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010-09-20 08:05屈永芳
中学英语之友·下(综合版) 2010年8期
关键词:主体作用主体教学活动

屈永芳

新课程教学要求的内涵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学会发展。提倡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成长条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个体认识的过程,同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求知识的习惯和能力。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相互结合,是根据教与学的辩证统一关系对教学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

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确立正确的教学观,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1.在英语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参与地位尤为重要

广大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知识的消极接受器,只有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实际活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充当“导演”,为学生布置他们感兴趣的“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聚精会神、主动参与、竭尽所能的为完成“任务”而主动积累、理解和实践。学生是在情感上的独立人,教师在任务活动中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密切注意并及时利用学生的眼神、表情及操练情况等反馈信息。要努力促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参加课堂操练的机会;要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发挥他们的潜能,使学生体会到主动学习带来的成功和喜悦。

二、确立正确的教学观

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使学生从“学会”转变成“会学”。培根说过:“学问并不把它们本身的用途教给我们,如何运用这些学问乃是学问以外的、学问以上的一种智慧。”

因此,教师不仅要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开启学生的心智,使它们有能力自己去获取更多的知识。当今世界瞬息万变,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更新,因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较知识的本身更为重要。

三、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创设活泼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营造轻松、愉快、活泼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教师的积极的情感(动机、自尊、自信、愉快或喜悦等)可以决定课堂的气氛,课堂气氛又影响着学生的情绪,而学生的情绪则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如果师生之间心灵相通,感情真挚,学生对教师就会更尊重,对教师的教学也更易接受。反之则会使学生觉得紧张,甚至产生焦虑情绪,给学生造成精神上的压抑感。

2.激励创新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日益加快,衡量一个人素质的主要标准不再仅仅是他占有知识的多少。国外学者指出,一个人在未来社会必须通过教育拥有三张“通行证”,即学术性通行证,职业性通行证,以及事业心和开拓技能(创造力)的通行证。人们不难获得一个共识:新的世纪更加强烈地呼唤着教学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特别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训练,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

四、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参与教学活动,为学生主体的体现提供机会。

在我国传统教学中,一贯重视知识传授,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这种传统的认识观把知识看成是一成不变的真理,现在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信息交流便捷快速,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日益广泛。因此,课堂教学不能完全依照课本和“教参”照本宣科,不能局限于教材的条条框框。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习过程,更是学生主体发展的全过程。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是通过教师所得到,还是自己主动探究得到的。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空间。在英语教学的各种活动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只是外因,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创造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标。过去教师惟恐自己讲解的不透,学生听的不明白,因而知识性灌输占去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很少,老师不自觉的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渐减。这种传统的英语教学的“主讲”、“主问”在新课程英语教学中已被否定,而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理念,也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了。英语课堂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的关键就是摆正教和学。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首先要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为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讲老师听和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的结构,从而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使学生能独立思考,主动求知敢想敢说,让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而获得能力的发展,学生在教学中的自由表现是对教学活动的主体参与。

参考文献:

1.《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孙松恩

2.《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谢再红

3.《英语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韩广治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钟启泉

猜你喜欢
主体作用主体教学活动
论碳审计主体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何谓“主体间性”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谈谈生物教学中的参与式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