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010-08-15 00:46张传泉
怀化学院学报 2010年8期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张传泉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试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张传泉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解决中国问题的现实追求。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从五个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勇于同各种错误的思想倾向作斗争并取得胜利;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引导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立论基础; 历史轨迹; 实现途径

Abstract:Upholding and promoting the applic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which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Marxist theory is the scientific experience summaryof Chinese history and the actual demand to solve problems in china.This article adopts methodsof combination of logic and history and goes deep into the path to the applic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We should adhere to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f Marxism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Marxist theory;good at summing up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lessons learned to continuously promote theoretical innovation;have the courage to struggle against various erroneous ideological tendencies and win;respect the pioneering spirit of the masses of the people,to lead the recognition on Marxism;take the road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chieve the goal of combining Marxism with China's realities.

Key words:applic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rationale; history track; choice of methods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就开始注意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运用的问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核心和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和中国民众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实现具体化。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立论基础

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然要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P249)。“随地”讲的是空间性,即本土化和具体化,在我国就是中国化。恩格斯明确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条,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所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P742-743)马克思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空洞的而是实践的,从本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的使命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和具体化,指导新的实践。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了进一步的哲学论证,强调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研究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

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学说应用于中国实际,实行武装割据,连续打退国民党军队的四次“围剿”,但是1931年“左”倾错误开始在党内占统治地位,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使中国革命事业遭到严重挫折。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开始注意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运用的问题,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胡锦涛指出:“我们党在八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积累的一条根本经验,就是要不断根据发展变化着的实际情况和时代条件,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拓党和人民事业前进的道路。”[2](P642)

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现实追求。虽然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将这些普遍真理应用于中国的具体实际却需要一个中国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所提供的只是一般的指导原理,由于国情的特殊性,即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差异性,必须“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实践对理论的需求是马克思中国化的真正动力”,“新的问题出现,引起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要求,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新的任务提供了更好的指导。”[3](P6)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迅速,但生产力水平总体不高,政治体制需要继续深化,人们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更高要求。要解决当前中国的实际问题,奋力开拓社会主义事业,就必须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轨迹

列宁曾说,要透彻地说明问题,必须知道这个问题的历史。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同样需要解读它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早期共产党人李大钊曾经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实践,但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状况不甚了解,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遵义会议后,党的理论和时间逐步走上了正确的轨道,延安整风运动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研究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以“和平赎买”的方式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崭新道路,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原则,制定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初步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南巡讲话,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对待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问题,对中国国情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重新解读,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党的十四大到十六大,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途径

“路德让圣经说德语,您让荷马说德语,这是对一个民族所做的最大贡献,因为,一个民族除非用自己的语言来习知那最优秀的东西,那么,这东西就不会真正成为它的财富。”[4](P202)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自不待言,我们在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经验的同时,应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研究,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途径。

第一,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基础。“所谓马克思主义观,一般地说,就是人们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或看法”[5](P142)。这里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发生、发展、本质、特点、结构、体系、功能和命运,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学习、宣传、研究、运用、捍卫、坚持和发展等等一系列问题。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思想体系,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是植根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学说,“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P249)。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6](P63)。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具体实践,统一把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最重要的是坚持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二,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保证。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中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也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后,党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20世纪50年代后期,由于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左”的倾向,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开始出现曲折,最终导致“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真总结历史教训,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不断实现理论突破。他认为:“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6](P234-235)。而且,“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没有从自己所犯错误中吸取教训来得更快。”[7](P325)历史表明:没有中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也不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更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第三,勇于同各种错误的思想倾向作斗争并取得胜利,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动力。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状况不甚了解,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苏联经验绝对化,致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付出了惨痛的代价。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8](P111-112)1941年9月,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我们反对主观主义,是为着提高理论,不是降低马克思主义。我们要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9](P374)我们要创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体系,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全面、联系和发展的看待问题。实践证明:在这一问题上,什么时候坚持得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就兴旺发达;什么时候坚持得不好,甚至扭曲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就遭受打击,甚至归于失败。

第四,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引导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和根本。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民族形式,即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气派。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其理论主体和实践主体,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一方面,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实事,解决群众的各种实际困难,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群众,积极引导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认同。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建设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必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马克思主义宣传普及的内容一定要反映民生问题,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实际问题,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在党内和人民群众中,肯动脑筋、肯想问题的人愈多,对我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就愈有利。

第五,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依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单纯地进行理论研究,而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追求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当前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迅速,但生产力水平总体不高,政治体制需要继续深化,人们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更高要求。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党的基本理论、路线和纲领不动摇,把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相结合,脚踏实地,艰苦奋斗,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既坚持老祖宗,又发展老祖宗;既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又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3]赵麟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读[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8:6.

[4]黑格尔.黑格尔通信百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5]周向军.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On the Applic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ZHANG Chuan-quan
(School of Marxism,Shandong University,Jinan,Shandong 250100)

A8

A

1671-9743(2010)08-0001-02

2010-08-07

张传泉(1987-),男,山东泰安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