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患者应用外周静脉中心置管的效果观察

2010-10-03 14:04尹西峰
实用临床医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输液颅脑住院

尹西峰

(江西鄱阳湖医院护理部,江西 鄱阳 333104)

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外伤性疾病,疗程较长、后遗症与死亡率高。需要使用大量的高渗脱水剂及高渗性营养药物,钟点治疗多,且往往伴意识障碍、谵妄。有些患者早期就表现出外伤性癫,或并发应激性溃疡,用普通的钢针或留置针进行输液容易出现肿胀、渗漏或脱出折断,钟点治疗不能及时完成,或点滴速度达不到要求,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反复穿刺也易刺激患者导致烦躁。外周静脉中心置管(PICC)导管的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可以为患者提供中期或长期的用药通道,而且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调整流速,不容易堵管,并发症也少。江西鄱阳湖医院于2006年5月开始对颅脑损伤患者使用该技术,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4月至2008年6月本院收治42例颅脑损伤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2组。2006年5月至2008年6月收治21患者(治疗组),男15例,女6例,年龄15~42岁,平均年龄(34.5±1.02)岁;住院时间1~32 d,其中1例并发癫,2例并发应激性溃疡。2005年4月至2006年4月收治的21例(对照组),男16例,女 5例,年龄 17~50岁,平均年龄(43.21±1.5)岁;住院时间14~33 d,其中2例并发应激性溃疡。2组患者主要表现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颅高压表现,早期大多有烦躁、谵妄表现。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危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激素、脱水剂及白蛋白、脂肪乳等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PICC行PICC术,对照组给予一次性头皮钢针或套管针外周浅静脉穿刺。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①疗效。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CT示血肿吸收良好;好转:症状体征减轻,CT示血肿趋向吸收;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CT示血肿没吸收或增加;病情加重,甚至死亡。②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共18项),在患者出院前2 d由护理部发放、收回、综合分析评分后反馈至科室。评定为满意、一般、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好转)为91.76%(20/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72%(15/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例

2.2 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比较

治疗组满意意率90.5%(19/21)显著高于对照组52.4%(11/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例

2.3 2组患者输液反应比较

对照组患者静脉炎6例,合并感染2例;治疗组未发生静脉炎、血栓、感染等不良反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2组相关费用比较

治疗组相关费用(1836±13)元,对照组(2324±16)元,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5 2组住院天数比较

治疗组住院天数为(34.5±1.02)d,对照组为(43.21±1.5)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PICC使输液过程简单,工作效率高,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舒适度,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符合新时代的护理要求。

3.1 提高治愈率

颅脑损伤患者心理压力大,而消极的情绪会造成免疫力低下,而 PICC留置时间可达3个月以上[1],从根本上做到住院患者一针制及无针治疗,无痛技术的实现,从而降低患者的焦虑度。

3.2 降低病死率

3.3 减少输液反应

颅脑损伤患者使用的药物如甘露醇、脂肪乳、白蛋白、各种静脉营养液及含钾药物刺激性强,引起穿刺部位疼痛,易引发静脉炎。而PICC管是用一种特殊材料制成的,在血液温度下使用,导管更加柔软,对血管无刺激性,长期保留不易发生感染[3],不易与血管内物质融合发生反应凝血及细菌感染率极低。本研究中治疗组未见一例输液反应。

3.4 降低经济负担

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时间长,用药特殊,致使外周静脉给药成功率低。故而输液相关耗材增加,治疗费用高。PICC置管后只需要每周更换一次敷料,无需特殊护理,虽PICC管较贵,可后期材料费与治疗费均较少,总的输液相关费用降低,本研究结果也提示治疗组相关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

[1]沈建英,呼滨.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临床应用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0):75-76.

[2]张洪涛,马云富,杨永飞.甘露醇治疗颅内高压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4):44-45.

[3]张爱珍,李荣.PICC在重危病人抢救中的应用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3):276.

猜你喜欢
输液颅脑住院
妈妈住院了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颈枕输液袋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