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年会在京举行

2010-08-24 05:45文图郭静娟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33期
关键词:医师调控神经

文图/本刊记者 郭静娟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年会在京举行

文图/本刊记者 郭静娟

2010年10月30日至31日,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年会暨首届亚洲神经调控大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三博脑科医院、北京天坛医院、清华大学承办。大会正式宣布成立世界神经调控学会中国分会暨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CNS)。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三博脑科医院首席专家栾国明教授当选为本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世界神经调控学会(INS)是一非盈利学术组织,其自1989年在法国成立以来,先后已在14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会,会员已达1234名。INS每2到3年组织一次学术会议,各国分会每年举办一次会议,会上由各领域带头人及创新学者作学术报告,为会员提供交流前沿信息的机会。此外,INS还创办了官方杂志及网站,向会员及更多学者传播尖端的科学信息,以促进大家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栾国明教授在本次大会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作为世界神经调控学会(INS)中国分会,其成立的意义深远,是我国首次在神经调控领域层面,整合相关学科,为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小儿神经科、疼痛科、麻醉科、心内科、康复科等学科的医师建立了一个多学科的协作和交流平台,使之能够及时了解国内外该领域的相关知识以及当前发展水平,共同推动神经调控治疗在我国的发展,并与世界接轨,探讨更多、更新的治疗手段,最终达到为更多患者服务的目的。在中国,“神经调控”对于众多医师及相关人士而言,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它涉及神经科学的多个学科领域。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的建立,是中国神经调控事业发展的起点,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其宗旨为:发挥行业“服务、协调、自律、维权、监督、管理”职能;致力于加强神经调控专业医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维护本专业医师的合法权益;为国内和国际业界人士提供一个专业的学术交流平台,以加强国内、国际合作,促进中国神经调控事业的进步,从而推动世界神经调控事业的发展,造福于广大罹病患者。

本次大会特邀世界神经调控学会主席Simon J.Thomson教授、神经科学学术界著名国际刊物《Neuromodulation》杂志主编Robert M.Levy教授、世界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学会主席Takaomi Taira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潘际銮及来自美国和亚洲各国的专家出席,并就各自的学术领域进行了精彩演讲,内容新颖,涉及广泛,几乎涵盖当今世界神经调控发展的最前沿科研精粹。

栾国明教授在会上报告了神经调控技术在癫痫学科领域里的最新运用。目前,经栾国明教授以迷走神经刺激(VNS)治疗好的顽固性癫痫已有50余例,占我国以神经调控技术治疗该病例总数的50%左右。王忠诚院士在本次大会的报告中提到:“神经调控治疗技术是近几年兴起的新领域,它涉及多个学科疾病的电刺激治疗和化学泵植入的药物治疗。中国医学正随着国际医学的脚步而迅速发展。在我国,电刺激治疗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用于震颤和帕金森疾病,以后陆续用于药物难治性癫痫、肌张力障碍、强迫症和抑郁症、抽动秽语综合征等神经精神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它不仅用于脑脊髓疾病,还用于各种疼痛、心绞痛、消化肠易激综合征、泌尿括约肌重建、人工视觉和耳蜗助听器等周围神经与器官疾病所致的功能障碍。”

本次大会还就神经调控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内容涉及了该领域的很多科研课题和热门话题,包括对神经调控原理和机制的介绍、神经调控的应用与装置植入技术、对刺激的开发和应用等。诸多国内外多个学科的顶级专家欢聚一堂,进一步促进了相互交流与合作,将有力推动我国神经调控事业的快速发展。

据了解,神经调控是在人的神经科学层面,利用植入性和非植入性技术来改善人类生命质量的科学,它可以依靠电或化学手段及生物工程技术来完成。随着医疗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神经调控治疗在医学临床领域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已经涉及神经内、外科,疼痛科、麻醉科、生物工程、中医针灸等相关学科,如癫痫的迷走神经刺激治疗,顽固性疼痛、脊髓神经根刺激和药物缓释泵的植入治疗,抑郁症的脑深部电极刺激(DBS)治疗,帕金森的DBS治疗,心绞痛、肥胖症、慢性胰腺炎、性功能障碍、肠易激综合征、成瘾性等疾病的点刺激治疗等,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目前,就神经精神领域而言,神经调控主要应用在运动障碍性疫病、顽固性疼痛、癫痫、精神障碍性疾病、成瘾症以及神经系统受损后的功能恢复治疗方面。运动障碍性疾病包括帕金森病、强直、震颤状态、扭转痉挛等,目前脑深部刺激治疗手段已相当成熟,DBS已成为治疗帕金森病的最佳选择。随着技术的发展,脑皮层刺激、脊髓刺激、药物泵等治疗手段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疗效,成为目前神经调控治疗的研究热点。

本次会议不仅是一场跨学科、国际化、大规模、高水平的学术盛宴,更是开了中国神经调控领域学术交流的先河,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猜你喜欢
医师调控神经
中国医师节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韩医师的中医缘
楼市调控是否放松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如何调控困意
经济稳中有进 调控托而不举
“神经”病友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