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下的体育一体化思考

2010-12-08 06:08李国岳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珠三角纲要

李国岳

(广东金融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1)

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下的体育一体化思考

李国岳

(广东金融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1)

随着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和落实,体育一体化建设必将成为其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文章通过对体育思想、体育文化、体育基地和体育人才等层面的思考,进一步分析了体育一体化建设的特征,旨为珠三角体育新一轮改革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珠江三角洲;发展规划纲要;一体化;体育资源

1 珠三角体育一体化的背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珠江三角洲体育人充分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推行以市场为取向的体育改革,建立起体育经济的基本框架,成为体育市场化程度较高、体育市场体系较完备的地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体育正处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既面临严峻挑战,也孕育着重大机遇。《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引起了社会的震动,吹响了珠三角地区再次腾飞的号角,整个珠三角地区正在实行战略性结构调整,体育资源也随之在进一步整合和优化,体育发展的强大引擎正在启动。以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等市为主体的新一轮区域发展浪潮中,随着地区体育人口和体育经济要素的高度聚集,体育社会化水平的快速提高,体育经济体系和体育服务体系的更加开放,珠三角的体育必然要面临资源整合的严峻挑战。在新的形势下,珠三角体育必须牢牢抓住纲要实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主动顺应体育发展的潮流,紧紧扣住时代发展的脉搏,力创体育发展的后劲,赢得自身的持续发展,在区域协调发展及其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中更好地肩负起体育的神圣使命,必然是珠江三角洲体育所要承担的历史重任。体育“一体化”建设正是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所提出的体育改革发展的方式,是当前珠三角地区体育发展不可回避的热点问题[1]。

2 珠三角体育一体化的内容

珠江三角洲体育“一体化”是指区域内各市之间通过资源整合所形成的具有较强综合体育发展实力的“化合体”,是一个区域内体育建设协调发展的操作一体化,是一种被赋予了新的运行机制的实质性融合和新体系构建,涉及体育思想、体育文化、体育基地建设、体育组织制度以及体育人力资源等许多重要而复杂的层面,对珠江三角洲的体育协同效应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2.1 体育思想一体化

体育思想是一个区域经过长期的体育实践,历史地积淀、选择、凝炼、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属于一个区域精神层面的东西。体育思想既是区域血脉渊源的沿袭,又是时代气息的催生;既是历史价值的反映,又是时代价值的反映,是区域体育的价值追求和内在灵魂。体育思想一体化,就是通过落实规划纲要统一确定区域的体育理念。这一确定,意味着珠三角曾经拥有的相对固化的传统体育思想的放弃和一种全新体育思想的诞生,珠江三角洲体育的价值追求将得到统一的塑造和确立,由此决定的体育目标、体育模式、体育特色等方面也将随之发生改变。这种突变,既是对原区域内各市体育思想的一种扬弃,又是对原原区域内各市体育思想的一种新的提升;既保留区域内各市体育思想的特色,又再现区域内各市体育思想的精髓。但是,这种体育思想一体化,对于区域内任何一个市的体育来说,要其放弃和改变长期历史积淀的体育思想是十分困难的。面对固有的体育思想的丧失和全新体育思想的出现,区域内任何一个市的体育活动主体在心理上都需要经过拒绝、沉默、接受、适应、融入等几个漫长的阵痛过程。固有的精神动力的丧失,体育活动主体不仅表现在精神层面的不适应,也将会导致物质层面的不适应[2]。体育思想的融合,需要较长的时间完成,落实珠江三角洲规划纲要提出的体育一体化建设为此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2.2 体育文化一体化

体育文化一体化是珠江三角洲每个区域成员以独特的视野构成的复合性整体,它包括体育知识、体育氛围、体育价值、体育信念及其他一切独特的体育能力和体育习惯,通过比较分析、沟通融合、创新再造三个整合阶段,利用体育摄入和体育同化这两种方式,将体育活动主体的体育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自觉、不自觉地发生位移,即体育文化的提升。体育摄入是体育活动主体能够相互平等地交流自己的体育文化,对任何一方改变自己的文化不具有强迫性;而体育同化则是体育文化具有明显优势的一个区域成员,带有完全控制性地将其体育文化往另一区域渗透。然而,体育文化形成于一个相对独立的特有环境内,对珠江三角洲每个区域成员的影响是隐性的和潜在的,但又是十分重要的。所以,珠江三角洲各区域成员的体育文化无论是选择性摄入还是控制性同化,都必然导致区域原有体育文化功能在一定环境下的失调或者不适应,继而存在两个或者多个差异明显的体育文化。这种差异的结果将直接导致不同性质的体育文化在传播和彼此接触过程中的对抗,即体育文化冲突。

2.3 体育基地一体化

组建以品牌项目、带头项目、支撑项目、相关项目为内容的体育基地是实现珠江三角洲体育项目优化组合,使基地建设从传统的规模发展向注重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体育基地结构建设的先进性、科学性是珠江三角洲体育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是产生珠江三角洲地区体育结构性效益的重中之重[3]。体育基地建设一体化就是通过消除各个区域成员重复设置的体育基地,建立一种区域体育融合状态。这种状态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体育交叉、渗透、互补和综合提供了可能,也为人财物等体育资源的重组和合理利用以及提高体育资源的利用率提供了可能,有利于珠江三角洲地区通过基地调整和重新布局构建合理的体育基地结构。但是,不是任何体育基地都可以互相渗透和相互交叉,发展新基地与组织新型交叉基地需要一定的时间,基地并列和叠加并不能自然地使区域体育融合,营造不同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需求方式的互动氛围不会一蹴而就,因而基地整合的起步阶段将不可避免地处于一个长期积累经验的过程。体育基地建设一体化,要求体育基地建设的内容必须符合交叉、互补、融合的条件,这样的一体化才有利于建立合理的体育结构。

