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行为失范现状及其调控对策研究

2010-12-12 10:15林立新王清生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传统型体育教师维度

林立新 , 王清生

(莆田学院 体育系,福建 莆田 351100)

体育教师行为失范现状及其调控对策研究

林立新 , 王清生

(莆田学院 体育系,福建 莆田 351100)

通过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调查体育教师行为失范的现状并透视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结果显示:体育教师的教育行为总体上是符合教育要求和教育规律的;情感型失范、目的取向型失范、价值取向型失范、传统型失范四个维度均成显著性相关;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任教年段在个别维度上有显著差异存在,而不同年龄、不同学历在各维度上均无差异存在. 提出重视师德教育、转变教育理念、增强法制观念、健全监督机制、营造良好氛围等方面调控体育教师失范行为的建议.

体育教师;行为失范;差异检验;调控对策

教师行为失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其教育对象所发生的各种有违教育要求和教育规律、可能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那些不适应的或不良的言行. 近年来,在一些学校,体育教师失范行为有日渐增多的趋势,严重损害了体育教师的集体形象和职业声望. 因此,加强对体育教师失范行为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于体育教师行为失范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以及因果联系呈复杂多样,所以对体育教师行为失范的研究一直是个薄弱环节. 多数研究拘泥于理论描述,而缺少实证材料. 本研究把问卷调查和理论分析相结合,通过对福建省体育教师的测试与考察,探讨体育教师行为失范的基本特征,寻找其产生的根本原因,从而为预防与矫正体育教师行为失范,加强与改进体育教师教育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1 研究方法与对象

1.1 研究方法

1.1.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大量有关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法学类书籍,并通过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库收集了大量有关教师教育行为的相关学术论文,给本文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

1.1.2 问卷调查法

由于体育教师行为失范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五花八门,所以很难归类. 本课题在综合文献、开放性问卷和教师、学生访谈的基础上,参照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并依据韦伯所提出的关于社会行为的“理想类型”的理论概括,对目前带有普遍性的体育教师失范行为进行分析,编制了《体育教师行为失范调查问卷》.问卷分为四个层面,分别为目的取向型失范、价值取向型失范、情感型失范、传统型失范[1]. 问卷采用李克特式量表法,量表填答方式以 5点式计分的方式,由“非常不符合、不符合、基本符合、符合、非常符合”五个选项构成,分别记5、4、3、2、1. 问卷经过专家校正后进行预测,经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后形成41个条目. 然后对问卷的信度、效度进行检验,得出问卷的同质性信度a系数为0.920、重测信度为0.825、问卷的各因素之间的相关都在0.238~0.549之间,没有重叠性高的因素,验证了本问卷的建构效度. 由此可知问卷信度、效度良好,问卷可以用于实际研究.

1.1.3 访谈法

考虑到问卷调查的局限性,本研究还访谈有关专家、部分体育教师和学生,以获得第一手资料,他们的观点作为本研究的参考.

1.1.4 数理统计法

在问卷调查获取数据的基础上,通过 SPSS13.0对体育教师行为失范的各个层面进行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

1.2 研究对象

调查福建省九个地市共118所学校,共发放660份问卷,收回591份,有效问卷539份,问卷回收率为89.5%,有效率为91.2%. 其中男体育教师358人,女体育教师181人.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教师行为失范各维度得分情况

为了解体育教师各维度失范的情况,对回收问卷进行统计,体育教师行为失范的各个维度按每题平均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传统型失范、目的取向型失范、价值型失范、情感型失范(见表1).

表1 体育教师行为失范各维度描述统计(Descriptive)

从表1可知:体育教师行为失范各维度的每题得分平均值都小于理论中位数3,说明体育教师的教育行为总体上是符合教育要求和教育规律的,体育教师失范行为不占主流. 其中,传统型失范每题平均得分最高,其次是目的取向型失范. 说明体育教师在传统型失范、目的取向型失范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

2.1.1 传统型失范主要原因

不少体育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当教师不过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只是一种职业,疏于对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注重深层次的教育素质的养成,教学实践中又不注意积累教学经验. 这种片面的认识导致的结果之一就是不少体育教师只知传授知识和技能,而忽略“育人”的职责,甚至就根本抛弃这一职责. 另外,从师生关系上讲,有些体育教师死守“师道尊严”老观念,认为学生尊师是第一位的,教师爱生则是第二位的,教师爱生要以学生尊师为条件,没有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平等的人,没有把学生当作是和自己一样有人的尊严和权利的人,没有认识到自己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朋友、楷模、教学的研究者、反思者,而搞封建家长制式的教育方式,过分强调教师的威严,对学生尖酸刻薄,以势压人,用蛮横、恫吓来维护所谓的“师道尊严”. 这些封建的观念是导致体育教师传统型失范的主要原因.

