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滑冰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常用生理生化指标及应用

2010-12-08 06:08孙树滨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肌酸激酶尿蛋白机能

孙树滨

(哈尔滨理工大学 体育教研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速度滑冰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常用生理生化指标及应用

孙树滨

(哈尔滨理工大学 体育教研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文章依据速度滑冰运动项目的特点,选取心率、最大摄氧量、血尿素、血红蛋白、血乳酸、血清肌酸激酶、血睾酮/皮质醇等生理生化指标来评定速度滑冰运动员身体机能,为科学评价、监控速度滑冰运动员体能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速度滑冰;机能评定;生理、生化指标

速度滑冰是一项比赛滑行速度的冰上体育运动,集力速度、耐力、技战术于一体的体能主导类周期速度性项目,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在其整体竞技能力中起到决定性作用。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对速度滑冰运动员的体能要求越来越高。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手段最大限度的发展其体能,成为提高其整体竞技能力水平的关键。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监控、评定运动员的机能状况成为体能训练中重要的课题。为今后速度滑冰运动员的训练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更好的进行科学训练打下基础。

1 基本指标的应用

1.1 心率(HR)

心率是用来反映运动强度和生理负荷量以及体内代谢情况的一项常用生理指标。在运动实践中,测定安静时、运动中、运动后的心率,能够为速滑运动员在训练期间的运动机能、运动负荷和强度、训练水平等多方面提供反馈信息。基础心率是了解运动员机体机能状态及运动量适宜程度的简易指标[1],在训练期间基础心率如有突然上升,增加10~12次/min,并持续2天以上,表明运动员对训练负荷反应较大,机能状态下降,应适当调整训练量;运动后心率的恢复速度和程度,可衡量运动员对训练负荷的适应水平或身体机能状况。

1.2 最大摄氧量(VO2max)

最大摄氧量反映了运动员氧运输系统的工作能力,是评价速滑运动员有氧能力的重要生理指标之一。我国优秀男、女速滑运动员功率自行车上测得的VO2max 分别达到60-65ml/kg、50-55 ml/kg略低于国外优秀速滑运动员[2]。黄丽敏[3]等研究表明系统的速滑训练能够提高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值,但幅度很小,提示应重视速滑运动员选材。张云[4]、吕丹[5]等通过测定优秀速滑运动员最大摄氧量,指出最大摄氧量与运动成绩关系密切。

2 血液指标的应用

2.1 血尿素(BUN)

血尿素是体内蛋白质和氨基酸等物分解代谢的终末产物,可作为反映机体疲劳程度和评定机能状态的重要指标,血尿素水平的变化与运动负荷量和强度有关。优秀速滑运动员安静时血液中BUN水平与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晨起血尿素值在24-40 mg/ dl 范围,在一个阶段内(2周左右)该指标保持相对稳定在30mg/dl是获得良好运动状态的前提条件[6],因此该指标是评定竞技状态的首选指标。郑锡明等[7]研究表明:速滑运动训练中血尿素含量与运动负荷大小及时间长短有关,BUN指标还可预防速滑运动员过度疲劳的产生:当血尿素男子低于45mg/dl,女子低于35mg/dl时,运动员可以进行正常训练,当血尿素男子在45-49 mg/dl,女子在40-44 mg/dl时,表明运动员机体有一定程度的疲劳积累,应适当调整训练内容,当血尿素男子大于50 mg/dl,女子大于45 mg/dl时,表明运动员机体有相当程度的疲劳积累,应调整训练,积极性休息以消除运动员过度疲劳。

2.2 血红蛋白(HB)

血红蛋白反映速滑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血液携带氧的能力,是机能评定的重要指标[2],在运动员营养评定中,通过测定血红蛋白了解运动员的营养状况,以及机体是否处于贫血状态。在营养补充不变的前提下,血红蛋白的变化显著依赖于运动量的变化,而与训练强度的联系不很明显,并常常出现对运动量影响的滞后性,一般滞后周期为一周左右。运动员在疲劳或过度训练早期常见运动性贫血,男运动员Hb低于120g/L,女运动员低于110g/L时,可诊断为运动性贫血,从而导致运动能力下降。在运动员营养不良时,血红蛋白的含量也会下降。因此,血红蛋白值可以作为运动员机能评定的重要血液指标之一,应定期地对运动员进行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严力等研究认为[8],速滑运动员的血红蛋白控制在适中水平并在赛前一段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在本人最高水平的90%以上,它将有利于运动员发挥运动水平。

