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中学基点校篮球教练员队伍现状调查分析

2010-09-08 00:53潘桂芝李晓春李成军赵明治马怡冰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基点哈尔滨教练员

潘桂芝,李晓春,李成军,赵明治,王 淼,马怡冰

(1.哈尔滨体育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2.黑龙江省教育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3.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4.哈尔滨市第五中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黑龙江省中学基点校篮球教练员队伍现状调查分析

潘桂芝1,李晓春2,李成军3,赵明治4,王 淼1,马怡冰1

(1.哈尔滨体育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2.黑龙江省教育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3.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4.哈尔滨市第五中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黑龙江省中学基点校篮球教练员队伍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性建议, 为黑龙江省中学篮球教练员队伍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中学;教练员;现状;调查分析

竞技体育日趋竞争激烈的今天,教练员在人才培养中至关重要。中学篮球是大学与小学生篮球运动发展结合部位,它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篮球教练员队伍,对提高中学生篮球竞技水平,培养更多优秀篮球后备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部,由于天气和地域限制,受传统文化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等因素影响,我省中学生篮球水平与其它省市相比有一定差距,阻碍了我省中学篮球运动发展。本文对黑龙江省中学基点校篮球教练员队伍现状调查,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为黑龙江省中学基点校篮球教练员队伍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对我省中学生篮球运动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黑河、鹤岗、七台河、鸡西、双鸭山、伊春、宝泉岭、绥化等四十余所中学基点校篮球教练员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资料文献法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为撰写论文提供理论依据。

1.2.2 访谈法 访谈部分教练员、管理人员,听取他们的意见并进行归纳与总结。

1.2.3 问卷调查法 向黑龙江省中学基点校篮球教练员发放问卷共44份,回收40份,有效问卷38份,有效率95%。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学基点校篮球教练员学历、职称结构状况分析

从表1看到,我省中学基点校篮球教练员本科和专科学历占86.8%,高中学历占10.5%,研究生学历占2.5%,大部分教练员都具有高等教育学历,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学习能力,教练员学历结构基本合理,但研究生以上学历较少,教练员队伍中高学历人才匮乏,制约着我省中学篮球运动快速发展。从教练员职称结构看,高级职称占总数36.8%,中级占47.4%,初级职称占15.8%(见表1),职称结构分布较为合理,为体育教学、训练和科研提供有力保障。

表1 教练员学历、职称调查统计情况

2.2 中学基点校篮球教练员年龄和执教年限状况分析

从教练员年龄结构上看,29岁以下教练员占15.7%,39~30岁占55.2%,49~40岁占18.4% ,50岁以上占10.5%,教练员大部分以中青年为主,呈现出年轻化特点,处于这年龄段教练员精力旺盛,工作热情,有创新精神,可朔性较强。但年龄结构不够合理,表2可见,教练员执教年限5年以下占26.3%,6~10年占45%,10年以上只占28.9%。他们执教时间较短,在篮球训练、管理等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需要工作中多积累经验,提高实践综合能力。

表2 教练员年龄和执教年限调查统计情况

2.3 中学基点校篮球教练员运动经历与训练年限状况分析

运动经历是运动员运动实践经验的积累,对教练员的训练、比赛和球队的管理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调查中71.4%教练员毕业于高等体育院校,运动员退役占15.3%,运动员退役后进入体育院校学习毕业占13.2%,经过专业训练5年以下占26.9%,6~10年占41.4 %,10年以上占 31.5 %,他们虽然有一定的体育科学理论知识,但自身专项训练时间较短,运动经历不足,缺少专业运动队训练的经验,组织运动训练的能力和经验匮乏,将会限制教练员执教水平。

2.4 中学基点校篮球教练员综合能力认知分析

通过教练员自身综合能力再认识选择调查显示,教练员把急需提高专项业务能力放在首位,选中率为73.08%;其次是敬业精神,选中率为50.77%,提高理论知识列为第3位,选中率为45. 38%。社交能力列为第4位,选中率为29.23%,科研能力列为第5位,选中率为20.76%,创新能力列为第6位,选中率为16.15%,教练员对提高自身专项业务水平和能力有高度认识,但教练员缺乏创新、科研意识,对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认识不足,是当前教练员最需完善的能力。

2.5 中学基点校篮球教练员科研能力状况分析

通过对38名教练员调查,近五年来发表论文4篇以上占21%,发表3~4篇占23.6%,发表1~2篇占34.%,没有发表论文占21%,其中包括部分文章是第二作者,发表的论文大部分集中在省、市级刊物上。参加课题研究的教练员较少,大多数也只是挂名而已,教练员从事科研活动,80%以上是为了满足晋升职称或上岗需求,达不到真正科学研究目的。此外,我们对影响教练员科研原因进行调查,46.3%教练员认为教学训练任务繁重,没有时间;19.5%认为科研对教学训练作用不大;21.6%认为自己科研能力有限;12.1%认为科研资金不足,仪器设备短缺。教练员普遍认为做好本职工作即可,对科研认识不足,意识薄弱,造成科研成果少,整体科研水平较低局面。由此可见,我省教练员与现代倡导科研与训练一体化有较大差距,直接影响着篮球科学训练水平提高。

