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音乐性:词史教学中应该加强的内容

2010-08-15 00:47朱大银
巢湖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词作家音乐性文学性

朱大银

(巢湖学院中文系,安徽 巢湖 238000)

词的音乐性:词史教学中应该加强的内容

朱大银

(巢湖学院中文系,安徽 巢湖 238000)

词是音乐文学,既有文学性又具有音乐性。在词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说明词的文学性,还要多联系词的音乐性,加强词的音乐性教学;尤其从词的音乐性入手来解释词学现象,可以帮助学生对词史、词作家、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

文学史;词;音乐性

词是音乐文学,这是常识。词的音乐性是指词的可入乐性,即词是可以唱的,同时,词的音乐性还包括词的押韵、句式、结构等方面应该符合歌唱需要这一特征;词的文学性是指歌词作为文学作品所具有的特性,包括意境、风格、内容等方面的审美特质。作为文学史内容一个组成部分的词史的教学,当然着重于词学的文学性,即关注词作家的时代背景,分析他们的词创作心理,理清词创作派别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反映词作品风格、情感类型的流变等等。不过词毕竟是音乐文学,不同于一般的诗,虽然词是广义上诗的一种形式,所以我们在词史的教学过程中,就有必要加强词的音乐性教学,来启发学生对词史以及词作品有更好的理解。当然,这里所谓加强词的音乐性教学,不是仅仅关注它的入乐性,而是把它作为一种解释词史现象的切入口、方法,是一种词学教学的手法。

下面就举例谈谈在词史教学过程中如何联系词音乐性的认识。

1 从文人词创作过程入手来加强词的音乐

性教学

在晚唐文人写词成为风气之前,文人词创作无疑以中唐诗人白居易与刘禹锡成就为最巨,这一点,各家文学史都提到。但限于教材体制特征,都未作深入论述,如章培恒、骆玉明等《中国文学史》:“白居易、刘禹锡二人也写了不少小词,……”[1]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白居易、刘禹锡是中唐时期写词较多的作家。”[2]等都是一笔带过。事实上,白、刘二人的词创作是词史上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尤其结合词的音乐性来谈,可以启发学生获得更多的词学知识。倒是袁行霈等《中国文学史》已经注意到词体文学发展与音乐性的关系,说:“元和以后,作词的文人更多。白居易、刘禹锡曾被贬于巴蜀湘赣一带,受民间文艺熏陶颇深。两人都爱好声乐舞蹈,经常为歌者作诗填词。”[3]但也没有就白、刘二人词创作的现象来细致分析音乐性在词发展过程中意义。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白居易、刘禹锡与文人词创作这一文学史现象,我们可以联系词的音乐性进行深入的阐述,以便使学生对词史的发展有较为全面的理解。首先,白居易、刘禹锡被贬的地方即朗州(今湖南常德)、夔州(今四川奉节)、忠州(今重庆忠县)等地都是民歌发达的地方,这是白、刘二人在文人词创作方面取得成就的外在条件;其次,是二人努力学习民歌的结果,这一点从刘禹锡《竹枝词》“引”中就可以看得出来。《竹枝词》“引”说:

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卒章激讦如吴声,虽伧儜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濮之艳音。昔屈原居湘沅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作《九歌》,到于今荆楚鼓舞之。故余亦作《竹枝》九篇,俾善歌者飏之,附于末,后之聆巴歈,知变风之自焉。

这段文字吴庚舜等《唐代文学史》也作了引用说明,也是从“重视民间歌谣”这一角度发而为议论的,当然这一点与白、刘二人熟谙音乐是分不开的;再次,白、刘二人当时所作如其说是词作品不如说就是民歌,这从刘禹锡《竹枝词》词调名称本身就可以看得出来,而民歌的属性主要在于它的音乐性而不在于它的文学性。可以对以上几点梳理如下:在词创作从民间向文人词转变的过程中白居易、刘禹锡的成就是最为突出的,这与他们长期生活在民歌发达的巴蜀湘赣地方有关,也与他们自身的音乐才能有关,还与他们能主动学习民歌的态度有关。进而论之,透过白、刘二人文人词创作的成就,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词来源于民间,词首先是音乐文学,词创作在从民间转向文人词的过程中音乐性是重要的纽带,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词的音乐性逐渐减弱而文学性不断加强的过程。

2 通过前人品评话语来加强词的音乐性教学

对同一个作家的品评有差异,这是文论中常有的现象,尤其在对古代词作家的品评时,甚至会出现正相反的结论。在词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前人对这些词作家评论的理解,来加强词的音乐性教学。如章培恒、骆玉明等《中国文学史》就苏轼词引用的评语有:

(1)“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宋王灼《碧鸡漫志》)

(2)“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清刘熙载《艺概》)

(3)“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宋陈师道《后山诗话》)

(4)“句读不葺之诗耳,又往往不协音律”(宋李清照《词论》)

对比袁行霈等《中国文学史》,关于苏词评价的引语有:

(1)“凡赋诗缀词,必写其所怀”(宋杨湜《古今词话》)

(2)“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金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

(3)“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等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宋胡寅《向芗林〈酒边集〉后序》)

(4)“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宋王灼《碧鸡漫志》)