2.3 血乳酸(BLA)

血乳酸是控制训练强度、评定运动员对运动训练的适应能力和预测运动成绩的一项有效指标。血乳酸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运动员无氧能力,故定期的测定能够反映运动员无氧能力的提高程度与训练效果[9],同时在耐力训练中可以用于评定运动员有氧耐力水平和指示适宜的运动强度。通过长期训练,可使人体耐乳酸的能力得到提高。训练水平高的运动员在进行亚极量运动时血乳酸浓度没有一般人增加的明显,在进行最大强度运动时,血乳酸浓度比一般人高,在进行衰竭运动时,浓度可到32mmol/L,在进行耐力运动时,血乳酸浓度可达14.6 mmol/L。

2.4 肌酸激酶(CK)

血清CK的变化可作为评定肌肉承受刺激和骨骼肌微细损伤及其适应与恢复的敏感生化指标。优秀速滑运动员安静时血液中CK水平与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但性别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男运动员高于女运动员。利用血清肌酸激酶监控速滑运动员的训练强度,不但能判断运动疲劳,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还能有效地挖掘人体的运动潜力,提高竞技能力。在赛前采用血清肌酸激酶监控速滑运动员的训练强度,可以确保运动员以最佳机能状态参加比赛,正常发挥其运动水平,创造出优秀成绩。吕蕴光等[10]研究表明:血清肌酸激酶指标在300U/L以下时机能状态良好,建议在大赛前一天尽量将运动员血清肌酸激酶指标控制在300U/L以下;血清肌酸激酶指标在300U/ L-500U/L机能状态一般,平时训练经过调整后要进行一般强度训练时,血清肌酸激酶指标应控制在这一水平,如要安排较大强度的训练课,建议继续调整,直到血清肌酸激酶指标在300U/L以下;血清肌酸激酶指标在500 U/L以上,状态较差,应连续监测该名运动员的血清肌酸激酶指标,同时建议酌情安排训练计划,直至血清肌酸激酶指标下降到500U/L以下,如果血清肌酸激酶指标在500U/L以上持续不下,要结合其它指标综合评定身体机能状况。

2.5 血清睾酮/皮质醇 (T/C)

T/C测定两者的比值,可以了解体内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平衡状态,是目前公认的监测过度训练、疲劳恢复状态的最灵敏的指标。大量的研究表明,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提高,通常会伴随着T/C比值的提高;而在持续大强度训练期后,运动员出现疲劳积累,此时T/C比值明显下降;而在调整期后,运动员机能状态良好,疲劳得到消除,会伴随着T/C比值的提高。在实践中,可以定期测试速滑运动员安静状况下血中T/C比值,用以监控速滑运动员的机能状况。可在阶段性训练前测晨起值,作为基础值,然后在阶段性训练中根据需要定期测定晨起值,与基础值进行比较,反映机体总的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的平衡状况,如果血清T/C比值出现大幅度降低,则有可能是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不利于运动员消除疲劳,需要对运动员加强营养等恢复手段,以免发展为过度训练。

3 尿液指标的应用

3.1 尿蛋白(PRO)

运动引起肾小球的滤过率增加,使机体一些大分子物质进入尿液中,因此运动后对尿液的生化分析有助于了解训练负荷强度和运动员机能状态。运动后尿蛋白的数量和运动量有关,尤其和强度关系最大,因而可由尿蛋白出现的数量来评定运动量,特别是评定运动强度。在大运动量训练过程中,开始运动员身体不适应,尿蛋白的排出量增多,如继续坚持一阶段训练后,在完成相同强度的训练时尿蛋白的排出就会减少,这是运动员机能状况适应的表现;如尿蛋白不减少反而增加时,则可能是运动员身体状态不良的表现,应酌减运动强度或运动量。同一个体在完成相近的运动量或相同项目的比赛时,尿蛋白的数量相对稳定。当训练水平提高时,尿蛋白的数量就减少;当身体机能下降时尿蛋白的排出就增加,故当尿蛋白的排出量在运动后突然增加时(3~4倍),有可能的原因是运动员身体机能下降。

