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AR模型下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关系分析——以江西省高安市为例

2010-12-12 10:15王小平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高安市高安第二产业

王小平 ,朱 叶

(1.宜春学院 高安校区经济管理系,江西 高安 330800;2.宜春学院 高安校区艺术系,江西 高安 330800 )

基于VAR模型下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关系分析
——以江西省高安市为例

王小平1,朱 叶2

(1.宜春学院 高安校区经济管理系,江西 高安 330800;2.宜春学院 高安校区艺术系,江西 高安 330800 )

以1987—2008年江西省高安市的三大产业产值和人均GDP为统计分析数据,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分析三大产业产值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结果表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是形成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从长期看,第二产业产值对区域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第三产业产值对区域经济增长有阻碍作用,但第二产业产值对区域经济的贡献仅为24.35%,排在第三产业产值(41.66%)的后面. 因此,第二产业是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而建筑陶瓷产业是第二产业支柱之一,高安市应加大对建筑陶瓷产业的投入力度.

高安市;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向量自回归(VAR)

区域经济增长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繁荣和国民福利提高的前提,因此,各国地方政府始终把保持区域经济增长作为一项最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 国内研究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的文献很多. 蒋振声、周英章运用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1952—1999年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动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实际经济增长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1]. 金相郁利用1999—2004年期间中国28个省市区29个制造业行业的数据分析得到多样化的产业结构有利于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2]. 古和今认为现代经济增长是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的增长,我国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区域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3]. 王发明、垄荣华对浙江省欠发达地区1993—2007年的经济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4]. 姚丽虹、赵阳对改革开放30年的广东省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长期稳定的协同互动关系[5].

本文以1987—2008年《江西统计年鉴》的高安市三大产业产值和人均GDP为统计分析数据,以人均GDP代表区域经济,运用计量经济的向量自回归(VAR)方法,分析高安的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和人均GDP之间的关系,通过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探讨它们之间的长期均衡及动态关系,探索高安市三大产业结构调整对区域经济所起的作用和各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所做的贡献,以期为高安市未来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及其数据取样

以1987—2008年《江西统计年鉴》的高安市三大产业产值和人均GDP为统计分析数据. 选择第一产业产值(OPI)、第二产业产值(OSI)、第三产业产值(OTI)和人均GDP(PGDP)4个变量来考察产业结构调整对区域经济影响(见表1).

表1 高安市三大产业产值和人均GDP数据

年份 第一产业产值 /亿元第二产业产值 /亿元第三产业产值 /亿元人均GDP/元 年份 第一产业 产值 /亿元第二产业产值 /亿元第三产业产值 /亿元人均GDP /元1988 3.15 1.98 0.95 905.7 1999 08.59 07.80 08.48 3165.4 1989 3.58 2.29 1.11 1031.3 2000 08.66 08.08 08.78 3242.7 1990 4.42 2.36 1.19 1128.1 2001 08.75 08.39 09.31 3321.6 1991 4.86 2.88 1.35 1268.9 2002 08.89 09.15 09.91 3480.7 1992 5.05 3.47 2.15 1482.6 2003 09.07 11.15 11.26 3900.9 1993 5.52 4.53 2.64 1732.7 2004 10.16 13.48 12.38 4456.7 1994 6.03 6.06 4.06 2177.5 2005 13.16 20.22 16.78 6414.3 1995 7.30 6.54 5.35 2562.0 2006 14.21 24.18 19.04 7233.0 1996 8.30 7.47 6.33 2915.3 2007 16.83 31.48 21.28 8612.6 1997 8.32 6.61 7.66 2875.3 2008 20.68 40.31 25.89 10739.0

2 基于VAR模型分析研究对象的关联数据及结构调整对高安市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2.1 单位根检验

先对变量OPI、OSI、OTI和PGDP取对数,分别用LnOPI、LnOSI、LnOTI和LnPGDP表示. 由于数据的自然对数变换不会影响原来的数据性质,并能使其趋势线性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本文所有检验结果均使用Eviews6.0计量经济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在进行计量分析时,首先要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即单位根检验. 本文采用ADF(Augment Dickey-Fuller)方法进行检验,主要涉及以下三个关系表达式.

零假设为H0:γ=0,H1:γ≠0. 实际检验时,从表达式(3)开始,然后表达式(2)、表达式(1)依次进行,何时检验拒绝零假设,即原序列不存在单位根,序列为平稳序列,何时检验停止. 对样本数据及其差分项的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单位根检验结果

由表2可以看出,原有的时间序列数据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为非平稳序列,而时间序列LnPGDP的一阶差分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为平稳序列,其他时间序列的一阶差分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为平稳序列. 它们都是一阶单整,符合协整检验的要求.

