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性善论”思想探究

2010-08-15 00:48黄亚娟
关键词:告子性善性善论

黄亚娟

(宝鸡文理学院哲学系,宝鸡 721016)

孟子“性善论”思想探究

黄亚娟

(宝鸡文理学院哲学系,宝鸡 721016)

“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孟子所谓的人性的善主要指人性的“四心”,即四个“善端”。孟子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性善论”作了规定和论证,并指出了后天道德修养对保持人之善性的必要性;“性善论”思想中对人的社会属性、道德自觉性的重视等思想,为后世人们对此问题的认识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

孟子;人性;善端;性善论

“人性是什么”的问题曾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引起轩然大波,尤其以儒家的讨论最为激烈。最突出的便是孟子 “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的差异。“性善论”是孟子伦理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正是以其“性善论”为原点,孟子不仅回答了“仁 ”、“义 ”、“礼 ”、“智 ”道德的根据 ,而且又为其“仁政”说、义利观和道德修养论提供理论根据。从而成就了他在正统儒家中的“亚圣”地位。因此,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孟子的人性论思想,对于我们正确地了解和评价孟子其它思想乃至整个儒家思想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性善论”的提出

追本溯源,孟子性善思想的提出既有深刻的社会根源,也有充分的思想渊源。首先,从社会条件来看,孟子所处的时代与孔子有些区别。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属于社会变革的过渡时期,社会制度急待转变的危机代替了人们对自身 (人性)问题的思考,人们以为新型的社会制度确立后,规范人们行为的新的礼、乐制度也就会形成,新的社会秩序也会建立。到了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各国先后通过变法都已确立了封建的生产关系,并且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历史趋势。“霸道”、“法治”与“王道”、“仁政”的争论日益激烈。与之相关的人性问题也较孔子时期更加突出,这时因为阶级斗争与社会矛盾的日趋复杂化,各种人群不同层次与不同性质的思想品德,都充分地暴露出来,在社会上形成了一些混乱,这就促使思想家们去探索人的本性,考察人性和现实的关系[1]。正是这一社会背景,为新的人性问题的提出提供了现实条件。现实需要的迫切性,也使得孟子对人性问题的探讨更加深入,关于人性的论证更加系统。

其次,从内容上看,孟子人性善的思想,源于孔子“仁”学的思想,而且既有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又有对仁学思想的发展。众所周知,关于人性问题,孔子讲得并不多,只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事·阳华》)提出了性与习的关系,并强调学习、习染对人性的改造作用。孔子没有详细论证人性的本质问题,但是他对“仁”学思想的解释与论证,却为后来的孟子提出“性善”的思想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孔子主张:“仁者,爱人。”而且“仁爱”之人还能在道德实践中体现“忠恕之道”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除此之外,孔子对仁者的规定,已经超出了“亲亲”的血缘范围,这为孟子从普遍意义上论证人性的本质开阔了理论视野。孟子继承了孔子“贵仁”的思想,而且还突出了“义”,强调了“善”的先天因素,以及“善端”扩充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人性的本质“善”与现实的利益冲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这并不冲突,它与人的后天受教育、教化程度,人格修养水平以及修养方法等都有关。再加上与告子等人的辩论,孟子深化、丰富并发展了前人对人的本性的认识,使自己的性善论成为先秦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学说之一。

二、“性善论”的论证过程

孟子讲的人性的“善”实际上指的是“善端”。人性是善的,实际是讲人天生有“善端”。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 ·告子上》,以下引用《孟子》只标篇名)“端”,就是萌芽,初始,人人都有这四端,把这四端扩而充之,就是仁义礼智上种道德。所以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根于心 ”(《尽心上》),“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孟子认为正是因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所以先王可以行“不忍人之政”(《公孙丑上》),即仁政。这样,孟子就为仁政说提供了哲学依据。

孟子不愧为一代思想大家,他不仅提出了自己的“人性论”的观点,还从不同角度、多个层面对“人性善”作了规定与论证,这样孟子也就成了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论述“人性”问题的哲学家。孟子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并论证自己的“人性善”的学说的:

