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场域视角剖析新闻媒体的传播逻辑—— 以“李一事件”为例

2011-01-12 06:48杜冉乐
关键词:李一场域逻辑

杜冉乐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 610064)

从场域视角剖析新闻媒体的传播逻辑
—— 以“李一事件”为例

杜冉乐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 610064)

从场域视角出发,以新闻媒体对“李一事件”的报道为例,通过对该事件所呈现的新闻场域和宗教场域的关系分析,揭示出媒体的传播逻辑,即新闻场的商业化逻辑、宗教场的大众化逻辑、媒体借力构建新闻场的营销逻辑.

场域;新闻场域;宗教场域;李一事件;传播逻辑

综合近年来在新闻媒体(以下简称媒体)上屡屡出现的诸如“兽兽”、“郭德纲”、“张悟本”、“李一”等事件,不难看出媒体遵从着“造星-捧星-倒星-再造星”的传播铁律,不断参与制造闹剧,酿成“媒介事件”.这显然与媒体标榜自身作为“社会公器”的崇高形象相悖离.目前媒体传播的乱象普遍存在,为了厘清这一问题实质,本文试从媒体的传播逻辑层面予以剖析.

关于媒体的传播逻辑研究,尤以抽象、思辨著称的欧洲批判学派最为典型.正如德国当代新闻传播学者托马斯•梅耶在《传媒殖民政治》一书中强调的,媒体首先必须按照新闻价值和娱乐价值进行信息筛选的法则体系,才可能达到吸引并关注的传播效果[1].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于宏观和微观的两个层面,如黄宁[2]从传播内容、传播市场、传播媒介及传播受众四个维度介入剖析电视知识分子的传播过程,陈卫星[3]从广告传播的内涵结构、信息观念、价值取向以及表现特征来分析广告的传播逻辑,马敏[4]从电视影像形态、视觉体验与创作手段等方面具体论述电视影像文本呈现出后现代特征.孟建[5]解读并分析了“视觉文化”的形态及内涵,并从社会环境角度探讨了其传播基础.茅亚萍等[6-7]阐述了网络传播过程中的匿名性特点、影响、规范和控制的手段.这些研究鲜有从场域视角分析媒体的传播.

场域是由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的一个空间隐喻.他通过把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利益拓展到符号领域和吸收韦伯的宗教社会学后,指出所有社会行为都指向利益,包括对符号的追逐;认为现代社会可被看作是“围绕处于‘经济的’和‘文化的’权力之间的基本对立而建构”[8]的一系列由其自身行动策略所支配的半自主场域;场域始终存在着为争夺有价值资源的争斗力量,其结构和资本数量分布成为场域运作和转换的原动力.因此,从场域视角剖析“李一”事件,有助于揭示新闻媒体在媒介事件传播过程中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

1 作为媒介事件报道的“李一事件”

1.1 “李一事件”的媒介呈现

“李一事件”的形成,离不开媒体报道.作为“新闻人物”,李一借媒体而知名度高升.下面是媒体对其主要报道的过程.

1990年李一在重庆电视台成功表演“人体通电”,并被授予巴蜀绝技“十绝高手”称号①参见: 邓全伦. 缙云山疑云: 李一是谁[N]. 时代周报, 2010-08-09(A6-A7)..1997年李一被邀到上海电视台《天下第一》表演“水下闭气”②参见: 张书舟. 道长水下憋气142分钟遭质疑, 据称现有弟子3万[N]. 南方都市报, 2010-07-27(A20)..不久湖南卫视《聚义堂》等节目纷纷邀请李一③参见: 陈彦炜. 李一 非常道[J]. 南方人物周刊, 2010, (26): 26-38..2005年央视名记樊馨蔓出版畅销书《世上是不是有神仙》,宣传李一养生术.随后李一受湖南卫视之邀而频频亮相,还被称为“学问大师”④参见: 全连昌, 肖义强. “大师”李一履历造假[N]. 新京报, 2010-08-17(A20)..2009年凤凰卫视到绍龙观录制李一访谈节目③.

