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欧纺织品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0-09-18 05:36黄晓喆
区域经济评论 2010年10期
关键词:中欧对华纺织品

□黄晓喆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漯河462000)

当前中欧纺织品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黄晓喆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漯河462000)

当前,中国对欧盟纺织品贸易的发展既有优势和较大的发展前景,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风险。目前双边贸易规模发展快速增长、经济互补性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对“反倾销”仍是中欧纺织品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科学评估。我国要抓住纺织服装产业战略调整的机会、努力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推动中欧纺织品贸易的良性发展。

纺织品贸易;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贸易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欧盟已经成为我国纺织品贸易出口的第一大目标市场,在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对两国未来贸易发展前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欧纺织品贸易发展的现状与前景展望

(一)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加入W TO和经济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欧纺织品贸易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首先,双边贸易规模发展快速增长。21世纪以来的几年中,中欧经济贸易合作发展迅速。我国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对欧盟出口,特别是2005年配额制度的取消,为我国纺织品出口到欧盟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据世界贸易报告,2006年上半年,中国的世界纺织贸易份额提高到24%,如果不包括欧盟内部的贸易,中国所占的世界贸易市场份额可能达到31%。发展速度之快超过日本、美国,欧盟成为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第一大目标市场和最大的贸易出口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该行业贸易发展处于稳定的增长阶段。目前,欧盟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我国也是欧盟最大的纺织品服装进口国,其次是土耳其。中欧贸易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双边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8年全年纺织品服装对外出口保持稳中求进,增幅呈缓慢上升趋势。2009年中国对欧盟纺织品贸易出口额为468.32亿美元。虽然较上年下降6.2%,但出口基数仍然很大。

其次,两国纺织品贸易经济互补性强。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发展本国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然后在国际市场上进行贸易,则可以促进世界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是由国内的比较优势状况决定的。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主要是纱线、棉纱线、丝线、羊毛、动物毛纱线、棉布等低附加值产品。而欧盟在高科技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方面占有相对优势,主要出口医用纺织品、汽车工业用纺织品和非机织类产品等等。这样,中欧双方的贸易往来,都能获得较大利益。同时欧盟是中国第一大技术供应方。中国从欧盟引进的高新技术项目占中国从全球引进总数的一半以上。据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欧盟27国进口纺织品及原料的最大来源国为中国,自中国进口的纺织品及原料的总金额占欧盟全部进口商品金额的比重为41.1%。截至2009年6月,我国自欧盟引进技术共30861项,累计合同金额1232.4亿美元。其中2009年1~6月,引进1236项,合同金额26.2亿美元。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荷兰对华技术转让分列前五名[1]。目前,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最大技术引进来源地及第四大实际投资方。在贸易结构上,优势互补,双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再次,欧盟企业对中国直接投资发展迅速。“纺织品配额制度”的终止,加速了我国纺织行业产能的扩张和市场的开放,同时欧盟企业也意识到取消配额后中国纺织业所拥有的显著优势,纷纷到中国投资设厂。欧盟拥有能源、环保、交通、化工、汽车、电子和农业等方面的先进技术,且对华技术转让态度较为积极。目前欧盟是中国累计第四大实际投资方,仅低于香港地区、美国和日本。截至2009年12月,欧盟对华直接投资项目39060个,实际投入691.6亿美元。其中2009年1~6月,欧盟在华投资项目747个,实际投入25.5亿美元。英国、德国、荷兰、法国和意大利对华实际投资在欧盟成员国中位居前五。为了更好地利用欧盟对华直接投资,我们建议继续保持和加强与欧盟委员会的合作,鼓励欧盟企业东进,鼓励欧盟企业加快技术转让和“当地化”的步伐,鼓励欧盟中小企业来华投资。

(二)中欧纺织品贸易发展的新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到2020年中国对欧盟贸易将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迈进

在欧盟纺织品、服装进口市场上,中国纺织服装业长期保持相当强的竞争优势,这一点不容置疑。但中国纺织服装业竞争优势强度的长期趋势是在逐渐下降的,这一情况反映了中国纺织服装业在欧盟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大”却不“强”,而且纺织行业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和每个人的生活都相关,其振兴将影响着众人的命运。这样我国还存在着实际竞争力不断降低的隐忧。所以,中国的服装企业一定要具备较强的全球市场掌控力,市场盈利、抗风险和转移损失的能力也要大大增强。蒋衡杰接受专访时说“2010年是国家确定‘十二五’、谋划‘十三五’的关键时点。中国服装产业完成规模化扩张使命后,量的增长不应是产业追求的第一目标,而应走上创新为核心品牌发展之路。到2020年中国要实现从纺织大国到纺织强国的转变”。在中国服装博览会上,雅戈尔携旗下五大品牌集体亮相,据悉,雅戈尔称正在通过品牌细分完成对市场的细分,从而谋求该企业从“制造商”到“品牌型”企业的加速转变。雅戈尔发布2009年的年报显示,主业纺织服装营业收入约69亿元,净业务净利润4.45亿元。中国应该在全球纺织服装产业中占主导地位,尤其是在科研、技术上,中国品牌的影响力要开始形成并辐射全球,采购商团队的运作更要覆盖全球。中国品牌掌控全球已经成为发展趋势。中国在将来一个时期还将处于一个稳步上升阶段,对外贸易会进一步扩大,甚至有专家估计中国在将来会赶上甚至超过美国等发达国家。

