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9年卫生部北京医院口服中成药应用趋势分析

2011-01-29 08:27邹金凯孙春华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学部北京100730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1年3期
关键词:中成药排序金额

张 呈,邹金凯,刘 蕾,谭 玲,孙春华(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学部,北京 100730)

随着人们用药安全意识的增强,安全性较高的中药制剂日益受到关注。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中药材为原料,按照规定的处方、生产工艺和治疗标准生产的中成药,以其便携、便服等特点,更多的被医师和患者所接受。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中成药的科学管理,保证其安全有效、使用合理、更大程度降低患者药费负担,故对我院2007—2009年中成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管窥全豹,以期对中成药的合理使用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药品使用数据来源于我院HIS药品管理系统,统计2007—2009年出库的口服中成药品种和金额,DDD(限定日剂量)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10版),未收载的品种的参照其药品说明书标注及我院医师处方用药习惯来确定。以上数据代入Excel表格软件,对其排序及分类分析。

1.2 方法

本文分析资料涉及我院2007—2009年中成药使用的如下几类数据:(1)各类中成药销售金额;(2)各品种销售金额;(3)各品种用药频度(DDDs);(4)药品日均消耗费用(DDC);(5)药品金额与DDDs的排序比值。药品按照《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的分类方法分为23类。以DDD(限定日剂量)值作为测定药物利用的单位,由此计算出药品的DDDs(用药频度),进而计算得出其它相应数据,分析药品使用情况。计算公式:DDDs=某药品年消耗总量/其DDD值,DDDs反映药品使用频度,数值越大,说明该药品使用频度高,临床选择倾向越高;DDC=某药品年总金额/其DDDs,DDC反映患者应用该药品的成本;金额与DDDs排序比=某药品年总金额排序序号/其DDDs排序序号,该比值反映药品消耗金额与用药频度是否同步,比值接近或等于1(0.8~1.2)时说明药品销售与临床使用的同步性好,比值>1时,说明其价格相对低廉、应用频度较高,比值<1时,则相反。

2 结果

2.1 2007—2009年我院各类中成药销售金额及构成比排序

按照《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的分类方法,将我院临床使用的中成药分为23类,品种数3年分别为316、352和373种。各类在全年销售总金额中所占的比例排序基本一致,上下浮动不超过5位,且金额差距不大,见表1。为首的始终是祛瘀剂,与文献报道相同,扶正剂居次席,2009年清热剂仅以3.9万元的微弱优势取代骨科用药占据第3的位置。祛瘀剂、扶正剂和骨科用药销售金额之和分别占销售总额的43.64%、41.97、42.20%,始终占有较高的用药比例。药品流向与我院患者以中老年为主相一致,说明在心脑血管病等老年常见疾病的治疗上,中药在调理机体功能、改善循环、提高免疫力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被临床广泛接受。同时也说明在中成药的使用上,我院品种丰富,用药稳定,且在整体用药范围内配比合理,针对性强,可以满足临床需求。2009年清热类中成药的排名上升,分析原因可能和流感特别是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相关,显示出临床对中药抗病毒作用的广泛认可。表1中连续3年排序第8、第9位的民族类中成药仅有6个品种,但是以消痛贴膏为代表的藏药、蒙药牢牢占据了平均4.14%销售额度,反映出民族医药对中医药的良好补充,且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上具有独到的效果,提示我们应当给予民族医药更多的关注。

表1 2007—2009年我院各类中成药销售金额及排序Tab 1 Ranking of consumption sum of different varie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during the period 2007-2009

2.2 2007—2009年我院中成药销售金额前20位排序

3年内销售金额排序在前20位的中药共有33个品种,其中大活络胶囊等8个品种连续3年均居于前20位之内,且仍以活血化瘀类和治疗骨质疏松的骨科用药为主,与我院整体用药流向和服务人群的结构相符,见表2。前20位的销售金额分别占总销售金额的26.91%、27.49%、29.07%,增长比例为2.1%、5.7%,构占比和增长幅度均大大低于文献报道,但同样呈上升趋势。符合我院门诊量逐年递增的态势,也体现出这些在临床上具有较高认知度的中成药用药需求的稳步提升。其中格外引人注意的是海昆肾喜胶囊,销售金额从2007年的第7位攀升到2008年的第2位,进而在2009年跃居首位,增长了2.55倍,究其原因,首先与厂家对新品种的大力推广,使其临床认知度增加有主要关系;其次反映出临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在中成药选择上的局限性,我院主治该病的中成药仅海昆肾喜胶囊和尿毒清颗粒2种,其他主要依赖于金水宝胶囊等冬虫夏草类药物的辅助治疗,这一点在本文统计中有明显体现;第三,该药品单价较高,DDC达到31.3元,单疗程药费为1 878.00元,价格高,疗程长,也造成了该品种销售金额较高。