2.1.2 目的型失范主要原因

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使部分体育教师陷入个人主义的泥潭,部分体育教师过分强调个人本位,注重个人利益而不顾集体利益,注重自身利益而不顾他人利益,狭隘地将所获经济利益的多少与工作量紧密挂钩,或过多地将自己的经济利益与同事的、或其他行业员工的经济利益进行比较. 不适当地把竞争手段运用到名利的争夺上,为了个人的享乐、自由,为了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不惜牺牲学生、家长、同行的利益,甚至贬低他人的名声、损害他人的利益. 这种唯利是图,唯我至上的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导致部分体育教师目的取向的失范. 2.2体育教师行为失范的差异检验

2.2.1 不同性别体育教师行为失范的差异(T)检验

经检验,在行为失范的情感型失范、目的取向型失范、传统型失范的三个维度上,男性体育教师的得分都高于女性体育教师,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而在价值取向型失范的维度上,男女体育教师的得分相差无几,并且也不具差异. 见表2.

在行为失范的各个维度上,除价值取向型失范外,其它三个维度男性体育教师的得分都明显高于女性体育教师,而且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这说明男性体育教师发生行为失范的程度高于女性体育教师.

情感型失范维度男女的显著差异,可能与男女教师在人格上的差异有关. 一般来说,男教师在沟通能力上不如女教师强,在处理学生问题上也不如女教师细致、有耐心. 而女教师比较温柔,比较耐心,比较冷静,具有亲和力,能够容忍学生犯错 .

表2 不同性别体育教师行为失范的差异(T)检验

目的取向型失范维度男女的显著差异,说明在市场经济竞争大潮中,给男体育教师带来的消极影响相对多一点,使他们在教学和训练中就不能把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或不安于现状或寻找第二职业等办法实现自我的满足. 表现为在教学和训练中不能尽职尽责、不能热爱学生,其教育达不到教书肓人的效果.

传统型失范维度男女的显著差异,主要在于男体育教师表现出来的厌岗怠业、治学松懈比女体育教师相对严重. 说明男体育教师缺乏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表现在懒于看书学习、工作得过且过、不认真遵守劳动纪律等. 导致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陈旧的问题较为常见.

2.2.2 不同年龄段体育教师行为失范的差异(F)检验

对不同年龄段的体育教师行为失范的各个维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四个维度不同年龄层次的体育教师之间不具差异. 其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段的体育教师行为失范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表4 不同地区体育教师行为失范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在进行调查前,我们曾认为,年轻体育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和管理学生的技巧,而且日常工作量比老教师大许多,所以在课堂上遇到难以处理的问题时难免情绪急躁,用非理性行为解决问题,这些有可能会造成青年体育教师行为失范更为广泛. 但表 3调查的结果并不完全支持我们的想法. 这可能是各年龄段的体育教师都能较好发挥本年龄段的教学及工作优势,弥补教育教学上的不足.

2.2.3 不同地区体育教师行为失范的差异(F)检验

对不同地区体育教师行为失范的各个维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 4. 从方差分析结果可知:不同地区的体育教师行为失范在目的取向型失范、价值取向型失范、传统型失范上没有差异存在,而在情感型失范上存在显著差异,其F值=4.782**,所以需要对情感型失范进一步进行事后比较哪二组间有差异存在. 其结果如表5. 分析表5的结果,主要原因如下:城区体育教师学历层次普遍较高,且有较多机会参与或观察到各种优质课程的评选和教改实验,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提升较快. 相比之下,乡镇和农村体育教师学历层次普遍较低、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教育教学技能偏差,且存在师资队伍不够稳定等诸多现实问题. 并有研究证实,与城区教师相比,乡镇和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偏低[3]. 这些有可能是造成乡镇和农村体育教师情感型失范比城区体育教师更为广泛的主要原因. 而在农村,由于农村的父母本身文化程度不高,他们对知识重要意义的认识没有乡镇父母那么深刻,因此家长对教师的期望值相对较低;其次,农村体育教师与农民朝夕相处,带有“乡土气”,具有吃苦、向善、敬业的精神. 他们勤劳朴实、诚信善良,保存着中国教师求真求善的品性. 与乡镇学生相比,农村学生朴实、勤奋、听话,自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强,易于管理. 因此,农村体育教师的情感型失范比乡镇体育教师要低.

