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困惑引发的思考

2011-02-02 02:30何少军诸暨教师进修学校浙江诸暨311800
中学教研(数学) 2011年4期
关键词:严谨性诸暨指数函数

●何少军 (诸暨教师进修学校 浙江诸暨 311800)

一则困惑引发的思考

●何少军 (诸暨教师进修学校 浙江诸暨 311800)

1 问题提出

2 深层思考

这一困惑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也不是个例,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思考.

2.1 产生这类困惑的原因

在现实中,包括上述问题在内的困惑层出不穷.譬如,有一部分教师特别有兴趣研究线段是否包含端点、虚轴是否包含原点、a(b+c)是否是多项式算不算分式等无关大体的问题.

究其原因,或许有以下2个方面:(1)少数教师对所教内容的数学本质及相关问题认识不清,过于关注一些似是而非的非本质问题;(2)有些教师为了不犯所谓的“科学性”错误,为了坚守数学的严谨性,迫使他们不得不谨小慎微.诚然,数学教学需要遵循严谨性的原则,但并不是要片面地追求数学(思维)的形式特征.恰恰相反,它的核心思想在于“并不存在绝对的‘严谨性’”.

2.2 如何减少类似的困惑

2.2.1 加强对数学内容本质的理解

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把握数学对象的本质,但是这一点容易被忽视.究竟什么是“数学本质”?对此,张奠宙先生有很好的阐述,他认为数学本质的内涵包括: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数学理性精神的体验等诸多方面.

譬如,对于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而言,它的本质是比值关系,这一点是一直不变的.尽管从锐角三角函数到任意角三角函数发生了变化(函数的定义域及解决问题的工具等都变了),但是本质的内容、根本的思想——比值关系没有变.认清并牢牢把握比值关系这一本质,解决相关的问题便能游刃有余、从容不迫.

2.2.2 教学过程中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早在20世纪90年代,陈重穆和宋乃庆两位先生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淡化形式、注重实质”的思想(详见文献[2]和文献[3]).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仍应坚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中,不能限于形式化的表达,要强调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否则会将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活动淹没在形式化的海洋里”.

以下是指数函数概念的教学片段,以此来说明数学教学中应坚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师:(在引出指数函数概念之后)函数 y=2×2x-1是不是指数函数?

生1:不是.

师:为什么?

生1:它不满足指数函数的一般形式,即不是y=ax的形式.

师:说得具体点.

生1:指数函数的底数部分是一个常数,指数部分只有一个x,而这个函数多了一个系数,指数函数定义中没有这个系数,所以不是指数函数.

师:对,说得很好.

生 2:老师,ax=a·ax-1,那 y=ax不是指数函数吗?

师:这里可以写成a·ax-1吗?也就是说,原来的表达方式可以变个形式后,也是一个指数函数.

课例评析从师生的对话可以看出,教师对指数函数的本质并没有很好地把握,因此当学生提出:“y=ax=a·ax-1不是指数函数”时,教师不能自圆其说.其实,没有必要判断 y=a2x,y=ax+2,…是否为指数函数,这样反而容易把学生新建立的概念搞糊涂了.指数函数的本质在于指数上含有自变量,是否为复合形式不是本质.

这些现象都是注重形式而淡化实质所造成的结果,拘泥于非本质问题的探讨是不可取的.对于数学的教学而言,把握数学对象的本质无疑是第一位的.无论是情景创设、内容讲解、例题选择等都应当力求有助于学生把握数学对象的本质,而不是纠缠于琐碎的、非实质性的问题,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3 结束语

数学不是文字游戏.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困惑,并将这样的困惑传达给学生,那么结果可想而知.精益求精、刨根问底都是很好的精神,但要用在合适的地方,针对恰当的内容.

愿类似的困惑能少一些!

[1] 王志进.困惑1:代数式或二次根式运算结果的要求是什么?[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9(3):44.

[2] 陈重穆,宋乃庆.淡化形式、注重实质[J].数学教育学报,1993(2):4-9.

[3] 宋乃庆,陈重穆.再谈“淡化形式、注重实质”[J].数学教育学报,1996(2):15-18.

[4] 张奠宙.教育数学是具有教育形态的数学[J].数学教育学报,2005(3):1-4.

[5] 孙孜.数学好课之我见[J].中学数学月刊,2011(2):20-21.

[6] 徐文彬.数学思维、数学学习与数学教学[J].中学教研(数学),2005(7):1-5.

猜你喜欢
严谨性诸暨指数函数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2)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1)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1)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2)
诸暨人爱荷至深
主流媒体轻娱乐型产品的创新设计与传播手法——诸暨日报“今日签”为何能火爆刷屏
高职院学生严谨性培养
试谈参考书例习题中的“严谨性”问题
卢立军作品选
关注解题中所设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