2.3 2007—2009年我院中成药DDDs前20位排序

3年内DDDs在前20位的中成药共29种,其中13个品种连续3年均处于前20位,仍是以复方丹参滴丸等心脑血管用药为主,亦有一定数量的清热药和抗骨质疏松类药物,说明这些药物使用频度高,临床上需求量较大,反映出中成药在心脑血管病、感冒、骨质疏松等中老年人群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上的显著作用,见表3。同时中成药在疾病预防,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对循环系统疾病的预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得到医生和患者充分的肯定。从DDC数据来看,≥10元的只有大活络胶囊、益心舒胶囊、脉血康胶囊3个品种,占29个品种的10.3%,其中DDC最高的大活络胶囊为13.29元。销售金额与DDC排序比反映消耗金额与用药频度是否同步,基本同步(0.8~1.2)的品种分别为3个、2个、1个,绝大多数都不一致,3年中DDDs前20位的药品每年均有13到14个品种比值≥1.2,特别是六味地黄丸、感冒清热颗粒等药品比值超过10,甚至达到15以上。比值小于1的仅有金天格胶囊等个别新药品种。说明我院中成药价格较为低廉,医院在中成药品种的选择和使用上充分考虑到患者治疗承受能力,并未出现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情况,而是更过的关注社会效益,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

表2 2007—2009年我院销售金额前20位中成药排序Tab 2 Top 20 traditional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in terms of consumption sum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2007-2009

表3 2007—2009年我院DDDs前20位中成药排序Tab 3 Top 20 traditional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in terms of DDDs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2007-2009

3 讨论

我院是一所以老年医学和中老年保健为主要方向的综合性三甲医院,临床以中老年患者为主。2007年到2009年,中成药销售总金额分别较前一年递增了15.95%、20.01%和12.08%(2006年我院中成药销售总金额为8082.4万元),增长幅度在2008年上扬以后大幅回落,可能和国家医改的调控有关,但总金额始终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上,而且与医院药品销售总金额增长幅度基本一致,每年均保持18.60%占有比例,符合文献报道的对综合性医院中成药的管理应采取稳定增长的战略[5]。

通过对2007—2009年我院中成药的用药分析可以看出,销售金额前20位中成药中已鲜见传统方剂和丸散膏丹等剂型,取而代之的是单品种提取物(海昆肾喜胶囊、强骨胶囊)、新处方(通心络胶囊、培元通脑胶囊)、新剂型(复方丹参滴丸、大活络胶囊)等近年发展起来的新中成药,与文献报道相符[7],并且还有民族药(消痛贴膏)牢牢占据一席之地。传统剂型由于其服用量大、服用不便、起效相对较慢等劣势,已显露出逐渐没落的迹象,而将被借鉴现代制剂技术发展起来的滴丸、胶囊等新剂型取代。新剂型易服、便携、速效等优势,日益成为临床的首选目标。此外还注意的是以银杏叶提取物(银杏叶胶囊)、骨碎补提取物(强骨胶囊)等单成分提取物为代表的“新中成药”的异军突起,往往此类药品的研发主要依据现代药学技术,但是提示临床应用中还应注意不要忽略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合理应用。

综上所述,我院中成药销售额与临床需求基本相协调,说明临床用药基本合理,医院药品监管稳健严格,未出现明显异常现象。用药情况能够正确反映临床的治疗需求,也体现了我院对中成药管理的良好把握。基于安全考虑,服用方便、不良反应相对较小、可长期服用且对慢性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优势的中成药在医生和患者心中占有稳定的席位,并得以巩固。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2010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2]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S].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05:156-210.

[3] 邹 豪,邵元福,朱才娟,等.医院药品DDD数排序分析的原理及利用[J].中国药房,1996,7(5):215.

[4] 陈太权,蔡惠惠.医院中成药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1):121.

[5] 董占军,张淑慧,王 芮,等.波士顿矩阵理论在医院药品战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药房,2008,19(16):1206.

[6] 徐立群,王泽荣,李 荔,等.2006—2008年我院中成药用药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9(12):907.

[7] 董占军,张黎媛,李 桂.2004—2007年我院中成药利用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2008,1(2):94.

猜你喜欢
中成药排序金额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2001年-2020年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资金来源情况表
作者简介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恐怖排序
节日排序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立案
成交金额前10名营业部买入的前3只个股
一周资金净流出金额前20名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