表5 多重比较LSD法

2.2.4 不同学历体育教师行为失范的差异(F)检验

对不同学历体育教师行为失范的各个维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四个维度不同学历的体育教师之间不具差异. 其结果见表6.

表6 不同学历体育教师行为失范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表7 不同任教年段体育教师行为失范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学历的高低不是决定体育教师行为失范的主要因素,更不能用学历来衡量体育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否符合教育要求和教育规律的.

2.2.5 不同任教年段体育教师行为失范的差异(F)检验

对不同任教年段体育教师行为失范的各个维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 7. 从方差分析结果可知:不同任教年段的体育教师行为失范在情感型失范、目的取向型失范、价值取向型失范上没有差异存在,而在传统型失范上有显著差异存在,其F值=9.789**,所以需要对传统型失范进一步进行事后比较哪二组间有差异存在. 其结果如表 8,发现高中>小学;高中>初中;初中>小学,也就是小学体育教师传统型失范程度要低于初、高中体育教师.

表8 多重比较LSD法

小学体育教师传统型失范程度低于中学体育教师的原因有三方面:其一是因为小学体育教师中女性体育教师占绝大多数,而女性体育教师行为失范的程度低于男性体育教师;其二可能是中学要面临中考、高考的压力,各个学校更加关心学生的文化成绩,体育工作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品,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得不到正确的认可与评价,使他们觉得付出的劳动失去了意义;其三是应试教育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中小学体育教师传统型失范的差异. 很多学校特别是中学对体育工作的态度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忙起来不要”, 初中学校要看考上重点高中人数百分比,高中学校要看进入本科线人数百分比,造成了学校管理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价值取向. 使中学体育教师内心产生学科冲突,对自己的职业产生怀疑.所以不注重自己知识结构的优化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对学科前沿和知识深度无暇顾及,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变得墉懒无力,创新能力和真正的教学科研无从谈起.[4]”这种状况从小学到高中愈演愈烈,因此而造成体育教师传统型失范. 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呈递增趋势.

2.3体育教师行为失范各个维度的相关检验

体育教师行为失范的各个维度均成显著性相关,可见各指标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四个维度中的任何一个指标失范都会对其它三个维度发生作用的,对其它三个维度产生影响的. 其结果见表9.

表9 皮尔逊积差相关(Pearson Correlations)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 体育教师行为失范按存在程度从高至低依次是:传统型失范、目的取向型失范、价值型失范、情感型失范. 究其原因是封建的师道尊严观念导致了体育教师的传统型的失范,而过分注重个人利益,唯我至上的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导致了体育教师目的取向的失型.

2) 不同性别体育教师在情感型失范、目的取向型失范、传统型失范的三个维度上,男性体育教师的得分均高于女性体育教师,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其中性格差异是男女体育教师情感型失范差异的主因;受市场经济冲击影响的不同是导致男女体育教师目的取向型失范差异的原因;对教育事业献身的理解不同是导致男女体育教师传统型失范差异的原因.

3) 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体育教师在行为失范问题上不具差异. 在年龄方面,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高、中年教师是学校教学骨干、老年教师经验丰富,不同年龄段具备的各自优势,弥补因年龄所产生的教育行为失范的差异. 在学历方面,学历的高低不是决定体育教师行为失范的因素.

4) 不同地区体育教师在情感型失范上有显著差异存在,乡镇体育教师高于城市和农村体育教师,而农村体育教师又高于城市体育教师. 与城区教师相比,乡镇和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偏低是造成乡镇和农村体育教师情感型失范比城区体育教师更为广泛的主要原因.

5) 不同任教年段的体育教师在传统型失范上有显著差异存在,高中体育教师高于初中和小学体育教师,而初中体育教师又高于小学体育教师. 原因是应试教育的价值取向使得中学体育教师的劳动成果得不到正确的认可和评价,因而造成体育教师传统型失范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呈递增趋势.

6) 体育教师情感型失范、目的取向型失范、价值取向型失范、传统型失范四个维度均成显著性相关,各指标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产生作用.

3.2 建议

3.2.1 重视师德教育

重视体育教师师德教育,必须认真学习理论,掌握社会主义师德的基本知识,以科学理论作为指导,有明确的职业道德规范来作为判断教师职业行为是非善恶的具体道德标准,避免盲目性. 另外,要提高体育教师师德,还要投身于实践,包括道德实践和教育教学实践.

