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师的角色

2010-08-15 00:49谢莉洁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英语口语口语

谢莉洁

(郑州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教改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师的角色

谢莉洁

(郑州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教师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被学生所取代。如何定位自己在新模式教学中的角色成为大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讨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起到的多重角色。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建构主义理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教师角色

一、引言

当前社会的深刻变化,对英语应用和英语人才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迫切而又巨大的需求,其中对口头英语应用和口头英语人才的需求又远远大于书面英语应用和书面英语人才的需求(肖礼全,2009)。然而,我国 “当前学生的整体口语能力不高”(熊敦礼,2002),“哑巴英语”现象还较普遍。这与我国长期以来的口语教学模式息息相关。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宰,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收者的地位。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真正开口的机会不多。即使是口语练习,也是严格按课本做句型、语段操练以及对一些短文、对话的记忆背诵。课堂上缺乏以内容为中心,有交际的目的和需求,有真实语料的口头练习。教师通常重结果轻过程,以分数划定 “好生”和“差生”。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忽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兴趣难以被激发,不仅不利于学生英语的习得,更不可能使其交际能力和深层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为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教育部号召全国各高校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其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尤其要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对于习惯了在课堂中占据主宰和中心地位的教师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定位新教学模式下的自己的角色,如何担任好自己的配角是大学英语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理论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探讨教改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二、建构主义理论简介

建构主义是20世纪末备受关注、影响日益深广的学习理论。它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提出,是在吸收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尤其是维果茨基(Vygotsky)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也就是说,学生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建构主义强调以为学生为中心,同时也提出教师作为主要的互动对象对学生个体知识构建起着不可或缺的中介者(mediator)作用。具体到大学英语口语课程,只有教师对教学的过程作出恰当的设计和管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作出中肯的评价,才能确保学生发挥潜力和主动性,从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

三、建构主义指导下教师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角色

1.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

建构主义理论要求教学的设计起到“提供合适刺激”的作用(夏纪梅、孔宪晖,1998:34-40)。培养学生的整体交际能力,使口语课真正帮助他们实现交际的欲望,充分发挥交际的潜能,并有效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以学生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设计出各种各样、深浅不一、生动有趣且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具体来说,教师在设计口语教学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1 利用“信息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所谓“信息沟”,就是人们在掌握信息方面存在的差距。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人们才有进行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言语活动,即交际活动。“信息沟”的存在与否是判别教学中是否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学习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判别学生能否通过课堂教学学到新知识提高语言技能的重要标志,也是判别课堂教学是否使学生感兴趣的重要标志之一(刘晓慧,2008)。因此,在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开展教学活动时自觉地运用“信息沟”的原理,有意识地创造具有“信息沟”的语境,如,根据课堂教学的特点,只为一部分学生提供信息,而使另一部分学生不知道这些信息;或使两部分学生知道不同的信息,然后让他们互通有无,引发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内驱力,或者利用学生之间的各种不同和差异设计出各种各样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口语活动。

1.2 尽量模拟真实情景,使学生在真实、自然的环境中提高交际能力

建构主义认为“情景”对意义构建起重要作用。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景”相联系,在实际情景下进行学习,学习者才能顺利对知识进行构建。所以教师在设计口语活动时应尽可能将真正的生活情景、真实的交际目的和真实的角色有效结合起来,使学生置身于模拟现实的交际环境中,从而能有感而发,有话可谈。一旦学生参与交际活动的兴趣和动力被激发,也更容易和顺利地对知识进行意义构建。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大学英语中的应用弥补了传统英语口语教学的缺陷。它提供文字、声音、图片和动态图像等多种媒体的组合给学习者创造出了真实的语言背景。这种直观生动的语言环境和语言交际情景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加深印象,强化记忆。在情境中理解,在情境中操练、在情景中运用。

1.3 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可能地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性

建构主义理论重视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认为个体一出生便开始积极地从自身经验中构建个人意义,即建立他自己对世界的理解,而每个个体的经验背景和认知方式都存在着差异性。