2.中国纺织品出口欧盟占比仍在上升,但摩擦、风险依然存在

2009年中国对欧盟、美国、日本三大经济体的纺织服装出口额在中国纺织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分别为21.64%、16.25%、12.89%,产品出口则以服装产品为主,服装在对欧纺织服装出口总额中的占比均在70%以上。欧盟市场纺织消费潜力巨大,且与中国的纺织发展存在着互补性,双方在纺织领域开展着更深层次的合作,及时把握有利因素积极开拓欧盟市场。中欧双边关系已由“成熟的伙伴”向“竞争与合作”过渡,甚至有人戏称中欧经贸关系已进入甜蜜美好的“蜜月期”,因此,中欧双方会尽量避免采取极端的报复方式致使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升级。我国政府在了解国际经济规律和法律的过程中,合理处理纺织品贸易摩擦。和平磋商将成为未来解决纺织品贸易摩擦的主要途径。中欧纺织品贸易前景依然乐观,为中国纺织企业也带来巨大商机。同时,一些风险仍需谨慎防范。而在中国纺织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时候,则更需认真研究欧盟国家的经济政治情况,避免投资决策的失误。欧盟国家的政治安全隐患和对中国的戒备心理,同样会成为制约中国纺织业布局欧盟的重要因素,中国纺织企业更需要谨慎对待。

二、中欧纺织品贸易关系中的主要问题和风险

随着双边经贸关系的逐步扩大,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矛盾和风险。从经济领域来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我国对欧盟市场的出口

由于中国纺织品价格低廉具有世界性的比较优势,受国内生产结构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中国的纺织行业依然处于较低的国际分工地位。因为廉价的产品易于导致进口国认为这是一种低价倾销。低价出口自然增长了我国出口企业的出口竞争力,使中国纺织品占据了欧盟大量的纺织品市场,从而不断引起中欧纺织品贸易的摩擦。仅2009年1~8月对欧盟纺织品贸易累计出口下降8.7%,其中,纺织品下降16.3%,服装下降6.5%。对欧盟出口各大类商品的单价也全部下降,服装出口单价下降2.2%,单价较高的毛制服装下降更多。当前,我国的外贸出口已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外贸出口企业也将面临着在夹缝中求生的境地。使企业丧失发展“预期”,这是欧盟纺织品贸易争端对中国纺织业所产生的最大损害。这必将导致国内一些企业面临停产、半停产或转产,势必减少用工,造成就业岗位和人数减少,从而增加社会就业压力,影响社会稳定。中国纺织品出口市场近50%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过度的集中加大了我国纺织品出口的风险,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发达国家需求骤然下降,欧美对我国纺织品出口更加绷紧了防范的敏感神经,2010年1~2月我国纺织品出口急速下滑,出口形势异常严峻,严重影响了我国外贸出口企业及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中国纺织品的欧盟市场将被他国占领和取代

目前,就欧盟对华实施的纺织品特保措施而言,主要是采用替代配额的手法继续保护欧盟纺织业的发展。根据有关规定,欧盟对华纺织品出口实施的有关数量限制,最长可以达到4年。而在竞争剧烈的今天,这样长时间地限制中国纺织品的进口,会使欧盟市场被他国占领和取代。如此下去,中国的纺织品贸易将举步维艰。由于中国服装备受青睐,我国企业可在三至四周内按照图纸生产出名牌时装,生产成本比全球平均成本降低20%,不仅得益于价格优势,而且还得益于中国加工技术的逐步提升。但欧盟及其他进口国频频对我国纺织品设限,使国际进口商不得不通过分散进口来源地来分散风险。可见,在出口拉动的基础上,这些国家会抓住我国产品受限的时机迅速挤占我国市场份额,达到与我国产品竞争的标准。另外,一批发展中国家的纺织行业作为竞争对手正在崛起,并将会对我国纺织行业带来更大的冲击。2008年,在输欧纺织品数量解禁但博弈未止,中欧纺织贸易形势仍不确定、国外采购商纷纷将订单转移至他国等情况下,加之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已使纺织服装行业生产成本上涨了至少10%,而与客商谈判提价,最多能涨3%~5%,利润明显变薄。随着东南亚各国对外开放,直接分流了部分欧美采购商订单。一旦欧美采购商在东南亚地区培养起了新的供给商,我们的订单就会流失得更快。因此,我国面临被后起国家赶超的压力,我国纺织业的贸易争端将会更加频繁和复杂。