2010年7月南方人物周刊载《李一非常道》等系列文章,不久李一被人质疑履历造假和众弟子举报其涉嫌强奸⑤参见: 陈诚. 重庆警方调查李一涉嫌强奸[N]. 京华时报, 2010-08-17(A020).等.媒体蜂拥而上,如南方都市报最先刊载《弟子举报道长,李一涉嫌强奸女大学生》⑥参见: 张国栋, 张书舟. 弟子举报道长, 李一涉嫌强奸女大学生[N]. 南方都市报, 2010-08-14(AA16).及《北碚宗教局:李一强奸指控失实》⑦参见: 张书舟, 付璨然. 北碚宗教局: 李一强奸指控失实[N]. 南方都市报, 2010-08-18(A16).,广州日报载《敬一丹、马云、李亚鹏等名人卷入李一事件》⑧参见: 王振国. 敬一丹、马云、李亚鹏等名人卷入李一事件[N]. 广州日报, 2010-8-21(A15).,其他报纸和网络媒体转载或再加工后纷纷加以报道.凤凰卫视等电视则整合报纸、网络资源制成娱乐节目,招牌节目《铿锵三人行》对李一事件进行戏谑.

1.2 “李一事件”演变为媒介事件

传播学先驱施拉姆曾使用过“媒介事件”的概念,他认为媒介事件“主要是制造出来供传媒作报道的事件”[9],历史学家布尔斯廷在《形象》一书中,将“媒介事件”等同于制造新闻[10].国内学者对此概念持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媒介事件通常由专业组织策划,吸引并借助媒体来传播的事件;另一种就是媒体自身导演,并作为新闻公开传播的事件.

在李一事件中,这两种观点并存.2005年李一开始为企业精英讲授养生课,其中包括像马云等名人听众.中智信达强力包装李一,并策划绍龙观道教文化节活动,而各路媒体竞相报道.2009年中智信达与李一深度合作,并鼓吹他为“养生大师”⑨参见: 唐明灯. 神仙李一的“大道”[N]. 时代周报, 2010-08-16(A11)..凤凰卫视等突出并有意打造李一“养生大师”形象.李一随着高频度的媒体报道,逐渐演变为符号性的注意力资源,人们围绕此人不断延伸对养生话题的关注.媒体则借满足受众的养生需求,而以符号“李一”提升收视率或发行量.被诱惑的受众持续关注养生话题而热度不减,直至李一的丑行被揭露,新一轮话题再次展开.“李一事件”由此演变成媒介事件.

2 “李一事件”在媒体报道中呈现的场域

依“李一事件”本身的演变特征,可以划分出新闻场、宗教场及作为背景的经济场.

2.1 “李一事件”的新闻场域

新闻场是通过“容纳并呈现政治、经济、科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各种话语形式,根据自己的意图与模式给予改造,通过转换、移植、膨化、过滤等方式对这些话语进行再组织”[11]并通过媒体传播规模信息而构成的社会空间.新闻场的构建是伴随着新闻事业的出现及其专业标准而确立的.

目前新闻场更多地直接指向商业成功和大众趣味等外在标准,越来越沦为受经济场牢牢牵制的规模生产场域,商业逻辑日益渗透到新闻场,如大量的有偿新闻等.新闻场也将“他律的生产者引入独立自主的领域,他们借助外部的力量,可以得到无法从他们的同行那儿得到的认可”[12],不断以自身的场域逻辑强加于其它场域,造成其他场域的混乱.李一正是在各路媒体的推波助澜下迅速走红.从“造星”到“捧星”再到“倒星”,媒体通过制造戏剧化情节对受众轮番“轰炸”,使受众长期沉溺于虚幻的快感体验中.

2.2 “李一事件”的宗教场域

宗教场是“一个仪式化、层级化、高度感情化的信仰和价值体系,它使人们认同神圣、禁忌并且维系着制度性安排、生活方式及态度的稳定”[13],并由各类宗教及门派构成的结构化空间.

宗教作为心灵皈依的天堂,包含着自身对世界和自我的独特理解.各宗教通过严格的教规教义,供奉独有的神灵等,加强宗教等级、惩戒禁忌者、凝聚人心、增强宗教认同.在此意义上,宗教场具有较高的自主性.现代社会以降,宗教的信仰本质日益弱化而其工具本质不断强化,宗教场自主性面临危机.

在“李一事件”中,李一道籍只有四年,他却以几载工夫从重庆绍龙观道长升至中国道协副会长.如此快速升职,备受质疑.据报道李一曾向重庆某著名道长请求获得道籍,但遭到拒绝.经人引介,到龙虎山受篆,“绕弯”取得道籍.李一资历尚浅,却快速成为道教权威,靠的正是媒体造势和名流吹捧.

2.3 两个场域的关系

新闻场与宗教场在结构上具有同源性,内部都有统治与被统治的对立关系,但在整个权力场域中都处于被统治地位.现代科学对宗教的祛魅,使宗教的存在空间日趋萎缩.可理智再发达未能明确人的终极价值归属,为求精神慰藉,不乏奔走于各种宗教庙宇的大众群体.