3.2 尿胆原(URO)

尿胆原是血红蛋白的分解代谢产物,在大运动负荷时,运动员体内溶血增多,尿胆原排出量增加。故运动员血红蛋白下降,尿胆原上升是机能水平下降的表现。在训练中,若在一周中血红蛋白稳定或上升,晨尿胆原变化不大是对训练负荷适应,机能好的表现。如血红蛋白下降,尿胆原上升则应减运动负荷,调整训练计划。在训练期间,常把尿蛋白、尿胆原等做为生化监测指标,当晨尿中尿胆原高于正常范围,并伴有尿蛋白出现,说明运动员机体有疲劳迹象。在训练期间,对尿生化指标的评定中,既要对几个指标综合分析鉴别,又要考虑到运动员的个体差异变化。

4 结 语

综上所述,评定优秀速滑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指标中,常用且比较重要的为:心率、最大摄氧量、血红蛋白、血尿素、血乳酸、血清肌酸激酶和血睾酮/皮质醇等。只有通过多项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与综合分析,才能使训练科学化,正确地诊断运动疲劳的程度及机体恢复情况,及时了解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对防治过度训练和运动损伤有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更好的提高运动能力。

[1]张爱军,牛 洁.心率监控在科学训练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3, 2 (1) : 17-19.

[2]严 力,刘贵宝,陈小平,等.认识速度滑冰项目规律的科研进程—短道速滑、速滑训练探索之七[J].冰雪运动, 2004, (5) : 1-3.

[3]黄丽敏,高秋平.对不同年龄速滑运动员最大摄氧量值的探讨[J].冰雪运动, 2000, (3) : 30-31.

[4]张 云,商立新,杨忠杰,等.速滑运动员薛瑞红、王曼丽身体机能测试浅析[J].冰雪运动, 1996, (3) : 43-44.

[5]吕 丹,吕 彤,穆 易.优秀速滑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测定与分析[J].冰雪运动, 1998, (3) : 8-9.

[6]陈 蕤,卢亚君,刘 丽.对优秀速滑短距离运动员王曼利和于凤桐血尿素值的监测及比赛成绩的研究[J].冰雪运动, 2005, (2) : 38-39.

[7]郑锡明,高维纬,齐维义,等.血尿素在速滑运动训练中预防过度疲劳的应用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1995, (2) : 9-12.

[8]严 力,刘文娟,李红育,等.对备战十冬会我省短道速滑重点运动员进行多维生物学监控的攻关研究—短道速滑、速滑训练探索之六[J].冰雪运动, 2003, (3) : 24-25.

[9]王 红,刘印民.对短道速滑运动员训练生化指标变化的再探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4, 20 (4) :42-43.

[10]吕蕴光,李占伟,范秀彬. 利用血清肌酸激酶监控优秀速度滑冰运动员王菲、高雪峰运动能力的研究[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4, 22 (2) : 132-133.

Commonly Used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icator of Functional Diagnosis in Speed Skating Athletes

SUN Shu-bin
(Harbin Institue of Physical Education Graduate of Harbin, Harbin 150080, Heilongjiang China)

Based on the feature of speed skating, the paper demostrates that heart rate, maximal oxygen uptake, blood urea, hemoglobin, serum lactate, serum creatine kinase, blood testosterone /cortisol are important indexes of evaluating the body function status of the speed skating athletes. It demostrates the athletes' body function so that to formulat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methods of body function evaluation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to improve exercise capacity of the athletes.

speed skating;function assessment;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icator

G804.49

A Article ID: 1008-2808(2010)03-0022-03

book=2010,ebook=160

G804.49

A

1008-2808(2010)03-0022-03

2010-03-21;

2010-06-20

孙树滨(1979-),男,讲师,学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肌酸激酶尿蛋白机能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加压训练对人体机能的影响研究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尿蛋白偏高如何诊断治疗
探讨心力衰竭治疗前后心肌酶、cTnT、CRP水平的变化
1例脑梗死合并肌酸激酶升高患者病例分析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对比研究
每月新鲜
刑法机能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