3.“反倾销”仍是中欧纺织品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反倾销措施是纺织品服装进口国惯用的贸易限制手段。目前设置反倾销壁垒己成为欧盟国家阻挡中国产品进口的主要方法之一。我国产品近年来在海外市场连连受挫,已连续15年成为全球反倾销调查的重点,涉案损失每年高达300亿~400亿美元。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统计,2009年,共有20个国家(地区)对华启动118起贸易救济调查,同比增加10起。其中,反倾销75起,反补贴13起。在16个对华启动反倾销调查的国家和地区中,欧盟占42.9%,冶金、化工和纺织是调查重点。

下面我们采用模型研究的方法,通过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额与欧盟对华反倾销立案数量,分析中国与对欧盟之间的纺织品贸易关系。

图1 中方顺差额与欧盟对华反倾销立案数量散点图

为了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笔者先把数据作出散点图,如图1所示。从散点图上可以看出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额与欧盟对华反倾销立案数量有很强的一元线性关系。因此,下面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设模型为:

Y=A1+A2X(Y表示中方贸易顺差额,X表示欧盟对华反倾销立案数量)

对反倾销立案与贸易顺差额影响模型进行检验,假设反倾销立案对贸易顺差额没有影响,即H0: A2=0.将2002~2009年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线性关系为:

Y=-1354.643+269.0578X

计算统计量T的观测值:t=3.9735>3.182= t0.975(3)

以上结果显示,常数项通过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检验,回归参数也通过显著水平0.05的检验,因此拒绝零假设H0,即X与Y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

中国自加入W TO以来,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一直呈快速增长趋势,特别是纺织品贸易的剧增,导致贸易摩擦增多,构成了欧盟对华各种类型的反倾销数量呈上升趋势。《法制日报》2010年3月17日报道:欧盟法院初审驳回奥康、泰马、金履、新生港元和万邦中国五家鞋企状告欧盟贸易委员会的诉讼请求,支持欧委会继续对来自中国的鞋类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另据《华尔街日报》2010年4月2日报道:欧盟委员会首次对中国政府给国内产业发放的补贴展开调查,这一调查可能会导致针对中国出口到欧洲的产品征收一系列新关税。欧盟委员会已经在对纸业公司对中国公司提起的反倾销申诉进行调查。这一反补贴调查可能会导致向中国出口商征收额外关税。中国对欧盟出口的数量迅速增长,一个国家在经济快速增长和出口迅速增加的时期,对外贸易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对纺织服装行业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4.世界经济的衰退导致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

近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面临越来越多的贸易保护措施,特别是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让曾经高速增长的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欧盟各国纷纷注资挽救本国经济、保护本国市场,加大对我国输欧纺织服装类产品的监管力度,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之势明显。对于一直以出口拉动增长的中国纺织工业来说,仍将面临新的挑战。2010年2月,欧盟发布了多起召回信息,其产品涉及服装、服饰、家居与毛绒玩具等。大量产品因为绳带容易造成风险,违反了EN14682,从而被召回。在共计47起被召回产品中,中国制造为26宗,占比为55.3%。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中心统计,欧盟对华通报数及其在欧盟RAPEX通报中的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7年683项,占比51.2%;2008年862项,占54.8%。2009年,欧盟RAPEX系统对华通报为982项,占比为58.3%[2]。这些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出台,使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面临更大的压力和风险。尽管中国已经是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但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将长期存在。我国政府、企业要密切关注欧盟对于中国纺织品贸易还将采取哪些限制性措施。在今年召开的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及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各国领导人的声明都传达了强烈的政治意志,就是要反对贸易保护和投资保护。这些都是鉴于20世纪30年代金融危机的教训,就是当危机到来、市场萎缩时,如果国家采取保护主义,结果自己受到的伤害更大、危机时间更长。

三、未来处理中欧纺织品贸易关系的主要对策

中欧贸易关系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对整个欧盟贸易的稳定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加强双边关系的发展,对于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推动中欧纺织品贸易的发展,我们应做好以下两方面:

