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锻炼降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临床分析

2011-02-09 07:11李雪梅宋佶芳刘晓琼杨镇洲
重庆医学 2011年17期
关键词:吸气呼气放射性

李雪梅,宋佶芳,彭 娜,刘晓琼,杨 莎,王 阁,杨镇洲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肿瘤中心,重庆 400042)

放射治疗(放疗)是胸部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肺是辐射中度敏感器官,放疗使肿瘤邻近的肺组织受到放射剂量超过其发生生物效应阈值的照射,产生不同程度的肺损伤。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疗的常见并发症,其危害性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1]。临床上有2种表现形式,即早期急性放射性肺炎和后期放射性肺纤维化。二者严格意义上来讲是无菌性炎症,一旦发生,往往不可逆转,因此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收集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接受放疗的胸部肿瘤患者98例,男 79例,女 19例,年龄 32~78岁,平均47.6岁;其中肺癌 65例,食管癌 24例,纵隔肿瘤 9例;均进行心、肝、肾检查无明显异常;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9例)和锻炼组(n=49例),放射剂量60~70 Gy。

1.2 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以医嘱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患者多静卧休息。锻炼组除常规治疗外,进行如下肺功能锻炼方法:

1.2.1 缩唇式呼吸 患者可取坐位、立位或卧位;用鼻吸气,口呼气,将口唇收拢作吹口哨动作,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型缓缓呼出,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 1∶3,深吸慢呼,一般吸气2 s,呼气逐渐延长至10 s,呼气时缩唇程度可自行调节,以不感到费力为宜,2~4次/d,10~20m in/次[3]。

1.2.2 腹式呼吸 患者取舒适体位,全身放松,闭嘴用鼻吸气至不能再吸,稍屏气或不屏气,直接经口缓慢呼气,吸气时膈肌下降,腹部外凸,呼气时膈肌上升,腹部内凹。患者两手可置于肋弓下,以感觉呼气肋弓下沉变小,吸气肋弓外展为达到目的。必要时,双手按压肋下和腹部以促进腹肌收缩,使肺内气体排尽[4],连续10~20次,早晚各1次。

1.2.3 深呼吸 患者取坐位、卧位或侧卧位,放松全身肌肉,但注意力集中,缓慢深吸气到最大肺容量时屏气,开始屏气时间为2~5 s,逐渐增加到10 s,然后缓慢呼出[5]。

1.2.4 雾化吸入 常规采用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及地塞米松雾化吸入,痰液黏稠者,可加盐酸氨溴索,以预防感染、改善通气、湿化呼吸道、镇咳与祛痰。雾化后立即给予叩背、排痰。

1.3 放射性肺炎分级 根据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RTOG)放射性肺炎分级标准进行分级[6]。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对照组与锻炼组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于放疗疗程结束时依据放射性肺炎诊断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对照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57.1%;锻炼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30.6%,其发生率明显降低,其中Ⅰ级发生率下降了16.3%,Ⅱ级发生率下降了6.1%,而未发生率增加了2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比较

3 讨 论

由于放射线在破坏肿瘤细胞的同时,对人体的正常组织也有一定的损伤,放疗过程中,肺组织受到一定剂量的照射,产生组织学上肺损伤改变,表现为肺间质充血、水肿、肺泡内渗出增多[7],严重影响放疗疗效和患者的生存质量。加强健康指导,放疗期间严密观察放射性肺炎的早期症状,正确指导患者进行肺功能锻炼,把放射性肺炎控制在Ⅰ~Ⅱ级内,避免发展至Ⅲ~Ⅳ级。缩唇式呼吸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呼吸功能障碍:(1)通过增加患者支气管内压,扩大支气管内径,防止小气道过早闭合,有利于肺泡残气量的排除;(2)通过降低过快的呼吸频率,增加潮气量而改善肺内气体交换,改善肺功能;(3)通过吸气时经鼻吸气,吸入肺内的空气经过鼻腔黏膜的吸附、过滤、加温及湿润等过程,减少了对咽喉、气道的刺激,起到了预防感染的作用[8]。腹式呼吸与深呼吸可增加潮气量,减少功能残气量,提高肺泡通气量,降低呼吸功耗,缓解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换气功能[9]。雾化吸入有预防感染、改善通气及湿化呼吸道等作用。建议吸烟患者戒烟,因为吸烟导致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失去活性,降低其净化作用,使气道阻力增加,易致肺部感染[10]。上述方法简单易行,患者及家属都能接受,可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显著降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 赵岩,李戈.放射性肺炎中医药治疗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0):111-112.

[2] 丁文,郭岩.放射性肺损伤[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5(9):813-816.

[3] 赵文芳,周卫.呼吸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影响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8,22(15):1317-1318.

[4] 汪丽芳,庹焱,孟庆义.呼吸训练在疾病康复中的应用进展[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0,2(3):60-62.

[5] 刘姝梅,黄河,郭桂玲,等.呼吸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1):1465-1466.

[6] 殷蔚伯,余子豪,徐国镇,等.肿瘤放射治疗学[M].4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636-656.

[7] 何琦,李德志.放射性肺炎20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06,35(9):846-847

[8] 董玉川.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呼吸肌功能训练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0,31(1):48-49.

[9] 陈文彬,程德云.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70-376.

[10]李献莹.乌司他丁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重症放射性肺炎的应用与护理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3):19-21.

猜你喜欢
吸气呼气放射性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肺癌患者康复 做做呼吸操
放射性家族个性有不同 十面埋“辐”你知多少
没事多练壮腰功
来自放射性的电力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贝克勒尔对放射性的发现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