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重大技术装备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十二五”预见

2010-10-19 07:38陆立军
浙江经济 2010年22期
关键词:技术装备十二五共性

文/陆立军

(作者为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本文系浙江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十一五”期间浙江省重大技术装备行业关键、共性技术调查及“十二五”技术预见》(编号:2008C25044)研究成果)

“ 十二五”时期是浙江省全面建设创新型省份和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

图/新华社战略机遇期。装备制造业尤其是重大技术装备制造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与突破,既是浙江省开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产业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要点,是加快浙江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由“制造大省”迈向“制造强省”的关键。笔者带领学术团队,采用德尔菲法调查,遴选出了“十二五”时期浙江省重大技术装备行业亟需突破的25项关键技术和10项共性技术。

当前的研发态势

长期以来,浙江省装备制造业以一般机械装备为主,与上海、江苏、山东等省市以及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在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发展上相对滞后,其重要原因就是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的瓶颈未能突破。鉴此,笔者带领学术团队于2009年下半年在全省范围开展了关于重大技术装备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问卷调查。以大中型装备制造企业为调查对象,涉及的行业主要包括重大关键及成套设备(如大型空分设备、工业汽轮机、大型工程机械等)、大型环保设备、节能新能源关键设备、新型纺织机械、高性能轻工机械、大型精密数控机床、汽车制造及关键零部件、船舶修造关键设备等。合计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3份。调查结果显示:

表1“十二五”期间浙江省重大技术装备行业亟需突破的25项关键技术

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成果显著。就制造技术水平而言,在273家样本企业中,8.05%的企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64.10%的企业处于国内先进水平,26.02%的企业处于国内平均水平,仅有1.83%的企业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从新产品产值率来看,2008年273家样本企业的平均新产品产值率为44.23%,其中25.49%的

企业在70%-100%之间,46.61%的企业新产品产值率在 30%-70%之间,22.31%的企业在10%-30%之间,新产品产值率低于10%的企业仅占5.59%。新产品产值率是衡量企业技术创新程度的重要标志,由此可见,浙江省重大技术装备行业技术创新成果丰硕,在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上取得了突破。

企业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关注度较高。273家样本企业中,对本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很关注的有235家,占86.08%;较关注的有34家,占12.45%;持无所谓态度的只有4家,仅占1.47%。其中,实际参与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和攻关(包括自主研发、联合开发等)的企业有241家,占88.6%。这表明,浙江省绝大多数装备制造企业高度重视在行业关键、共性技术上寻求突破。

企业研发载体较多,大部分构建了技术创新管理机制。273家样本企业中,83.51%的企业建有独立的研发机构或工程技术中心,65.2%的企业拥有不同级别的企业技术中心;54.81%的企业建立了技术创新管理机制且比较完善,40%的企业已建立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机制但尚不完善,只有5.19%的企业尚未建立技术创新管理机制。

自主研发是企业实现关键技术突破的主要途径,产学研联合是最佳研发模式。273家样本企业中,58%的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22%的企业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发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其余14%、6%的企业分别通过引进(购买)或与其他企业联合开发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这表明,自主研发和合作开发是装备制造业企业实现关键技术突破的两大主要方式,而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大大超过企业之间的合作。调查结果也显示,企业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模式首选为产学研联合,其次是相关企业组成技术联盟进行联合攻关,选择政府主导研发和高校、科研院所主导研发的企业较少,赞同上述四种研发模式的企业所占比例分别为70.37%、22.59%、10.37%、7.41%。

高级研发人才不足是制约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突破的主要原因。重大技术装备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人才是关键。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73家样本企业拥有的副高职称以上技术研发人员占研发人员总数的比重仅为11.88%,其中拥有0-5名副高职称以上技术研发人员的企业占44.63%,拥有6-15名的企业占32.42%,两者合计占77.05%。可见,浙江省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高级研发人员团队规模主要集中在15人以内,尤其是领导人物的数量和水平与先进省市的高技术企业相比,距离甚远。调查结果还显示,56.03%的企业认为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研发人员紧缺;53%的企业最迫切需求的是高级研发人员,其次是高级管理人员和熟练技术工人;部分企业甚至面临高级人才难以引进与人才流失并存的困境。

行业协会对推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作用亟待发掘。273家样本企业中,仅有25%的企业认为当地行业协会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中发挥了较大作用,其余分别有36.76%、38.24%的企业认为行业协会发挥的作用不大或亟待发掘。另据省民政厅对全省行业协会的评估,全省5家5A级行业协会分别为皮革、保险、建筑业、自行车、服装行业协会,4家4A级行业协会分别为水泥、水产流通与加工、银行业、农业机械工业行业协会,均未涉及重大技术装备行业。行业协会往往集中了一批技术专家、高级管理人才,以及一大批熟悉本行业发展情况、居行业前列的企业家,在推动浙江重大技术装备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中,行业协会的作用不可忽视。

“十二五”关键技术预见

笔者带领学术团队先后开展了两轮德尔菲法调查。通过对浙江省重大技术装备行业各子领域内备选关键技术的汇总分析,参照函询专家的“赞同度”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并结合实地调研、企业问卷分析及专家讨论结果进行适当的修正和处理,最终从备选的40项关键技术中遴选出25项,作为“十二五”期间浙江省亟需加强研发、取得突破的关键技术。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将技术预见获得的25项关键技术按应用的指向,分配到重大技术装备行业的如下6个子领域:(1)重大关键及成套设备(6项),(2)环保与新能源装备(4项),(3)纺织机械(4项),(4)轻工机械及数控机床(5项),(5)汽车制造(2项),(6)船舶修造(4项)。与此同时,汇总专家对各项技术的“技术水平(差距)”和“建议研发方式”的判断,得出回函专家对这两个指标稳定性的判断结果(如表1所示)。

表2“十二五”期间浙江省重大技术装备行业亟需突破的共性技术

“十二五”共性技术预见

共性技术介于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之间,不一定直接面向市场,但对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基本特点是基础性、开放性、外部性和关联性等。因此,对浙江重大技术装备行业共性技术进行预见,重点应关注技术关联度和产业关联度。我们在实地访谈和企业问卷的基础上首先筛选、归纳整理出15项备选共性技术,然后结合第二轮德尔菲法专家调查对“今后浙江是否亟需加强该共性技术研发”的判断,遴选出浙江省“十二五”期间重大技术装备行业亟需突破的10项共性技术。

为了进行分析和遴选,我们假定某一共性技术的技术关联度和产业关联度同等重要,即定义共性技术的重要度为:重要度=技术关联度×0.5+产业关联度×0.5。其中,技术关联度和产业关联度依据对该共性技术关联度进行判断的专家占回函专家人数的比例,按照多数原则来确定,其赋值为:“很大”=2,“较大”=1,“不大”=0。在此基础上,界定各共性技术的权数,即:权数=重要度×回函专家对该共性技术的赞同度(即认为“今后浙江亟需加强该共性技术研发”的专家占回函专家人数的比例)。权数越高,表明越需加强研发。经过统计分析,将同时满足高重要度和高赞同度的前10项作为“十二五”时期浙江省重大技术装备行业亟需突破的共性技术(详见表2)。

猜你喜欢
技术装备十二五共性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
共性
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目录
“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引领和推动共性使能技术在中小企业推广应用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
雷锋精神与辽宁精神的共性研究
合成洗涤剂工业技术装备的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