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的高职教育发展探析*

2010-08-15 00:45蒋茂东刘兆怀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理性主义功利主义办学

蒋茂东,孔 锋,刘兆怀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教育研究室,山东日照276826)

基于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的高职教育发展探析*

蒋茂东,孔 锋,刘兆怀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教育研究室,山东日照276826)

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这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初步探索阶段的理性主义倾向导致高职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与社会实际脱节,没有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快速发展阶段的功利主义倾向在对高职教育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将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二者融为一体。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阶段;理性主义;功利主义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1980年建立职业大学到现在已经走过了30年的发展历史。在这30年中,不少教育思想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作为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产生了不同的作用,分析这一历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发展道路。

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初期的理性主义倾向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早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初步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理性主义思潮居于主导地位。理性主义主张在教育过程中实现人的自我完善,教育是生活的准备,而不是职业的选择,应尽量保持教育与经济生活间的距离,抛弃教育中的实用性。同时,理性主义强调对“永恒真理”的追求,为了维护这一追求的纯洁性应将知识与经济生活和政治相分离。[1]审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初期,其理性主义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实际脱节,没有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初步探索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定位不准,在办学过程中偏离社会需求,过分强调学科性,而忽视职业性,向“学科型”高等教育靠拢。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盲目攀比普通高等教育,一些高职院校基本上参照普通本科和专科模式办学,结果多数高职院校把高等职业教育办成了普通专科,或者说,办成了“压缩饼干式”的普通本科,未能体现出高等职业教育应有的特色,背离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初衷,从而使人们在潜意识中把高等职业教育看作是低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次等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

二是重理论、轻实践。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主旨的教育,既具有高等教育的属性,又具有职业教育的属性。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应该是不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强调实践能力的综合性、实用性。[2]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技术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然而,由于高等职业教育沿袭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模式,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有着明显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计划的印记,过于强调专业理论的学习,注重科学知识的系统掌握,对职业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等的培养重视不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根据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科体系来组织教学,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是为理论教学服务,造成实践教学的“从属”地位,无法保证职业技能训练的适应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导致其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技能,实际动手能力不强,难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二、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时期的功利主义倾向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功利主义倾向。功利主义认为教育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培养目标上,功利主义主张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实际工作者或专业人才,主张培养社会的公民或社会成员;在教育内容方面,主张为职业选择作准备,加强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功利主义强调教育不应远离社会,而应为社会发展服务,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

在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高职院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3]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功利主义在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起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当前不少高职院校在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结合为途径,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认识上出现了偏差,在实际办学中出现了极端功利主义倾向,使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倾向于商品化、市场化、技术化。

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与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职能相一致,体现了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以就业为导向”与中央关心民生的战略思维相一致,体现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服务为宗旨”与“以就业为导向”相结合,体现了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互动与整合。具体实践这个互动与整合的是“走产学结合的办学道路”。然而,在实际办学过程中,部分高职院校把“以服务为宗旨”看成是为企业服务、为就业服务;把“以就业为导向”等同于“找到工作就行”;把“产学结合”简单理解为让学生顶岗实习;把拿到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等同于高素质、高技能的专门人才。这种用极端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来理解高职院校办学思想的做法,割裂了学生和用人单位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割裂了学生个人的专业技能培养和国民素质提高之间的辩证关系。[4]高等职业教育如果完全受社会浪潮和市场经济的左右,就会偏离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妨碍个人和社会的长远发展进步。高等职业教育实践中的极端功利主义倾向从本质上弱化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不能从根本上达到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和制约着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三、高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中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融合

教育思想反映了人、社会与教育之间的价值关系,是对教育发展的目标与方向的总体把握。在教育思想上,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倾向的冲突始终存在。由于这两种思想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自身也形成了一系列或偏重理性主义,或偏重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早期“理性主义”思潮独领风骚,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功利主义”思想占居主导,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当然,在某个时期,某种社会环境,比较偏重某种价值取向,这是正常的。但在教育思想的问题上,如果只强调某个方面而忽视甚至贬抑其它方面,都会对人的发展或社会发展造成损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对未来教育的展望中,越来越重视人自身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和谐性,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反映并推动人与社会的协调统一,理性与功利应该逐渐趋向统一。因此,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思想中不能没有功利主义,也不能没有理性主义。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选择不应是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各执一端,而应是两者的融合。

由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冲突到逐步融合正是教育基本规律的体现:教育必须与人的身心发展相适应;教育必须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5]理性主义主要体现在高等职业教育内部的发展因素,功利主义更多地体现为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它们各有其合理性。因此,理性主义要逐渐接纳和满足政治、经济等外部因素的需求,功利主义的办学思想和模式也要引入理性主义色彩。高等职业教育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切实将遵循市场规律与教育规律和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紧密结合,将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有机结合,正确理解并科学践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结合为途径,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在以服务为宗旨中,高职院校不仅要及时跟踪市场和企业需求的变化,也要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强调为企业服务和为学生就业服务的同时,坚持为社会服务。在以就业为导向中,高职院校不仅要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必要的文化基础理论、专业理论、思想品德、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统筹兼顾学生的就业和未来发展需要。在产学结合中,高职院校要将学校的教学与企业的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校所学内容与日后从事的职业一致,避免产学的分离与脱节,真正将学生培养成为复合型高素质高技能的专门人才。

[1]潘懋元,肖海涛.现代高等教育思想演变的历程——从20世纪到21世纪初[J].高等教育研究,2007(08):6-11.

[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2005.

[3]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Z].2004.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195.

[5]方展画.高等教育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06.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Rationalism and Utilitarian Viewpoint

JIANG Mao-dong,KONG Feng,LIU Zhao-huai
(Educational Research Office,Shandong Water Polytechnic,Rizhao276826Shandong)

The two different educational thoughts of rationalism and utilitarianism have a different effect on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different stages.The tendency of rationalis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initial stage resulted in valuing theory,scorning practice and coming apartthe social practice,and didn’t form their own school-running features.The tendency of utilitarianism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stage brought about positive effect,but also brought some negative influences.In the future of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ill appear the tendency of integration of rationalism and utilitaria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Development;Rationalism;Utilitarianism

G710

A

1672-1047(2010)03-0018-03

10.3969/j.issn.1672-1047.2010.03.07

[责任编校:郭杏芳]

2010-05-20

蒋茂东(1973-),男,讲师。gdjyx@126.com

猜你喜欢
理性主义功利主义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包豪斯理性主义设计思想刍议
从理性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利益观的形成理路研究
康有为早期政治思想的功利主义解读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法律解释的功利主义倾向
不能将功利主义标签化
浅析西方现代功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