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教师对网络教学资源使用的不足

2011-02-20 03:41胡洪生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1年2期
关键词:教案网络资源教学资源

胡洪生

(泸西县第一中学,云南红河652400)

浅谈中小学教师对网络教学资源使用的不足

胡洪生

(泸西县第一中学,云南红河652400)

随着网络覆盖面的迅速增长,中小学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享用全国乃至全世界优秀的教案、试题、素材、软件、论文、教育新闻等。在如此丰富的资源面前,如何有效利用网络来帮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便是我们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否则,容易造成生搬硬套、盲目取舍、眼花缭乱。

网络教学资源;中小学教师

网络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几乎达到应有尽有,在这个背景下,互联网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现,网络变成了教师知识查询的字典、教学资源的仓库、教学交流的平台。但经过观察发现,教师对网络教学资源的使用现状不容乐观,普遍存在以下不足。

一、资源使用缺乏必要性修改

网络教学资源并不是万能学生驱动程序,必须针对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加工修改再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要因材施教,不能生搬硬套。以网络课件为例,网络课件一般分为两类:一是由专业公司开发出来以商业性质提供给学校教师教学使用;另一类是教师为自己的教学特定制作的,提供给大家作为共享资源。

对教师来说,两类课件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缺乏移植性。同一个课件可能对他的课堂教学相当实用,对我的却不一定满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学会对网络课件进行二次开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对课件进行必要的补充及修改。第一,多个同一课题的课件比较。例如,百度搜索《收发电子邮件》仅用时0.104秒找到相关网页约117,000篇,在这些网页中可以找到多个与收发电子邮件相关的课件。多下载几个课件作比较,会发现不同的课件或多或少都有自己欣赏或嫌弃的部分,只要我们稍加拼剪,就可做出一个适合自己教学的课件。第二,根据教学实情,对选定的课件增加特定的个人元素,把自己的思想融入课件中,保证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其它网络资源的使用也一样,一定要经过相应的修改才能移入自己的课堂教学。索获取答案,学生经过查找看到网上一些论坛说蚊子有21颗牙齿,这位教师对探索的结果却根本没有作任何评论及评价,开始大谈网络资源的丰富及其对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性。网络信息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网络找不到的信息,在使用网络资源时一定要对资源进行准确性、权威性、客观性、时效性等方面的核实,否则,会造成科学性、知识性、逻辑性错误。

二、资源使用缺乏准确性核实

网络以其自身的特性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及时的、多视角的信息资源,帮助解决教师教学上的许多问题。同时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也决定了网络信息的不可靠性和不确定性。信息可以不受监督、审核任意发布,来源极为广泛,信息发布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几乎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在网上任意发布传播任何信息。所以教师在使用网络教学资源时必须对所用内容进行核实后才可利用。如一位教师讲《因特网上的信息获取》一节,他提了一个“蚊子有几颗牙齿的问题”,让学生在因特网上探

三、使用网络资源内容单一

1.课件用得多,插件用得少

据观察发现,教师教学存在两种模式:一是整堂课都在课件情境中完成,教师从课堂的复习引入到课堂小结后的作业布置,都一直是在课件的引导下完成;二是整堂课都在普通教室中通过教师的语言和板书中完成。纵观两种教学模式,一种是全新的现代化教学模式,一种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各有利弊。教学必须在批判中继承,继承中发展,我们不能走极端,必须根据课题确定教学模式,这样才能体现教学的灵活性或多样性,提高教学效率。一堂课如果所有教学内容完全由课件呈现,可能导致教师身心疲惫不能长期坚持,有精力就上几节多媒体课,没有精力就完全用语言代替,造成顾此失彼。反之又容易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抽象的问题难以具体化。

综合上述情况,笔者建议多媒体手段的选择使用必须适时、必要、得体。例如,在教学物理“螺旋测微器”一课时,教师可以用传统方法讲清螺旋测微器的结构、原理,但由于真实的螺旋测微器比较小,在实际的教学中面对全班学生教学效果很差,我们可以用网络上下载的插件《螺旋测微器的使用》,演示如何读数,反复读数,因为可见度高,互动性强,所以学生容易接受。

