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种猪业发展探讨

2010-09-12 07:39王志刚
中国猪业 2010年11期
关键词:公猪种猪遗传

王志刚

(农业部全国畜牧总站,北京 100026)

中国种猪业发展探讨

王志刚

(农业部全国畜牧总站,北京 100026)

1 中国养猪业生产情况

1.1 我国是猪肉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

猪肉在我国肉类食品消费中依然占主导地位,其占肉类总产量的2/3。除猪肉外,还包括禽肉、羊肉、牛肉等。我国是世界第一生猪生产大国和排名第一消费猪肉大国。但并不是养猪强国。表1是近期的猪的出栏、存栏数据,从2008年、2009年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养猪数量是非常大的。

1.2 生猪生产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

我国生猪生产水平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中国母猪年均产活仔约15头,本人认为这还是正常情况下的数据,遇到其他因素影响,还达不到这个数据。发达国家为20~25头。可见我国在种猪质量和生产管理上面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1.3 养猪业优势

1.3.1 丰富的品种资源

我国的地方品种猪资源丰富,包括利用外来猪培育的品种、引进世界主要优良品种。近两年,猪遗传资源调查,我国猪种有110多种,这些都成为培育新品种的很好的素材。这些品种也输出到国外,给国外的培育新品种有一个很好的刺激作用。目前国外培育的生产性能比较好的品种都或多或少含有中国猪的血统。近几年,品种开发利用方面得到地方重视,国家地方品种委员会,利用地方品种优势做了很多工作。

1.3.2 猪的良种繁育体系初步建立

目前我国有4478个原种猪场和扩繁场,这些原种猪场和扩繁场主要以杜洛克、长白、大约克为主。目前种公猪站4438个,但这个数字是具有一定规模的种公猪站,如果算上所有的,那么全国应该有1万多个。生猪良种补贴在全国选择了400个县,公猪站有6000多个,当然选择的这些都是规模公猪站。我国建立部级种猪性能测定中心3个,包括湖北省,广东省,重庆市。另外省级的种猪测定中心发展也很快。部级猪精液质检中心6个,除了刚才提到三个外,南京还有1个,北京有2个,共六个专门的猪精液国家级的质检中心。同时随着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实施,建立1个国家级种猪遗传评估中心,在体系建设方面发展是非常快的。另外一个优势是随着改革开放,引进国外优良品种,使我国生猪生产水平逐年提高。从图 1可以看到我国存栏、出栏、猪肉产量数字的一些变化。

1.4 种猪业存在问题及国家扶持政策

1.4.1 种猪业存在的问题

虽然1978年以来,我国引进了许多国外优良品种,也做了很多育种工作,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是育种基础设施设备落后;第二是性能测定工作不规范;第三是测定种猪数量少;第四是是品种登记没有有效开展;第五是育种群间缺乏遗传联系;第六是还没有形成系统规范的育种管理体制。

体现在生产中,种猪市场不规范;种猪质量参差不齐;多数种猪场销售的种猪没有性能测定与遗传评估信息;无证经营和超范围经营的问题依然存在。

1.4.2 国家的扶持政策

从2007年我国生猪养殖业出现很大波动,这个问题引起了国家领导和各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从2007年国家先后出台一些扶持生猪产业的政策。今年中央财政安排支持生猪标准化建设25亿元,支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今年中央财政共安排21.8亿元,奖励362个生猪调出大县。国家从2007年下半年启动生猪良种补贴项目,从2007年1.8亿元到这个项目今年安排6.5亿元,整个畜牧业良种补贴项目10个亿左右。这些都是近几年主要的强农惠农政策,使我们生猪发展有非常好的发展途径。

2 国内外种猪育种情况介绍

2.1 国外种猪育种情况

下面介绍国外种猪育种情况,跟国内情况做些对比,表2是2008年北美PIC客户父母代母猪的年生产力,每头母猪平均每年提供仔猪24头;最好三分之一,可以年提供仔猪26头;最好10%可以年提供仔猪27头。

另外,经过数据统计,1970年~2008年美国母猪产仔性能,平均窝产仔数从1970年的7.7头上升到2008年的将近10头。每头种猪年均产仔数从1970年的10头上升到2008年的将近19头(见图 2)。

国外发达国家都有种猪育种组织,1985由美国农业部 (USDA)、 普度大学和美国大白猪协会合作创建,早期经费是由国家、企业、学校共同出资。当前经费由NSR(国家种猪登记协会)提供,主要是系谱注册费。从国家投入到企业投入过渡。 2010年4月份该协会收录总生长记录938438条,母本记录624890条。该体系实现了种猪检测和遗传评估系统与生产性能有机结合,形成良性循环。

加拿大CCSI种猪育种组织,它是加拿大全国猪改良计划的协调机构。1995年从联邦政府接管过来,它特点是非盈利合作组织,成员由加拿大最重要的协会构成。它的宗旨是通过为猪遗传改良提供领导、协调和服务,提高加拿大养猪业在世界的竞争能力。图3为CCSI内部机构组织结构图,主要是由育种部和计算机,办公室管理三个部分组成。育种部职责主要是种猪测定工作;计算机部主要负责遗传评估等工作;办公室主要负责种猪育种的组织协调工作。目前,这个组织有125猪场,9400核心群母猪,具有每年提供90000种猪的能力。