在设计教学活动和任务时,除了保证趣味性和真实性以外,还应该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寻求最佳的形式来组织课堂交际活动。其中典型的做法就是通过学生的合作而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重视协作学习和交互式教学。比如,在结对子活动和小组活动中,教师应考虑如何分组搭配,根据学生的性格、性别、能力、学习风格等方面的不同,充分发挥学生的互补作用。同时运用有效的策略,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完成适合自身情况的学习任务。

2.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管理者

课前编排的一系列活动,只有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和管理下才能使学生顺利完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简明的指令、富有表现力的表情、体态语和有张有弛的教学节奏进行调控。同时,在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时,教师要努力营造理想的课堂氛围,多采取激励机制,给他们以动力,并为他们完成任务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帮助。在学生的情绪过于激动时,又要防止学生口头活动失控,保证口语交际顺利进行和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

3.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观察者、督促者和参与者

除了作为管理者,教师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还应分别起到观察者、督促者、参与者的作用。作为观察者,教师应时时接受和分析学生传递过来的信息,发现和解决学生在交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相应的教学活动,不断完善口语教学的形式和方法。作为督促者,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减低学生口头交际的焦虑感。此外,在具体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更是学生活动中的一员。师生共同合作,设计一些过程和内容,进行对话、交流和讲座等活动不但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口语教学的效率。

4.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也强调教师在建构知识过程中提供给学生一定的帮助和支持,使学生的理解进一步深入。但大多学生已经习惯了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进人大学后,往往会沿用中学时的学习方法,对教师有较强的依赖,自学能力较差。因此,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应把口语教学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融合在一起,帮助学生由“被引导的语言学习”逐步过渡到“半自主学习”,从而最终达到“完全自主学习”。比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学生每周的口语课仅为45分钟。教师不可能在45分钟内把所有的信息都传递给学生,学生也不可能全部掌握。教师会布置一些作业,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来完成。教师在向学生明确某一口语学习任务后,首先应开发和设计激发学生思维的相关问题,并重在指导学生搜索相关的信息资源,查找、整理相关信息资源的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对所需获得的信息资源探究性地进行分类和取舍,并创造多元化的方式在课堂上展现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5.教师是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者

在教学评价方面,建构主义提倡目标自由的评价、以真实任务为标准的评价、以经验的建构为标准的评价、依靠学习背景的评价等标准的多元评价体系。建构主义的评价与传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手段截然不同。为适应新模式下的英语口语教学,教师应积极设计多种效果评价方式,比如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关注程度,与教师和同学的互动及合作程度,笔记和作业的质量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指导学生相互评价;采用小组互动和自由表达评价口语学习效果;教师还要保持效果评价的连续性,关注学生在口语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不足,及时改进教学以适应学生的学习发展。

四、小结

在21世纪的英语口语教学中,不可否认教师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有着很关键的作用。在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而是承担着设计者、管理者、观察者、参与者、督促者、培养者和评价者的多重角色。要适应这个多重身份,教师除了要完成自身的教学观念的转变,还要提高自身的教学理论水平、语言素质、教学技能技巧和自主发展能力,才能真正发挥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英语交际的能力才能有实质性的提高和突破。

[1] 肖礼全. 英语教学方法论[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 魏永红. 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夏纪梅,孔宪晖. “难题教学法”与“任务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及其模式比较[J]. 外语界,1998,4.

[4] 刘晓慧. 信息沟在英语听说课中运用的尝试[J]. 考试周刊,2008,40.

[5] 刘艳菊. 抛锚式教学模式与教师的多元化作用[J]. 西安外语大学学报,2009,2.

[6] 俞碧芳. 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改革[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1.

[7] 邓俊,何明霞. 建构主义理论与教改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1.

The university Oral English teachers role in education reforming situation

XIE Li-jie

As college English innovation go further and further, teacher’s center role was replaced by student. Locating self role in new teaching mode has been the burning question to college teachers.The paper was guided by constructivism theory to discuss the multi role of Oral English teacher in colleg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novation; constructivism theory; college oral English teaching; teacher’s role

G42

A

1008-7427(2010)05-0129-02

2010-02-26

作者系郑州大学外语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英语口语口语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初中生的我们怎么训练英语口语?
酒中的口语诗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加强及应用英语口语教学
浅谈加强高中英语口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