2.6 中学基点校篮球教练员岗位培训状况分析

从调查结果看,教练员参加3次以上培训占15.38%,参加1—2次培训占51.38%,有28.%教练员没有参加过培训。没培训的主要原因是,54.5%教练员认为学校工作忙,没时间参加培训;21.4%认为培训班质量不高,作用不大,流于形式,达不到学以致用;12.4%认为经费缺乏,单位不支持,培训班较少。反映出部分教练员对培训意义认识不足,培训质量不高,针对性不强,教练员业务培训状况还有待改善,希望有关部门要积极地为教练员培训创造有利条件,提高教练员培训的覆盖面、次数以及培训质量。

2.7 中学基点校篮球教练员队伍科学化管理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我省教练员选拨75%的学校由体育组领导委任,20%由体育组内民主选举,而采用公开竞聘上岗的学校只有5%,导致我省教练员选拔、上岗时缺乏公平竞争。另外,兼职教师是教练员队伍的主体。95%以上教练员由本校体育教师担任,他们承担繁重教学训练工作外(每周平均20余学时),还要完成学校和社会各种课外体育活动,致使大多数教练员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之中。教练员与其它学科教师待遇相差很大,训练补助标准较低,取得成绩与评先晋级上体现够不明显,出现“同工不同酬”现象。调查中教练员对奖励措施持认可态度比较满意占19%,一般占58%,有23%非常不满意,这样势必会影响训练过程中的质量和效果。从中看出,我省中学教练员队伍科学管理有待完善。因此,引进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是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1)我省教练员学历、职称结构较为合理,基本符合对教练员学历结构要求。但硕士以上教练员较少,高学历教练员严重缺乏,从年龄结构看不够合理,呈现出年轻化特点,教练员训练能力和实际执教水平有待提高。

(2)教练员对提高自身科学理论知识、专项业务能力有高度认识,但对科研能力认识不足,水平相对较低,是当前最需要完善的能力。

(3)部分教练员对培训意义认识不足,培训质量不高,希望相关部门要积极地为教练员培训创造有利条件,加大培训覆盖面及提升培训质量。

(4)我省中学基点校教练员选拨缺乏公平竞争,兼职教师是队伍主体,科学管理机制不够完善,限制了中学篮球运动快速发展。

3.2 建 议

(1)加强高学历人才的培养,重视培养教练员科研意识,改变其观念,鼓励教练员多从事科研活动,提高教练员的科研能力,使运动训练达到科学化。

(2)主管部门积极为教练员岗位培训创造有利条件,加大经费投入和教练岗位培训力度,采取灵话多样方式,定期、系统对教练员进行培训,将培训率纳入教练员上岗资格的考核指标,不断提高教练员自身素质、业务水平和执教能力。

(3)改革现行教练员选拨与聘用制度,采用公开竞聘方法,“能者上,庸者下,能进能出”,形成良好的竞争、激励机制。实现教练员队伍专职化,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中,培养出更多的篮球后备人才。

[1]高 健.论优秀运动队教练员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1, (1) : 33-35.

[2]谢 云.安徽省重点中学教练员队伍的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J].内蒙体育科技, 2006, (1) : 87-89.

[3]徐仰才,等.山东省重点中学教练员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西体育科技, 2006, (1) : 93-96.

[4]宴瑞琴,等.昆明市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网点中学教练员现状分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6, (3) : 73-36.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Group of Basketball Coaches on Demonstration Middle School Base in Heilongjiang

PAN Gui-zhi1, LI Xiao-chun2, LI Cheng-jun3, ZHAO Ming-zhi4, WANG Miao1, MA Yi-bing1
(1. Harb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arbin 150008, Heilongjiang China; 2. Heilongjiang Education College, Harbin 150008, Heilongjiang China; 3. Harbin No.6 Middle School, Harbin 150008, Heilongjiang China; 4. Harbin No.5 Middle School, Harbin 150008, Heilongjiang China)

This paper adopts literature methods material law, survey procedure and inte rview method and so on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group of basketball coaches on demonstration middle school base in Heilongjiang . It aims at the problem of a reasonable proposal and offer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aches of the basketball team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Middle school; Coach;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G811.6

A Article ID: 1008-2808(2010)03-0066-03

book=2010,ebook=176

G811.6

A

1008-2808(2010)03-0066-03

2010-05-26;

2010-06-08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1542126)。

潘桂芝(1963-),女,教授,学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与训练。

猜你喜欢
基点哈尔滨教练员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静听花开
哈尔滨“8·25”大火 烧出了什么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刘派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