(一)从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来论证

在与告子的辩论中,告子主张“生之谓性”,又说:“食、色 ,性也。”(《告子上》)告子认为人性是人生而具有的饮食、男女的自然本能,他强调的是人和动物的共同点。孟子反驳说:“生之谓性,犹白之谓白与?曰:‘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 ,犹白玉之白与?’曰:‘然 ’。‘然则犬之性 ,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告子上》)孟子认为白羽、白雪、白玉,就白色来说彼此相似。“性”也有人之性、狗之性、牛之性,说“生之谓性”,难道人性就是狗性、牛性吗?孟子确实抓住了告子对“性”认识上的漏洞,批驳得很有道理。从哲学上讲,“性’是一类事物的本质,如果只注意两类事物的共同点,而忽视了质的区别,这种认识肯定有问题。可见,孟子对性 (本质)的考察和认识已经比较深入了。

那么,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究竟在哪里呢?孟子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他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离娄下》)在这里,孟子区分了“行仁义”与“由仁义行”的不同。我们认为,“行仁义”即是行为自发的合乎仁义规范,此时主体还处于自在的阶段,而“由仁义行”则是自觉地遵循仁义规范,此时主体处于自为状态[2]。孟子其实在这里已指出,真正的道德行为是自觉的,是和人的理性认识相联系的。理性能使人明察自觉,这才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二)从人们的直接经验来论证

孟子认为:“所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举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公孙丑上》)孟子是从每个人的直接经验推论出人人都有天赋道德。我们相信任何人看到“孺子将入于井”这一情景,都会在一刹那间产生一中怵惕恻隐之心,不管这一念头有多么微弱,多么“几希”,如“火之始然,泉之始达”,但它的产生及其纯洁性却是毫无疑义的,从此一善念可证明人性的“善”。这也是为什么孟子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上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公孙丑》)产生的人内心深处的“善端”当然具有道德“源头”的意义,它是人道德行为的动力。

(三)从人性培养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来论证

《告子上》中,告子说:“性,犹杞柳也。义,犹杯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杯。”这是以杞柳与杯棬的关系来比榆人性与仁义。告子以为孟子以性为仁义,就如以杞柳为杯棬。把原材料制成品看成一回事了。告子是为了说明人并不是像孟子说的先天道德,道德是后天习得的,是社会环境造成的。从现在的观点看,告子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孟子反驳说:“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杯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杯棬?”这是说,只有顺着自然本性,才能使杞柳成为杯棬;只有顺着人性,才可以达到仁义。也可以说,正因为杞柳有成为杯棬的可能性,才能制成同实的杯棬;也正因为人性中本来具有发展成为仁义的可能性 (“四端”),所以才有仁义的道德行为 (现实)。

(四)从人性可失论证保持性善的必要性

虽然孟子从人性是善端这一前提出发,站在道德平等的角度,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告子下》)。但是,并非人人都能成为尧舜,或达到圣人的境界。这是不是与“人性善”之间产生了一个矛盾:既然人性本善,为什么人与人之间有道德水平与修养层次的落差,孟子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为解决这个问题,他首先指出了道德修养 (保持人的本性善)的必要性。他认为,人之为不善,其原因不在于人性,“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告子上》),而是由于环境的浸染和主观不努力,从而丧失其本善“良心”所造成的。他说:“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今夫麸科,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之同,渤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同上)同样道理,有人为不善,“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同上)所谓“放其良心”也就是“失其本心”。因此,人性本善与人之为不善并不矛盾,正因为人性可失,也意味着人性可求[3]。所以,孟子也提出了一套道德修养的方法 ,“存心养性 ”,反身内省 ,“养浩然之气 ”,“诚 ”等 ,这也就为其理想人格的修养奠定了基础。

