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猪病防控要点

2010-09-12 07:39张慧敏
中国猪业 2010年11期
关键词:养猪场猪舍疫病

张慧敏

(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畜牧兽医局,湖北襄樊 441104)

冬季猪病防控要点

张慧敏

(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畜牧兽医局,湖北襄樊 441104)

冬季气温低,天气寒冷、昼夜温差大,而且昼短夜长,光照时间变短,给猪舍正常采光和饲养工作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加上在防寒保温过程中引起通风不良,猪群的应激反应明显增加,导致猪的许多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易于繁殖和存活,导致猪的抵抗力下降,许多猪病趁虚而入,促成疫病的发生和严重化。因此,在冬季严寒季节,要想有效地控制疫病的发生,养猪场(户)要从消除病原、改善环境、提高饲养管理等综合防控措施入手,多管齐下,确保生猪安全越冬,具体措施上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防疫意识,杜绝疫病传入

养猪场(户)要实行封闭管理,严禁闲杂人员进出。养猪户不要相互串门,更不能去已有发病生猪的养殖户那里观看。养猪场(户)应具有一定的自我制约力,养猪场(户)的自我制约是防范疫病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往往疫病的流行是由于防范意识淡薄、自我制约力不强而造成的,因此,养猪场(户)应从一点一滴从严防范做起。养猪场(户)之间应尽可能不互相串门;禁止外来人员出入,特别要杜绝走乡串户的商贩、出入于养殖区域;养殖猪的人家应尽可能不上市场上买肉(可买鱼、鸡肉、牛肉等代替猪肉或自宰猪食用)。

2 坚持自繁自养,严防引进病猪

养猪场(户)要坚持自繁自养,尽量不从外地外场引进生猪,并实行全进全出的原则,能有效防止疫病传入。如确需购进生猪,要及时了解全国疫情动态,掌握进猪地的疫情情况,要选择从没有疫情的地方购进,同时,购买前要查看检疫证明,购进后先进行隔离饲养两周以上,经确诊健康后,方可并群饲养,以防外来疫病传染。

3 加强对圈舍内环境的控制

在严寒的冬季到来之前,应该对有损坏的圈舍、墙壁、顶棚进行修理。在北方地区,为了增加保温效果,开放式猪舍应该搭建塑料保温棚,封堵窗子及多余的通风口,在门口挂上棉帘、草帘,防止冷风进入,有利保温 (见图暖棚养猪)。提高舍内温度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采用热风炉、煤炉、暖气等设备提供热源提高舍温。对初生仔猪,在使用供暖设备保持产房温度在22℃~25℃的同时,也应选用仔猪电热板、红外线灯泡等加热设备为仔猪保育箱提供热源,使仔猪有一个温暖干燥的生存环境,减少因温度低引起的腹泻及其他疾病的发生(保育箱温度应保持在33℃~35℃范围内)。冬季为了保温,会降低通风强度而导致舍内湿度过高,以及过多的有害气体的滞留会诱发猪的呼吸道疾病和其它疾病,所以应该勤打扫舍内粪便,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降低舍内湿度,降低粪便存积而产生的有害气体的浓度。在保持温度的前提下,加大通风量,最大限度保持舍内空气清新,降低因有害气体超标而诱发的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在中午温度相对较高时,将窗户打开一个小缝隙,通风一小时。据调查,在空气不流通的室内,空气中的病毒细菌飞沫可飘浮30多个小时。如果常开门窗换气,污浊空气可随时飘走,而且室内也能得到充足的光线,可使多种病毒、病菌难以滋生和繁殖。

4 强化消毒,把病原消灭在萌芽状态

冬季是病原微生物生长与繁殖十分活跃的季节,清洁消毒工作是切断疫病传播途径,杀灭或清除停留在猪场及猪体表细菌的有效方法。应定期对猪舍内外环境,包括栏舍、场地和用具、器械,以及排水道、空气以及母猪体表等进行消毒,还应注意一些卫生死角,如装猪台、污水沟、储水池、食槽等场所、设施的消毒。生猪全部出栏后,相关场所和物品实施终末消毒,彻底清扫猪场并严格用烧碱和生石灰等消毒,用具用消毒液浸泡或喷雾,密闭的圈舍可采用熏蒸消毒法,猪场彻底消毒后间隔14天可再次试养生猪。在正常情况下,养猪场(户)应坚持每周对猪舍和环境消毒一次。如发生疫病流行时,应坚持每天消毒,平时应及时清扫猪舍。