在媒介化社会,经济诱惑使混迹于宗教场的“江湖骗子”以拯救人心为把戏,挟媒体的影响力为己造势和谋利.像李一这类伪道士,正是借媒体之力为己牟利,而媒体借此俘获大量受众的注意力.

3 场域视角下“李一事件”的传播逻辑

场域视角下“李一事件”的传播逻辑包括新闻场域为市场服务的商业化逻辑、宗教场域为世俗服务的大众化逻辑和媒体借力建构场域的营销逻辑.

3.1 新闻场域为市场服务的商业化逻辑

我国媒体具有特殊的双重属性,即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随着市场体制的开放,商业逻辑日益渗透于新闻场,甚至成为新闻场的操控杆.对收视率或发行量的过分追逐迫使媒体社会责任缺失.同时“二次售卖”作为媒体的经营法,则使其不得不唯广告商马首是瞻.媒体只有依靠提高发行量或视听率才能吸引更多注意力,所形成的注意力资源才会吸引广告商投放广告.这促使媒体处处寻找新奇资源,造成新闻场与经济场关系的恶性循环.新闻场与经济场的循环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新闻场与经济场的循环关系示意图

3.2 宗教场域为世俗服务的大众化逻辑

当今宗教已经融入世俗社会.科技的发展使宗教边缘化,如果宗教依然固守陈规,必然失去“拯救灵魂”的作用,宗教的存在将面临危机.实际上,合法化的宗教已经参与社会,它们通过举办宗教文化活动,以维持宗教的正常发展.许多宗教徒已经用上电脑、手机等现代通讯工具,以更好地宣传宗教义理,这都是宗教扩大世俗影响力的表现.

在大众社会,物质生活日益满足,但严密的社会科层制管理和消费主义膨胀,使大众对终极价值的渴求更为迫切.有一部分人通过宗教活动,寻求精神超越,导致宗教与世俗的关系日趋紧密.李一借助大众对道教的无知和对养生的渴求,鼓吹道教“有为”养生的神秘理念,借以轻易欺世敛财.

3.3 媒体借力建构场域的营销逻辑

3.3.1 新闻场与宗教场“合谋”,各逐利益

新闻场属于规模生产场域,尤其是电视场.电视影像文化以直观逼真的视觉效果和声画合一的视听美感在新闻场中占据强势地位.宗教场属于有限生产场域,有严格的宗教制度和禁忌,其权威往往依靠对宗教义理的参悟程度、资历、品行等获得承认.

不过商业逻辑增强了两者“合谋”关系.新闻场稀缺的是注意力资源,尤其是话题人物,而李一正好符合媒体要求.在媒体看来,李一本身及其养生术是传播的“富矿”,而且其周围的马云、王菲等名流,也是注意力资源,可以形成“注意力新闻链”,从而以新闻场转化成资本场.

新闻媒体青睐名人是其一贯的报道倾向,因为名人报道会引发高关注度和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也是新闻生产的逻辑表现.媒体往往看重传播对象的名望、权力、权威等标准,“新闻从业者更倾向于选择体制内的信息源,而不是普通人提供的”[14].因媒体“并非是无所不收眼底的雷达系统,而是以其所在社会的权力结构为基础的选择观察系统”[15],在媒体的舞台上,登台表演者往往是社会的“知名者”,即权力拥有者、资本控制者或维护政治和经济权力体系不可或缺的社会主体[16].所以,社会名流、贤达更易于在媒体亮相.

李一自从被中智信达公司相中后,广泛结识各界精英,引来不少媒体关注.2005年央视名记樊馨蔓出书宣传李一养生术,该书得到名人敬一丹等签名推荐.随后李一受凤凰卫视等媒体邀请,频频亮相.2009年凤凰卫视进驻绍龙观,李一成为高知名度的新闻人物.

3.3.2 新闻场凭借强大的符号权力,可以无视事实真伪而使自身合法化

新闻场通过先进设备将文字、图片等符号进行快速编码而广为传播.当前广大受众对媒体内容产生心理依赖并期待强烈,其实质在于媒体具有强大的符号权力.符号权力往往不被看作权力,常被看作是对承认、依从等的合法要求,从而使自身和现实不断合法化.

李一借助上海电视台表演“水下闭气”,不过是他与上海电视台合谋共造的假象.凤凰卫视在2009年邀请李一作讲座,还借用了该段视频,以讹传讹.凤凰卫视等媒体属于新闻场中的强势媒体,本身拥有强大的符号权力.它们通过主打“精英文化”牌,更强化了自身的霸权地位.强势媒体在新闻场内的激烈竞争,使各自绞尽脑汁,竭力寻找新鲜资源,同时各自精干的策划团队深知大众对精英文化的仰慕,于是邀请社会名流用以提升收视率,从而牢牢掌握引领大众趣味的主导权.

