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34例

2011-01-18 05:26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脾胃科天津300120
陕西中医 2011年1期
关键词:反酸肝郁白术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脾胃科 (天津 300120)

加味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34例

李妍刘华一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脾胃科 (天津 300120)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健脾和胃类中药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采用加味逍遥散(柴胡、白芍、党参、陈皮、当归、鸡内金、苍术、佛手、白术、茯苓等)治疗本病 34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治疗组总有效率 79.4%;对照组总有效率 83.3%,两组间总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在减轻反酸烧心症状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胃的功效。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是指无器质性病因或用器质性病因不能解释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上腹疼痛或不适感,并伴早饱、嗳气、腹胀、恶心或呕吐等症状。我国的FD患者经临床观察以肝郁脾虚型较为多见。 2004年1月至 2010年 5月,笔者采用逍遥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3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 64例均为本院住院病例,诊断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34例,男 15例,女 19例;平均年龄 44.30±10.80岁;平均病程 10.2年。 对照组 30例,男 14例,女 16例;平均年龄 46.64± 11.32岁;平均病程 8.6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西医诊断标准参照 1999年世界胃肠病大会 FD罗马Ⅱ 诊断标准[1]。纳入标准:年龄 18~ 65岁,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罗马Ⅱ诊断标准,主诉食欲不振,早饱,胃肠胀满,嗳气,腹泻或大便秘结等自愿受试者。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加味逍遥散:柴胡、白芍、党参、陈皮各 15g,当归、鸡内金、苍术、佛手各 10g,白术 20g,茯苓 30g,生甘草 6g,1d1剂,水煎分 2次服。纳呆、便溏者,加生黄芪、山药;胁肋胀痛、口苦口干者加丹皮、栀子、郁金;腹胀,食后尤甚者加枳实、厚朴;腹痛者加延胡索、木香、莪术;反酸烧心加乌贼骨、煅瓦楞子;嗳腐,口气臭秽者加焦三仙。

对照组采用吗丁啉(国药准字 H10910003)治疗,1次 10mg,3次 /d,疗程均为 4周。

疗效标准观察主要症状:早饱、上腹痛、痞满、嗳气、腹胀、反酸烧心。对这 6个症状采用症状积分法进行病情评定,每个症状分 3级,偶有症状为 1级记 5分;常有症状为 2级记 10分;每日或每餐均有症状为3级记 15分。2组治疗前后填写临床症状观察表,记录6个主要症状等级与评分,根据症状等级改善情况,计算症状改善率。治疗结束后根据总评分计算疗效指数,统计总有效率。疗效指数(%)=(治疗前症状总分-治疗后症状总分)/治疗前症状总分×100%。症状改善判定标准:症状消失为痊愈;症状改善 5分为显效;症状改善 10分为有效;症状无明显改善为无效。痊愈:临床症状消失,疗效评定指数>75%。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疗效评定指数为 51%~75%。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疗效评定指数为 26%~ 50%。无效: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疗效指数≤2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 SPSS13.0软件统计。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

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 由下表可见两组患者早饱、上腹痛、痞满、嗳气、反酸烧心、腹胀等症状均明显改善,在缓解反酸烧心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附表 两组症状改善比较[例(%)]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 4周后,治疗组痊愈 4例,显效 9例,有效 14例,无效 7例,总有效率 79.4%;对照组痊愈 4例,显效 10例,有效 11例,无效 5例,总有效率 83.3%,经统计学比较,χ2值为 0.161,P=0.688,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观察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讨论中医学认为该病的成因多因禀赋不足,脾胃虚弱;外邪内侵,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忧思伤脾,恼怒伤肝,肝气乘脾犯胃等造成。根据历代医家对该病的认识,结合临床经验,笔者认为 FD的发病根本在于脾虚肝郁,胃失和降。脾虚是发病的内在因素,肝郁为致病的重要条件,胃气不降则是引发诸症的原因,病位在肝脾胃。故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气为法则,以逍遥散为基础组方。方中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健脾益气;柴胡、佛手疏肝理气;苍术、陈皮燥湿化痰;鸡内金助运消导;当归、白芍、甘草柔肝活血,和胃止痛。诸药合用,使脾气运,胃气降,肝气达,气机调畅,脾升胃降,痰湿化,郁热清,食积消,则痞满、腹胀、嗳气、呕吐等症自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党参、茯苓、白术、甘草能消除脾虚模型大鼠的脾虚证并使血浆胃动素水平升高,可促进胃肠蠕动[2];柴胡具有增强胃排空及小肠的推进功能[3],白术能增加小肠平滑肌收缩幅度及收缩频率[4],陈皮对人体胃排空及小肠推动功能有明显增强作用[5],诸药合用,可明显增强胃肠动力。

西医认为该病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可能涉及多种因素。治疗上尚无特殊的治疗手段,一般包括解除心理负担、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节、药物治疗(如促动力药、制酸剂、抗菌药、粘膜保护剂及必要的精神安定药)等,但药物治疗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多潘立酮是一种选择性作用于外周 D2受体的促胃肠动力药,它通过增加食管下部括约肌的压力,调节胃及十二指肠的蠕动,促进胃排空。其促动力作用仅限于胃和十二指肠,药效范围和治疗适应症有一定局限性。而中医药即可发挥其多靶点,综合治疗的优势,从以上结果即可看出,在增加胃肠动力,促进消化方面中药疗效不次于吗丁啉,同时在缓解反酸烧心症状时,中药效果优于吗丁啉。

[1] SpillerR.RomeⅡ:thefunctionalgastronintestinal disorders Diagnosis, pathophysiology and treatment: a multinationalconsensus[J].Gut,2000,46(5):741.

[2] 任 平 ,黄 熙,谢良杰.四君子汤对脾虚模型大鼠胃动素及前列腺素 E2的影响 [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4,6:7.

[3] 李 岩 ,陈苏宁,李守权,等.芍药甘草汤,四逆散对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功能影响的拆方研究 [J].中华消化杂志,1996,16(1):18-21.

[4] 吴翰桂 ,朱 玲,马勇军.白术对小鼠胃肠道活动的影响的实验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5,26(11):66-67.

[5] 王贺玲,李 岩,白 菡,等.理气中药对鼠胃肠动力的影响 [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5):12.

消化不良 /中医药疗法 疏肝解郁剂 /治疗应用 补益剂 /治疗应用 @加味逍遥散

R57

A

1000-7369(2011)01-0021-02

(收稿 2010-07-10;修回 2010-08-11)

猜你喜欢
反酸肝郁白术
经常反酸烧心怎么办?
从肝郁论治失眠
唐喜玉治疗肝郁脾虚型泄泻经验总结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生花生可以缓解胃部反酸
巨阙穴治饭后反酸
滋肾解郁汤治疗肝郁型阳痿41例
王付教授运用白术治疗便秘经验
电刺激单、双侧迷走神经对肝郁证大鼠模型脑内NE、DA、5-HT和5-HIAA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