2.2 协整检验

单位根检验表明,第一产业产值(OPI)、第二产业产值(OSI)、第三产业产值(OTI)和人均GDP(PGDP)的对数都是一阶单整的,它们之间存在一个平稳的线性组合,即LnOPI、LnOSI、LnOTI和LnPGDP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的稳定关系. 本文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对以上4个变量进行协整分析,滞后期为2,采用关系表达式3形式. 其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协整检验结果

由表3可知,1987-2008年间,LnOPI、LnOSI、LnOTI和LnPGDP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其协整方程为: LnPGDPt=0.62 LnOPIt-1+0.35 LnOSIt-1+0.09 LnOTIt-1+5.81

由协整方程可以看出,高安市的第一产业产值(OPI)、第二产业产值(OSI)、第三产业产值(OTI)和人均GDP(PGDP)之间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关系,在这种长期均衡关系中,人均 GDP与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之间存在正向的变动关系,说明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增加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对人均 GDP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其中,PGDP与OPI之间的弹性系数是0.62,即第一产业产值每增加一单位,人均GDP增加1.61单位;PGDP与OSI之间的弹性系数是0.35,即第二产业产值每增加一单位,人均GDP增加2.86;PGDP与OTI之间的弹性系数是0.09,即第三产业产值每增加1单位,人均GDP增加11.11单位.

2.3 Granger因果检验

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来考察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从理论上讲, 第二产业产值提高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由于 Granger检验结果对滞后期长度的变化比较敏感,即滞后期选择的不同可能会得到不一致的结果,因此,在检验的过程中选取了多个不同的滞后期. 若检验的结果一致,则得出的结论较为可信. 本文在检验的过程中选取了4个不同的滞后期,分别是2、3、4、5,相对于自由度来说,滞后期已足够长. 由表 4可以看出,滞后期中有 3个都认为第二产业产值(OSI)不是人均 GDP(PGDP)变化的原因,同时人均GDP(PGDP)也不是第二产业产值(OSI)变化的原因. 因此,第二产业产值(OSI)不能引起人均GDP(PGDP)的变化,同时人均GDP(PGDP)也不能引起第二产业产值(OSI)变化. 这说明在1986—2008年间,高安市第二产业产值的增长没有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表4 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

2.4 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

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基础上,用脉冲响应函数来解读VAR模型中回归系数的因变量如何响应误差项的冲击,考察来自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内生变量当前和未来值的影响.

1)考察第一产业产值对人均GDP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响应情况和响应路径. 从图1可以看出第一产业产值对人均 GDP冲击的标准差扰动的响应在第一期中处于正向响应,波动幅度较小,从第二期开始增强,呈现出负向响应,从第六期开始呈现出正向响应,并呈现出负向响应扩散的迹象.

2)考察第二产业产值对人均GDP的一个标准差冲击的响应情况和响应路径. 从图2可以看出第二产业产值对人均 GDP冲击的标准差扰动的响应在前二期中呈现出正向响应,其后,响应程度开始增强,并呈现出正向响应扩散的迹象.

3)考察第三产业产值对人均GDP的一个标准差冲击的响应情况和响应路径. 从图3可以看出第三产业产值对人均 GDP冲击的标准差扰动的响应,从第一期开始呈现出正向响应,到第二期达到最大,其后,响应程度逐渐减弱,从第三期开始呈现出负向响应,并呈现出负向响应扩散的迹象.

图1 一单位标准差的LnOPI冲击对LnPGDP的响应

图2 一单位标准差的LnOSI冲击对LnPGDP的响应

图3 一单位标准差的LnOTI冲击对LnPGDP的响应

在解释VAR模型时,脉冲响应函数追踪了系统对一个内生变量的冲击效果,VAR的方差分解能给出随机冲击值的相对重要性信息,是将系统的预测标准误分解为系统中各变量的冲击,对于每一个内生变量都计算出独立的方差分解. 估计时滞作用,比较相对重要的冲击值随时间变化.

表5 LnRNI的误差分解

从表5可以看出,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种植业产值对农民纯收入的影响力度也逐步减弱. 长期而言,第三产业产值对人均GDP的影响因素最大,为41.66%,其次是第二产业产值,为24.35%,再次是第一产业产值,为7.53%. 结果表明: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程度最大,其次是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是未来高安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2.5 产业结构调整对高市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促使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带动性因素之一. 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表现为:一是可以增强地区的产业实力和产业规模,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促使高安在区域内产业规模竞争优势的整体体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产业竞争力水平;二是高安市工业发展滞缓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区产业的升级,成为地区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限制性因素之一.