提高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首先,学校必须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应当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则,加强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体育教师的师德境界和敬业精神,使体育教师真正做到热爱事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 其次,要帮助体育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 在教育方法上坚持正面教育,以疏导、表扬为主,不断吸收成功的教育经验,使体育教师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育素质和教育艺术. 第三,学校领导要帮助督促体育教师,尤其是青年体育教师培养和锻炼自己自制能力,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允许自己失去理智而作出失范的行为. 此外,体育教师个人还要做到经常性地自我反省,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感受、体验失范行为的后果与危害,自觉、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发展综合素质.

3.2.2 创新教育理念

今天,面对激烈的世界竞争和知识经济挑战,体育教师必须建立民主型教育理念,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他们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在这种教育理念指导下,体育教师纵有对学生的严厉批评、惩罚,但这种批评、惩罚很容易被学生接受. 教育观念是体育教师教育行为的灵魂,在现实教育生活中,应大力提倡并实施愉快教育、鼓励教育、指导教育、协助教育、合作教育,以抵制、改造专制教育理念,避免采用以权压人、命令主义、独裁高压等不当的管理手段,从而杜绝体育教师失范行为的发生.

3.2.3 增强法制观念

随着我国教育法制日益健全,认真贯彻实施教育法律法规,依法保障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成为体育教师的基本职责之一. 我国法制的不断健全、完善和对教育事业的日益重视,有关教育、教师以及青少年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也不断出台,需要体育教师及时学习、领会并转化为工作中的自觉行为. 另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应做好所属学校体育教师执法的监督检查工作,督促学校切实将强化体育教师法律意识这项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并采取有效措施,规范管理,将工作落到实处.

3.2.4 健全监督机制

健康、有效的监督机制可以引导、规范体育教师的行为,对体育教师的行为具有突出的调节作用. 对体育教师行为规范的监督应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 一、学生监督. 在日常活动中,学生与教师接触最多,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学生对教师的职业行为感受最深. 学校管理者应本着客观、公正、全面、易于操作的原则,灵活采用座谈交流、问卷调查、意见箱收取意见等方式,收集学生们对教师行为的评价意见,并及时甄别、分析,得出较客观的调查结果,以之作为教师行为的考评依据之一,并将有关意见迅速反馈给体育教师本人,提出整改意见. 二、教师之间的相互监督. 教师之间的监督方式可采取教师之间正常的提醒、规劝以及批评教育,这种方式影响面不大,易于被教师所接受,有益于教师之间互勉共进;或采取以年级组或教研组为单位,大家本着互助互勉的善意,相互之间进行坦诚的评议,由此了解自身的不足来加以改进;也可采取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设立评议箱、派专职人员收集教师评议、对重大失范行为现象召开教师大会进行评议和批评等形式来进行. 三、教育管理部门的监督.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的教育管理层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按照一定的教师道德原则和标准,对教师的教育工作态度和行为,通过观察、收集社会各方反馈意见、调查、考核等方式,做出审慎的分析与评定,指出成绩和缺点,并提出积极改进的意见,使体育教师能够遵循必要的行为规范从事教育劳动.

3.2.5 营造良好氛围

学校可以采取一些适当的措施限制体育教师的在校工作时间,想方设法为教师提供身心休养、恢复的场所,坚持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 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为教师“减压”,创造一种宽松的教育教学环境,给广大教师营造一种公平、公正、公开、团结、向上的氛围,使教师都能心情舒畅,愉快工作.

[1] 马和民. 教育社会学[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139.

[2] 王清平. 差异心理学[J]. 教育导刊, 2002(1): 36-37.

[3] 王邦佐. 中学优秀教师的成长与高师教改之探索[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4] 傅道春.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7, 197.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Misconduct: Status Quo and Countermeasures

LIN Li-xin, WANG Qing-sheng
(Athletics Department, Putian University, Putian 351100, China)

Status quo and reason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misconduct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behaviors are in line with education requirements and the law in general; anomie resulted from affection, objective orientation, value orientation, and tradition a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here were obvious differences because of different gender, different regions and different years of teaching at some individual dimension, but there are no differences even if and age and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re different. We should pay much attention to ethics education, change educational ideas, enhance legal awareness, perfect a sound monitoring system and create a good atmosphere to contr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misconduct.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Misconduct; Status quo; Control measures

G811.5

A

1009-2854(2010)05-0072-06

2010-03-08

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BS08118)

林立新(1970— ), 男, 福建莆田人, 莆田学院体育系副教授.

徐 杰)

猜你喜欢
传统型体育教师维度
改进型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几何形位研究
借助信息技术,让家庭教育从“传统型”走向“现代化”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清代州县文簿册报制度:对中国传统行政特点的透视
高校传统型与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比较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人生三维度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