2.4 体育制度一体化

体育组织制度一体化是通过打破珠江三角洲各区域成员原有的均衡,重新建立的一种网络式的、有序统一的体育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利益保障体系,以使珠江三角洲各区域成员的体育尽快实现稳定运转。这种组织制度的整合,需要调整目标的支撑。体育组织机构的调整目标取决于现代体育的使命和珠江三角洲体育总体发展战略,并不是只作简单的人员调整,而是要面对各区域的实际情况,根据各区域的功能定位,科学地划分体育管理的层级,合理地设置体育管理机构,以保证融合一个结构完善、运行有序的体育有机整体,实现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体育组织制度一体化,强调的是体育制度的到位、科学、统一,并不是分界而治,使体育活动主体失去应有的导向和约束。但任何一个区域都有一种相对封闭而完整的体育网络式结构,以一定的体育行为规范创造、维持着一种特殊的相对稳定的关系。这种长期固化的体育组织制度,易与区域特定的体育思想、体育文化等精神层面的价值追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外在因素在其自身强大抗干扰能力合力的影响下无法介入,从而形成了一种相对比较封闭的体育“超稳定均衡”,容易使体育组织制度的整合囿于一种组织结构的重新建立,从而导致体育组织缺乏生命力和创造力[4]。从长期来看,体育组织制度的任务是使珠江三角洲各区域成员在可接受、认可的时间内和全成本核算约束下,从体育组织机构和体育文化等方面达到一体化运转;从现实来看,体育组织制度的任务是指珠江三角洲各区域成员在很短时间内和全成本核算约束下从体育组织机构和体育文化等方面迅速达到一体化的运转状态。但是,在一段时间内,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同区域原有的体育价值观念和习惯了的体育方式、既得利益也会构成珠江三角洲各区域体育组织机构设置、管理制度调整等方面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体育资源整合和管理的障碍。

2.5 体育人才一体化

体育人力资源一体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了追求体育团队功效,通过对体育研发团队、体育教育团队和体育管理团队三个人力资本核心层面的整合,把“体育知识分子”即体育人才作为资本来运作的知识动态系统。这种体育知识生产力的运作过程,包括人力资源的利用、人力资源的存量、知识积累程度等方面的综合因素。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同区域体育综合实力的差距,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体育人力资源的质和量的差别。体育人才一体化,就是充分实现体育人力资源的价值和人的价值,让体育活动主体能够获得发挥其才能的机会与平台,提高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贡献率。但是就体育活动主体的内在需求来说,不同体育群体有不同的需要,与其相对应的体育资源因素也是不尽相同,这就加大了体育人力资源整合的难度[5]。如果体育活动主体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同区域提供的“内部创业”的机会条件和平台不满意,那么其体育人力资源的价值也无法实现,将会导致体育人才的流失。因此,体育人才一体化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奉行以人为中心的能动性管理,寻求“人”与体育工作相适应,承认人的需要是人的行为出发点、基础和根本原因,尊重个人追求的内在价值的自我实现和个人的选择,关心人的自我进取,同时也考虑珠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利益和体育目标的实现。

3 结 语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珠江三角洲的体育资源重组与改进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体育改革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体育项目的渗透、融合和结构优化,达到合理配置体育资源、提高体育效益成为可能。但纲要仅仅为体育创造了一个发展的条件,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契机,体育一体化的最终效果取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领导的观念转变和全体体育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改革发展是一个探索和循序渐进的过程,珠江三角洲地区体育一体化建设务必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从宏观上把握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体育效益。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1-58.

[2]林向阳. 我国区域体育协调与共同发展的理论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4, (4) : 46-48.

[3]汪广茂.建设体育强省与区域体育协调发展战略的理论思考——广东省体育现状与发展展望 [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5 , (1) : 27-31; 67.

[4]陆小聪.建立互动机制 构建长江三角洲体育圈[J].体育科研, 2004, (1) : 8-9.

[5]丛湖平,张爱华,朱建清.论我国东部省份体育产业区域发展模式的构建[J].体育科学, 2004, (12) : 14-18; 42.

Study on Sports Integration in Process of Realization of Zhujiang Delta Development Plan

LI Guo-yu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Guangzhou 510521, Gangdong China)

With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Zhujiang Delta Development Plan, sports integration will certainly be the important research content i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is region.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theory basis for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 Zhujiang Delta, this essay focuses on the aspect of sports thoughts, sports culture, sports bases and athletic talents and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sports integration.

Zhujiang delta;Development plan;Integration;Sports resources

G812.7

A Article ID: 1008-2808(2010)03-0035-03

book=2010,ebook=145

G812.7

A

1008-2808(2010)03-0035-03

2010-05-24;

2010-06-01

李国岳(1970-),男,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经济与社会体育理论。

猜你喜欢
珠江三角洲珠三角纲要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外来人口政策迭代研究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养殖面积逐年减少!珠三角这条鱼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渔民都不愿养殖它?
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港珠澳大桥驱动下珠江两岸经济关联格局演变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会展行业鼓励性政策研究
珠三角企业营销团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