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培酮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60例临床观察

2010-10-03 14:04杜玉杰
实用临床医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兴奋剂利培精神科

杜玉杰

(临沧市精神病专科医院精神科,云南 临沧 677000)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最常见的儿童期行为障碍,是导致儿童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国外文献报道为0.09%~14.30%、国内文献报道为1.3%~13.4%[1-2]。患儿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个性缺陷,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和学习困难。在心理科门诊就医的患儿多以学习困难为第一主诉,成为家庭关注的中心问题。因此,对ADHD的治疗引起广泛重视。近年来,国内外有文献报道利培酮治疗ADHD有效[3-4]。本研究通过利培酮对ADHD的疗效观察,为ADHD的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在临沧市精神病专科医院门诊就诊的ADHD患儿为研究对象。入选条件: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Ⅲ)中 ADHD诊断标准;智商(IQ)≥85;Conners指数>10;病程≥6个月。排除条件:排除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期精神病、情绪障碍、品行障碍,以及心、肝、肾及神经系统等严重躯体疾病。符合入选、排除条件者60例,男 43例,女 17例;年龄 6~12岁,平均(8.2±1.8)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4.6年。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儿均采用利培酮(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号 :602014K8),起始剂量从 0.25 mg◦d-1起 ,逐渐增加剂量,于7~14 d内酌情(视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将剂量调整到治疗量0.5~2 mg◦d-1,1次◦d-1。疗程为12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不良反应评定标准

1) 对60例患儿治疗12周后查心电图、脑电图、血常规。

2) 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评定(Conners行为量表评分):选用48项的修订父母问卷[5],包括行为问题(行为因子)、学习问题(学习因子)、心身问题(躯体因子)、冲动-多动(多动因子)、焦虑(焦虑因子)、多动指数6个因子分及总分。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各评定1次,评价患儿的行为变化情况。

3) 疗效按文献[6]的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进行评定。

4) 不良反应按文献[6]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1) 临床疗效:60例患儿中,显著进步25例(41.7%),进步 28例(46.7%),无变化 7例(11.7%);总有效率88.3%。药物起效时间一般在6~13 d左右。

2) 60例患儿治疗12周后行为因子、学习因子、多动因子、多动指数、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1。

表1 60例患儿治疗前、治疗12周后 Conners行为量表评分的比较 ,分

表1 60例患儿治疗前、治疗12周后 Conners行为量表评分的比较 ,分

因子分类 治疗前(n=30) 治疗12周后(n=30) P行为因子 8.3±4.2 4.4±2.3 <0.01学习因子 8.5±1.3 5.3±1.6 <0.01躯体因子 1.3±1.4 1.1±1.3 >0.05多动因子 6.8±2.6 3.9±1.7 <0.01焦虑因子 3.1±1.6 1.1±1.2 >0.05多动指数 15.3±4.6 8.3±3.5 <0.01总分 49.1±15.9 28.5±13.1 <0.01

3) 不良反应:①轻度嗜睡(睡眠时间>12 h)22例(36.7%),尚未发现有终日思睡的病例。②锥体外系反应:19例(31.7%)出现轻度静坐不能和震颤,合并安坦治疗后即缓解。③体质量增加(<5 kg)12例(20.0%),无一例出现超过其标准体质量的20%。全部患儿的心、脑电图和血常规在治疗结束后复查均无异常发现。

3 讨论

目前,对ADHD的治疗主要为中枢神经兴奋剂。然而,此类药物虽具有较好的疗效,但由于兴奋剂如利他林等有诸多的不良反应,如焦虑激动、睡眠障碍、随用药时间的延长治疗效应减弱及症状反跳效应等,因而对兴奋剂的应用存在许多争议。加之精神兴奋剂如利他林等属于精神Ⅰ类药品,在使用上受限,给临床治疗带来不便,导致患儿中断用药,影响疗效。

以往研究表明,若不及时治疗,大约50%~80%的ADHD病例可一直持续到青春期,30%~50%将持续到成人期[7-8]。本研究结果显示,利培酮能够减轻ADHD症状,明显降低多动指数,治疗12周后行为因子、学习因子、多动因子、多动指数、总分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总有效率达88.3%。并且利培酮对兴奋性行为、思维紊乱、食欲低下及情绪症状等改善明显。

通过临床观察,利培酮治疗ADHD起效时间一般在6~13 d。不良反应主要有轻度嗜睡、体质量增加、轻度静坐不能和震颤,但易改善,较少影响患儿的生活和学习。因给药次数少(1次◦d-1),用药剂量小,故患儿的依从性较好。

总之,利培酮治疗ADHD具有疗效较好、安全性高、起效快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可作为治疗ADHD的药物之一。

[1]刘津,王玉凤.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进展[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34(4):247-249.

[2]林节.当前我国儿童精神病学面临的形式和任务[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34(2):69-71.

[3]Kewley G D.Risperidon in comorbid ADHD and ODD/CD[J].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1999,38(11):1327-1328.

[4]兰利明,薛漳.利培酮治疗注意缺陷障碍对照观察[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1,11(2):91-92.

[5]徐韬圆.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J].上海精神医学:精神科评定量表专辑,1990,新2(增刊):46-47.

[6]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35-136.

[7]王崴.理解与治疗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J].精神相关疾病论坛,2002(2):31-33.

[8]李荐中.儿童多动障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8-79.

猜你喜欢
兴奋剂利培精神科
我国兴奋剂刑事案件司法解释之评价研究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使命所向与危机消解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认知行为与利培酮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的临床疗效分析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2例临床观察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利培酮与阿立哌唑用于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参与式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