三、对“性善论”的历史评价

孟子的人性论思想是比较系统和丰富的,虽然他的论证过程的合理性仍有让人怀疑的地方,但是为后人对人性问题的思考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方法论依据。因此,他的“性善说”在中国哲学、伦理学史上的意义是不容置疑的。

第一,孟子能从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来界定人的本质,在当时已经是一种极大的进步。比如与告子的辩论中,孟子谈到,人与禽兽的相异之处在于:有无仁义等道德,有之,即是“人”;无之,则是“非人”(禽兽)。可见,孟子是从人的社会道德属性来界定人的本质属性。这表明孟子将人视为社会的人。而告子,则是从人的自然属性来界定人。我们认为道德行为是人与动物区分的重要标志,而且此行为是在一定道德认识、理性思维的支撑下来进行的,并且伴随有特殊的道德情感的参与。动物虽然偶尔也呈现出类似于人的“道德行为”,但是,此行为非彼行为,仅是动物本能的一种特殊表现而已。因此,绝对不能与人的道德行为混为一谈,更不能以此得出人和动物具有相同本质的结论。显然从社会属性来规定人的本质,孟子较告子更高一筹。

第二,孟子以“仁”为基础的性善思想,肯定了人的道德自觉性在道德实践、道德修养中的重要作用。人性的善质为人在实践中的道德履行提供了理论基础,尽管孟子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善端”,但是这善端还需要在后天社会生活中由人去“扩而充之”,否则也有遗失的可能性。为了保持“善”的本性,人需要自觉地修养和提升人格境界。这说明孟子对人的道德自觉、主观能动性、道德理性在理想人格养成中的作用已经认识比较清楚。而这也正是我们现代社会道德教育中需要汲取的有益思想资源。道德品质的养成不能只靠外在的灌输与规定,更应该重视培养受教育者的内心自觉,只有在人的内心扎根的道德教育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发挥作用。

第三,孟子对人性问题的解决,使得人们看到了人性中的美好东西,也为大多数人努力向善提供了理论依据。“人皆有不仁人之心”,“人皆可以为尧舜”缩小了“圣人”与普通人之间的道德距离,给普通大众提供了人格修养的路径与奋斗的目标,体现了这一理论在现实中对人们道德修养方式、修养方向的指导意义。尽管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性善论中给我们提供的这一高度,但是“高山仰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另外,性善的预设也为我们评判人类的行为提供了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当然,由于时代以及阶级局限性,孟子的性善思想也有值得我们怀疑之处:对善、恶观念形成的社会依据、论证方法的科学性、伦理与政治结合等等特点,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对“性善”思想重新认识。因为它反映了人们对人的发展与自我完善的作用的认识,反映了行为道德修养对人的本质发展的积极作用,更反映了人们对客观环境制约与影响人的本质发展的进步认识。这些深刻、合理的认识对后世“人性”问题的讨论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1] 丁祯彦.中国哲学史教程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65.

[2] 杨国荣.善的历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86.

[3] 朱贻庭.中国伦理思想史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4.

Insightin to Mencius theory of Human Good Nature

HUAnG Ya-juan
(Baoji Univercity of A rts and Science,Baoji721016,China)

Good Human Nature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of Menzi’s ideology, the good human nature of Menzi mainly refers to four hearts, that is, four good sides. Menzi not only requires and demonstrates the good human nature in diferent angles and dimensions, but also indicates the necessity of acquired moral training. Human Nature Theory in human social attributes, such as think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moral consciousness, for the future generations to understand this issue provides important information of the original thought.

Mencius;human nature;good side;good human nature

B222.5

A

1009-8976(2010)04-0043-03

2010-10-15

黄亚娟 (1978—),女 (汉),陕西宝鸡,讲师,硕士主要研究伦理学理论及伦理思想史理论。

猜你喜欢
告子性善性善论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当代孟子性善研究综述
题柿子树
告子眼里的人性
从善的内涵论孟子性善
处境与心境
从孟子“性善论”看“好为人师”的当代意义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及其道德教育价值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
职场“性福”指数
弈秋诲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