以上诸家对苏词的评论,有肯定者,如章本之(1)、(2)以及袁本之(1)、(2)、(3)、(4);有否定者,如章本之(3)、(4)。 当然,这只是就两家文学史所引而言,其它诸本文学史所引或未引用的关于苏词的评语应该还有很多。事实上,在文学史教材中,词作家评论的话语引用往往是频繁而又散见的,有的是有针对性的引用,有的是总结性笼统的引用,学生有时未免感觉不好掌握,而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评话语无疑是词史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不妨从词的音乐性与文学性两方面把这些关于作家或作品的品评话语分为两类,以上述苏词评论为例,属于音乐性的为章本中的(3)与(4)以及袁本中的(4),属于文学性的有章本中的(1)、(2)以及袁本中的(1)、(2)、(3)。也就是说,之所以对词作家、作品有不同甚至相反的评论主要是因为品评的标的不同的结果,有的是从词的音乐性而发为议论的,有的则是从文学性发为议论的。

同样,我们可以帮助学生从词的音乐性与文学性两个方面来理解关于其他词作家、作品的评论。如周邦彦是北宋后期著名的词作家,其作品后人评论纷纷,有肯定有否定。再以章培恒等以及袁行霈等《中国文学史》为例,章本所引评论话语有:

(1)“善于融化诗句”、“采唐诗,融化如自己者,乃其所长”(宋张炎《词源》)

(2)“二百年来以乐府独步”(宋陈郁《藏一话腴》)

(3)“词中老杜”(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袁本所引有:

(1)“下字运意,皆有法度”、“凡作词,当以清真为主。盖清真最为知音,且无一点市井气”(宋沈义父《乐府指迷》)

(2)“一一按谱填腔,不敢稍失尺寸”(《四库全书总目》)

(3)“文字之外,须兼味其音律”、“今其声虽亡,读其词者,犹觉拗怒之中,自饶和婉,曼声促节,繁会相宜,清浊抑扬,辘轳交往。两宋之间,一人而已”(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

周邦彦曾提举大晟府,音乐才能卓越,其词音乐性远远超出文学性,王国维所论“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正中其要害。音乐性也正是理解所有关于周邦彦词作评论的关键,以上所引也正可看出这一点。即如以上所列,陈郁所谓“二百年来以乐府独步”云云未免过誉,但就从清真词中的音乐性而言又不无道理。又,王国维所谓清真词为“词中老杜”之论,初听不免誉之过甚,但要知道,王氏“词中老杜”之论即是张炎“善于融化诗句”、“采唐诗,融化如自己者,乃其所长”之论的发挥,而周邦彦“善于融化诗句”正是为了词音韵婉转这一目的,与江西诗派诗人的化用前人诗句是不一样的,换言之,王国维推周邦彦为“词中老杜”也是就周词中的音乐特征而言的。

由上述分析可知,前人品评话语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词的文学性,还可以用来加强词的音乐性教学。

3 借助词家所属派别的划分来加强词的音乐性教学

如同文学史上诗歌派别一样,词家派别的归属有依内容而言的,有依风格而言的,不可一端,“爱国词人”是根据内容来划分的,而“豪放词”、“婉约词”是根据风格来划分的。但如果从音乐性入手来理解词家流派的归属,或可帮助学生理解得更为深入。换句话说,这也是加强词音乐性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词”派,其豪放风格主要来自于豪迈的“言志”内容,是其词文学性的表现,而与苏轼词高度文学性同时存在的是其音乐性的缺失,并因此而遭到李清照的批评。再就以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词”而论,其婉约风格主要获得于其婉曲徐纡的情感类型,是其词文学性的表现,同样,李清照词婉约风格文学性与其音乐性的丰富是并存的,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也是李清照词“别是一家”观点以及写作追求的结果。还就以南宋词人姜夔为代表的“格律词”派而言,其“格律”不仅在于词句、组织等方面,更在于音律即词的音乐性方面。

胡适曾把宋词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东坡以前是歌者的词;东坡到稼轩、后村是诗人的词;白石以后直到宋末元初是词匠的词。从词的音乐性角度来分析,歌者之词其审美因素主要在于它的音乐性而兼有文学性,诗人之词其创作追求重点落在它的文学性而不在于其音乐性,词匠之词所追求的则在于词的形式包括对音律的关注,但音乐性有余而文学性不足。

离开词的文学性来谈加强词的音乐性教学无疑是不现实的。以上论述所要说明的是,通过加强词的音乐性教学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词体文学的发展以及其审美内容。

[1]章培恒等.中国文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2]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3]袁行霈等.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G642.4

A

1672-2868(2010)02-0135-03

2009-10-17

朱大银(1965-),男,安徽庐江人。巢湖学院中文系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责任编辑:宏 彬

猜你喜欢
词作家音乐性文学性
毛泽东诗词文学性英译研究
论《阿达拉》的宗教色彩及其文学性
著名诗人、词作家丘树宏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从音响性往音乐性的转变Esoteric(第一极品)Grandioso P1X/Grandioso D1X分体SACD/CD机
颇有音乐性与弹性的新作 HiVi(惠威)SUB12S超低音音箱
梁亚力山水画的文学性
来自呼伦贝尔大地的自然之歌——记达斡尔族词作家 诺敏
勃拉姆斯《弦乐六重奏》(Op.18)中的“家庭音乐性”
女词作家:用歌词击中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