5 强化饲养管理

适当提高猪营养摄入量,可通过两种方法增加猪营养摄入量,调整饲料配方。适度提高饲料能量水平,如在饲料中增加10%~15%的玉米用量或添加2%~3%的植物油,并适量添加具有抗应激、抗氧化能力的复合维生素、氨基酸、复合酶制剂等。适当增加饲喂次数,在冬季,昼短夜长,猪群晚间空腹时间长,在夜间增加一次喂料,以增加每天采食量。冬季猪的饮水和饲料的温度对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有密切的关系,要经常喂温食和温水,这样可以减少饲料消耗,提高饲养效果。

6 强化免疫

对生猪按科学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能使生猪具有对特定疾病的免疫保护力,是切实减少疫病发生,减少死亡率,提高养殖效益的最有效保护手段。养猪场(户)要根据当地情况和猪群健康状况,制定一个可行的免疫程序,并根据抗体检测结果,修改免疫程序,有针对性地免疫接种。冬季需要重点免疫的疫病有猪瘟、口蹄疫、链球菌、蓝耳病、猪喘气病、伪狂犬等。

7 强化阶段性药物预防,提高生猪机体抵抗力

根据冬季猪只不同的生长阶段疫病发生的特点与流行规律, 通过饲料或饮水添加细胞因子产品与抗病毒中药与高效抗菌药物,进行药物保健,可有效的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减少疫病的发生与流行。预防性给药或使用饲料添加剂时,应尽量选用生物饲料(如加藤菌、益生素、生态畜宝)、低聚糖、酶制剂、酸制剂、中草药制剂等。当前在兽医临床上使用芪黄素、金黄素、银黄素、灵芝多糖、黄芪多糖、猪苓多糖、党参多糖、香菇多糖以及干扰素、转移肽、抗菌肽、白细胞介素、溶菌酶等,用于猪的药物保健已取得十分满意的效果,越来越受到广大养猪场(户)的青睐。选用保健药物的原则是药物对猪体没有毒副作用,不产生药物残留,不产生耐药性,并具有抗病毒、抗细菌、抗应激以及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8 对疫病积极进行综合治疗

在日常饲养管理中,要注意观察每个猪的精神、食欲、运动、呼吸、排便等状况,发现异常,应立即请执业兽医诊治。冬季低温高湿环境易诱发猪呼吸道疾病(包括支原体肺炎、胸膜肺炎等)、胃肠道疾病 (包括大肠杆菌病、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等)及各种皮肤病(包括霉菌病、疥螨、葡萄球菌病、链球菌病等)。冬季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的控制,要从消除病源、改善猪场环境、加强饲养管理等多方面入手。胃肠道疾病多采用补液、止泻、防止脱水和酸中毒的方法对症处理,也可采用药用炭等进行收敛止泻辅助治疗。此外,可适当使用抗生素药物,防止继发感染。皮肤病重点是加强猪舍内外与猪只体表的消毒,做好定期驱虫及相关疫苗预防注射工作。若确诊为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应立即隔离观察治疗,并根据疫情和流行范围采取封锁、隔离、消毒等紧急措施。一旦生猪发生疫情,应立即隔离病猪,详细观察猪的发病症状,并请执业兽医进行诊断,如不能确诊的,可到当地畜牧管理部门进行细菌学检查及血清学诊断,待确诊后立即采取果断的防控措施。发生传染性很强、危害较大的传染病时,要扑杀病猪,消灭传染源。对普通传染病,又有治疗价值的,可在严密隔离的条件下进行治疗。

9 规范处置病死猪及其产品

一旦出现猪只死亡,要在畜牧兽医部门的监督指导下,按照 《动物防疫法》和 “五不一处理” (即不准宰杀,不准出售,不准转运,不准食用,不准随意丢弃病死猪,对病死猪一律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规定,对病死猪及其粪便、垫料等污染物进行焚烧、深埋和消毒的无害化处理。

猜你喜欢
养猪场猪舍疫病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
治污关停养猪场这可不是开玩笑
阳光猪舍与普通猪舍育肥对比试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