2.试卷用得多,教案用得少

提及网络资源的使用,大部分教师认为除了课件就是试卷,很少有人会下载别人的教案或教学设计。其实,网络教学资源中不乏大量的教案或教学设计,笔者认为,如果只要求教师把教案知识传授给学生应该没有任何问题,关键是如何写教案的问题。所以在网络资源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对别人教案和教学设计的利用。一堂课,自己先构思好,然后再把别人的拿来分析比较,取长补短,特别是别人的教学设计,每一部分都有设计意图,看看别人如何想的,与自己有什么不同,长期以往,对教学提高必将有很大的帮助。

3.教学资料用得多,教学信息关注得少

对教学中用到的课件、试卷,教师基本能查找、下载、使用,但大多数教师对考试动态动向、教法指导、名师指点、学生管理、教师培训、教考新闻等栏目的信息关注不够。教学信息对教师非常重要,我们可以根据高考动态动向来捕捉高考热点,借鉴别人先进的教学经验进行课堂教学,借鉴别人管理方法来管理学生。这样可以避免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使用网络资源形式单一

1.教师用得多,学生用得少

除了可免费下载的网络资源,一些学校专门购买了网络教学网站使用权,为教师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素材。学生则不同,他们面临两大难题:其一,不能共享网络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资源使用权限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不能共享。另外,大量的课外作业让学生根本没有时间上网使用网络资源。其二,不能使用网络资源,大部分教师、家长对学生上网的态度是追杀赶尽,一网打“禁”,中小学生根本没机会接触网络。我们倡导课后作业向网络化任务发展,既完成作业又让学生开拓视野,网络资源共享最大化,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兴趣。

2.资源平台用得多,交流平台用得少

教师重视教学资源,但却忽略了网络的另一个重要功能,网络提供了很多交流的平台,我们可以通过论坛、QQ、贴吧等平台与其他教师、学生及家长进行交流,通过交流促进教学相长。

先来看集体备课这项活动,目前集体备课一般是一周或两周找一段时间或一节课同教研组的教师坐在一起讨论某一课题。一个星期甚至两个星期集体备一个课时的教案,显然不能满足教师正常周课时上课的需要。而且中小学教师课时繁重,很难找一个时间大家在一起探讨问题。久而久之,大家也不乐意参加,即便参加也是流于形式。我们何不利用便捷高效的网络平台,教师把自己备好的每一个教案上传到网上,让大家进行点评,再由该备课教师进行融合改进即可上课使用。这样减少了组织上的困难,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定,让备课教师在众多的点评中吸收众人的智慧,提高上课的准备效率。

其次,网络应用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会参与到网络贴吧、网络论坛上对教师的言行举止、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进行品头论足,虽然网络上的点评纯属学生的个人观点,并不一定有直实性、普遍性、代表性,但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了解到学生的一些看法,知道学生在想什么,对自己有什么要求,完全可以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一个教师的授课效果怎么样,学生最有发言权。网络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向教师反馈意见的平台,有助于教师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3.校外资源用得多,校内资源用得少

现在很多初高中学校都建有自己的学校网站,其中很多集中了学校教师的优秀教案、课件、课例、试卷、心得、总结等等。但教师上网找教学资源时,很少会到自己的网站上找,总感觉外校的才是又新又好的。其实不然,外面的有好的但不一定实用,因为校内教师面对的是同一类别的学生,他已经考虑了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对你的学生也更适合。而且是经过网站管理员精心收集整理的,是有推广和实用价值的。在这方面,学校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真正实现学校资源共享。

(编辑:鲁利瑞)

G451.2

A

1673-8454(2011)02-0089-02

猜你喜欢
教案网络资源教学资源
知识组织理论下图书馆网络资源发现服务体系优化研究
基于SDN的分片网络资源编排系统设计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立定跳远》教案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网络资源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运用优质网络资源 促进数学课堂优化