2.2 国内种猪育种情况介绍

我国整体水平还是比较低的,母猪产活仔数比发达国家低30%~60%。目前我国种公猪的生产性能也是比较低的,大多公猪都没有经过生产测定。我国目前缺乏有组织、有计划、长期坚持育种基础工作和遗传评估;没有统一的种猪登记;没有实行全国统一的、科学的、规范的场内性能测定技术规范;场间遗传联系较弱。

由于我们育种工作较弱,因此种猪育种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针对我国猪遗传改良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推进我国猪育种工作健康规范开展,参考发达国家猪遗传改良的成功经验,制定和实施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十分必要。

3 全国生猪改良计划主要内容

目前我国已经有奶牛和生猪制定了改良计划,奶牛早一些,生猪2009年8月颁布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 2010年 3月颁布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实施方案》。这个改良计划是从1909~2021年的一个阶段性的改良计划。从实施该计划的必要性上,认识到有利于保障我国种猪产业安全。有利于提高生产水平和效益。有利于增强我国养猪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满足多元化种猪和猪肉市场需求。这是出台改良计划目的。

成立了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领导小组,主要组织协调机构是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还成立了项目专家组,重新组建了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在中国农业大学由张勤教授具体负责该项工作。此外还建有区域性的种猪精液中心和区域性的遗传评估中心及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

图4是改良计划组织机构图。改良计划领导小组,主要是由农业部,院校的专家组成。同时新组建了专家组,由17位国内养猪育种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对全国种猪育种评估中心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包括服务器、人员、硬件设施等。为了配合遗传改良计划,我们组建了全国种猪育种信息网。它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全国种猪档案在线查询系统;二是种猪网络育种系统;三是种猪管理分析系统。通过英特网和数据库,建立联系。目前该系统已经正式启用。该网站在我国进行遴选核心育种场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生猪改良计划第一步骤工作。遴选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2010年4月,全国畜牧总站接受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申报,截止7月底共收到69家单位的申报材料。这是我们遗传评估程序图 (见图5)。通过公司内部计算机的上传和下载与国家或地区育种数据库建立联系,通过对测定数据和亲缘关系计算分析,反馈给用户的一个运转系统。

国家改良计划主要包括三个内容。第一内容为遴选核心育种场,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10~2012年遴选50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纯种基础母猪达5万头。这项工作已经启动,2010年预计约20个企业进入我们核心育种场。第二个阶段 2013~2016年再遴选50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纯种基础母猪总存栏达10万头,形成相对稳定的国家生猪核心育种群。到目前工作进展非常顺利。

第二个内容是组织开展种猪登记,由全国畜牧总站组织开展种猪登记工作,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按照 《种猪登记技术规范》进行登记,及时传送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信息网。目标是到2016年前完成100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在群纯种猪登记,逐步形成连续完整的种猪系谱档案,并建立动态跟踪种群变化机制。

第三个内容是建立种猪性能测定系统。目前采取场内测定为主、中心测定站测定为辅的方式,按照全国种猪性能测定规程进行种猪性能测定。中心测定就是种猪生产性能测定中心对各种猪场选送的公猪进行测定,并负责对核心育种场种猪生产性能进行抽测。场内测定就是核心育种场选育群的纯繁后代每窝至少测定1公2母,鼓励实施全群测定。这是测定的要求。农业部对种猪生产性能测定非常重视,安排国家扶持。

第四个内容是开展种猪遗传评估。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定时在网络平台上公布优秀的种猪评估结果,每季度公布一次全国种猪遗传评估综合分析结果。

第五项内容是开展遗传交流。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会同专家组和入选的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共同制定合理的场间遗传交流计划,经全国畜牧总站审核后组织实施,开展这项工作。

第六项内容是种公猪站和人工授精体系。截止到2012年前选出10家种公猪站用于核心育种群的公猪精液交换。2012年前按计划只有50家核心育种场。先选10家为这50家服务。2020年前建设400家种公猪站,为100家核心育种场服务,同时为其他养殖场提供公猪精液。

近些年,随着生猪产业政策的不断出台,以及目前实施生猪粮农补贴项目,目前我国公猪站发展非常快。核心育种场管理应进行动态管理。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实行专家联系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应按要求履行规定的义务,积极主动地开展种猪登记、性能测定及种猪选育等工作。改良计划办公室将不定期组织检查组对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并进行动态监管。

如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农业部将取消其 “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的资格。一是企业关闭或转产,不再从事种猪生产;二是被吊销 《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三是不能遵守有关管理要求,不能按时完成计划任务,出现故意造假数据的情况;四是出现国家规定的一类传染病。

第二个监管措施是联系专家随时掌握所负责的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改良计划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专家因未尽到职责出现的问题也要承担责任,情节严重者取消专家组专家资格。

4 国内外育种组织的演化

国外育种组织在市场机制尚未健全时,必须有相关政策引导,政府在组织结构中处于领导地位。一旦市场机制建立后,逐渐调整市场规则,中介机构逐步接管,政府逐步退出。

中国种猪业的发展处于前所未有的机遇期,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政策推动、市场拉动、专家支持、企业配合。中国种猪业发展任重而道远,在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种猪业会有一个辉煌的明天!

(本文根据讲话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编者按:第10届湖北种猪拍卖展销暨学术交流会在武汉隆重举行,农业部全国畜牧总站牧业发展处王志刚处长在交流会上做了《中国种猪业发展探讨》的报告。王志刚处长的报告主要介绍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简要介绍我国养猪业生产情况;二是介绍国内外种猪育种概况;三是介绍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现将王志刚处长的报告录音整理成文刊登,以飨读者。

猜你喜欢
公猪种猪遗传
非遗传承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