3.3.3 媒体通过不断制造大众偶像以维续新闻场的规模文化再生产机制

大众社会看似扁平化,但向上流涌动而成为精英的渠道往往不畅,现实中绝大多数只是平凡之辈.媒体深谙大众的成名欲望.“仅仅由欲望而产生的需求可能是莫名的、无可名状的和方向暧昧的.它须要不断地填充”[17].当前媒体适时承担了填充者角色,即通过制造和爆炒“大众偶像”,激发大众成名的想象,吸引更多人群来围观.

媒体制造大众偶像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其短暂性.李一轻易地被媒体捧为“养生专家”等,但走红日久,可挖的正面新闻资源耗尽,媒体只能爆炒其丑闻,让大众在精神宣泄和心理暂获平衡中得到快感.以此途径来持续膨胀和制造大众成名的心理期待,从而维持新闻场的规模文化再生产策略.

4 结 语

“李一事件”作为我国近年来较为典型的媒介事件,在其传播过程中,新闻场和宗教场为追逐各自利益发挥着不同作用,其中新闻场凭借强大的符号权力,无视事实真伪而使自身合法化;宗教场为新闻场提供了注意力资源,维续了新闻场规模文化的再生产机制.这种利益的交错关系最终导致了“李一事件”的发生,成为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形象受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根源所在.建立具有自律性的媒介批评与监督机制,可有力改善我国新闻业的传播环境,有效避免此类事件的重演.

[1]托马斯•梅耶. 传媒殖民政治[M]. 刘宁, 译.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 4(前言).

[2]黄宁. 电视知识分子的传播逻辑[J]. 声屏世界, 2006, (10): 8-10.

[3]陈卫星. 广告传播的逻辑[J]. 现代传播, 1999, (2): 11-16.

[4]马敏. 电视包装: 作为影像文本的传播透视[DB/OL]. [2010-12-15]. http://cpfd.cnki.com.cn/Area/ CPFDCONFArticleList-DIDD200909004.htm.

[5]孟建. 视觉文化传播: 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J]. 传播文化, 2002, (3): 1-7.

[6]茅亚萍. 浅析网络的匿名传播[J]. 网络时代, 网络时代, 2003, (6): 59-61.

[7]王勇. 网络时代的匿名传播伦理和跨文化传播伦理: 对“铜须事件”的传播学思考[J]. 东南传播, 2007, (2): 31-32.

[8]罗德尼•本森. 比较语境中的场域理论: 媒介研究的新范式[J]. 韩纲, 译.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3, 10(1): 3-23.

[9]威尔伯•施拉姆, 威廉•波特. 传播学概论[M]. 陈亮, 周立方, 李启, 译. 北京: 新华出版社, 1984: 272.

[10]Boorstin D. The Image: A Guide To Pseudo-Events In America [M].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85: 11.

[11]姚君喜. 传播结构与社会话语生产[J]. 当代传播, 2009, (4): 7-9.

[12]皮埃尔•布迪厄. 关于电视[M]. 许钧, 译.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0: 69.

[13]沙伦•哈珀. 实验室•庙宇•市场[M]. 张涛, 译.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6: 207.

[14]盖伊•塔奇曼. 做新闻[M]. 刘笑盈, 徐扬, 麻争旗, 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8: 102.

[15]潘忠党. 作为一种资源的“社会能见度” [J]. 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36 (4): 12-13.

[16]Gans H. Deciding what is news: A Study of CBS Evening News, NBC Nightly News, Newsweek and Times [M]. Chicag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2005: 9.

[17]蒋原伦. 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25.

Study on Communication Logic of Mass Medi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eld—— Case Study of “Liyi Event”

DU Ranle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China 610064)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eld, with the example of mass media’s report on “Liyi Event”, the mass media’s communication logic, namely commercial logic of news field, popularization logic of religious field and marketing logic adopted by mass media to constructing news media, were reveal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news field and religious field reflected in the report of the event.

Field; News Field; Religious Field; Liyi Event; Communication Logic

(编辑:封毅)

G206

A

1674-3563(2011)04-0043-06

10.3875/j.issn.1674-3563.2011.04.008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

2010-12-22

杜冉乐(1986- ),男,河南洛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业务

猜你喜欢
李一场域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百年党史场域下山东统战工作的“齐鲁特色”
逻辑
悲伤的小麻雀
创新的逻辑
教室里的小麻雀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