层渗透来支撑。企业文化是金融行业在企业经营发展的基础上,结合金融业特点,演化而来的一种以文化为视角的崭新的科学管理思想,是一种以凝聚人心实现自我价值、提升金融业竞争力的无形资本,在金融业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现代企业文化对金融企业的发展、经营业绩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显著,重构新型企业文化将成为金融企业增强内部凝聚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推进金融创新的决定性因素。在新时期,三大优良作风可以指导金融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出优秀的企业文化,增强核心竞争力。

一、“密切联系群众”要求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要求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任务,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人民群众的愿望作为第一目标,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企业文化应建立在两个基本信念之上:一是维护个人尊严;二是坚持高尚操守,由此衍生出以人为本、精诚公正的核心理念,构建一个平等、相互尊重的集体。强调个人操守,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期望通过激发个人的潜能推动整个企业的发展,为客户提供品质超群、价值合理的产品和服务。秉承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要求,树立直接面向群众的金融企业文化,金融企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服务于社会大众的需求。首先必须了解市场,要完善调查研究制度,深入实际。其次必须了解民意,了解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样的金融服务。只有充分了解人民群众的金融服务需求,才能设计出顺应市场的金融产品,才能不断创新,才能应对激烈的市场以及同业的竞争。

二、“密切联系群众”要求构建客户至上的企业文化

秉承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还要求金融企业牢固树立客户至上的金融企业文化。金融企业作为营销金融产品和货币信用业务的特殊企业,其竞争战略的核心就在于吸纳、维护客户,扩大市场占有份额。谁赢得了忠诚的客户,谁就赢得了市场、赢得了发展的先机。顾客是我们的衣食父母,“顾客至上”、“服务第一”不是口号,而要在业务经营中体现,营销要贴近市场,转变理念,要从满足客户不同需求的角度出发,通过业务和产品创新等方式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要树立客户至上的金融企业文化,就是要培育具有丰富经验、具备较高金融知识和业务操作水平的员工队伍,向客户提供完备的各类金融服务;要在规范服务行为、统一服务流程的同时,结合地域特征和风俗习惯,开展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特色服务,把“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服务理念体现到每一个细节。同时,整合服务流程,提高业务效率,不断优化业务流程、管理流程,创新业务模式,提供特色服务。

三、“理论联系实际”要求与时俱进的金融企业文化

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就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在新时代被赋予了许多新的涵义。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用更加深邃的历史眼光和更加宽广的国际视野,深刻认识和把握时代的发展要求和根本趋势,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

秉承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要求金融企业树立与时俱进的金融企业文化。金融企业文化建设既要注重以往文化底蕴的积淀与积累,并加以总结和提炼,继承和发扬原有文化中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夯实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又不能一成不变,要着眼于内部条件、经营战略、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和改革发展的需要,立足于市场和客户的需求,要敢于顺应企业的发展趋势和潮流,对金融企业现有企业文化进行整合、梳理和创新,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四、“理论联系实际”要求现代开放的金融企业文化

秉承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还要求金融企业树立现代开放的金融企业文化。现代金融业所面临的显著时代特征是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的来临、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构建现代开放的金融企业文化,主要是在向市场和西方学习时,形成具有金融企业特色的管理理念、管理机制、管理政策,形成与市场良性互动的内生机制,充分吸收借鉴最新的管理方式,以促进管理的深化与科技的创新。

五、“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求不断提升和优化企业文化

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是公开承认并改正自己的错误缺点。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和党的政治优势,是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的一大法宝,是坚持正义、树立正气、遏制歪风邪气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对加强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秉承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要求金融企业不断提升和优化企业文化。金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汇率风险、市场风险等,任何一种风险都会造成对企业的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金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审慎经营,防范风险。应对风险,金融企业不仅需要先进合理的风险管理技术,还需要树立勇于自我反省,勇于改正错误的企业文化。存在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能揭示问题、不想正视问题、不敢面对矛盾,从而无法提升企业文化。

总之,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保持企业基业常青的长寿基因。应该将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市场竞争、创新发展、经营管理工作等结合起来,通过制度建设和文化教育活动将企业倡导的文化理念植根于员工的头脑中,企业上下要形成一种以尊重员工、重视员工、信任员工、关心员工、合理使用员工、全方位培养员工为核心内容的“以人为本”理念,建立“家园文化”,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着力培养员工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建立事业平台,真正让想干事、能干事的员工干成事,有机会展示才能并获得提升;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美好人生;将“机关为基层、二线为一线、全员为客户服务”的服务理念融入所有管理工作之中;倡导一种“勤勉奋发、爱岗敬业、精诚团结、开拓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宣传一种“讲正气、讲学习、讲奉献、讲贡献”的企业文化精神;激发一种“潜心工作、爱行如家、充满活力、勇于挑战”的工作热情。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金融活动日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金融已成为经济资源配置的核心、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和宏观调控的核心,金融企业必须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发展现代金融,必须同时发展现代金融企业文化,也只有秉承密切联系群众、理论联系实际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才能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再加上机制体制的确立和完善,推动金融企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作者:重庆三峡银行副行长

责任编辑:新 华

猜你喜欢
作风客户金融
“三老四严”作风诞生记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为什么你总是被客户拒绝?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P2P金融解读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
23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