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认知功能关系的研究

2010-08-21 13:3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神经内科北京100700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年8期
关键词:连线收缩压年龄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神经内科,北京 100700;

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神经内科,北京 100078)

王振垚1,谢颖桢1△,邹忆怀1,张允岭2

既往研究表明,高血压是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关于血压与认知功能关系的报道很多,但结果不一致。本研究选取一组较敏感的量表总体评价患者认知功能,并对其与血压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为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防治提供参考。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标准

1.1.1 病例纳入标准 根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符合高血压病及分型诊断;年龄在40岁以上80岁以下。

1.1.2 病例排除标准 有脑出血、脑梗死病史;诊断血管性痴呆或其他原因的痴呆;合并严重肝、肾、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疾病;有精神病史;年龄在80岁以上或40岁以下者;视力或矫正视力较差者;听力严重受损者。

1.2 入选病例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高血压患者,共计66例,其中女性35例,男性31例;有文化者60例,文盲6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80岁,平均64.09±10.175岁。依据高血压分级标准分为3组,其中高血压1级30例,2级20例,3级16例,3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经统计学检验无明显组间差异。

2 研究方法

2.1 高血压病诊断及分级标准

高血压诊断标准:根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高血压诊断标准》:高血压收缩压(SBP)≥140 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诊断为高血压。同时根据血压增高的水平,可进一步分为3级。1级高血压:SBP 140-159 mmHg或DBP 90-99 mmHg;2级高血压:SBP 160-179 mmHg或DBP 100-109mmHg;3级高血压:SBP≥180mmHg或DBP≥100mmHg。高血压的诊断必须以非药物状态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多次重复血压测定所得的平均值为依据。

2.2 认知功能评价

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编制的临床记忆量表(Clinical memory scale,CMS)甲套用于评估记忆功能,内容包括指向记忆(Pointing memory)、联想学习(Associating learning)、图片自由回忆(Picture free recall)、无意义图形再认(Meaningless picture recall)、人像特点联系回忆(Portrait associating recall)。画钟实验、连线实验、数字广度测验以及字色干扰测验(STROOP TEST)等总体评价患者认知功能。

3 统计学方法

统计方法所有临床资料汇总后,应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先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对于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先进行相应数据转换(如lg10X等)使之符合正态分布,转换后仍不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非参数检验。符合正态分布者,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等,百分率的比较用x2检验,显著性检验以P<0.05为标准。

4 结果

4.1 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认知功能关系研究分析

受试者中66例全部完成临床记忆量表测试、数字广度测试及画钟实验,有52例完成连线实验,43例完成STROOP TEST测试,其中未完成者均系患者个人原因主动放弃,在统计时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

4.1.1 高血压患者最高收缩压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1)。

4.1.2 高血压患者最高舒张压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2)。

表1 高血压患者最高收缩压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表2 高血压患者最高舒张压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表1、表2显示,高血压患者最高收缩压和认知功能相关性结果,画钟实验、数字广度、连线实验、指向记忆、联想学习、图像自由回忆、无意义图形再认和人像特点联系回忆得分均有下降趋势,其中连线实验、STROOP TEST、指向记忆、联想学习都有显著相关(P<0.05),无意义图形再认、年龄量表总分、记忆商有极显著相关(P<0.001),其中连线实验、字色干扰实验(STROOP TEST)为正相关,其余为负相关,而连线实验、字色干扰实验为时间表示,时间越长,认知功能越差,因此以上结果说明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与认知功能损害之间存在相关性,而舒张压与患者年龄量表总分及记忆商(MQ)无相关性。

4.2 高血压各分级组之间认知功能差异分析

依据患者血压水平分为1级、2级、3级3组。

4.2.1 高血压各分级组两两组之间认知功能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

表3 高血压各分级组之间认知功能分析

表3显示,高血压患者1级、2级组间认知功能比较无明显差异;1级与3级之间连线实验、STROOP TEST2、联想学习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无意义图形再认、年龄量表总分以及记忆商有极显著差异(P<0.001);2级、3级组间图像自由回忆、年龄量表总分、记忆商有显著差异(P<0.05)。

5 讨论

认知功能是大脑皮质高级神经活动的重要内容,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期痴呆的基本表现和必备特征。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Cognitive Impairment MCI)的患病率为15%,向痴呆的转化率远远高于无MCI者。

评定认知功能障碍的量表很多,本研究选取了临床记忆量表、画钟实验、连线实验、数字广度测验以及字色干扰测验(STROOP TEST)等总体评价患者认知功能,以上量表使用方便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所以在国内外广泛使用。

高血压与认知功能存在密切关系。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排除了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后,患者最高收缩压与认知功能尤其是记忆量表评分存在相关性,高血压1级与3级、2级与3级之间认知功能存在显著差异,而1、2级之间认知功能无明显差异,这与文献报道是一致的。以上结果说明,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水平对认知功能的损害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是认知功能损害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

本研究还发现,除记忆功能外,执行功能亦部分受到血压升高影响。弗雷明翰心脏研究-Framingham Heart Study调查了1695位高血压患者,每隔1年测1次血压,经过12至14年后的追踪测查表明,持续的血压升高很好地预测了认知功能测验成绩的减退,其中减退表现最明显的是注意与记忆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最高舒张压与认知功能评分之间无显著差异,与相关文献报道不一致,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小有关系,有待进一步大样本研究作出验证。

高血压影响认知的机制研究,目前认为与影响脑灌注、脑缺氧后血压的适应性调节密切相关。

长期高血压使脑内大动脉弹性降低,顺应性下降,表现为动脉硬化和血管内膜增厚、管腔狭窄,导致脑血流下降;使小动脉痉挛、缺血,发生透明变性和纤维素样坏死;使管腔狭窄、阻力增加,血流量大为减少,可致脑室周围的白质灌注减少,长期高血压患者几乎都有这种白质缺血。此外,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同时又激活了血液高凝状态,从而加重动脉硬化的程度,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脑血流减少更为严重。

另一方面,高血压导致脑形态学改变也与认知功能损害有关。老年性脑白质改变(ARWMC)是高血压的一种表现,高血压与小动脉硬化是ARWMC的发病基础,大脑半球白质位于深穿支动脉供血的终末区,侧支循环少或完全没有,较皮质更易受到缺血的影响,继发脱髓鞘改变。慢性高血压导致颅内小动脉及深穿支动脉内壁的增厚和玻璃样变性,当这种改变足以引起脑深部白质的血液循环障碍时,就会出现缺血缺氧性脱髓鞘,继发大脑白质缺血性损伤。同血压正常的人相比,各种类型高血压患者罹患ARWMC的相对风险明显增高,且高血压的病程和严重程度与ARWMC的严重程度相关。脑萎缩是另一个直接导致认知功能下降的因素。Salerno等研究发现,药物控制良好、病程10年以上的高血压病人较其年龄匹配的对照组左、右侧脑室明显扩大,左侧大脑半球平均体积明显缩小。

此外,有研究表明高血压对认知功能的损伤程度与基因有关,即遗传因素与高血压认知功能损伤相关。

长期的高血压导致脑血流循环障碍引起脑组织损伤和功能损害,最终引起脑结构改变和认知功能障碍,伴随着高血压病程的延长,认知功能的损伤可能会持续下去。因此,如何合理用药治疗高血压,防治高血压引起的认知功能损伤,进而防治其最终发展为痴呆,是中医药防治痴呆的关键问题之一。

猜你喜欢
连线收缩压年龄
变小的年龄
快乐连线
快乐连线
快乐连线
快乐连线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年龄歧视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算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