3 结论与建议

1)第一产业产值和人均GDP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 在短期内第一产业产值对人均GDP有正向效应,从长期来看,第一产业产值的增加阻碍人均GDP的提高. 这说明高安市在第一产业上的调整力度不大,主要是第一产业内部结构调整不太合理,多致力于粮食、棉花、蔬菜的种植,缺少其他高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经营,粮食与经济作物的比例不平衡. 因此,高安市应加大高经济作物的种植力度.

2)第二产业产值和人均GDP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 无论从短期内还是长期来看第二产业产值对人均GDP都有正向效应. 因此,高安市政府应该加大对工业扶持力度,使工业成为高安市经济的重要支柱. 而建筑陶瓷产业是高安工业发展的关键产业之一,更应该得到政府的重点扶持与帮助.

3)第三产业产值和人均GDP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 在短期内第三产业产值对人均GDP有正向效应,从长期来看,第三产业产值的增加阻碍人均GDP的提高. 这主要是第三产业中的货物运输产业竞争力不强,后劲不足. 因此,高安市政府应加快速度将货物运输产业融入到现代物流之中,从而提升产业规模,取得更高效益,最终促进高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由高安市第二产业产值与人均GDP之间的Granger因果检验可以看出,高安市第二产业产值的增长并没有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这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的.

5)从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可以看出,第一产业产值在短期内对人均GDP增长的影响较为显著,长期则不稳定,并且是对人均GDP影响较小的. 第二产业产值无论从短期内还是长期来看第二产业产值对人均GDP的增长都有促进作用,并且对人均GDP影响较大. 第三产业产值在短期内对人均GDP增长的增长都有促进作用,长期则不稳定,但他对人均GDP影响最大. 因此,高安市需要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加快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把利用外资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紧密结合起来,加快由引资数量扩张向引资质量提高转变;同时利用建筑陶瓷产业转移契机,充分利用江西省建筑陶瓷产业基地优势,大力发展建筑陶瓷产业,增强货物运输产业对建筑陶瓷产业的支撑作用;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从根本上提升产业竞争力,从而推动高安经济不断发展.

[1] 蒋振声, 周英章. 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动效应:中国的实证分析与政策含义[J]. 财经论丛, 2002, 18(03): 1-6.

[2] 金相郁. 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动态外部效应[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53(03): 63-69.

[3] 古和今. 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J]. 江西社会科学, 2009, 30(05): 112-115.

[4] 王发明, 垄荣华. 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基于浙江欠发达地区的实证[J]. 华东经济管理, 2009, 34(01): 21-24.

[5] 姚丽虹, 赵 阳.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关系协整分析—以广东省为例[J]. 经济研究导刊, 2009, 5(17): 77-82.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Regional Economy Based on VAR Model: Taking Gao’an City of Jiang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WANG Xiao-ping1, ZHU Ye2
(1.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Gao’an Campus, Yichun College, Gao’an 330800, China;2. Department of Art, Gao’an Campus, Yichun College, Gao’an 330800, China)

Based on the data of output value of the three major industries and per capita GDP in Gao'an city of Jiangxi province from 1987 to 2008, it analyzes the effect of output value of the three major industries on the regional economy with VAR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are key factors to regional economy growth, In the long run, output value of the secondary industry promotes regional economy growth, but output value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inhibit regional economy growth. However, but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output value of the secondary industry to regional economy is only 24.35%, behind that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41.66%).Therefore, the secondary industry is the focu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in the future. Architectural ceramics industry is one of the struts of the secondary industry, Gao’an City should increase investment to this industry.

Gao’an City;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Regional economy; Vector Auto-Regression (VAR)

F062.9

A

1009-2854(2010)05-0078-05

2010-05-08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J0944)

王小平(1981— ), 男, 江西高安人, 宜春学院高安校区经济管理系讲师.

陈 丹)

猜你喜欢
高安市高安第二产业
卢诺冰剪纸作品选
高速公路工程计量与合同管理研究
森林城市建设关键点研究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高安市餐具集中消毒配送服务机构卫生监管现状与探讨
衣旧不舍 传递温暖 保护环境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订单靶向 四位一体——构建面向高安市的物流人才订单培养“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