1.抓住纺织服装产业战略调整的机会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格局多元化加速,中国纺织业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时期,以创新为驱动,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成为全行业的时代命题,从而推动中国纺织业的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成为业界推崇的中国纺织业的创新思想库。2009年5月7~8日,第二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在欧盟总部布鲁塞尔成功举行,对话以“危机时期促进商业机会,通过贸易和投资开放刺激经济重振”为主题,讨论贸易与投资、中小企业合作、海关合作、可持续发展、贸易与消费者保护等7项议题。双方严格坚持“战略性、前瞻性和规划性”以及“不替代、不重复、不削弱”现有双边机制的定位原则,取得积极成果,达成多项共识。但是,2009年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全球贸易萎缩、信贷条件恶化给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也为纺织服装产业的战略调整带来了机遇。今后几年,纺织服装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将日益突出,我们要充分利用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将淘汰落后产能作为产业振兴的前提。纺织业调整对全社会就业影响巨大,由于80%的岗位为农民工,对农民尤为重要。还会对国民经济造成长期不利的影响。国家要通过社会保障和就业培训,解决就业压力。

2.不断提高出口纺织品质量,努力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中国纺织品在欧盟乃至世界市场所占的比例已经不小了,中国纺织业现在面临的主要挑战不是如何扩大市场份额,而是如何增加高质量、深加工、具有自有品牌的产品。因此,我国纺织品服装业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重塑我国纺织行业国际竞争力,以“质”取胜。还要进一步完善原材料市场的流通机制,尽早实现与国际市场的真正接轨。近年来,中国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对欧投资,积极开拓欧盟市场。国航、华为、中兴、海尔、清华同方等均在欧洲市场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和成功,长期以来欧盟对华单向输出资金的局面有了较大改善。加强纺织服装业行业自律,从竞相压价的恶性循环中走出来,根据不同市场、不同时期的要求,积极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服装类产品,创出中国的中高档服装品牌,从低价经营提升到品牌经营。同时,推行市场多元化战略有利于中国外贸增长,对于规避贸易摩擦以及减少贸易摩擦的损失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国应继续实施这一全方位、多元化的重点开拓战略。继续巩固和扩大欧盟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中那些经济发展较快,贸易环境相对稳定,市场潜力巨大或具有战略前景的市场是中国今后应特别关注和加大开拓力度的市场,也是国家政策应重点支持的市场。据预测,到2010年,新兴市场国家将占世界总进口的1/4以上。但对这些市场的开拓应是有选择、循序渐进的,还要注意细分市场,针对各国市场的特点设计和实施不同的营销策略。

[1]郭彩萍.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贸易大国地位趋稳[EB/OL].http://www.farm er.com.cn/zt/hh60n/m tjj/ 200908/t20090828_481810.htm.2009-08-28.

[2]芦苇.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全球贸易抵触最大受害者[EB/OL].http://www.680088.info/H tm l/?311.htm l. 2010-04-03.

[3]杨励.欧盟对华反倾销与中国的应对策略[J].国际贸易.2008,(4).

[4]王海峰.2009年我国纺织服装产业进入战略调整期[J].国际贸易,2009,(2).

[5]马涛.欧盟阻击“中国制造”中国纺织行业寻求对策[J]. W TO经济导刊,2005,(6).

The Sino-Europe Textiles Trade Developm ent of the Present Situa tion and Coun term easures

Huang X iao-zhe
(Luoh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Co llege,Luohe 462000,China)

Now,China and Europe textiles trade developm ent has som e strengths and greater p rospects for developm ent,andm any p roblem s and risksaswell.A tp resent the scaleof the developm entof the rap id grow th of bilateral trade,The two econom iesare highly comp lem entary.In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environm ent,The“anti-dump ing”Sino-Europe textiles trade is still them ain p rob lem s in scientific assessm ent.China’s textiles and apparel industry to seize the opportunitiesof strategic ad justm ent,efforts to imp lem ent the strategy ofm arket diversification,A ctively p romote the sound developm entof Sino-Europe textiles trade.

textiles trade;developm en t status;p rob lem s;coun term easu res

book=16,ebook=57

F712

A

1003-4919(2010)10-0016-05

2010-08-19

黄晓喆(1973— ),女,河南漯河人,漯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猜你喜欢
中欧对华纺织品
2020中欧数学奥林匹克
自清洁纺织品的制备方法
美行业协会众声反对白宫新的对华关税威胁
第11届中欧数学奥林匹克(2017)
商务部:中方欢迎欧盟终止对华光伏双反措施
第七类直销产品猜想:纺织品能否“独立” ?
赣州港开通两趟中欧班列
ISPO2018春夏功能性纺织品流行趋势
建筑师行迹中欧
欧盟通过纺织品使用NPE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