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情感,提高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2010-09-20 08:05孙成玲
中学英语之友·下(综合版) 2010年8期
关键词:教室情感英语

孙成玲

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对自已的学习负责,能自我操纵学习,并主动而独立地获得英语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人有强烈的求知欲,会合理地安排自已的学习活动,擅于运用科学的方法独立学习,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并能及时评价学习结果。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能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而且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当然,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引导,需要长期有计划地培养。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学法教授克拉申曾指出,学习外语要集中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理解性输入;二是解决心理障碍问题。他认为情感因素起着过滤作用,学习的情感因素会阻碍或加速第二语言的心得。笔者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也深感到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没有学习兴趣就没有学习的动机和欲望。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才乐意学,只有乐意学,才有学习的主动性。

首先,我注意发现和收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设计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的素材。其次,我感到学生对情感的引发和兴趣的产生往往与一定的情景有关,而生动的教学情景能增强学生的内心体验,并能引起学生的愉快情绪和探索兴趣,有助于启迪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如:时态的教学,我让学生拿个苹果,举杯水,拿着把扫帚等,然后引导学生进行问答练习。

T: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S1:Im going to eat an apple.

T:What is he going to do?

Ss:He is going to eat an apple.

并和学生一起归纳一般将来时。其它时态的教学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如:few, a few, some, a lot of=many, too many, little, a little, some, lots of=much, too much。这些词汇的归纳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物品的数量(如:杯子里的水、桌子上的书)。这样学生印象深刻,容易掌握。再次,以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

满足心理安全和成就感的需要,减轻自主学习的心理障碍,增强学习自主学习的自信心。

每个学生对教师总是怀有一种复杂的心理:既渴望与教师融洽相处,博得教师的好感,又非常敬畏老师,害怕犯错而导致教师的斥责。每个学生都希望在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习,都需要有最大系数的安全感。而且中学生的自我发展处于模仿和探索时期,其行为的价值要受到师长和同龄人的肯定方能体现。每个学生都有一种充分发挥自己作用的内在需要,都希望自己得到认可和尊重,获得成就感。特别是后进生,肯定的越具体、越及时,越能引发他们的内驱力。满足学生的心理安全和成就感的需要,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的树立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首先: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民主性,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耐心倾听学生的见解和心声,允许他们有与众不同的想法,多给学生一些肯定的目光和鼓励的笑容,并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尝试和探索。

其次,加强小组学习。小组活动中,教师可以把时间精力平均分配给每个学生,从而真正关注全体学生及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小组就像一个家庭,能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克服害羞感、畏惧感。分小组适宜将优差生组合,以利于学习的顺利进行,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优生对差生的辅导作用。小组之间通过民主平等的交流结成学习的共同体,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小组合作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自己动脑、动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真正把“教室”变成了“学室”。

再次,积极评价,设置合理的奖励机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是有情感的。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只有积极、肯定的情感才能使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学习结果、反应等做出积极的评价,尤其应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多给予肯定、鼓励的评价,要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哪怕一点点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取消纯粹以考分来评估学习的做法,从学习态度、完成学习认知的过程、方法和成绩等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各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完成预定的任务,所有小组成员都会受到奖励,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这种成功体验又会促进小组成员在随后的学习任务中付出更多的努力,以获得进一步的满足。

满足审美需求,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爱美是人之天性。对于人生尚处于懵懂时期的学生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毫无瑕疵的、完美无缺的。如果教师能够不断地满足他们这方面的需要,就会给他们带来极大地信心和动力,从而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审美需求和成就感的满足,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首先,教师要展现自己的美好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美好形象的化身,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为人师表、注重形象对学生向往美好的心理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注意“三美”:(1)教态美。教师和蔼可亲、衣着整洁,能给学生以亲近感,给他们以勇气和信心,使他们感到与你相处是一种美的享受。(2)语言美。教师充满感情、热情的语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高低起伏的语调、婉转礼貌的语气、流畅而准确的发音,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美,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板书美。合理规范的设计、工整美观的书写、准确清晰的绘图、彩色粉笔的轻重点描,能使学生深切感受到美的存在。工整、美观的板书给他们以美的视觉享受,也有助于提高视觉效果。

其次,让教室文化走进学生的生活,把课堂布置得像一个英语的小岛。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可以引导和帮助学生充分发挥教室文化的作用,开辟“英语角”、读书沙龙、英语墙,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在教室里面的每一个角落,时时、处处都可以感受到英语的存在,使学生耳濡目染的都是英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在教学实践中,我想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足够的重视,着重于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不断培养、训练,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和提高。

猜你喜欢
教室情感英语
不要在教室打闹
情感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台上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